?

淺談語境與修辭

2021-04-13 04:18陳志月
參花(上) 2021年4期
關鍵詞:辭格修辭語境

摘要:修辭是在眾多語言中挑最恰當、最合適的那個來使用,語境是人們進行該活動的依據。本文從語境和修辭的概念、語境對詞語的制約、語境對辭格的選擇三個方面來闡述語境對修辭的影響。

關鍵詞:語境 修辭 煉詞 辭格

修辭是一種選擇,是為了提高人們的交際質量,而有目的、有意識地采用某個詞、某個句子或某種修辭的一種方式。修辭最終是要求得最佳的交際效果,在人們進行修辭的過程中,會考慮:他的語言形式能否反映交際的內容?語言規范嗎?能適應交際的語境嗎?表達的信息真實嗎?表達一句話,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表達方法,即使同一個人來說,也有不同的說法,但是哪種說法最合適,上一句說的啥,下一句又該怎么說。不同的場合有不同的要求,有時正式的、規范的比較適合,有時只需要說方言就能表情達意。

一、語境和修辭的定義

對于修辭,陳望道先生提出了“六何”的說法,即“何故”“何人”“何地”“何時”“何事”“何如”,講的就是在什么時候什么地點和誰說,說的什么,為什么這么說,應當怎么說等問題。這個“六何”,其實說的就是跟語境的關系。

駱小所在《現代修辭學》中指出:修辭中“辭”的含義一是指語辭,二是指文辭,所以,與語辭和文辭有關的內容都是修辭學研究的對象。修辭學研究的對象是修辭現象,修辭學研究的范圍包括詞語和句式的推敲凝練,包括準語言,即說話時的聲音、語速、眼神、動作等,還包括多種辭格的運用。

在《現代修辭學》中,語境分為狹義的語境和廣義的語境。狹義的語境指語言交際時的上下文或前言后語,廣義的語境包括交際者的身份、職業、水平、修養、處境、心情等主觀因素,又包括語言交際的時間、地點、場合、對象、背景等客觀因素。

《現代修辭學》中闡述了修辭與語境的關系,二者關系非常密切。人們在進行語言交際時,總是在這樣或那樣的語境下進行,語境對人們采用的什么樣的修辭形式,要達到什么樣的修辭效果,都有所制約。人們在語言交際中選用什么樣的詞、什么樣的句子、什么辭格等等,總是離不開語境的。人們在交際時,一直在努力達到修辭形式能適應語境的要求。

修辭中的同義手段說的也是這回事。在《現代修辭學》中,同義手段指詞匯意義、語法意義、表達效果相同或相近,但修辭效果不同的一組語言單位和不同的布局方法、敘述方法、語體和風格。同義手段也叫同義關系,同義手段選擇,就是要達到最佳的修辭效果。同義手段的選用,要依據情境,突出此情、此景、此時、此事、此人。

二、語境對詞語的制約

每個人的詞匯量都不同,這些詞自身也沒有好壞之分,只要在交際的過程中,用得恰當,能適合當時語境,就是好詞,就能收到好的修辭效果。詞語的錘煉其實就是根據當時此情此景的語境,尋求最恰當的詞來表達內容、表達思想。古人對詞語的選擇和錘煉,早已有很多闡述。

劉勰在《文心雕龍·章句》中說: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積句而成章,積章而成篇。篇之彪炳,章無疵也;章之明靡,句無玷也;句之清英,字無妄也;《文心雕龍·才略》:及乎春秋大夫,則修辭聘會,磊落如瑯玕之圃,焜耀似縟錦之肆。其中,無妄之字、無玷之句、無疵之章、如瑯玕之圃、似縟錦之肆的言辭不正是符合當時的語境的好辭嗎?

陳望道《文法簡論》中說“修辭是語言對應情景的運用”,這句話表明:適應題旨情景是修辭的本質特征和核心所在。

一直以來,詩人最講究煉詞,把詞煉好了,正所謂一字千金,全詩就變得更加生動、更加形象了。賈島《題李凝幽居》“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中的“敲”字是煉字,“推敲”二字的故事眾所周知。賈島騎在驢上,撞到韓愈的儀仗隊,韓愈不但沒有責備他,反而跟賈島說:“作‘敲字佳矣”,兩人還成了好朋友。

此處用“敲”字比“推”字好,因為月夜寂靜,鳥已歸巢,外來之客,貿然推門而入的話特別不禮貌,而且“敲”字比“推”更有意味。月下敲門的細微聲響更能反襯出周圍環境的幽靜,使構造出的詩歌意境真切生動。 如果用了“推”字,就沒有這樣的藝術效果了。

陶淵明《飲酒·其五》“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中的“見”字用得非常傳神。彎腰采菊,直起身來,不經意間看到了南山,那秀麗的南山就是廬山,他家鄉的廬山,一下就撲進了他的眼簾。這里用的是“悠然見南山”,這“悠然”寫的是山,寫的也是人,大山靜穆高遠,作者悠然自得,這是一種非常自然的、非常率真的意境,陶淵明感受到人生的另一種境界,是人的生命和自然達到和諧統一。

杜甫《春望》:“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鳖h聯的詩句歷來千古傳唱,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盎R淚”是花朵在流淚嗎?“鳥驚心”是說鳥兒心驚膽戰嗎?全然不是?!盎R淚”說的是詩人看花濺淚,“鳥驚心”說的是詩人聞鳥驚心,省去了主語動作的動詞。春天春意盎然,花開鳥鳴,看到春景,該使人開心愉快,但眼下“國破”“草木深”,是國破、家亡,春花徒增詩人的悲傷,所以才有“看花濺淚”;此時此景,聽到鳥鳴,更是嚇得心驚膽戰。這里的“濺”和“驚”描繪出一種動態,更加形象地寫出了詩人憂國憂民、渴望和平的強烈情感。

宋祁《木蘭花》“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中的“鬧”字非常精妙。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著一‘鬧字而境界全出?!薄棒[”字多用在“熱鬧”“鬧市”等詞中,是形容詞,但是在這兒是動詞的用法,有喧囂、眾多之意。這里寫出了紅杏的茂盛、紅杏的勃勃生機、紅杏的那種怒放的生命,不僅有視覺上的美感,更有一片喧囂熱鬧的聲音;同時,渲染了春天到來,一切光明而清新,到處都是一片繁榮的景象。

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中的“綠”字非常精彩?!熬G”從詞性上講是一個形容詞,在這兒用作了動詞,“使江南岸變綠”,給人一種動態、變化的美。自然界的風只能聽到,如:聽到風聲;只能感受到,如:凜冽的寒風。但是在詩中吹來的春風確實那樣舒暢和煦,而且這樣的春風會使萬物變綠,把聽覺和感覺化為一種視覺,這在修辭上是通感。就是在描述客觀事物時,用形象的語言使感覺轉移,使人的不同感覺互相溝通、交錯,使意象更為活潑、新奇的一種修辭格。撲面的春風帶給江南水鄉的一片片綠意,是一派生機,是欣欣向榮,給人以強烈的美的感受。

古人煉詞煉句的功底了得,現代詩人、詞人也不例外。魯迅《自嘲》“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敝械摹皺M”字為煉字。這兩句也是千古傳誦的名言,“橫眉”“俯首”形象地寫出了革命戰士對待敵人、對待人民的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這兩句不僅意義深遠而且形象鮮明。郭沫若在《魯迅詩稿序》里贊美這一聯道:“雖寥寥十四字,對方生與垂死之力量,愛憎分明;將團結與斗爭之精神,表現具足。此真可謂前無古人,后啟來者?!薄扒Х蛑浮钡某鎏?,本于《漢書·王嘉傳》:“里諺曰:‘千人所指,無病而死?!边@里的“千人”即“千夫”,是指群眾。魯迅在這里給予新義,這個“千夫”不指群眾,指敵人,指各式各樣的敵人。因此,冷對“千夫指”,不是冷對群眾所指責的獨夫,而是冷對眾多敵人的指點。

毛澤東《菩薩蠻·黃鶴樓》“茫茫九派流中國,沉沉一線穿南北。煙雨莽蒼蒼,龜蛇鎖大江”中“鎖”字是煉字?!版i”字寫出了在細雨籠罩下,隔江相對的龜蛇兩座大山好像要把大江東去的巨流都封鎖起來似的,用擬人的辭格,賦予動態。一個“鎖”字,突出了龜蛇二山在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性,用詞非常準確、形象。

三、語境對辭格的選擇

同一個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來表達,句式的選擇,主要是同義句式的選擇,由于受語境的影響,不同語境下,可以選用具有不同辭格的句子,可以起到不一樣的修辭效果。

曹操《觀滄?!罚骸叭赵轮?,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边@幾句詩用了互文的手法,前一句“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描寫的是大海的氣勢,這里用豐富的聯想表達作者博大的胸襟、宏偉的抱負,創造了一種宏大的意境,表現了作者要像大海容納百川一樣地把天下掌控在自己手中的壯志。

《木蘭詩》“壯士十年歸,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中,互文和頂真并用,“將軍”和“壯士”“百戰”和“十年”互文見義,上下句意思相互配合,相互補充,內涵十分豐富,行文極其精煉。

白居易《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痹谀懸魳返臅r候,用生動的比喻加強其形象性。用“嘈嘈”“切切”這兩個疊詞摹聲,又用“如急雨”“如私語”形象化,“大珠小珠落玉盤”將視覺形象與聽覺形象同時描寫出來,令人眼花繚亂,耳不暇接。

王安石《書湖陰先生壁》“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用擬人手法,將“一水”“兩山”寫成富有人情的親切形象?!白o”“繞”二字化被動為一種主動,顯得極有情致。

疊詞和擬聲詞的運用,也能起到獨特的修辭效果。

王安石《元日》“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中的“曈曈”;李清照《聲聲慢》“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全是疊詞,這些疊詞增強語言的韻律感,有強調作用。

擬聲詞的運用,如杜甫《登高》:“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中的“蕭蕭”“滾滾”;李煜《浪淘沙》“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中的“潺潺”等,使詩文更生動形象,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

總之,修辭離不開語境,沒有語境,就沒有修辭。修辭必須適應語境。當語言修辭置身于合適的語境之中,會獲得獨特的生命,給人超乎想象的美。不同的語境可以給修辭不同的信息表達,只有修辭和語境相結合,在不同的語言使用環境下,語言修辭才會有不同的、充滿語言美感的表現。研究修辭學,一定要正確掌握二者的密切關系,以助于修辭的研究和深入學習,以及修辭的實踐和鑒賞。

參考文獻:

[1]陳望道.修辭學發凡[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20.

[2]駱小所.現代修辭學[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7.

[3]黃元清,劉言生.語境研究概述[J].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S1):339-340.

[4]張穎.論語境對修辭的制約作用[J].邢臺學院學報,2005(03):24-26.

(作者簡介:陳志月,女,碩士研究生,保山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應用語言學、修辭學)

(責任編輯 葛星星)

猜你喜歡
辭格修辭語境
體育新聞中的辭格運用
語言學習中語境化的輸入與輸出
跟蹤導練(三)2
論幽默語境中的預設觸發語
話“徑”說“園”——來自現象學語境中的解讀
語形辭格的象似性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