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夜驚憐絲吐盡, 三鄉切盼燕歸來”

2021-04-14 03:57肖欣李偉鋒李永亮
黨員文摘 2021年1期
關鍵詞:大源炎陵炎陵縣

肖欣 李偉鋒 李永亮

2019年11月29日,湖南省株洲市炎陵縣脫貧攻堅的“一線總指揮”,株洲市政協副主席、炎陵縣委書記黃詩燕,因多日勞累,驟然倒下,年僅56歲。

八年五個月零四天,黃詩燕像一顆釘子一樣“釘”在脫貧攻堅的陣地上,拼盡了最后的力氣。

河流、山風和草木,將悲傷的消息,傳遍這片紅土地的每一個角落。人們含淚痛挽:“一夜驚憐絲吐盡,三鄉切盼燕歸來?!?h3>“脫貧攻堅是頭等大事”

2019年11月29日,上午8時30分。

炎陵縣酃峰賓館三號樓,五樓會議室。電子屏幕顯示著“全縣脫貧攻堅工作調研會”。

黃詩燕穿著那件人們熟悉的黑色夾克衫,臉色憔悴。當他發言時,人們吃了一驚。他的聲音很低沉,甚至聽不太清,只講了20多分鐘。

書記今天怎么了?疑惑與不安浮現在人們心頭。炎陵縣委副書記饒祥明主持會議,特意在黃詩燕講話結束后,重復了他提出的幾點要求。

誰也沒有想到,這竟是黃詩燕作為炎陵脫貧攻堅“一線總指揮”發出的最后一道戰斗令。

當晚,黃詩燕因突發心源性疾病去世的消息震驚了整個縣委大院。

回想黃詩燕最后的生命軌跡,人們感慨,為了脫貧攻堅,為了美麗幸福新炎陵,他拼盡了最后的力氣。

11月24日晚,他因胃部劇痛徹夜未眠。

黃詩燕(右二)在項目基地調研/新華社

11月25日,他沒吃早餐,去縣醫院檢查,發現胃和心臟都有一點問題。但他只吃了點胃藥,就趕去參加了炎陵縣中醫醫院新址落成活動。

11月29日早晨,黃詩燕只喝了一點稀飯。饒祥明勸他不要去開會了。但黃詩燕說:“脫貧攻堅是頭等大事,是民生工程,壓倒一切!”

沉甸甸的數據,讓他深感

責任重大

2011年6月25日,47歲的黃詩燕走進炎陵縣委大院,成為這個20多萬人口的貧困縣的縣委書記。此前,他是株洲市委副秘書長、市委辦公室主任。

7月大暑天,黃詩燕戴上一頂草帽下鄉去了。

他去了離縣城最遠的策源鄉梨樹洲村。這里地處湖南第一高峰酃峰下,旅游資源豐富,卻是當時株洲唯一的“無電村”。

60多公里崎嶇山路,黃詩燕花了3個多小時。村黨支部書記伍英華向他訴苦:村民自己裝的小型發電機電壓不穩,由于用電強度大,使用幾次就把發電機給燒壞了。全村共25戶80余人,年人均純收入僅1000余元。

黃詩燕短時間內先后走訪了全縣11個鄉鎮(場)、54個貧困村。一個多月的調研下來,黃詩燕摸清了家底:2010年,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2970元,分別相當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的52.8%、38.8%;按當年人均收入2300元的國家貧困標準,全縣貧困發生率很高。

沉甸甸的數據,讓他寢食難安。

“砸鍋賣鐵,也要讓老百姓

住上新房”

清晨,陽光帶著一絲冬的冷冽傾灑,幾棟線條簡單的青灰小樓安然而臥。始建于20世紀60年代末的炎陵縣委大院樸素、低調。

“2011年黃書記來炎陵時,大家統一認識,不建新大院,把錢花到老百姓最需要的地方去?!毖琢昕h委副書記、縣長文專文回憶。

脫貧攻堅,攻的是最堅的堡壘,啃的是最硬的骨頭。貧困群眾住房難,就是炎陵要過的“坎”。

2019年11月20日,黃詩燕(中)在炎陵縣霞陽鎮大源村調研/新華社

黃詩燕決定實施易地扶貧搬遷、扶貧對象安居、土坯房集中改善三大工程。但三大工程至少需要資金3億多元。對當時年財政收入僅3億元的炎陵縣而言,這道“坎”實在不好過。

“能否只解決建檔立卡貧困戶住房難題”;“資金缺口大,易地搬遷建房標準是不是低一點……”但黃詩燕態度鮮明:“砸鍋賣鐵,也要讓老百姓住上新房!”

于是,縣委、縣政府“勒緊褲腰帶”,想方設法籌集資金,黃詩燕則帶頭“省錢”——工作人員幾次提議,對縣委書記辦公室進行簡單裝修,被拒絕;辦公桌褪色掉漆、書柜變形,建議換新的,被拒絕……

難關就這樣闖了過去。3年后,全縣1250戶易地扶貧搬遷戶住進了新房,2543戶農村貧困對象實現安居,6122戶農村危舊土坯房得到改善。

現在,一棟棟新房映亮了百姓的笑臉。船形鄉水垅村134戶村民的土夯墻、杉皮頂房子,已變成了蓋著琉璃瓦的新磚瓦房。在距水垅村40公里之外的炎陵縣易地扶貧集中安置區內,村民魏振靈的住房更“洋氣”:嶄新的紅磚房內,煤氣灶、電飯煲俱全?!耙郧岸际峭猎詈阱?,破房爛瓦,哪里想得到有今天咧?!蔽赫耢`的老婆笑呵呵地說。在屋后的菜地里,她種上了白菜、豌豆,還在不遠處的小雜屋里喂了幾只雞。

“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崩弦惠吀锩谊愒频倪@句話,黃詩燕視為座右銘。

炎陵縣副縣長盤曉文記得,在設計易地扶貧搬遷的住房時,黃詩燕就提出,為了方便老百姓過日子,要給一塊菜地,一個小雜屋。以后生活好了,房子還會加層,要按兩層樓打地基,留樓梯?!叭ツ暾卟欧砰_,可以為群眾留一些基本生活配套。炎陵的易地搬遷房如果不是黃書記堅持,老百姓就沒這么方便了?!?/p>

2016年,江西省井岡山市率先脫貧。有些同志說,我們能不能也在2016年脫貧?通過深入調查思考,黃詩燕否決了這一方案。盤曉文至今記得他說的話:“為了摘帽而摘帽,既不能保證脫貧質量,也無法向群眾交代,無法向黨中央交代,無法向歷史交代?!?h3>高質量脫貧,要增強

“造血”功能

如何增強脫貧攻堅的“造血”功能,讓老百姓的錢袋子越來越鼓?以農為主的炎陵怎樣才有發展后勁?

黃詩燕對炎陵脫貧攻堅有著長遠的考量。

2011年7月29日,黃詩燕在炎陵縣農村調研黃桃種植/新華社

要實現高質量脫貧,關鍵是提升產業發展能力,增強“造血功能”。除了綠色農業,發展文化旅游和生態工業,也是黃詩燕緊緊抓住的大事。

為了引進一批優質項目,讓老百姓可以在家門口安心就業,黃詩燕下足了功夫。聽說企業老總來炎陵,他連夜從鳳凰趕回來。一家企業訴苦說招工難,他要求相關部門開著車,帶著招工信息直接進村入戶……

幾年間,全縣首個年納稅額超過3000萬元、首個年銷售收入超過10億元、首個落戶炎陵的民營500強企業等不斷涌現,被外界譽為貧困山區招商引資的“炎陵現象”。

2019年11月26日,黃詩燕還陪同省里一個考察組去湖南全康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考察。但這一次,平??偸羌で闈M滿全程講解的黃詩燕,聲音低了,步子慢了,甚至一個人在角落里坐了好幾分鐘……

“黃書記,你永遠是

我們的好書記”

入夜,炎陵縣委大院里,掛在大樟樹上的一盞盞方形路燈亮了起來。

以往這個時候,是黃詩燕的散步時間。

散步不僅是運動,也是黃詩燕細察民情、精準調研的微訪。路上少了一個井蓋,路邊的燈沒有亮,甚至大院門前樹下的一盞燈上有蜘蛛網,都逃不過他的眼睛。黃桃是炎陵老百姓脫貧的大功臣。每當黃桃上市,他常到路邊的小店去詢問,甚至走好幾里地趕去集貿市場調查。

2015年,黃詩燕聯點幫扶大源村。

大源村黨支部書記唐自華記得,黃書記第一次到村里,就去了貧困戶廖成運家。70多歲的廖成運體弱多病,兒子廖建文勞動能力也不強。一家人住著兩間土坯房,幾乎家徒四壁。

廖成運一家成了黃詩燕定點幫扶的對象,他還和廖建文同吃同住。盡管房子狹窄,旁邊還放著尿壺,他一點也不在乎。在他的幫助下,廖成運一家搬到了安置新房,廖建文到離家不遠的工廠上班,每個月有近4000元的收入。

2019年11月20日,黃詩燕來村里考察危房改造工作,聽說廖成運身體不好,特地趕去看望,臨走時還說要給廖建文說門親事。

誰也沒有想到,這是他最后一次來到大源村。

12月2日,大源村13位村民代表一早就趕去株洲悼念黃詩燕。他們帶去了村口的一抔黃土,幾枝桂花,敬獻在黃詩燕靈前。

沿著黃詩燕最后留下的足跡重訪大源村,一路皆是村民們深情的懷念。

63歲的廖爹記得,那天他正在修橋的工地上做事,黃詩燕特意對他說,你年紀大了,要注意身體?!皼]想到,黃書記他沒有保重好自己??!”

在整潔的安置房家中,廖成運望著墻上扶貧告示欄中“黃詩燕”3個字,老淚縱橫:“黃書記,你永遠是我們的好書記!”

(摘自七一網 七一客戶端/《湖南日報》原文標題為《待到山花爛漫——追記“最美扶貧書記”黃詩燕》)

猜你喜歡
大源炎陵炎陵縣
陳大源:楓橋派出所的“三心”民警
浙江衢州大源地區地質找礦方法研究及找礦前景分析
株洲市炎陵縣召開農村網絡聯校設備應用培訓會議
漢宮春·春日職教行
我為家鄉點贊
2019年高考全國卷Ⅲ第23題的多種解法及推廣
井岡山革命斗爭時期湖南炎陵紅色歌謠音樂特點和價值探析
炎陵黃桃
大源渡水電站機組調速系統改造
炎陵縣黃桃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的應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