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辨膽南星炮制“膽”與“南星”孰重

2021-04-17 18:10于大猛劉立偉
現代中藥研究與實踐 2021年1期
關鍵詞:南星膽南星天南星

于大猛,李 強,劉立偉

(中國中醫科學院 中醫臨床基礎醫學研究所,北京 100700)

膽南星產生于宋代,蘇頌《本草圖經》(公元1061 年)載:“黃牛膽以丸藥。今方臘日取其汁和天南星末,卻內皮中,置當風處,逾月,取以合涼風丸”[1]。早期炮制的重點是天南星。正如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天南星”載:“得牛膽則不燥”[2]。即用苦寒無毒的牛膽汁制約苦辛有大毒的天南星。但是,隨著明清時期反復添加膽汁的七制、九制膽南星的出現,膽南星的性味功能主治均發生了改變。膽南星炮制工藝所致的“膽”與“南星”孰為重點,成為明清醫家爭論的焦點。

1 重在南星,以膽制燥,以姜解毒

天南星味苦氣辛,為治療風痰之要藥。明代方谷《本草纂要》“南星”載:“惟此苦辛之劑,能大散風痰氣結,而為必用之藥也”。本品性燥烈有毒,陳士鐸[3]指出本品力猛不可輕用,《本草新編》“天南星”載:“蓋消痰之藥,未有如南星之峻猛者也。中風閉關,不得不用之斬關直入。若其他痰病,原未有關之堅閉,又何必用南星哉”。

牛膽入藥的歷史悠久,早在戰國《五十二病方》中就有應用的記載。漢代崔寔《四民月令》“十二月”載:“求牛膽合少小藥”[4]。文中明確指出用牛膽治療兒科病癥。牛膽味苦,大寒,無毒。功能清熱化痰,鎮驚止痙定癇。古人亦經常將一些藥物置牛膽中進行發酵,稱為“釀”。如李時珍《本草綱目》載牛膽:“臘月釀槐子服明目,治疳濕彌佳;釀黑豆百日后取出,每夜吞二七枚,鎮肝明目;釀南星末,陰干,治驚風有奇功”[2]??梢?,放入牛膽中的藥物不僅有天南星,還有槐子、黑豆。

古代醫家闡述膽南星炮制的主要理論依據。明代薛己《本草約言》“天南星”載:“因其性之燥烈。江云:風痰主藥,牛膽制之”[5]。明代繆希雍《神農本草經疏》“天南星”載:“南星得牛膽則燥氣減”[6]。民國曹炳章[7]《增訂偽藥條辨》載:“南星氣味苦溫有大毒,牛膽汁苦大寒無毒。以牛膽汁制南星,所以殺燥烈之性而并解其毒”。膽之苦寒,亦可清熱鎮痙。如明代方谷《本草纂要》“南星”載:“古方以牛膽制南星,名之曰膽星。蓋星被膽所制,則苦寒之性制星而不燥,又膽有益肝鎮驚之功,使驚風驚痰,虛火虛痰并可治矣”。二藥配伍可謂相得益彰。明代李中梓[8]亦持相同觀點,《(鐫補)雷公炮制藥性解》“南星”載:“故古方以牛膽苦寒之性制其燥烈,且膽又有益肝鎮驚之功,小兒尤為要藥”。

膽南星炮制所用的天南星一般為生品。如《小兒藥證直訣》(公元1119 年)記載的膽南星制法:“臘月釀牛膽中百日,陰干”[9]。指出天南星研成粉后即裝入牛膽中,并沒有說明天南星需要炮制。后世著作如《本草品匯精要》《本草蒙筌》等未指出天南星需要前期處理。至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天南星”載:“造膽星法:以南星生研末”[2]。文中“生”字特意指出天南星要用生者。后世如《藥鏡》《景岳全書》《本草乘雅半偈》《本草述》《本草備要》《本草備要》等書中均使用生天南星。

但是,古人制作膽南星亦有用制天南星的記載,歸納起來有四種。

第一種是沸水浸泡法,如明代李中梓[8]《(鐫補)雷公炮制藥性解》卷三:“沸水泡七次,以牛膽汁收其沫入膽,久懸風處更佳”。文中記載了天南星需要用沸水浸泡七次。這與天南星的傳統炮制方法相同。民國曹炳章[7]《增訂偽藥條辨》卷四載:“炳章按:制造膽星法:臘月黃牛膽汁,拌漂凈生南星研細末如稀糊,仍入膽皮內,懸掛有風無日處陰干”。文中指出用“漂凈生南星”,亦是用沸水浸泡生南星。

第二種是生姜湯泡法,如明代顧逢柏《分部本草妙用》卷四載:“生姜湯泡過,入牛膽中,懸風處經年用”。明代鄭二陽《仁壽堂藥鏡》“天南星”亦載:“姜湯泡煮七次用,或研,填牯牛膽,風干,逐年用,曰膽星”[10]。由于天南星畏生姜,生姜能殺天南星。生姜亦是炮制南星最常用之品。

第三種是生姜湯泡復炒法,明代龔廷賢[11]《萬病回春》卷一載:“生姜湯泡透,切片,姜汁浸,炒。用一兩研末,臘月黑牯牛膽,將末入,攪勻,懸風處吹干,名牛膽南星”。文中用生姜湯“浸泡”南星,并非是傳統切制的潤法,其目的是使生姜湯汁完全浸入南星中。再用較姜湯更濃的姜汁浸南星,進一步減少其毒性。最后用清炒法,進一步減少南星的毒性。

第四種是姜汁明礬制法,如明代繆希雍《先醒齋醫學廣筆記》卷四載:“滾湯明礬或姜汁拌和泡用,一用泡過者為末,入臘月黑牛膽中陰干用”。文中所示方法與《本草綱目》“天南星”中記載的天南星修事法相近:“時珍曰:凡天南須用一兩以上者佳。治風痰,有生用者,須以溫湯洗凈,仍以白礬湯,或入皂角汁,浸三日夜,日日換水,暴干用”。

《中國藥典》(以下簡稱《藥典》)自1977 年版開始至2020 年版,關于膽南星的記載均為:“本品為制南星的細粉與牛、羊或豬膽汁經加工而成,或為生南星細粉與牛、羊或豬膽汁經發酵加工而成”[12]。文中指出既可用生南星,亦可用制南星。學界對《藥典》使用制南星雖多有異議,但其應用還是有傳承依據的。

經過晾曬好的膽南星即可藥用。如明代劉文泰《本草品匯精要》“天南星”載:“當風處陰干,入藥用”[13]。這也是古代主流的炮制方法。但是,明代陳嘉謨《本草蒙筌》“天南星”載:“剉碎炒”[14]。即切碎后再清炒。明代王文潔《太乙仙制本草藥性大全》與清代郭章宜《本草匯》均持同樣觀點。這也符合《本草綱目》“天南星”載:“得火炮則不毒”[2]。即用加熱的方法能減少天南星的毒性。

綜上可見,天南星用膽制是為了去其燥性,天南星經過水漂、姜制、炒蒸均是為了去其毒性。說明膽南星炮制的重點為天南星。

2 重在膽,以南星收汁,功比牛黃

古人亦有觀點認為,膽南星的重點在于膽汁,而天南星只是用來收集膽汁。如明代賈所學《藥品化義》卷八載:“膽星意不重南星,而重膽汁,借星以收取汁用,非如他藥監制也,故必須九制則純。是汁色染為黃,味變為苦,性化為涼,專入肝膽?!静菅云涔θ缗|S者,即膽汁之精華耳。臘月用黃牛膽汁,以南星末收之,約九遍,入膽內,掛膽陰干用”。文中“借星以收取汁用,非如他藥監制也”一句,說明膽南星只是借用天南星來收集膽汁,即防腐作用。并非用膽汁來專門制南星的燥性。筆者在實踐中發現,添加了天南星的膽汁懸掛一年,自始至終沒有出現腐敗變質的現象。

膽汁中反復添加膽汁的現象主要是在明清時期。如明代張景岳《景岳全書》卷四八載:“膽星七制、九制者方佳”[15]。清代嚴潔《得配本草》“膽星”載:“惟此為消降之圣藥,九制者佳”[16]。所謂七制、九制即是在膽南星在發酵的過程中,每年在膽南星中添加新的膽汁,時間可長達7 年者稱為七制,9 年者稱為九制。如清代汪紱《醫林纂要探源》“天南星”載:“膽南星:辛,苦,平。搗末,入黑牛膽中,風干取出,復入鮮牛膽中,如此七次,色黃黑滋潤”。文中將風干的膽南星取出,研成細粉,與新鮮膽汁混合,再放入新的膽囊中,反復操作七次。使膽汁在膽南星的中比例越來越高。清代曹炳章在《增訂偽藥條辨》中記載的方法大致相同,“至次年將皮剝去,再研細,用新臘牛膽同前制法,曾手制至三年,其色猶黃白,至九年才褐色耳”[7]。

這種反復添加膽汁的南星功效類似牛黃。如清代汪紱《醫林纂要探源》“天南星”載:“功近牛黃”。清代顧元交《本草匯箋》卷四:“《本草》言其功如牛黃者,即膽汁之精華耳”。

但是,亦有醫家指出這種過度添加膽汁的膽南星過于苦寒,有害無益。如清代許豫和《小兒諸熱辨》“辨九制膽星之誤”載:“天南星味辛而性燥猛,慮其過,故以膽汁之苦寒抑之。一制而陳者良。近世醫家,每將牛膽汁九制南星,藏之以為奇貨,而售重價。不思南星之治痰,取其辛以散風,燥以踈痰。九加膽汁,則辛燥之性全失,而苦寒純矣。藥之本性氣味為主,以為制之性而過于主,是名以膽汁制南星,而實以南星收膽汁,抑思膽汁能治風痰否?予故曰:一制而陳者良”。文中指出,膽南星反復添加膽汁,已經失去膽南星是用膽汁制約天南星燥性的本意,變成用天南星收集膽汁。這種膽南星燥性全無而苦寒太過。許氏指出只需制一次即可。對于九制的膽南星,許氏指出:“亦有可用之處。如肝膽火盛,生痰生風而成顛狂之癥者,用為引經恰合,此外無可用之理”。清代陳修園亦持此觀點,《醫學三字經 》卷三載:“膽南星,寒膩大傷胃氣,且能引痰入于心包、肝、膽,以成痼疾。制一二次者力尚輕,若九制則為害愈酷”[17]。過度添加膽汁,七制、九制膽南星的出現,與明清時期的過度炮制有關。

3 實踐體會

按照山東建聯中藥公司姜保生老藥師傳授的方法,筆者臘月取牛膽12 個,其中有破損的3 個,割開膽囊頸部,倒出膽汁,共得到膽汁2 800 g。膽囊皮用清水洗凈,晾曬備用。取天南星400 g,用粉碎機加工成細粉。將膽汁裝入平口壇子中,天南星粉倒入膽汁中攪拌混勻。嘗之既有膽汁的腥苦,亦有天南星的麻舌感。白天打開壇子蓋,置屋外晾曬,晚上搬置屋內。姜老謂此為“日曬夜露”。上、下午各攪拌兩次,由于天南星會在膽汁中沉淀,每次都要將沉淀的部分與膽汁攪勻,使其能充分接觸發酵。如此操作49 d,隨著膽汁水份的不斷揮發,混合液越來越濃,最后如稠醬狀,水份蒸發至少一半。顏色也由最初的明黃色逐漸變成深黃色。嘗之辛麻味與腥苦味均明顯變淡。前述備用晾曬的膽囊皮完全沒有腐敗,將其用涼水泡1 d 會變軟,用小勺將濃稠的混合液送入膽囊中,共裝了6 個。用細繩將膽囊扎緊,懸掛于陰涼通風處。期間膽囊皮隨著水份的揮發逐漸變硬,膽囊也逐漸由軟變硬直至捏不動。懸掛1 年后,取出一個,置籠屜上蒸,圓氣后10 min 取出。膽囊如吹氣般完全鼓氣,呈棕褐色。剝去膽囊皮,膽南星整體上呈棕褐,但是靠近膽囊頸的部分少許呈金黃色,有兩條黑色條紋。將膽南星趁熱用手搓成條如筷子粗細,手心事前涂少許香油以免粘手。再將膽南星條切成半寸長的小段,晾干,即成膽南星,嘗之沒有麻舌感,咽部沒有刺激感,稍有腥味,苦味大減。

4 討論

在膽南星的研究過程中,筆者認為有以下幾點值得討論。

一是膽南星功效重在清熱化痰還是熄風定驚。一般《中藥學》教材均是將膽南星作為天南星的附藥。天南星為祛風化痰藥。學習者很容易將膽南星的清熱化痰功效與天南星相比較,認為前者是祛熱痰,后者是祛風痰。實際上,膽南星的化痰熄風功效,更接近牛黃。這就涉及到膽南星中膽汁與天南星的比例問題,應對二者的比例進行研究,探討何種比例化痰效果好,何種比例熄風效果佳。

二是天南星生用與制用的區別。膽南星所用的天南星在古代以生用為主流,但是水漂姜制亦有傳承。應將二者對膽南星成品的成份與藥效進行對比研究。

三是膽汁南星混合液的處理問題。將膽汁從膽囊中倒出,與天南星細粉混合均勻。文獻往往泛泛說裝入膽囊中。如明代薛己《保嬰攝要》載:“臘月南星中大者為末,用黃牛膽汁拌勻,仍入膽殼內。以線扎口”[18]。實際操作中,有的膽囊膽汁較少,將混合液裝回去比較容易。有的則含膽汁非常多,整個膽皮都是脹滿的,從膽囊頸部位剪開,膽汁過多往往會突然冒出。這種膽囊即使很費力將混合液裝進去,也很難用繩子扎住口,容易造成膽汁的浪費。據國醫大師金世元教授回憶解放前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有的店鋪是將混合液裝入容量更大的豬膀胱中。姜保生老藥師傳授的方法先行將混合液經過日曬夜露,使水份蒸發大部分,再裝入膽皮中,避免了膽汁的浪費。據姜老師講,解放前很難一次收集較多牛膽,在49 d內將多次收集的膽汁混在一起,這無疑提高了工作效率。說明混合液的不同處理方法對膽南星的功效是有影響的。

四是膽南星發酵的時間問題。古代文獻中記載膽南星久陳的時間并不固定。有1 個月者,如宋代蘇頌《本草圖經》載:“置當風處,逾月,取以合涼風丸”[1];有百日者,如宋代錢乙《小兒藥證直訣》載:“臘月釀牛膽中百日”[9];有1 年者,如明代陳嘉謨《本草蒙筌》載:“風干過年成塊”[14];有2 年者,如明代李中梓《頤生微論》載:“懸風處經年用,換膽而再經年者尤佳”[19];有2 ~ 3 年者,如明代薛己《保嬰攝要》載:“來年方可用,重制二三次者尤妙”[18];有7 ~ 9 年者,如明代張景岳《景岳全書》載:“膽星七制、九制者方佳”[15];有10 年者,如明代梅得春《藥性會元》載:“收十年已上者,勝于牛黃”[20]。等等。亦有尚未指出具體時間者,如南宋陳言《三因極一病證方論》載:“當風避日懸之,候干取用”[21];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天南星”:“系懸風處干之。年久者彌佳”[2]。

據《全國中藥炮制規范》載:“取制南星細粉,加入凈膽汁(或膽膏粉及適量水)拌勻,蒸60 min至透,取出放涼,制成小塊,干燥?;蛉∩闲欠?,加入凈膽汁(或膽膏粉及適量水)攪拌均勻,放溫暖處,發酵7 ~ 15 d 后,再連續蒸或隔水燉9 晝夜,每隔2 h 攪拌一次,除去腥臭氣。至呈黑色浸膏狀,口嘗無麻味為度,取出,晾干。再蒸軟,趁熱制成小塊”[22]。從文中可見有兩種制作方法,第一種只是將南星粉與膽汁簡單混合無發酵過程;第二種經過了發酵,但是僅有7 ~ 14 d。后續的蒸或隔水燉9 d,并非發酵過程,而是為了在短時間內去除生南星的毒性。發酵的溫度與時間是古今膽南星炮制的主要區別。

五是九制膽南星與牛黃的對比研究。九制膽南星雖有過度炮制之嫌,但是本草多言其功如牛黃。應將九制膽南星與牛黃的成份及藥效進行對比研究。

六是膽南星復方的研究。古人有制作膽南星復方的經驗。如清代魯照《串雅補》“膽星”載:“將南星為細末,同桃仁研爛曬干,再為細末,調黃牛膽汁,仍入膽殼內,懸掛陰干用之”[23]此法中加入了桃仁。民國曹炳章《增訂偽藥條辨》轉《本草明辨》載:“擇臘月庚申日,以漂天南星、川貝母各半,研極細末,以黃牛膽一具,上開一孔,不令汁出,將二味和入于膽中,懸掛檐前風日之中候干”[7],此法中加入了川貝母。

5 結語

膽南星炮制的本意是以膽之苦,制南星之燥,且膽汁本身有鎮驚之功,故膽南星治療痰熱驚風之證。但是,在炮制方法上,由于添加膽南星比例的不同,出現了重在南星與重在膽兩種觀點。后者使膽南星的功效主治發生了變化。這與明清時期的過度炮制相關。在研究過程中應注意:膽汁與天南星比例問題、膽南星功效歸類是化痰藥還是清熱熄風藥、天南星生用與制用、膽汁南星混合后的處理、發酵的時間、九制膽南星與牛黃的功效對比等方面。

猜你喜歡
南星膽南星天南星
天南星的臨床應用及其用量探究
水韻南星瀆
天南星和虎掌的本草考證
膽南星的臨床應用及其用量探究
膽南星炮制歷史沿革與現代研究△
中草藥天南星的研究進展
A Network Pharmacology Analysis of Cang Fu Dao Tan Formula for the Treatment of Obese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膽南星化學成分的研究
小狐貍賣煩惱
膽南星炮制及質量標準研究進展與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