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亞音速條件下燃料動態拋撒特性試驗研究

2021-04-24 08:32韓天一王世英杜海文
彈箭與制導學報 2021年1期
關鍵詞:云團軸向靜態

韓天一,王世英,杜海文,何 超

(西安近代化學研究所,西安 710065)

0 引言

云爆戰斗部以高毀傷威力受到世界各國的高度重視,與常規的爆破類戰斗部作用不同,其作用過程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高能云爆劑拋撒形成燃料空氣炸藥云團,第二階段為引爆燃料空氣炸藥云團形成大尺寸云霧體爆轟[1]。云爆戰斗部主要通過大面積云霧體爆轟對目標造成毀傷,云團形態及尺寸是影響云爆武器毀傷威力的關鍵因素之一。

靜態情況下拋撒云團的形態尺寸主要與拋撒裝藥結構、長徑比及云爆劑性能等相關[2-5],但是當云爆彈以一定的落速作用時,拋撒云團形態及尺寸均發生變化,將對毀傷威力造成重要影響,因此研究速度對拋撒云團形態的影響有著重要意義。

高速條件下燃料的拋撒過程涉及燃料的破碎、蒸發、擴散等復雜的物理力學過程,席德志[6]等分析了高速運動的液體燃料爆炸拋撒過程,建立了包含液滴蒸發、破碎及碰撞聚合等作用的物理力學模型,進行了200 m/s速度燃料拋撒過程的數值計算。王世英[7]等通過數值仿真對動態拋撒云團形態進行了計算,認為隨著云爆戰斗部運動速度的增加,云團的形態逐漸由扁平形向喇叭形發展,速度越高,喇叭形的開口越小。

目前云爆劑燃料主要采用多組分復合配方體系,現有的理論及數值模型難以準確描述真實的拋撒過程,因此文中通過火箭撬動態試驗,研究了270 m/s速度時云爆劑的爆炸拋撒過程,并與靜態拋撒情況進行了對比分析,獲取了亞音速條件下云爆戰斗部動態拋撒特性,為高速云爆戰斗部設計提供支撐。

1 動態試驗裝置及方法

1.1 試驗裝置

本次試驗拋撒裝置主要由殼體、拋撒裝藥、引信及燃料組成,結構如圖1所示,殼體材料為鋁,高度300 mm,直徑200 mm,裝填自制的液固混合型燃料,裝藥質量10 kg。

試驗時通過火箭撬實現對拋撒裝置的加速,為確保試驗裝置飛行穩定性,在試驗裝置前后增加了整流罩與平衡艙,試驗裝置結構示意圖如圖2所示。

圖1 拋撒裝置

圖2 試驗裝置結構示意圖

1.2 試驗方法

火箭撬設計速度為(270±10) m/s,樣彈在軌道終點處通過爆炸螺栓作用解除與火箭橇的連接,助推火箭與橇一起沿弧形軌道向下運動,拋撒裝置水平自由飛行,實現彈車分離。試驗引信為延時引信,以割刀割斷引信觸發線為計時零點。

為獲取燃料動態拋撒云團形成過程,在距設計爆點200 m處布設高速攝影儀,高速攝影儀與爆點的連線垂直于火箭撬飛行軸線。高速攝影拍攝速率為2 000幅/s,在設計爆點前后每隔4 m布設了5根標桿,用以標定高速攝影圖像數據,測試布局如圖3所示。

圖3 測試布局

為對比分析速度對燃料拋撒過程的影響規律,動態試驗后進行了1發靜態拋撒試驗。試驗裝置的姿態及離地高度與動態試驗保持一致,高速攝影測試布局與動態保持一致。

2 試驗結果與分析

2.1 亞音速動態拋撒云團形態分布特性

根據前期靜爆威力驗證,對于10 kg級樣彈,最佳二次起爆時間為40 ms,因此重點關注40 ms時刻動靜態拋撒云團形態及尺寸分布。

試驗獲取的270 m/s動態拋撒過程的高速攝影典型圖片如圖4所示。

圖4 270 m/s動態拋撒云團形態

試驗獲取的靜態拋撒過程的高速攝影典型圖片如圖5所示。

圖5 靜態拋撒云團形態

對比分析圖4及圖5,靜態條件下拋撒云團整體呈現“薄餅”狀分布,270 m/s速度條件下的動態拋撒云團呈現“傘”狀分布。這主要是因為:當拋撒裝置以270 m/s速度拋撒時,受爆轟產物膨脹作用及軸向牽連速度的雙重影響,燃料顆粒呈現拋物運動特性,由此形成“傘”狀分布的拋撒云團;靜態條件下,燃料僅受爆轟產物膨脹作用,燃料顆粒主要沿徑向運動,由此形成“薄餅”狀分布的拋撒云團。

2.2 亞音速動態拋撒云團半徑變化特性

圖6 動靜態云團半徑及衰減率隨時間的變化關系

對比分析動靜態拋撒云團的增長過程可見,在初始階段(約0~10 ms),動靜態拋撒云團最大半徑基本相同,在10 ms時動靜態拋撒云團半徑相差約6%,在40 ms時,動態拋撒云團半徑比靜態拋撒云團半徑減小了約15%。

對于靜態拋撒過程,燃料主要沿徑向飛散,而動態拋撒時燃料飛散方向與徑向存在一定的角度,拋撒云團半徑主要與拋撒云團徑向速度相關,圖7為動靜態拋撒云團徑向速度隨時間的變化關系。

圖7 動靜態拋撒云團擴散速度隨時間的變化關系

由圖7可見,在拋撒的全過程中靜態拋撒速度大于動態拋撒徑向速度,并且隨著拋撒時間的增加,動態拋撒的徑向速度衰減更快。

2.3 亞音速動態拋撒云團的“飛散角”

為分析云團沿軸向與徑向分散的關系,在高速攝影圖像中選取云團最大半徑上邊緣點,如圖8所示。

圖8 云團最大半徑上邊緣點

通過分析高速攝影儀數據,獲取動態拋撒云團最大半徑上邊緣點的坐標隨時間的變化關系,如圖9所示。

圖9 云團最大半徑上邊緣點的坐標變化關系

由圖9可見,以拋撒起點為坐標原點,則不同時間動態拋撒云團半徑上邊緣點X、Y坐標基本為線性分布,數據擬合的斜率為1.15,傾角約為49°。表明270 m/s動態條件下,燃料顆粒射流沿與落速成49°夾角的方向飛散。

2.4 亞音速動態拋撒云團厚度變化特性

圖10為以拋撒起點為坐標原點,拋撒云團軸向最大位移隨時間的變化關系。

圖10 拋撒云團軸向最大位移隨時間的變化關系

對上述關系進行數值擬合,可得到拋撒云團軸向最大位移隨時間的經驗關系式為:

(1)

由此可見,當以270 m/s速度拋撒時,10 kg拋撒裝置燃料顆粒沿軸向的最大拋撒距離約為4.7 m。

靜態拋撒時云團基本不沿軸向運動,動態拋撒時,云團將離開拋撒初始位置整體沿速度方向前移, 圖11為0 ms與40 ms時試驗裝置與拋撒云團的相對位置。

圖11 動態拋撒云團前移示意圖

分析高速攝影數據可得,在40 ms時動態拋撒云團后緣距離拋撒起點約1.2 m,圖12為拋撒云團后緣軸向位移及其速度隨時間的變化。

圖12 拋撒云團后緣軸向位移及速度隨時間的變化

在拋撒的初始階段,云團后緣運動速度逐步升至最大之后迅速衰減,約在10 ms時又開始快速增大,達到局部最大值后又快速衰減,在拋撒后期基本接近0 m/s。通過對比云團動態拋撒過程可見,拋撒云團后緣運動速度突然增大,主要是由于平衡艙高速穿過云團時帶動周圍云爆劑沿軸向運動所致。

對云團后緣軸向位移隨時間的變化進行數值擬合,得到拋撒云團后緣沿軸向位移隨時間的經驗關系式為:

(2)

結合云團前緣及后緣位移經驗關系,通過近似平均處理,可得10 kg拋撒裝置270 m/s時動態拋撒云團厚度的經驗計算公式為:

(3)

由此可見,以270 m/s速度動態拋撒時,10 kg拋撒裝置的動態拋撒云團厚度最大為3.6 m,較靜態拋撒云團厚度增加了約73%。

3 結論

1)受270 m/s軸向牽連速度的影響,拋撒云團由靜態時的“薄餅”形轉變為動態時的“傘”形;

2)對于10 kg級拋撒樣彈,以270 m/s速度拋撒時,40 ms時刻動態拋撒云團半徑較靜態時減小了15%,云團厚度增加了約73%;

3)270 m/s動態條件下,燃料顆粒的動態飛散角約為49°,40 ms時刻拋撒云團的后緣較起爆點前移了1.2 m。

猜你喜歡
云團軸向靜態
最新進展!中老鐵路開始靜態驗收
靜態隨機存儲器在軌自檢算法
動得多,還要坐得少——評WHO《身體活動與靜態行為指南》
千分尺軸向竄動和徑向擺動檢定裝置的研制
基于串聯剛度模型的渦輪泵軸向力計算方法
猜猜他是誰
雙楔式閘閥閥桿軸向力的計算
雙楔式閘閥閥桿軸向力的計算
秋臨
葡萄牙現明亮橘色云團似握著火球的拳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