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校園 專為未來

2021-04-25 02:53陽泉市城區新華小學郭玉蘭張柳青
山西電教 2021年4期
關鍵詞:新華空間校園

陽泉市城區新華小學 郭玉蘭 張柳青

乘著國家推進教育信息化及山西省開展數字校園建設的快車,陽泉市新華小學著眼于教育變革和創新,主動而為,戰略性地推動了數字校園建設。從網絡基礎支撐環境到泛在化的信息化管理服務常態應用,特別是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實施,有力促進了教與學方式的變革,打造了適應學生未來發展的學校新生態,貢獻了教育信息化應用的“新華方案”,成為“全國在線教育應用創新項目?!薄敖逃烤W絡學習空間應用普及活動優秀學?!薄吧轿魇≈行W數字校園示范?!?。

一、理念先行 戰略推進數字校園建設

《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要求:“形成網絡化、數字化、個性化、終身化的教育體系,建成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學習型社會”。蔡元培先生說過“教育者,非為已往,非為現在,而專為將來?!蔽覀冋J為基礎教育要做的就是,一只腳在現在,另一只腳必須跨入未來,這樣才能為孩子們的未來打通一條鏈接通道。

作為新時代的學校,如何面向新的使命,走向新的階段,課程技術、空間、學習方式等要素怎樣進行融合?如何重建一種新的學校生態并賦能于新一代師生成長?這些都是學校在數字校園建設中重點思考和解決的問題。正是捕捉到“互聯網+教育”的機遇和挑戰,學校著眼于推動教育變革和創新,戰略性地推動數字校園建設,并把它作為一把手工程來抓,校長親自操刀規劃設計整體建設方案,同時改革了學校內設機構,由原來的三處一室變更為六部六中心,設置了信息技術應用研究中心,由校長、副校長帶頭圍繞教育信息化應用每年分別主持一項名師引領工程。在近兩年的數字校園建設中,我們堅持“擴大引進,深化應用,融合創新”的基本思想,不等不靠,主動而為,先行先試,從育人理念、學校內部組織形態、課程結構、學習空間、教育學方式等方面進行整體重構,打造學校教育的新生態。

二、升級改造 優化教育教學空間

首先對網絡設施升級改造,接入200 兆移動光纖數據專線,并將聯通局域網升級至200M,投資40多萬元對校園進行了無線覆蓋,全校數字終端全接入,一師一機,生機比15:1;投資120 萬元為教室安裝了86 英寸納米智慧黑板,優化了班級數字化教學空間;投資20 余萬元購置了1 套移動錄播,2 套常態化錄播,錄播直播實現了常態化;三個年級11 個智慧班級學生自帶移動終端,實現了處處可學,時時能學;智慧教室比例達30%;擴充創新空間,在創客機器人、3D 打印基礎上建設了VR 體驗教室,構建了虛擬教學空間;完善文化空間,投資30 多萬元為每個班級和特色課程專用教室安裝了電子班牌,電子班牌中融入了選修走班平臺,立體化一人一課表,成為班級文化展示的新形式;一鍵報警、校園安防監控系統為學生安全提供了保障;“聽見時代”聽學系統讓廣播服務和教學得以融合,變得更加高效便捷。

陽泉市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接入了國家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給學校網絡學習空間應用帶來了便利,學校網絡學習空間開通率100%,實現了“一人一空間,人人用空間”。

三、深化應用 打造泛在數字環境

為了增強管理的時效性,學校定制了“釘釘未來校園”服務平臺,集成學校各種信息資源,整合通知公告、考勤管理、后勤服務、教務管理等各類信息服務,智慧報名、智慧編班、智慧排課、智慧收費、智慧考勤等服務新模式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好評。

學校注重應用數據的收集,匯集應用大數據,形成可視化報表,分析教師工作狀態,考核工作績效,監控學生學習情況,反饋學習效果等,實現了互聯互通,數據化管理。比如:“學習通”數據大屏,展現教師建課情況及課堂運用,精準反饋教師教學行為,同時,將數據統計結果納入教師應用績效考核;智慧課堂中電子書包的數據反饋功能也讓教師倍感輕松,學生完成后系統會自動統計全班正確率,教師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學生的完成進度,輕松、精準地找到學生個性、共性問題,實現精準扶“貧”。

學校還利用錄播設備以及資源平臺等,實現了名師課堂、名校網絡課堂、教師培訓、在線家長會、網絡教研、活動直播等多種應用場景,與教育共同體成員校、手拉手城鄉結盟校攜手共進,優質資源向社會、社區免費開放。利用信息技術實現了黨建工作、安全工作的智慧管理,提升了學校綜合治理能力。

四、融合創新 變革課堂教學模式

2020 逆風開局,新華小學反應快速、行動迅速、工作超速,用數字校園試點校的“先行者”風范,積極承擔了面向全市小學生的遠程教學“保底”服務。

從正月初五開始了“新華云課程”的建設任務,全體教師齊上陣,教師變身成主播,學生get 新技能。圍繞線上教學“教什么”、“怎么教”做了許多積極的探索與實踐。

“新華云課堂”的課程構成如下:

圖1 “新華云課堂”的課程構成

新華小學的云課程豐富多彩,既有必修,又有選修。除了規定的國家課程基礎,學生們還可以通過陽泉教育公共資源服務平臺移動端,自主選擇“新華七彩課程”,可謂是“一人一課表”,創客機器人、烹任美食匯、百變魔方等立體化、多元化的線上自主學習內容構成了學?!拔逵比诤险n程模型——新華小學“A+”生命成長云課堂。

怎么教?學校優化平臺優勢,推出了“學習通”+“釘釘”互助式地完成教學任務,探索實踐了“三環節一靶向”的線上教學模式。

教師在線指導、學生在線自主學習、云端閱讀、云端測試、在線競賽、線上興趣小組項目式學習等都讓學習方式實現了創新變革。

圖2 “三環節一靶向”的線上教學模式

在為期將近四個月的線上教學服務中,“新華云課堂”面向全市開放1379 節。在全市83178 名小學生中,選擇就讀新華云課堂的學生61403 名,占小學生總數的75%?!靶氯A云課堂”托起了全市小學生特殊的生命時光。

返校復課之后,學校深度思考后疫情時代的教學變革,全方位推進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實施,以“課前前置學習、課中高效互動、課后評測拓展”三環節貫穿學習始終,通過“目標自學、學生互學、教師導學、師生用學”四學,構建了常態化的“三環四學”的生命成長課堂教學模式,完成教學閉環,“讓學習真正發生”。

五、拓展應用 提升師生信息素養

新華小學把教師創建和應用空間納入績效考核,空間課程資源數據、教學行為統計、教師新增備課、作業布置數量等應用數據記錄評價教師的建設與應用水平;班級作業成績、登陸時間、作業提交數量和質量等數據記錄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學??臻g中專門開辟了教師發展和學生成長空間,立體化記錄師生成長和發展的全過程,從“對人的評價”向“為了人的評價”轉變,促進評價方式迭代進階。

學校利用數字校園創建的支撐條件和網絡學習空間組建了各種教研共同體和研修工作坊,由名師引領,開展多種多樣的研修活動。作為六所學校組成的教育共同體的牽頭負責校,新華小學經常組織云端聯動教研活動,開展省市區各級“網絡大教研”30余場,省內外60 余所學校參與活動,參與教師2100余人次,互動話題16000 余條,很好地促進了區域教師專業成長。在區域教研的基礎上,依托利用高校優勢與資源開展教研,今年1月份全國課程學術委員會理事、天津師范大學趙婧副教授以及從事技術環境下教育學研究工作的美國賓州州立大學姚相全教授與學校云課程建設的骨干教師進行了四個多小時的線上訪談研討活動。

云端家長會、云端表彰,云端晨讀、云端作業反饋等等,一場場網絡盛宴將學校與每個家庭緊緊相連,網絡學習空間將“家校共育”綻放在老師、學生、家長燦爛的笑容中。

教師專業成長的動力就是學習,新華小學堅持以科研力量不斷引領教師的專業發展,先后立項承擔了《小學“生命成長”云課程開發建設與應用研究》國家級課題以及《創客機器人教學的實踐研究》《電子書包教與學應用與研究》等6 個省級課題,已全部結題。

學校還充分利用并進行資源建設,先后舉辦漢字聽寫大賽、詩詞大會,形成了漢字聽寫、古詩詞大賽的校本資源庫,實現了信息化校本實踐與教材的資源整合。同時,開設了包含創客機器人、STEAM、3D 打印、VR 等內容豐富的七彩陽光課程,連續四年參加各級機器人大賽,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屢獲山西省中小學電腦制作活動團體獎。

奮輯奔跑得到的是收獲。學校被評為“教育部2019年度網絡學習空間應用普及活動優秀學?!?,被中央電教館確立為“全國在線教育創新項目?!?。成功舉辦多次省市區智慧課堂主題觀摩交流活動,全省十幾個地市三十余所學校到新華小學深度學訪交流。校長多次應邀在全國教育信息化主題研討活動中做典型交流發言,多名教師在全國各地做智慧教學課堂示范,受到高度評價。學校在數字校園建設實踐中的成果被各級媒體宣傳報道,市委書記姜四清、市長雷建坤等領導也親臨學校鼓勁加油。

“十四五”開局,國家擘畫了未來教育信息化的發展宏圖,行進在時空坐標上,新華小學將與時代并進,擔負起歷史賦予我們的使命,進一步加快數字校園建設后續步伐,融入省市智慧城市建設體系,匯入“數字中國”建設進程,蹚出一條教育信息化應用的新華路徑。

猜你喜歡
新華空間校園
空間是什么?
創享空間
校園的早晨
春滿校園
大腳掌的小鴨子
QQ空間那點事
空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