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FGF對慢性腦缺血再灌注損傷小鼠神經功能保護的機制研究

2021-04-25 10:21李燕陳克龍張妤婷支海鴦黎斌孫慧靜
浙江臨床醫學 2021年3期
關鍵詞:內質網腦缺血海馬

李燕 陳克龍 張妤婷 支海鴦 黎斌 孫慧靜 陳 凌*

缺血性腦卒中是最常見的一種具有較高的致殘率、致死率和復發率的腦血管疾病,且發病率逐年上升,呈年輕化趨勢[1]。及時恢復缺血區的血供以保護缺血半暗帶神經元是治療關鍵,但腦缺血后血管再通,可導致缺血再灌注損傷,引起缺血及其周圍神經細胞壞死和凋亡,加重腦缺血損傷。改構型酸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MaFGF)是一種多功效的生長刺激因子,具有調節神經、舒張血管、保護神經等多種生物學效應[2]。目前研究已證實MaFGF具有良好的抗腦缺血再灌注損傷作用[3],但其對慢性腦缺血損傷神經保護的作用機制尚不明確。本研究通過觀察MaFGF對慢性腦缺血再灌注損傷小鼠PI3K/AKT信號通路及內質網應激凋亡通路相關蛋白的影響,探討MaFGF的神經保護功能及其作用機制。

1 材料與方法

1.1 實驗動物及材料 2~3月齡雄性C57BL/6J小鼠,體重22~25 g,購自上海斯萊克動物實驗中心,動物許可證號為SCXK(滬)2012-0002。MaFGF(暨南大學生物工程研究所),PI3K抗體(abcam,ab86714)、p-PI3K抗體(abcam,ab182651)、p-AKT抗體(abcam,ab38449)、AKT抗體(abcam,ab8805)、caspase-12抗體(abcam,ab62484)、CHOP抗體(abcam,ab11419)、GRP170抗體(abcam,ab241049),山羊抗小鼠IgG/TRITC(中杉金橋公司,貨號ZF-0313)紅光二抗、山羊抗小鼠IgG/FITC(中杉金橋公司,ZF-0312)綠光二抗,Morris水迷宮(上海吉量軟件科技公司),化學發光凝膠成像系統(北京東勝創新生物科技公司),熒光顯微鏡成像系統(OLYMPUS公司,DP72)。

1.2 建模與分組 24只雄性C57BL/6J小鼠飼養于SPF級動物房(室溫22±2℃,濕度50±5%)。按照隨機數字法將實驗小鼠分為Sham組、BCAO組和BCAO+MaFGF組,每組各8只。雙側頸動脈夾閉獲得腦缺血再灌注損傷模型:麻醉小鼠(10%水合氯醛),以仰臥姿勢固定于手術臺上,置于加熱毯上保持直腸溫度為37℃左右,同時保持呼吸順暢,在頸部腹側中線處常規消毒后做1 cm左右的切口,鈍性分離雙側頸總動脈,夾閉雙側頸總動脈約30 min,去除動脈夾恢復灌注,縫合切口;Sham組僅切開皮膚;再灌注后,BCAO+MaFGF組開始鼻內給藥20 μg/kg MaFGF,其余2組給予等體積的生理鹽水,1次/d,連續28 d。

1.3 神經功能評估 分別于術前/術后第28天,采用神經功能缺損評分(mNSS)評估所有實驗小鼠的神經功能損害程度,包括運動、感覺、反射、平衡試驗四個方面,分值為0~18分,小鼠無神經功能損傷體征則評為0分。

1.4 水迷宮測試 (1)定位航行試驗:所有小鼠在給藥結束后開始訓練,將平臺固定于目標象限的中央,圓池中注入清水(高出平臺約2~3 cm),在4個象限各取一點作為入水口并依次放入小鼠。記錄60 s內小鼠的運動軌跡及逃避潛伏期(從入水到爬上平臺的時間,上限為60 s)。每天在同一時間訓練小鼠,連續訓練5 d。(2)空間探索試驗:在訓練第6天,移除平臺,從4個相同入水點依次放入小鼠,觀察并記錄60 s內小鼠的運動軌跡及穿越原平臺位置次數,分析計算平均速度及在目標象限停留的時間百分比。

1.5 樣本采集與保存 取0.9%氯化鈉溶液心臟灌注排出腦組織血液,快速斷頭,取出全腦組織,放入液氮中速凍,用于后續蛋白測定及制備冰凍切片。部分小鼠繼以4%多聚甲醛心臟灌注直至小鼠全身僵硬,取出大腦浸入4%多聚甲醛液中固定,進行石蠟包埋,切片,低溫保存備用。

1.6 Nissl染色 取石蠟切片(片厚4 μm)進行常規脫蠟、水化、洗滌,加入甲苯胺藍溶液染色(60 ℃,40 min),隨后進行脫水(梯度乙醇)、透明(二甲苯溶液)、封片(透明樹脂),光學顯微鏡下觀察各種小鼠海馬CA1區神經元形態學變化。

1.7 免疫熒光染色 液氮速凍腦組織,切片機切片,片厚8 μm,35 ℃烘箱復溫5 min,4%多聚甲醛固定10 min,封閉液孵育30 min;將p-AKT、GRP170一抗稀釋液(1:100)混合后覆蓋各標本,置于濕盒內4 ℃孵育過夜,PBS漂洗3次;熒光二抗室溫下避光孵育1 h,PBS洗滌;最后DAPI孵育5 min,PBS洗滌,抗熒光猝滅劑封片;熒光顯微鏡下,隨機選取5個視野,觀察各組小鼠大腦海馬CA1區神經元p-AKT及GRP170的表達及位置情況,并拍照。所有步驟均在黑暗中進行。

1.8 Western blot RIPA組織裂解液裂解海馬組織細胞,提取總蛋白,使用BCA試劑盒測定各組蛋白濃度,制備蛋白樣品。使用10%SDS-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將各組蛋白樣品中不同分子大小的蛋白分離并轉移至聚偏二氟乙烯(PVDF)膜上,轉膜完成后脫脂奶粉室溫封閉1 h。隨后一抗稀釋液4 ℃孵育過夜,滴加二抗稀釋液室溫孵育2 h,最后條帶滴加ECL化學曝光液,通過Bio-rad曝光機顯色曝光,采用ImageJ分析各蛋白灰度值,比較各組小鼠大腦海馬區p-PI3K、p-AKT、caspase-12、CHOP、GRP170的蛋白表達水平。

1.9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多組之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兩兩比較采用LSD法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各組小鼠的mNSS評分比較 各組小鼠術前mNSS評分均為0分,表明術前各組小鼠的神經功能均正常;術后Sham組小鼠評分為0分,BCAO組小鼠mNSS評分與Sham組比較明顯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給予MaFGF治療后,BCAO+MaFGF組小鼠mNSS評分明顯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圖1。

2.2 各組小鼠認知行為能力比較 在定位航行試驗中,隨著訓練次數的增加,各組小鼠的逃避潛伏期逐漸降低。在訓練第3天,與Sham組比較,BCAO組小鼠逃避潛伏期明顯下降(P<0.05);與BCAO組比較,MaFGF組小鼠逃避潛伏期均明顯縮短(P<0.05)。在空間探索試驗中,BCAO組小鼠平均穿越平臺次數與Sham組比較明顯減少(P<0.05);MaFGF組平均穿越平臺次數及60 s內在原平臺象限停留的時間百分比與BCAO組比較明顯增加(P<0.05)。見圖2。

圖1 術后各組小鼠mNSS評分結果。與Sham組比較,★P<0.05;與BCAO組比較,# P<0.05

圖2 A 各組小鼠在定位航行試驗中訓練第5天的運動軌跡;B 各組小鼠在空間探索實驗中穿越平臺的運動軌跡;C 各組小鼠逃避潛伏期變化趨勢及空間探索實驗結果,包含平均速度(cm/s)、穿越平臺次數(times)和目標象限時間(s);與Sham組比較,★ P<0.05;與BCAO組比較,# P<0.05

2.3 各組小鼠海馬CA1區神經元細胞形態結構的變化 Nissl染色顯示,Sham組小鼠海馬CA1區神經元細胞呈圓形或錐體形,細胞排列整齊,細胞核飽滿,核仁明顯,胞漿呈深藍色,內含豐富的尼氏體;與Sham組比較,BCAO組小鼠海馬CA1區神經元細胞排列紊亂、疏松,可見大量細胞結構破壞,細胞核固縮、碎裂,壞死細胞數目明顯增多(P<0.05);與BCAO組比較,BCAO+MaFGF組小鼠海馬CA1區正常神經元細胞增多,壞死細胞數目明顯減少(P<0.05)。見圖3。

圖3 各組小鼠海馬CA1區神經元細胞Nissl染色(×200);與Sham組比較,★ P<0.05;與BCAO組比較,# P<0.05

2.4 各組小鼠海馬區p-PI3K、p-AKT、GRP170、CHOP、caspase-12蛋白表達水平比較 BCAO組小鼠海馬內CHOP和caspase-12與Sham組相比明顯升高(P<0.05),p-PI3K、p-AKT、GRP170均未見明顯改變(P>0.05);經MaFGF處理后,CHOP和Caspase-12明顯降低,而p-PI3K、p-AKT、GRP170表達明顯增加(P<0.05)。見圖4。

圖4 各組小鼠海馬CA1區p-PI3K、p-AKT、GRP170、Caspase-12、CHOP蛋白表達水平比較;與Sham組比較,★ P<0.05;與BCAO組比較,# P<0.05

2.5 各組小鼠海馬區p-AKT、GRP170免疫陽性顆粒的表達情況 p-AKT和GRP170免疫陽性顆粒均聚集在海馬神經元胞漿內;BCAO組小鼠海馬區p-AKT和GRP170免疫陽性顆粒表達量與Sham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GRP170和p-AKT在BCAO+MaFGF組的分布均比BCAO組更趨致密。見圖5。

3 討論

酸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aFGF,FGF-1)是一種多功能生長刺激因子,因aFGF的特殊結構賦予其在血管再生、創傷修復、骨骼生長、神經保護等方面顯示出卓越的臨床應用價值,也成為了基礎研究領域的熱點[2]。但由于aFGF有絲分裂活性可能與細胞增殖、分化和腫瘤發生有一定的關系,使aFGF的應用受到一定限制。因此,本研究采用改構型aFGF觀察其對慢性腦缺血再灌注損傷小鼠的神經保護作用。aFGF的N端第21~27位的氨基酸Asn-Tyr-Lys-lys-Pro-Lys-Leu是aFGF促有絲分裂活性的重要氨基酸序列,定向敲除該段序列的第23~26位氨基酸片段,由Met取代Leu,可使其失去促有絲分裂能力,同時保留了非促分裂活性結構域[4]。XU等[3]研究表明MaFGF明顯減輕局灶性缺血再灌注大鼠的腦水腫程度和腦梗死面積,降低丙二醛含量,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對急性局灶性缺血再灌注大鼠發揮神經保護作用。本研究結果顯示,MaFGF可明顯降低BCAO組小鼠28 d時的mNSS評分,縮短逃避潛伏期,增加穿臺次數,表明MaFGF能夠改善慢性腦缺血再灌注損傷小鼠的神經功能和認知記憶力,發揮長期的神經保護作用。

圖5 各組小鼠海馬CA1區p-AKT、GRP170免疫陽性顆粒表達情況(×200)

腦缺血再灌注后,神經元細胞損傷主要表現為細胞凋亡,因此細胞凋亡是腦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中心環節和治療主要靶點。內質網應激(ERS)、鈣超載、氧化應激、炎性反應等諸多因素,均可導致細胞凋亡,其中內質網應激介導的細胞凋亡具有關鍵作用。當ERS過強或持續存在時,一方面內質網功能無法恢復,使細胞失衡轉向凋亡,一方面誘導激活增強劑結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c-Jun 氨基末端激酶(JNK)和胱氨酸天冬氨酸特異性蛋白酶12(Caspase12)等激活細胞凋亡通路,通過凋亡清除受損嚴重的細胞。本研究結果顯示,與Sham組比較,BCAO小鼠海馬CA1區CHOP、Caspase-12表達明顯升高,神經元細胞形態結構破壞嚴重,提示腦缺血再灌注損傷小鼠海馬神經元細胞存在內質網功能障礙。葡萄糖調節蛋白170(GRP170),是駐留在ER中的主要分子伴侶,與GRP78具有相似的調控作用。有文獻報道GRP170可以作為一種核苷酸交換因子(NEF),觸發結合免疫球蛋白(BiP)核苷酸轉錄形成ATP-BiP,除了其公認的NEF活性外,其還包含一個C端保持酶閾,能夠促進未折疊或錯誤折疊蛋白的降解,減輕內質網應激,從而起保護作用[5-6]。因此GRP170的高表達可以促進內質網功能的穩定,減少內質網應激相關細胞凋亡。本研究結果顯示,與Sham組比較,BCAO小鼠海馬區GRP170表達無明顯改變,這可能是在發生ERS初期,GRP170應激性增多以激活未折疊蛋白反應(UPR),恢復內質網的功能;但ERS持續存在,使得GRP170大量消耗而逐漸減少。aFGF可通過抑制內質網應激發揮神經保護作用,HU等[7]應用aFGF鼻內給藥1周持續治療新生兒缺血缺氧型腦損傷,可顯著減少腦梗死面積,通過抑制內質網應激發揮長期的神經保護作用。本研究結果顯示MaFGF可上調BCAO小鼠海馬區神經元細胞GRP170的表達,恢復內質網功能,降低CHOP、Caspase-12的表達水平,減少神經元凋亡。

FGF可通過與FGF受體結合,促使FGF受體磷酸化并產生酪氨酸蛋白激酶活性,啟動PI3K途徑、蛋白激酶C(PKC)途徑、絲裂原活化蛋白酶(MAPK)途徑等發揮其生物學效應,其中PI3K/AKT通路是aFGF在神經組織中發揮作用的主要信號途徑[8-9]。外源性aFGF可通過激活PI3K-Akt-Rac1信號通路部分降低小分子G蛋白RhoA活性,從而改善腦外傷后的神經功能缺陷和保持血腦屏障完整性[10]。WANG等[11]研究發現bFGF可作用于靶細胞誘發PI3K信號通路級聯反應,激活下游ERK1/2、AKT、GSK3β通路,抑制內質網應激反應(ERS),從而減少神經組織病變和神經細胞凋亡。本研究顯示,MaFGF可增加BCAO小鼠神經元細胞PI3K、AKT的磷酸化,表明MaFGF可能是通過激活PI3K/AKT信號通路級聯反應而發揮抗凋亡作用。

綜上,MaFGF能夠明顯改善慢性腦缺血再灌注損傷小鼠的神經功能,改善認知和記憶能力,其可能機制是通過激活PI3K/AKT信號通路,減輕內質網應激,減少神經元細胞凋亡從而發揮神經保護作用。

猜你喜歡
內質網腦缺血海馬
內質網應激在抗病毒天然免疫應答中的研究進展
蒙藥嘎日迪-13治療腦缺血模型大鼠腦損傷的研究*
海馬
意向性運動干預影響局部腦缺血大鼠GLUA2和N-cadherin表達的影響
原發性干燥綜合征與未折疊蛋白反應
憤怒誘導大鼠肝損傷中內質網應激相關蛋白的表達
內質網應激介導滋養細胞凋亡信號通路的研究進展
七氟烷預處理后對大鼠腦缺血的神經保護作用
萌萌噠之長滿痘痘的豆丁海馬
最佳操控獎 海馬3運動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