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巖溶槽谷區農村人口與耕地變化的時空耦合關系

2021-04-27 05:38李陽兵王萌萌
水土保持研究 2021年3期
關鍵詞:印江巖溶耕地

黃 娟, 李陽兵, 徐 倩, 舒 田, 王 權, 王萌萌

(1.貴州師范大學 地理與環境科學學院, 貴陽 550001; 2.黔南民族師范學院旅游與資源環境學院,貴州 都勻 558000; 3.貴州師范大學 喀斯特研究院, 貴陽 550001; 4.貴州省農業科學院科技信息研究所, 貴陽 550006)

耕地和人口是農業生產中的關鍵要素,也是農村人地關系的重要研究內容[1]。新中國成立后,我國城鄉之間生產要素自由流動,農村人口在城鄉間可比較自由的遷移。然而1958年隨著人民公社的建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戶口登記條例》的頒行,我國進入了城鄉分割“二元結構”時期。直到1978年,隨著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推行,農村生產力得到極大解放。1984年《國務院關于農民進入集鎮落戶問題的通知》的頒布,意味著農村人口落戶城鎮的合法權益重新得到確立[2]。至此,在農業生產效率大幅提高和允許農民自理口糧進入集鎮的背景下,大量的農村人口逐漸向城鎮轉移。1949—2016年,農村人口從占全國總人口的89.4%下降到2016年的42.7%,這代表著中國幾千年以來的城鄉人口結構被徹底撼動[3]。據國家統計局的資料,在人口非農化的同時,我國耕地面積在1978—1980年達到高峰后,由于城鎮建設、生態建設等因素造成耕地減少[4]。當前我國正處于經濟社會的轉型時期,城鎮化和工業化快速推進會帶來耕地和農村人口的劇烈變化,也會導致農村的人地關系發生重大變化[2]。在這個過程中,農村人口和耕地的變化理應具有一定的耦合關系,尤其在區域耕地減少的同時,人口能否隨之變化,促進人口與耕地比例的適應性調節,是保障農村地域系統有序發展的重要前提[1]。

近年來,學者對耕地與農村人口的研究已取得豐碩成果。相關學者的研究主要側重于耕地和農村人口的單要素研究,如耕地糧食安全和生態安全[5]、耕地時空格局演變[6]、耕地功能及演變[7]、耕地生態服務功能[8]、耕地轉型[9-10]、耕地集約利用[11]、耕地模擬預測[12]、耕地利用邊際化等[13]方面。對于農村人口的研究,主要在人口的演變[14]、農村勞動力遷移[15]、農村人口的過疏化與空心化[16]、人口非農化及社會作用等[17]方面。在農村人口與耕地研究方面,探討了人口非農化和人口遷移對土地規模經營、農村土地利用方式的影響[18],人口—耕地生產系統及兩者相關性的研究[19],也有利用彈性系數分析耕地和農業勞動力的耦合關系[1]??傮w而言,當前關于全國尺度和特定階段的耕地和農村人口的分布、演變、機制和效應的剖析取得明顯進展。但我國幅員遼闊,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發展階段存在明顯的非均衡性,耕地和農村人口的變化也有其內部的差異性,研究尺度有待于進一步從省域、縣域向村域尺度深入,更能反映和解釋區域內部微尺度的變化[20]。

特別是在生態脆弱和經濟欠發達區,自1990年以來農村人口的快速外遷,耕地面積的波動下降,使得農村人地關系矛盾有所緩和,揭示農村人口與耕地的變化特征有助于甄別生態脆弱和欠發達地區的農村地域系統農業生產要素變動的協調性。鑒于此,本文選取生態脆弱的西南巖溶槽谷區、武陵山區集中連片特殊貧困縣之一的印江縣為研究對象,利用該區域1958年、1973年、1990年、2000年和2016年5期耕地和農村人口數據,以村域為研究單元,通過構建農村人口與耕地變化時空耦合模型,揭示近60年來巖溶槽谷區農村人口和耕地變化的時空耦合特征及其驅動機制,從而掌握巖溶槽谷區農村人口和耕地資源時空演變規律及其影響因素,揭示其農村人地關系轉型過程,為巖溶槽谷區土地管理、生態修復和鄉村振興等提供科學參考。

1 研究區概況

貴州省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位于貴州省東北部,位于東經108°17′52″—108°48′18″,北緯27°35′19″—28°20′32″,處于貴州高原向四川盆地過渡的黔東北凹陷地帶,總面積1 968.06 km2[21]。印江縣屬西南巖溶槽谷區,按出露巖性和高程將全縣分為4種地貌類型[22],其中槽谷區占全縣總面積的48.39%。兩條大型槽谷朗溪槽谷和楓香溪槽谷分布位于縣內中南部和西部。本區屬亞熱帶溫暖濕潤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6.8℃,年降雨量在1 100 mm左右,生物資源豐富,雨熱同期有利于農作物生長和牧漁業發展。梵凈山世界自然遺產地和梵凈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部分區域位于印江縣境內。印江縣屬于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武陵山區集中連片特殊貧困縣;2016年印江縣被列為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F轄14個鄉鎮、3個街道。2016年末耕地面積為34 209.69 hm2;戶籍人口45.22萬人;常住人口28.58萬人,其中農村常住人口21.81萬人,農村常住人口密度為111人/km2。

2 研究數據及方法

2.1 數據來源與處理

耕地數據基于地形圖、衛星影像和遙感影像數據,其中1958年數據參照1∶50 000的地形圖,1973年數據采用Landsat MSS影像(分辨率60 m),1990年、2000年和2016年數據采用Landsat TM影像(分辨率30 m)并選取近紅外、紅光與綠光波段及逆行標準假彩色合成為數據源,利用Arcmap平臺,進行目視解譯,結合實地調查,從而得到研究區1958—2016年5個時段的耕地利用矢量數據。通過野外實地調查驗證,數據解譯精度達到87%以上,符合耕地分析的需要。

農村人口數據基于統計年鑒和人口普查數據兩個方面。農村人口測度通常有按照戶籍人口劃分的農業戶籍人口與按照居住地劃分的農村常住人口[23],在探討農村人地關系的過程中,農村常住人口更能準確反映人地關系的變化過程,因此本文中的農村人口特指農村常住人口。1958年、1973年農村人口數據來源于《貴州六十年1949—2009》,并利用印江縣第三次人口普查分村數據進行插值;1990年、2000年農村人口數據來源于印江縣第四次、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2016年農村人口數據來源于《印江統計年鑒(2 016)》。因為研究時間跨度較大、印江縣行政區劃有所調整,研究區村級行政單元以當前印江縣的村行政單元為準共351個研究村,對已變更的行政村農村人口數據做相應調整。因沒有梵凈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相關數據,最終獲得347個研究村的農村人口和耕地基礎數據,基于ArcGIS軟件平臺建立空間分析數據庫,以分析農村人口和耕地的變化率和空間耦合特征。

2.2 研究方法

2.2.1 農村人口與耕地變化測算 考慮到戶籍身份的城鄉差異正在弱化[24],為準確反映農村人地關系的變化過程,采用農村常住人口數量進行農村人口變化分析。耕地數量變化進行耕地變化分析。通常采用絕對變化、相對變化、年均變化等總量及比率指標反映數量變化的增減趨勢??紤]到本研究涉及時間跨度長、各研究時段的年限有所差異,采用一定時期內的農村人口年均變化率(Population Annual Rate)、耕地年均變化率(Farmland Annual Rate)[24]和農村人口人均耕地年均變化率(Per Capita Arable Land Annual Rate)測算農村人口變化和耕地變化情況,公式如下:

(1)

(2)

(3)

式中:PARit,FARit,PCALit分別代表第i個研究單元t年內農村人口年均變化率、耕地年均變化率和人均耕地年均變化率;P1i,P(1+t)i分別代表研究初期和末期第i個研究單元的農村人口數量;F1i,F(1+t)i分別代表研究初期和末期第i個研究單元的耕地數量;PCAL1i,PCAL(1+t)i分別代表研究初期和末期第i個研究單元的農村人口人均耕地數量。

2.2.2 農村人口變化與耕地變化耦合關系測算 農村人口與耕地變化彈性系數模型。彈性系數是一定時期內兩個相互聯系的指標變化速度的比率,它是衡量一個指標的變動幅度對另一個指標變動幅度的依存關系[1]。本文基于農村人口與耕地變化彈性系數模型,通過分析農村人口、耕地面積變化的方向和相對速度,揭示農村人口和耕地變化的時空耦合特征。借鑒勞耕彈性指數[1]、農村居民點用地彈性系數[23-24],農村人口與耕地變化彈性系數(Population-Farmland Elastic Coefficient,PFEC)可定義為一定時期內農村人口變化率與耕地面積變化率的比值[25],公式如下:

(4)

式中:PFECit為第i個研究單元t年內農村人口與耕地變化彈性系數。

農村人口與耕地變化耦合類型劃分。在現有農業生產力水平下,加快農村人口轉移和促進土地適度規模經營,有助于增加人均耕地、提高農業生產效率、有助于緩減生態脆弱區的人地關系,這個農村人口與耕地變化過程稱之為協調型;反之為失調型。根據PAR與FAR的增減變化、PFEC系數系數和PCAL增減狀況,將農村人口與耕地變化的耦合關系劃分為8種類型(表1)。其中,Ⅶ、Ⅷ雖同為人增地減失調型,但是Ⅶ中PAR的絕對值小于FAR的絕對值,Ⅷ中PAR的絕對值大于FAR的絕對值;同理Ⅲ、Ⅳ亦如此。舉例說明:如果PFEC值位于Ⅰ區,則PAR,FAR同時為正,且PAR大于FAR,即農村人口和耕地都在增長,但人口的增長速度更快,為人均耕地減少的失調型區域。若PFEC值位于Ⅳ區,則PAR減少FAR增加,且PAR減少的速度更快,為人均耕地增加的協調型區域。其余類型以此類推。

表1 農村人口與耕地變化耦合類型劃分依據

2.2.3 熱點分析 利用Arcmap聚類分析中的熱點分析工具,使用Getid-Ord Gi統計識別具有統計顯著性的熱點和冷點。本文通過一定時期內農村人口年均變化率、耕地年均變化率、人均耕地年均變化率為分析變量,參照王萌萌[22]、李陽兵[26]、趙宇鸞[27]等的冷熱點劃分方法數據,通過計算空間關聯指數,并采用自然斷點法對其統計并劃分區間,劃熱點、次熱點、次冷點、冷點區。

3 結果與分析

3.1 農村人口變化的時空特征

農村人口變化的時序特征。從圖1可知,印江縣農村人口時序變化經歷了3個階段。1958—1990年為增長期(年均增長1.42%,年均增加0.31萬人)。農村人口在1990年達到頂峰后進入下降期,其中1990—2000年為低速下降期(年均減幅0.65%,年均減少0.22萬人),2000—2016年為快速下降期(年均減幅2.11%,年均減少0.68萬人)。

圖1 1958-2016年印江縣農村人口數量變化

農村人口變化的空間特征。從圖2可知,1990年前印江縣各村人口以增長型為主,快速增長區主要以點狀分布于峨嶺街道、龍津街道、纏溪鎮、板溪鎮、木黃鎮、紫薇鎮的鎮政府所在的村。中速增長區廣泛分布于全縣。低速增長區呈條帶分布于中部。1990—2000年,快速增長區主要在以縣城為中心的峨嶺街道呈面狀分布;中速增長區集中在龍津街道,低速增長區集中在纏溪鎮和洋溪鎮。其余為人口減少區。2000—2016年,僅峨嶺街道的村人口增長;北部和東南部人口中速減少,其余地區人口年均降幅均大于2%,尤其是天堂鎮、板溪鎮和中興街道的村人口減少最快,全縣進入人口快速減少階段。

圖2 1958-2016印江縣年農村人口年均變化率及其熱點區時空格局

3.2 耕地變化的時空特征

耕地變化的時序特征。從圖3可知,1958—2016年印江縣耕地面積呈現出先迅速增長后緩慢減少的趨勢。在“以糧為綱”、開墾荒地等政策的影響下,1990年之前耕地迅速增長(年均增長0.24%,年均增加85.88 hm2),1990—2000年為緩慢增長期(年均增長0.05%,年均增加20.97 hm2)。之后,由于國家退耕還林等生態建設的實施、建設用地的增加、人口外出耕地撂荒等原因,耕地在2000年到達拐點后開始下降。2000—2016年耕地年均減幅0.68%,年均減少262.23 hm2。

圖3 1958-2016年印江縣耕地和農村人口人均耕地面積變化

耕地變化的空間特征。從圖4可知,1990年前有3個區域耕地增長明顯??焖僭鲩L區位于北部、西部的刀壩鎮、天堂鎮、沙坡子鎮、板溪鎮的村,中速增長區位于中東部合水鎮、木黃鎮,低速增長區位于南部楊柳鎮、洋溪鎮的村。耕地減少區以低山河谷區和梵凈山中山區為主,主要分布于中南部的羅場鄉、纏溪鎮,東南部的紫薇鎮的村。1990年后分為兩個時段,1990—2000年快速增長區集中分布于中部和南部,點狀分布于西部的村域;耕地減少區在各鄉鎮均有分布。2000—2016年,耕地增長區主要集中于中東部區的村域;耕地減少區分布于西北部、中部和南部的村域,其中快速減少區主要分布于以縣城為中心的峨嶺街道和中興街道的村。

圖4 1958-2016年印江縣耕地面積年均變化率及熱點區時空格局

3.3 農村人口人均耕地變化的時空特征

人均耕地變化的時序特征。1958—2016年印江縣農村人口人均耕地面積呈現先減少后增加的態勢。1990年以前農村人口人均耕地面積持續減少,從1958年的0.162 hm2/人下降到1990年的0.112 hm2/人,年均降幅達1.17%。1990年以后農村人口人均耕地面積呈增長趨勢,其中2000—2016年增幅較大,年均增長1.82%,到2016年上升至0.157 hm2/人。

人均耕地變化的空間特征。從圖5可知,1958—1973年人均耕地快速增長區主要分布于北部、西部的沙子坡鎮、天堂鎮、板溪鎮的村??焖贉p少區主要分布于中南部纏溪鎮、羅場鄉,東南部紫薇鎮的村域。1973—1990年全縣以減少區為主,僅沙子坡鎮、中興街道、木黃鎮、合水鎮的部分村人均耕地面積增加。1990—2000年全縣68.6%的村人均耕地面積增加,其中快速增長區主要分布在南部洋溪鎮、中南部新寨鎮,北部的杉樹鎮、刀壩鎮的村域;僅12.5%的村人均耕地快速減少,主要分布在縣城中心的峨嶺街道、龍津街道、以及羅場鄉、楊柳鎮的部分村。2000—2016年進入人均耕地全面增長階段,全縣68.9%的村為快速增長區,在全縣均有分布;僅4.2%的村為快速減少區,零星分布于全縣。

圖5 1958-2016年印江縣農村人口人均耕地面積年均變化率及熱點區時空格局

3.4 農村人口與耕地變化的耦合關系

3.4.1 農村人口與耕地變化的時空耦合特征 農村人口與耕地變化的時序耦合特征。1958—2016年印江縣全縣農村人口與耕地變化耦合類型由失調型向協調型轉變。印江縣1958—1973年與1973—1990年兩個時段,均為人地同增失調型。1990年之后發生轉變,1990—2000年為人減地增協調型,2000—2016年是人地同減協調型。

農村人口與耕地變化的空間耦合特征。從表2可知,印江縣農村人口與耕地變化耦合類型的空間分布和村域數量比重。1958—1973年,以失調型村域為主,占全縣村域總數的68.37%,數量由高到低分別是Ⅰ類>Ⅶ類>Ⅷ類。其中Ⅰ類主要集中在中部朗溪鎮、合水鎮,南部楊柳鎮、洋溪鎮及東北部木黃鎮的村。Ⅶ類分布在縣城周邊的峨嶺街道、龍津街道,中南部的羅場鄉、纏溪鎮,東部的紫薇鎮及木黃鎮南部村。Ⅷ類主要集中在西部的杉樹鎮、中部的朗溪鎮、合水鎮和羅場鄉。協調型村域僅為Ⅱ類型,占全縣村域總數的30.49%,主要集中在北部沙子坡鎮、刀壩鎮、天堂鎮和中部板溪鎮。1973—1990年,仍以失調型村域為主,村域數量增加,占全縣村域總數的80.05%,數量從高到低分別是Ⅷ類>Ⅰ類>Ⅶ類>Ⅵ類。其中Ⅷ類增幅較快,較上一期增長2.67倍且全縣均有分布,Ⅰ類和Ⅶ類數量減少。協調型仍以Ⅱ類為主,數量較上一期減少,占全縣村域總數減少至18.81%,主要呈條帶狀分布于西北部和中東部。1990—2000年,以協調型村域為主,占全縣村域總數的68.67%,涵蓋了4種協調類型,數量從多到少依次為Ⅴ類>Ⅳ類>Ⅲ類>Ⅱ類。其中Ⅴ類主要在除南部以外的地區;Ⅳ類主要分布于西部沙子坡鎮、中部朗溪鎮、東部紫薇鎮、羅場鄉3個條帶;Ⅲ類主要分布在板溪鎮、新寨鎮和紫薇鎮的村。這一時期,失調型的區域減幅較大,占全縣村域總數比重縮減至30.19%,4種失調型均有分布。其中Ⅵ類數量最多,主要分布于東部的木黃鎮,中部的合水鎮、朗溪鎮、羅場鄉,南部的楊柳鎮。2000—2016年,以協調型村域為主,占全縣村域總數的88.89%,數量從多到少依次是Ⅴ類>Ⅳ類>Ⅲ類,其中Ⅴ類在全縣均有分布,Ⅳ類主要分布于中東部合水鎮、木黃鎮、紫薇鎮,北部的板溪鎮、天堂鎮,南部的楊柳鎮、洋溪鎮。失調型僅占全縣9.97%,為Ⅵ類主要以點狀分布于峨嶺街道、朗溪鎮、中興鎮、沙子坡鎮的個別村。

表2 1958-2016年印江縣農村人口與耕地變化的耦合類型

3.4.2 槽谷區與非槽谷區農村人口與耕地變化的時空耦合對比 以地貌和行政村邊界疊加劃分印江縣槽谷區和非槽谷區村域[28]。根據印江縣地貌類型分區,將丘陵谷地區、低山河谷區和梵凈山中山區村域合稱為非槽谷區村,統計得出槽谷區村域共163個村,占全縣村域總數的47.44%,非槽谷區村域共188個村,占全縣村域總數53.56%。從圖6可知,槽谷區和非槽谷區村域農村人口與耕地變化的耦合趨勢基本一致。但是每種耦合類型在槽谷區和非槽谷區中所占比重有所差異。1958—1973年、1990—2000年、2000—2016年3個時段內,槽谷區失調型村域數量所占槽谷區村域總數的比重高于非槽谷區失調型村域數量所占非槽谷區村域總數的比重,而協調型耦合類型的數量比重則相反。以2000—2016年為例,槽谷區協調型村域數量占槽谷區村域總數的86.50%,而非槽谷區協調型村域數量占非槽谷區村域總數的92.93%,表明非槽谷區人地和諧程度要好于槽谷區。

圖6 1958-2016年印江縣槽谷區、非槽谷區耕地與農村人口變化的耦合類型村域數量比例

3.5 農村人口與耕地變化的耦合關系的驅動因素

巖溶槽谷區農村人口與耕地變化的耦合關系受到自然、人文、政策等多方面的影響[28]。自然因素方面,受地形坡度、地形起伏度、離河流遠近的水源條件、洪水等自然災害方面的影響。人文和政策因素方面,1958年由于大躍進,印江縣修建1 000多座煉鐵爐大煉鋼鐵導致生態破壞[29]。同年,印江縣成立45個人民公社,99%的農戶加入人民公社,印江縣農村人口的生產和生活幾乎固定于鄉村地域,對土地的依賴性強。1968—1973年印江縣經歷了建國后的人口生育高峰期,人口年增長率高達到30.22‰[29],是印江縣的人口膨脹期,這段時間由于人口的迅速增長,對糧食的需求提高,導致耕地擴張。1979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要求開墾荒地、以增加耕地面積。在大量開墾荒地和坡耕地的背景下,1979年印江縣森林覆蓋率降至15.6%[29],為建國以來的最低點,生態破壞嚴重。1984年后,隨著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施和《國務院關于農民進入集鎮落戶問題的通知》的頒布,至此在農業生產效率大幅提高和允許落戶城鎮的背景下,大量的農村人口逐漸向城鎮轉移[2]。特別是1990年貴州省開始有組織的向外輸出農村剩余勞動力以來,印江縣農村人口開始呈下降趨勢。1999年開始實施的西部大開發戰略推動印江縣經濟有所增長,農民對土地的依賴性逐漸減小,不再需要擴大耕地面積來提高糧食產量,耕地壓力減弱[22]。

進入2000年以來,國家政策開始向恢復生態傾斜。2000年印江縣作為貴州省試點開始實施退耕還林工程,2004年取消農業稅,2005年印江縣作為貴州省巖溶區石漠化綜合治理工程試點縣推進生態修復工作,坡耕地逐漸收縮。隨著生態修復工程導致的坡耕地面積減少及農地邊際化,勞動力成本上漲,當地農業勞動力逐漸減少。2009年貴州省實現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的“兩基”目標,農村青壯勞動力外出務工人數進一步增加。2010年貴州省工業強省戰略,城鎮化和工業化迅速發展,耕地進一步減少。2014年以來貴州省實施精準扶貧政策,2016年印江縣被列為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移民搬遷、易地搬遷后導致農村人口大量外遷,一方面邊遠耕地撂荒之后轉為林灌地,另一方面集中連片的林果地增加,耕地發生轉型。國家和貴州省的土地利用政策、人口政策和社會經濟發展模式及城鎮化、工業化過程影響人口和耕地變化,最終驅動農村人口和耕地變化的時空耦合關系發生轉變,人地關系矛盾逐漸緩和,農村人口和耕地變化的耦合關系逐漸由失調型向協調型轉變。

4 討 論

4.1 農村人口與耕地已發生轉型

本研究結果與馮應斌[30]、楊軍昌[31]、史小祺等[32]對近年來中國西南和貴州省農村人口、耕地時空演變的研究結論相似,結果都表明了貴州省巖溶地區農村人口與耕地利用已經發生轉型。但本文基于長時間序列的農村人口和耕地數據,定量分析巖溶槽谷區農村人口和耕地時空變化過程,更加具體的反映了該區域轉型的特征。巖溶槽谷區農村人口轉型出現在1990年貴州省有組織、有規模外出務工活動之后;而耕地轉型則比農村人口轉型晚,轉型出現在2000年貴州省進行城鎮化建設、開展退耕還林、石漠化治理等生態修復工程之后;農村人口人均耕地面積轉型時間在1990年以后,這個時間早于戈大專[33]判斷的西南地區農村人均耕地面積轉型時間。一方面由于1990年之后貴州省巖溶地區農村規模性外出人口增加,另一方面由于這一時期國家實施坡改梯工程等綜合作用的結果。所以,基于長時序鄉村地域的研究更能細致地刻畫某一特定區域農村人口和耕地的變化,研究結果更能針對性的指導具體區域的鄉村發展。

4.2 農村人口與耕地變化耦合關系演變的生態意義

綜合應用農村人口與耕地變化彈性系數、人均耕地面積等參數探討1958—2016年印江縣耕地與農村人口變化的耦合關系。村域尺度上1990年前以失調型耦合關系為主,且在1973—1990年失調型耦合數量比1958—1973年增加。表明這一時期巖溶槽谷區農村人地關系趨于不協調、人地關系矛盾突出,尤其是1973年后人地關系矛盾進一步加劇。1990年后農村人口與耕地變化的耦合模式呈現多樣化并存格局。1990—2000年涵蓋了全部8種農村人口與耕地變化的耦合模式,表明在這一階段巖溶槽谷區農村人口與耕地變化耦合關系最為復雜。2000年后,由于人口從農村大量流出,到2000—2016年農村人口與耕地變化類型以協調型耦合模式為主,表明巖溶槽谷地區農村人地關系趨于協調、人地關系矛盾減緩。農村人口與耕地變化耦合關系的演變,通過在不同研究階段協調型和失調型村域數量的增減關系,間接地反映了巖溶槽谷區農村人地關系正在發生轉型,這與李陽兵等對貴州省典型巖溶地區土地、聚落和石漠化的研究得出巖溶山區農村人地關系正在發生轉型的結論一致[26,34]。巖溶槽谷區人地關系轉變,對構建和諧人地關系和石漠化治理等巖溶區生態建設也將會產生積極意義[35]。

4.3 農村人口與耕地變化耦合類型分區與調控

通過農村人口與耕地變化耦合模式的界定,探討耦合特征及其差異,為優化調控農村人口與耕地關系提供依據,對巖溶槽谷區縣域的鄉村振興、優化國土空間具有重要意義。根據印江縣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的基本特點,2000—2016年農村人口與耕地變化耦合模式分區,探討優化調控農村人口與耕地關系的基本導向。2000—2016年農村人口與耕地變化耦合類型以增長型為主,Ⅴ類區耕地減少的同時,人口的轉移更快,這類區域分為兩個部分,在槽谷區的坡地加強生態修復,陡坡耕地自然恢復,高海拔地區發展生態畜牧業。在壩地及河谷地區,推進土地流轉,實現土地規模經營[36]。Ⅳ類區耕地增加,但人口快速轉移,在河谷地區,積極推進土地流轉,實現耕地規模經營,發展集約農業;在陡坡耕地區合理休耕,發展高效農業[37]。Ⅲ類區人減地增協調型耕地增加,人口轉移但轉移速度小于耕地增加速度,主要在河谷地區,積極推進土地流轉,實現耕地規模經營,發展高效農業。Ⅵ類區人口轉移的同時耕地迅速減少,在縣城周邊地區嚴格控制耕地流失,發展城郊農業。

5 結 論

(1) 近60 a間,巖溶槽谷區農村人口和耕地總體呈現先增長后減少態勢,農村人口人均耕地面積則先減少后增加。農村人口在1958—1990年呈增長趨勢,1990年后先緩慢下降,到2000年后快速下降。耕地變化經歷了1958—1990年迅速增長、1990—2000年緩慢增長和2000年以后快速下降過程。農村人口人均耕地面積從1958年的0.162 hm2/人下降到1990年的0.112 hm2/人,之后上升至2016年的0.157 hm2/人。農村人口、耕地、人均耕地面積的村域空間變化各時期差異明顯,存在空間自相關特征。

(2) 近60 a間,巖溶槽谷區農村人口與耕地的時空耦合關系經歷了從失調型向協調型的變化過程??h域尺度上印江縣1958—1973年與1973—1990年兩個時段,均為人地同增失調型。1990年之后發生轉變,1990—2000年為人減地增協調型,2000—2016年是人地同減協調型。村域尺度上1990年之前,巖溶槽谷區村域以失調型為主,主要是Ⅰ類和Ⅷ類。1990年之后以協調型為主,主要是Ⅳ類和Ⅴ類,人地關系趨于協調。整體上非槽谷區的協調型村域比重要高于槽谷區。農村人口與耕地的時空耦合關系受到復合因素的作用,尤其是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口的外遷和國家政策的轉變促進了耦合關系向協調型演變。

(3) 選取耕地面積變化率、農村人口變化率、農村人口與耕地變化彈性系數、農村人均耕地面積等指標,對巖溶槽谷區村域進行分區。各類型區結合農村人口與耕地變化耦合類型特征、自然地理條件和社會經濟發展等因素,優化農業生產方式和生態修復模式,科學協調人耕關系,促進鄉村振興、構建人地和諧的鄉村人地關系。

猜你喜歡
印江巖溶耕地
自然資源部:加強黑土耕地保護
我國將加快制定耕地保護法
穿越巖溶
某石灰巖礦區巖溶涌水治理處理方法
新增200億元列入耕地地力保護補貼支出
印江自治縣全力做好老干部健康體檢工作
印江新建氣象站風向風速代表性分析
探討巖溶區高速公路勘察技術方法
耕地時節
可溶巖隧道基底巖溶水處理方案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