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清時外國人進長沙城有如蜀道之難

2021-05-08 13:50
文史博覽 2021年3期
關鍵詞:傳教鐵門格非

今日的長沙,日新月異,正在升級建設開放型市場、開放型經濟、開放型社會的戰略,被譽為網紅城市。但在晚清時期,外國人進長沙有如“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

長沙曾是外國人眼中的“鐵門之城”

如果要選用一個詞語來給19 世紀晚期的長沙進行定性描述,特別是由外國人來選的話,非“鐵門之城”莫屬!

“鐵門之城”最初是指在太平軍攻打長沙時,長沙人表現出最勇敢和最有效率的抵抗,長沙城成為太平軍入湘征戰以來唯一一座沒有被攻破的城池,因而贏得了“鐵門之城”的稱號,意為這是一座軍事上牢不可破的堅固城堡。但是,外國傳教士在借用“鐵門之城”時,則成了一個完全意義上的貶義詞,是拒絕文明洗禮、守舊排外、封閉孤立、與外界隔絕的代名詞。這是由于在“天朝上國”思想的影響下,排外成為晚清時期中國人的一種普遍心態;加上相對閉塞的地理環境以及湘軍挽救清廷統治于倒懸的巨大成功,湖南人形成了一股不可向邇的虛驕之氣。作為全省政治、文化中心的長沙,守舊與封閉的心態表現得尤為突出。正如梁啟超所言,“發逆之役,湘軍成大功,故囂張之氣漸生,而仇視洋人之風以起”。

柏生士拍攝的湖南巡撫衙門

在外國傳教士的記載中可以看到,不管別的省份采取什么態度,湖南仍然毫不容情,出現了對洋人的仇視和對基督教的最激烈的攻擊。虔誠傳播基督福音的外國傳教士們因此產生了一種很深的挫敗感。在他們的眼中,不但是省城長沙,甚至湖南全省都如“一座緊閉的城堡”“一個反抗的險要堡壘”,是“中國最封閉的省份”,是一個“深閉固拒”的地方。他們真心實意地認為,基督福音是天底下最好的東西,全世界的人都應該接受,但湖南這個省份、長沙這座城市竟然如此頑固不化,進都不讓他們進來,更別談接受基督的洗禮了。

感到十分惱火卻又無可奈何的傳教士們將長沙比作“鐵門之城”,以表達其強烈的不滿與憤怒情緒。

面對近代西方文明的強勢,面對“西力東侵”“西學東漸”大潮的沖擊,大清王朝根本就無力抵抗。隨著《南京條約》及以后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的簽訂,以前嚴格限制對外交往的閉關自守政策防線轟然倒塌,外國人包括傳教士到中國內地自由游歷、通商、傳教,成為受不平等條約保護的合法行為。但“在中國其他各省向傳教士和商人開放很久以后,湖南人繼續吹噓沒有一個外國人膽敢進入他們的省境”,事實上也的確如此。因鴉片戰爭的失敗,中國的國門早已洞開,但在1863 年,當英國循道會牧師郭修理(喬塞亞·考克斯)圓滿完成漢口開辟新區任務后,從武漢去湘潭,在距長沙10 公里處被發現后即告知其不許在長沙城邊停留。郭修理到湘潭后由原路返回,長沙市民聞訊,上萬人聚集江邊觀望,大聲吆喝威嚇,嚇得郭修理只得經津市灰溜溜地沿長江返回漢口。據學者研究,直到1875 年才有第一個傳教士進入湖南,但很快就被憤怒的民眾驅逐出去。此后,基督教徒一直試圖打入湖南,但直到1880 年沒有一個外國人訪問過長沙。因此,洋人包括傳教士進入長沙的道路漫長且充滿險阻。

外國人打開“鐵門之城”的“奇招妙術”

再堅固的堡壘,總有被攻破的時候。禁果總是讓人覺得格外香甜,“鐵門之城”長沙激發了外國人的獵奇心理和冒險欲望,促使他們施展渾身解數去打破。

在晚清時期,第一個進入長沙城的外國人是德國人諤爾福(Eujcm Wolf,或譯作諤乃福、吳禮福),時為1897 年3 月。諤爾福雖然最終進了長沙城,但過程充滿著驚險,而且是在深更半夜的時候偷偷摸摸進的城。

當諤爾福游歷到長沙時,適逢湖南巡撫陳寶箴去永州閱兵而不在長沙。他派人投名刺給時任湖南布政使何樞,提出了拜謁何氏并進入長沙城的請求。何藩臺不僅嚴辭拒絕,還大罵信使,牌示驅逐?!坝谑窍婀偃汉逵谏?,湘士民群哄于下”,迅速聚集了數萬人。諤爾福誓死必欲入城,官民誓死相阻,頑強對峙的雙方互不相讓,形勢頓時緊張。此時,長沙一些清醒明白的官紳迅速指派專人搭乘輪船趕赴湖北,向湖廣總督張之洞請示。

在等待總督指示過程中,岳麓、城南、求忠三書院的諸生已經群情激昂,紛紛表示要打死諤爾福,岳麓書院山長王先謙出面也無法壓制諸生們的怒火。

眼見事態有失控之勢,熊希齡、鄒代鈞立即拜見湖南學政江標,請求江標出面邀請諤爾福入衙。江標表示同意,約定三更時分即子時派人前往城門迎接。誰知城門早已落鎖,看守城門的官員表現出很強的原則性,堅稱沒有藩臺命令,不敢私自打開城門,諤爾福只得在城外干等了一夜。

3 月18 日,張之洞手諭送達長沙,明令諸官不得借口陳撫出巡在外,推卸責任,激成意外,否則嚴懲不貸。經熊希齡等人調停,最后商定仍在三更時邀請諤爾福入城,并在撫署東側的又一村為其設宴壓驚,除何樞外的留守各官均出席陪坐。賓主前嫌冰釋,盡歡而散。堅持多日的諤爾福,終于如愿以償地進了長沙城。

次年,熊希齡上書陳寶箴:“德人諤爾福游歷來湘,藩臺拒而不納,三書院生童幾欲擊之以死,齡與伯嚴等犯眾怒而為之,幸而入城無事。否則,山東曹州之禍,不在膠州而在長沙矣。試思禍機一發,湘人能安枕乎?”幸虧熊希齡與陳三立等人當機立斷地妥善處理,避免了一場彌天巨禍。

雅學詩(B.H.Alexander,又譯為亞歷山大),系美國宣道會英籍牧師。1898 年秋,雅學詩從常德雇船來長沙,身著中國服,冒充寧波人住進旅店后,派中國助手持他的名片去衙門交涉傳教活動。官府派人來店,禁止他住在城內。他以無處可去為由,強行在旅店留宿一晚。次日早上,官府即派人用轎子將他抬到城外船上,并押送他去常德。行至中途,雅學詩暗自逃走,另雇船于星期六晚上返回長沙。星期一上午,逃回長沙的雅學詩帶中國助手和傳教書刊、傳單,坐轎直奔衙門,出示護照,向長沙知府提出了保護他們在城里布道的要求,否則派人送他們去漢口美國領事館。遭到拒絕后,雅學詩不顧憤怒的知府發出的拘留威脅,直奔大街,沿街叫賣,自行售書傳教。官員派人一路跟著,強迫他們出城上船,命令船夫將船開到湘江對岸。第二天,雅學詩只好乘船回漢口,向美國領事館報告。經美國領事與清廷總理衙門交涉,雅學詩獲得在長沙傳教的保護公文,于1899 年6 月再度購木船來到長沙。官府派了一條兵船在他們的船旁進行守護,并警告“沒有士兵的保護,不得自行上岸”。就這樣,雅學詩在小西門外的船上住了下來。他們日間進城售書布道,晚上在船上住宿,堅持活動長達半年之久?!叭缡钦呓浤?,終于逐步為基督事業打開了長沙的大門”。

在最先進入長沙城的一批外國人中,美國鐵路工程師柏生士是唯一享受到隆重禮遇的一位。受美國合興公司之托,為建造粵漢鐵路進行前期勘探的柏生士一行,從平水、湘陰、岳州,一路往南,于1899 年1 月7 日正式到達長沙。岸上已經搭建起一道拱門——凱旋門,人們正期待著他們的到訪。剛一上岸,柏生士立即差人向巡撫俞廉三遞上名片,表達他們想去拜會巡撫的渴望。但俞撫總是找各種理由婉拒,如要視察軍隊的射箭訓練場、未做好接見的準備、衙門太小不能接見全部人員,等等。但在獲悉湖廣總督張之洞已經在總督衙門里接待過他們后,俞撫立即表示可以在巡撫衙門正式接見他們,并給予布政使才可以享有的同等禮儀。兩天后,巡撫大人即派出了11 頂官轎迎請客人。

于是,一道從不曾有過的風景線出現在長沙城內:一支龐大的巡撫衛隊,護送一支坐著轎子的外國人隊伍,前面有號手和旗手開道,作為總工程師的柏生士手中揮舞著一面小小的美國國旗,緩緩地進入了長沙城,朝著巡撫大院的方向行進。柏生士寫道:“這是第一個外國團體受到當地政府如此隆重的禮遇,如此地招搖過市?!?/p>

沿途擠滿了看熱鬧的老百姓,除了更多地表現出一種過分的好奇外,沒有任何辱罵和不禮貌的行為。他們的轎子被徑直抬到了巡撫庭院內,巡撫派遣的私人代表已經在那里恭候,隨后被引見給巡撫俞廉三。雙方的會見共延續了約15 分鐘,十分融洽愉快。

第一個在長沙城內辦妥購置房地手續的外國傳教士是楊格非(Griffith John,又譯為楊約翰、楊篤信),系英國倫敦會牧師。1855 年,楊格非來華,在上海傳教。第二次鴉片戰爭后,即從上海出發,遍歷華中各省。楊格非擅長寫作和演講,以其在中國廣闊的內地旅行布道而知名,有“街頭布道家”之稱。他先后五進湖南,三過長沙,均遭驅逐。1899 年,得到英國駐漢口領事霍必蘭(P.L.Warren)的幫助,楊格非從湖廣總督張之洞處獲得了一道保護令,并將其印在傳教書刊和傳單上,于4月27 日來到長沙后,直奔衙門,向官員出示通令,要求在長沙建堂傳教。因當時各縣考生正在長沙參加考試,為避免引起騷亂,官府讓其不要急于傳教。

楊格非并未聽從官員們的勸告,私下在北門外購得一處房子。官府再次施展拖延術,讓其先去衡陽等地,回來后再辦,并派兵船護送楊格非等一行人赴湘潭。5月14 日,楊格非返回長沙后,進城叫賣布道書刊,同時交涉辦理購房手續,未能如愿。他向漢口英國領事報告,再次請求幫助,經領事與張之洞交涉后,楊獲得購房許可,但長沙官府還是不愿或不敢辦理,借故推諉敷衍。直到1902 年,楊格非終于在長沙正式辦好了購置房地的手續,設立倫敦會在湖南的傳教中心據點(后轉讓給北美長老會,即外湘春街永恒堂現址)。

曾經的長沙,“深閉固拒”,彌漫著一股仇洋拒夷之風,但要阻止時代前進的步伐是徒勞無益的?!拌F門之城”被打開,既是受不平等條約保護的外國人施展招術的結果,更是長沙自身不得不接受近代文明洗禮、開展對外交流合作的需要。消極自保沒有出路,自主開放才是走向進步與文明的明智選擇。

猜你喜歡
傳教鐵門格非
主持人語:吳義勤 陳培浩
一個舉動,一份溫暖
坐地鐵出門
淺析1869年—1926年中華內地會在江西傳教活動
簡述明清之際基督教在中國傳播的幾個問題
近代湖南教會之傳教
我就是我
近代英國圣公會在浙江的傳教活動
舔鐵門的男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