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兒全身麻醉術后在麻醉恢復室的護理管理

2021-05-13 02:25肖燕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21年25期
關鍵詞:全麻預防性氣道

肖燕

(赤壁市人民醫院麻醉科,湖北 赤壁 437300)

0 引言

全身麻醉常用于重大手術,雖然能夠確?;純旱逆傡o鎮痛效果,但是麻醉藥物使用量較大,術后蘇醒時間長且容易引起多種并發癥,尤其是呼吸異常,因此需要持續使用呼吸機輔助呼吸,避免意外情況的發生[1]。因此在麻醉復蘇室臨床護理中需要采取相應的干預措施。預防性措施主要是指針對患兒潛在風險采取相應的干預措施,從而降低并發癥的發生,有助于改善患兒的預后情況。文章主要針對預防性護理在麻醉恢復室中的應用效果展開分析,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134例醫院收治行全麻手術的住院患兒,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67例患兒中有男性34例,女性33例;年齡為3~12歲,平均為(8.4±1.1)歲。對照組67例患兒中有男性36例,女性31例;年齡為2~13歲,平均為(7.2±2.0)歲。入選標準:符合全麻手術指征且患兒及家屬均對本次研究知情并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凝血功能障礙、免疫系統疾病患兒。兩組患兒在一般資料方面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患兒在麻醉恢復室期間給予面罩吸氧,密切觀察心電圖、血壓以及呼吸頻率變化,若有異常及時告知醫生并盡快繼續糾正。待患兒意識完全清醒且生命體征平穩的情況下轉送到普通病房。

觀察組采取預防性護理,具體措施為:①成立預防性護理小組:由護士長擔任組長,并選取5名護理人員組成層次護理小組,通過小組會議通過頭腦風暴法探討麻醉恢復室目前存在以及潛在的風險因素,并對發生原因進行進一步分析,并對過往風險事件進行總結與反思,探究如何解決現有的護理缺陷,從而完善臨床護理工作。②強化風險教育:每個月組織小組成員進行專業培訓,對《麻醉恢復室護理安全手冊》、《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等相關管理條例進行深入學習。③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水平:護理人員的專業素養對于護理風險事件的發生有著直接的影響。針對護理人員的專業水平需要開展不同層次的培訓,對于低年資護理人員需要將培訓重點放在??谱o理知識與技能的培養方面,由護士長每月進行考核檢驗,并采取老帶新的排班模式,由高年資護士監督與幫助低年資護士,強調護理安全與細節護理。對于高年資護理人員則多提供外出學習與培訓的機會,每年進行科內授課2~3次。④完善臨床護理制度:由專人檢查麻醉恢復室內各種儀器設備的功能狀況,確保急救物品合理放置、標識清洗;并制定儀器設備故障和停電應急處理方案。由組長負責監督與檢查每天護理流程的落實情況,并做好相關護理記錄,及時發現存在的護理錯誤并及時糾正。制定完善的患者轉運與交接流程,確?;颊吣軌虬踩D運。另外,積極溝通:麻醉前護士需積極與患者及其家屬溝通,詳細闡述本次手術方案、麻醉方案,闡述相關方案的優勢與預期效果,穩定患者情緒。然后列舉治療理想的同類疾病案例,提高患者的手術信心,促使患者積極配合醫療操作。體位護理:在患者麻醉蘇醒期,需及時結合患者的手術類型,幫助患者調節體位,促使患者去枕平臥,合理擺放患者四肢,并給予松緊帶適當約束,預防患者出現躁動導致墜床。若患者行下肢手術,還需適當墊高患者下肢,促進下肢血液循環。呼吸道護理:麻醉蘇醒期間,還需將患者頭部偏向一側,預防患者呼吸道中的異物、分泌物堵塞呼吸道,導致患者呼吸道困難。護士需及時評估患者呼吸道狀態,及時清除分泌物與異物,促使患者呼吸道順暢。

并發癥的具體護理措施為:①舌后墜預防護理:舌后墜是全麻手術后常見并發癥,也是造成氣道梗阻的重要原因。舌后墜主要是由于下頜肌肉松弛引起,與患兒本身肌肉松弛以及麻醉藥物引起骨骼肌松弛尚未完全代謝所致。為了避免舌后墜的發生可以在肩下墊軟枕,或者是使用舌鉗將舌頭拉出,從而預防舌后墜的發生。必要時給予口咽通氣管。②喉痙攣預防性護理:喉痙攣主要是由于吸痰操作刺激引起,為了避免該并發癥的發生,需要科學評價患兒氣道分泌物情況,減少不必要的吸痰操作,在吸痰時盡可能保障動作輕柔,減少咽喉刺激。對于出現喉痙攣的患兒,需要立即給予面罩加壓吸純氧,并給予靜脈注射地塞米松10mg,若癥狀仍未緩解需要脊柱骨骼肌送藥后緊急氣道插管。③誤吸入預防護理:惡心嘔吐是患兒缺氧時的常見表現,且由于疼痛刺激以及胃腸蠕動減弱,胃內出現大量液體,尤其是術后2h,嘔吐癥狀發生率較高。因此需要盡可能清除氣道分泌物,并給予去枕平臥位,將頭偏向一側,保持氣道通暢。若發生誤吸入的情況,需要調整患兒的體位為側臥位,并采取負壓吸引的方式清理氣道分泌物,每次吸引時間不能超過15s。嘔吐癥狀嚴重的患兒可以給予止吐藥。護理的關鍵點還是要讓患者以及患者家屬能夠真切的感受到來自醫院的人性化關懷。讓患者及其家屬積極有效的配合治療與各項檢查等。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兒在麻醉恢復室中呼吸異常發生率、復蘇時間以及麻醉并發癥發生率的差異。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6.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P<0.05時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患兒在麻醉恢復室中呼吸異常發生率、復蘇時間以及麻醉并發癥發生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在麻醉恢復室中呼吸異常發生率、復蘇時間以及麻醉并發癥發生率等方面的差異

3 討論

麻醉恢復期是全麻手術患兒病情多變的重要時期,尤其是拔除氣管之后,容易發生各種呼吸道并發癥[2]。術后呼吸異常是全麻手術患兒常見的并發癥,多由于舌后墜、喉痙攣、誤吸入等因素引起[3]。因此需要針對這些因素采取相應的干預措施。

預防性護理主要是根據患兒潛在安全隱患提出針對性措施,有助于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改善患兒的預后情況[4]。本次研究中觀察組采取的是預防性護理,在麻醉復蘇觀察期間需要密切觀察患兒的病情變化,同時要根據呼吸異常的常見原因采取預防性的干預措施,例如為了預防舌后墜可以將舌頭拉出或使用氣道插管的方式;為了預防喉痙攣要減少不必要的吸痰操作;為了預防誤吸入需要加強氣道分泌物清理以及止吐治療,能夠有效減少術后呼吸異常的發生率[5-6]。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兒在麻醉恢復室中呼吸異常發生率、復蘇時間以及麻醉并發癥發生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由此可見預防性護理具有較好的應用效果。麻醉復蘇期間護理人員需要密切觀察患兒的病情,保持高度的責任心,評估患兒的危險因素并采取預見性的護理措施,從而減少并發癥發生風險,確保全麻患兒能夠平穩的渡過麻醉復蘇期,預防各種術后并發癥的發生。需要另外指出的是,在實際的護理過程中,由于不同患兒的不同實際情況存在差異,所以必須要針對性的進行護理。根據不同患兒的情況采取相關措施。

綜上所述,預防性護理在全麻患兒麻醉蘇醒期間的應用有助于降低術后呼吸異常發生率以及麻醉并發癥發生率,從而縮短患兒的復蘇時間,可在麻醉恢復室中推廣使用。

猜你喜歡
全麻預防性氣道
新生兒黃疸治療箱常見故障處置及預防性維護實踐
精細化護理管理對人工氣道患者氣道濕化、并發癥的影響
腹部神經阻滯聯合靜吸復合全麻在中老年腹腔鏡手術中的應用
骨科全麻圍術期腹脹便秘的中醫護理方案效果評價
小劑量右美托咪定復合瑞芬太尼對全麻拔管期嗆咳的影響
視頻宣教對全麻患者麻醉術前焦慮及配合程度的影響研究
預防性公路養護技術在現代高速公路養護中的應用
84例兒童氣道異物診治分析
瀝青路面預防性養護方法研究
2015款奔馳R400車預防性安全系統故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