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生態美學視角下的《黑駿馬》

2021-05-17 17:32翟璇
美與時代·下 2021年2期

摘? 要:張承志的小說《黑駿馬》反映出蒙古草原文化的生態文明,體現了萬物平等、天人和諧的生態思想。生態美學強調人與自然之間的動態平衡,探索人與自然的審美關系。小說《黑駿馬》體現著生態美學觀的具體內涵,主要包括“生態自然美”“生態本真美”和“生態理想美”三個方面。透過生態美學視角研究文學作品,對于進一步思考人與自然的關系,具有一定的啟示意義。

關鍵詞:黑駿馬;萬物和諧;蒙古歌謠;詩意棲居

生態美學是在1980年代中期之后逐步發展,并成為熱點話題的。1994年左右,中國學者提出生態美學主題,并組織了多次學術討論。2000年,徐恒醇的《生態美學》和魯樞元的《生態文藝學》出版。生態美學引起了學術界廣泛的關注,并且開始對其進行更深入的理論討論。后來,中國學者曾繁仁明確定義了“生態美學”:生態美學是“在后現代語境下,以嶄新的生態世界觀為指導,以探索人與自然的審美關系為出發點,涉及人與社會、人與宇宙以及人與自身等多重審美關系,最后落腳到改善人類當下的非美的存在狀態,建立起一種符合生態規律的審美的存在狀態。這是一種人與自然和社會達到動態平衡、和諧一致的處于生態審美狀態的嶄新的生態存在論美學觀”[1]5。本文在生態美的特定內涵的理論支撐下,對張承志小說《黑駿馬》中所蘊涵的生態意識進行分析?,F代社會發展進程中,草原逐漸被沙漠吞沒,并被各式建筑所取代;蒙古歌謠逐漸被人們遺忘;傳統的生活方式和草原文化也存在消失的危險。在這種背景下,《黑駿馬》深入草原文化的內部,探索人與自然的關系,關注自然與人類靈魂的和諧。因此,通過這篇小說我們不僅可以感受草原文化的魅力,也能夠借鑒小說中蘊涵的生態觀,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

一、萬物和諧的生態自然美

從人與自然的關系來看,生態美學反對“人類中心主義”,認為人與自然是不可分割的統一的生命體系。這并不意味著人們被視為主人,可以自由處置自然,而是人與自然處于平等和諧的關系之中。這里突出強調了生態主體間性的原則,其突出特點是:“人不僅要和整個生態系統產生聯系,也要和系統中的個別自然物如具體的動植物產生情感的共鳴?!盵2]其中一種表現是要保持自身的相對獨立性,把審美對象看作是自身外延的一部分并與審美對象進行主體間的交流。這在《黑駿馬》中有著很好的詮釋。在草原上生活的人們,將草原視為生養自己的母親,牧民們也與自然萬物共存。這里的孩子們將小馬駒當做自己的家人,一起生活,喂月餅、油果子給它吃,認為照顧它是神圣的使命。小說中還描寫到在河邊,父親曾按著他的腦袋,叫他趴下去喝幾口草原家鄉的水,等等。在草原上,人與動物共飲一河水是正常的事情,萬物皆平等??梢钥闯?,草原人民過著依托自然、呵護自然的悠然生活。

在中國古代,先哲們一直提倡“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和以此為基礎的“致中和”的美學觀點。季羨林教授曾為中國古代哲學“天人合一”這一命題做過“新解”。天,指的是大自然;人,就是人類。人類最重要的任務是正確處理好人與大自然之間的關系,否則,人類未來的發展將會面臨困難甚至消失。人與自然的“合一”更多地考慮人與自然之間的共生共存?!逗隍E馬》中人、畜、草和諧統一的生存方式,自然而然地催生了草原民族人與環境渾然一體、天人合一的思想。如小說中所寫:“……他們降生在這草中,辛勞在這草中,從這草尋求到了幸福和快樂,最后又把自己失去靈魂的軀體還給這片青草?!盵3]14在草原人民的世界里,我們看到的是人類與自然、物質與精神和諧統一的文化生態。草原人民對自然、對生命的敬重體現了萬物和諧的生態之美,大自然才是人類生存的唯一家園,是人類精神的安居之所。

二、古歌隱含的生態本真美

“生態本真美”在學者曾繁仁文章中的解釋是:“人的生態本性突破工具理性束縛、真理得以自行揭示?!盵1]5這個說法來源于海德格爾的美學思想,他認為作品之存在就在于“建立一個世界并制造大地”。草原文明與當今的科技社會相比,自成體系。那種原生態的自然風光與原始質樸的人文情懷都體現出了生活本應有的不受拘束、純真的樣子?!逗隍E馬》中,蒙古歌謠作為藝術作品,承載了草原古老的文化并向人們傳達了濃濃的草原情懷。小說中反復提及的歌謠《鋼噶·哈拉》作為線索串起了整個作品。古歌講述的是哥哥騎著心愛的馬兒尋找妹妹,妹妹遠嫁他方,最后沒有找到。而在小說中,作者竟然親身將古歌唱的故事經歷了一遍,像是冥冥中的注定。白音寶力格騎著鋼噶·哈拉尋找索米婭;索米婭經歷了如奶奶歌謠里所唱的情形:“伯勒根,伯勒根,姑娘涉過河水,不見故鄉親人……”[3]19草原的古老與神秘使得這里的人民對自然和生命始終抱有敬畏之心。蒙古歌謠像是一把鑰匙,給讀者開啟了神秘的世界。

由于游牧的生活方式,草原人民總是十分敬重、珍惜生命。就像奶奶和索米婭,他們熱愛草原上的一切生靈,不會放棄任何一個生命。她們的性格中帶著最原始、最樸素的色彩,人性的淳樸在作者對草原的描述中體現得淋漓盡致。蒙古草原上的自然風光經過年年歲歲的更替,持續地哺育著生活在草原上的人民。草原延續著它固有的生態之美,這樣的環境也孕育出了草原人的心靈之美。小說的結尾,主人公白音寶力格真正體會到了人性的偉大,也理解了古歌《鋼噶·哈拉》那古樸的悲劇故事?!啊枪鸥鑳仍诘恼嬲`魂切要隱蔽得多,復雜得多。就是它,世世代代地給我們的祖先和我們以銘心的感受,卻又永遠不讓我們有徹底體味它的可能?!盵3]4這個悲慘的故事與現實的命運交纏在一起,主人公在最后醒悟,也代表著現代文明與草原文明對立的消解。無論是具有生命象征的黑駿馬意象,還是古歌蘊含的命運,亦或是兩位女性對草原傳統文明的堅守,都從不同側面展示了草原人民強烈的生命意識和那種與生俱來的“生態本真之美”。

三、詩意棲居的生態理想美

“詩意地棲居”在當下是一個熱門話題,快節奏的生活似乎讓人們喪失了生命本身的詩意。曾繁仁表示:“所謂‘詩意地棲居就是‘審美的生存。表明了一代哲人對人類當下非美的生存狀態的憂慮,對未來審美的生存所寄予的無限期望?!盵1]10小說《黑駿馬》中多次對草原自然愜意的環境進行描寫:“河灘右側的山崗下,那黃石頭壘成的牛圈依然如故。在青格爾敖包和曼卡泰·海勒罕之間的狹長山谷里,還是藍幽幽地開滿著馬蓮花……”[3]12在描寫白音寶力格與索米婭愛情的萌發時也提到了自然氣象的變化。大自然似乎也帶著情緒,隨著人的情感變化而變化。索米婭去送白音寶力格,兩人坐在卡車上,黑夜吞沒一切,他們相互依靠,愛情在懵懂發芽。接著黎明打破了夜的寧靜,火紅的太陽在遙遠的地平線處升起,云層被陽光遮蔽,初升的太陽融化了草原的邊緣。漫長的黑夜褪去,迎來最壯麗的黎明。草原日出的自然之美和主人公的心靈之美完美地結合。還有祖孫三人美好畫面的描寫:“我們祖孫三人圍坐在篝火旁,隨意閑談著。河灣青的,通紅的火焰里濺著桔橙色的火星……我們注視著恬靜的家鄉,心里充滿了美好的感覺?!盵3]18這種人與自然相互融合的感覺讓人感到無限美好。大地上的生靈共生共存,無需遠尋,返璞歸真,真正詩意的生活可以讓人類遠離浮躁,享受現在。

而現代文明中,由于貪婪和無知,人類摧毀了自然的家園,也粉碎了精神的家園。作者通過描寫草原上天人和諧、萬物有靈的圖景,也傳遞出自己對于這樣美好生活的向往。草原人民將自己視為大自然的一部分,他們崇尚自然,珍惜生命,重視保護草原、山川、河流和動物。小說中,主人公白音寶力格受到古老歌謠的指引,重回草原尋找他的精神家園。在此過程中,他經歷“肯定-否定-肯定”的心路歷程,最終完成了心靈的成長和對草原文化的重新認識,是一次歷經掙扎而后禮贊生命的自在返鄉。白音寶力格理想的家園是充滿詩意色彩的,是靈魂安頓之處。而作者想傳達的意義同樣如此。對于現代生活中逐漸消失的草原圖景和傳統文明他感到憂慮,從《黑駿馬》這篇小說我們可以看出,作者對當下生態危機的擔憂,也表達了他對生機勃勃的草原的懷念和憧憬。

四、結語

如今,社會生態問題日益加劇,“詩意貧困”也成為人們在物欲膨脹時代的一大困擾。重讀文學經典作品并理解其蘊涵的生態美學思想,對我們具有一定的啟示意義?!逗隍E馬》中描述的包羅萬象的草原文明正是草原民族對自然、對生命始終敬重的來源,它與現代文明的對立沖突,正是男主人公的矛盾所在。而當白音寶力格意識到現代社會的丑陋,重新返回草原時,這似乎映射著迷失的現代人尋找精神家園之旅。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無論是原來還是現在,一直都是我們必須遵循的自然法則。從生態美學的角度來看,我們要追求人與自然動態平衡的“綠色的生活”。從生態美學角度解讀《黑駿馬》,我們可以用更加理性的眼光來看待草原人民對于生命的熱愛,深入思考當今社會如何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對于推進當今中國生態文明建設也有一定的借鑒意義。同時也能夠給現代忙于奔波的人們一些心靈的慰藉。

參考文獻:

[1]曾繁仁.生態美學:后現代語境下嶄新的生態存在論美學觀[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3):5-16.

[2]王諾.歐美生態文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66-73.

[3]張承志.黑駿馬[M].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2014.

作者簡介:翟璇,中南民族大學文藝學專業研究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