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植根紅土文化, 滋養學生心靈

2021-05-23 12:16葉珺
廣東教學報·教育綜合 2021年46期
關鍵詞:方法

葉珺

【摘要】地方本土文化蘊含著豐富多彩的優良傳統美德,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寶貴資源, 也是學生進行德育的主陣地。對培養學生形成愛家鄉、愛祖國的意識有重要作用。

【關鍵詞】紅土文化;小學德育素養;方法

習總書記中央黨校80周年校慶說,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學習和掌握其中的精華,對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很有益處。在大力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積極培養和大力弘揚民族精神,使學生能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和浸潤下茁壯成長,是小學德育教育陣地的重要組成部。充分發掘并利用本土文化,找準傳統文化與品德教育的契合點,以本土文化促德育教育,在德育教育中植根本土文化,滋養學生心靈,促進德育教育的開展。本文將以湛江紅土文化為例,探討本土文化與小學德育教育相結合的有效實施途徑,切實提高學生的品德素養,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夯實文化軟實力。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本土文化是一方水土上的勞動人民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中積淀形成的文化,是與這一方土上的勞動人民的生產、生活、生存相聯系的文化。湛江紅土文化的實質就是雷州文化,是雷州人民在歷史長河中形成的與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文化。 在南粵歷史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雷州文化與廣府文化、潮州文化、客家文化并稱為廣東四大文化,在眾多的地域文化中占有舉足輕重的一席之地。雷州半島歷史悠久,文化璀璨。自西漢以來,位于半島腹部的“雷州城”, 是雷州半島政治、軍事、經濟、文化、航運的中心,因而被稱為“天南重地,海北名邦”。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由于雷州半島位居祖國大陸最南端,吸收融匯了優秀的中原文化,并與古老的南越、俚僚和流入文化,互相碰撞、融合,兼收并蓄 ,逐漸形成獨放異彩的雷州文化。如雷州方言、雷祖雷神、雷歌雷劇、雷州音樂、雷州儺舞、雷州石狗、雷州珍珠、雷州人龍舞等“雷字號”風物,在歷史舞臺上煥發出特有的風采。傳承湛江紅土文化,弘揚紅土精神, 是時代的召喚和教育改革發展的必然要求。生在湛江、長湛江的孩子應該更多地知紅土文化、愛家鄉風采,了解雷州文化歷史,感受家鄉的發展。立足本土德育資源,用紅土文化浸潤學生心靈,我們課題組這樣做:

一、資料收集,了解紅土文化

我們向學生們推薦了《湛江市志》《湛江年鑒》《湛江市百步地方志叢書》《湛江日報》《湛江文學》等書目,讓學生探尋蘇軾、湯顯祖、寇準等文人墨客與湛江淵源,學生除了閱讀這些文獻,我們聯合湛江市博物館,舉辦了系列走進校園的湛江文化圖片展,一幅幅詳實生動的史料圖片,讓孩子們近距離的了解湛江紅土文化,感受湛江本土文化的輝煌過往,孩子們足不出校,就能深入了解家鄉的前世今生,為湛江輝煌的歷史感到驕傲,更加喜愛可愛的家鄉—湛江了。

二、主題實踐,體驗紅土文化

為了讓孩子們更加深入地了解湛江文化,加強德育與多學科教學的整合,我們組織學生進行主題實踐活動。組織了孩子們到湖光巖、湛江市氣象臺、雷州貴生書院等地方參觀考察,記錄各種史料和數據,深入解讀紅地文化。利用周末,帶領學生參觀了湛江市氣象臺和湛江市博物館 ,學生們在氣象臺收據數據,了解湛江的天氣特點,在博物館和非物質遺產來個親密接觸,開闊眼界,

三、多彩活動,感受紅土文化

課題組牽頭,由校大隊部組織部分學生開展走進紅土文化,與紅土文化零距離接觸,感受紅土情懷的系列活動。有以粵劇的唱做打為基礎編排的全?;涰嵅俦荣?,醒獅特色班, “紅土贊歌”主題隊會、 “彩筆繪家鄉”繪畫比賽,“我愛家鄉紅土文化”手抄報比賽等等,一系列活動不僅大大豐富了孩子們的業余文化生活,還鍛煉了孩子們的能力,一舉多得。

四、記錄積累,感悟紅土文化

在實踐活動之后,同學們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撰寫體驗日記、建議書等,用這些方式展示學習成果,記錄自己的感悟;教師將成果整理后匯總,在全校交流。讓紅土文化在孩子幼小的心靈中扎根,生長。

五、教學實踐,深化紅土文化

老師們將紅土文化與自己的學科教學緊密結合,結合紅土文化開展教學設計,錄制了的與紅土文化相關聯的系列教學微課,抓住每周的升旗儀式,在國旗下的講話中進行紅土文化的相關介紹,內容豐富,語言通俗易懂。有時是教師的生動講述,有時是孩子激情四溢的演講;生動的故事讓孩子們興趣盎然,真實的紅土史實讓孩子們深受震撼,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在不斷增強。

六、校本課程,升華紅土文化

文化滲透取得了突出的效果,其散發的獨特魅力讓學生們充分置身紅土文化的氛圍中。不憤不啟,不啟不發,總有一種富有生命的東西撞擊著心靈,使人感奮,讓大家總感覺想說點什么,寫點什么。于是,我們共同編寫了校紅土文化校本課程。

我們的校本課程是語文、品德、社會、音樂等學科課程資源的融合。分為歷史文化、建筑文化、美食文化、民俗文化四大部分,為編寫的這套資料,我們廣開搜集途徑,廣泛參考文獻, 這套教程是教師和學生共同探究、實踐的產物,是基于兒童的視角,對學生系統進行愛國愛家鄉的德育好教材,是學科學習的好載體。

七、家校融合,協助增強紅土文化教育實效

學校是教書育人的主陣地,而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補充,因此,在根植本土文化,培養學生品德素養的過程中,課題組開啟了家校共育模式,充分發揮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優勢。例如,在根植紅土文化促進學生品德素養培養的教學活動中,我任教的班級中有一位學生家長認識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我們充分利用這一資源,邀請該家長幫助聯系非物質文化遺產———北坡游魚的傳承人進課堂,在課堂上,非遺傳承人不僅深入淺出地介紹了這一非遺文化, 幫助學生近距離了解北坡游魚文化兼容并包的特點, 深切感受到非遺文化的生生不息、代代相傳。在潛移默化中提升了學生的品德素養和人文素養。

【本文系2019年廣東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湛江紅土文化走進小學校園的方法與途徑研究》成果(課題批準號2019YQJK432)】

【參考文獻】

[1]林火平.發掘本土歷史文化資源增強學校德育實效研究[J].成才之路,2017,(22).

[2]賴鑫,周革,等.地方民俗文化資源引入學校德育過程探析[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4,(3).

猜你喜歡
方法
變快的方法
學習方法
認識方法用好方法
掌握方法,直面高考
用對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賺錢方法
捕魚
上臺前,你用什么方法消除緊張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