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十五歲詩人的“意義寫作”

2021-05-23 23:14王志清
博覽群書 2021年4期
關鍵詞:散文詩意象葉子

耿林莽是我非常尊崇的一位散文詩作家。我們之間二十年交往,雖然只見過兩次面,卻心心相印,詩觀與人生觀也比較一致。2020年3月4月,我接連收到耿老的兩本新書——《落日也輝煌》(河南大學出版社2020年3月版)與《耿林莽四十年精美散文詩選》(青島出版社2020年4月版)。1926年出生的耿林莽啊,這是怎樣的一種生命活力與創造精神??!

《耿林莽四十年精美散文詩選》選本,是他的自選本,自其13本散文詩集里,千余章散文詩中,精選出百余章來,洵可謂精選也。這些散文詩精品,是耿老的代表作,是他自己認定的代表作。選本的百余章散文詩,分為“黎明的風景”“冷暖人間”“禪思”“鼓聲遙遠”“風與原野”等十輯。耿老在這個選本的“自序”里談其精選原則,主要有四點:一是“以美為首要價值標準”;二是“要以抒情的手法敘事”而強化抒情性;三是“重視繼承從古典到現代”的傳統,特別“重視散文詩的意境美”;四是散文詩語言應該有“很強的形象性與情緒性”。這四點,高度概括,概括了他散文詩觀,也概括了他這些散文詩的特點,更具有三個特點。

憂郁美感

我是耿林莽散文詩的忠實讀者,1996年就評論指出:

憂郁的耿林莽在深刻地讀懂了生活讀懂了時代也讀懂了自我的時候,找到了充分表現自我的方位,找到了“個人的音調”,為我們提供了具有戰栗人心的憂郁美的散文詩文本。(拙著《心智場景》)

這段評語,讓耿林莽如遇“知音”,他認為:“除去其中過譽的成分,就對我的散文詩美學質量的總體把握來說,我覺得是準確可信的?!痹谒亩啾旧⑽脑娂孕蛑?,屢屢提到。

愛倫坡《詩的原理》里說:“憂郁是詩歌里最合理合法的情調?!睉n郁美,也成為耿林莽執著而高標的審美堅守,這似乎與他的悲憫情懷有關。耿林莽淡泊名利,深居簡出,閉關不出而遠離亂世的紛紛擾擾,屬于心隱亦身隱的狀態,然而,他的散文詩則堅持“意義寫作”,以強烈的文學責任感和悲天憫人的高尚情懷,親近和擁抱時代,關注當下,矚目現實,選本中的《男子光輝》《草鞋抒情》《四月 打工的女孩》《手的檔案》《瓦罐空空的》《串場河》等,將詩的觸角伸向現實生活,伸向社會的各種層面,以象征性曲筆而作具有歷史縱深感、生活現代感和人類命運感的深刻反思。越到晚年,他的散文詩越是關注生存,關注生存環境與生存狀態,他將生活經驗的真實轉換為詩的真實,變現為憂郁美感的散文詩藝術。

詩歌有一種重要功能,就是提供給人健康的思想,就是啟悟人思想,也給人以思想的廣闊空間。耿林莽以“思想者”自居,他說:“我一直認為,無思想的詩不過是一堆文字垃圾?!彼J為,思想要融在作品的血液之中,自然流露出來,不是生硬地表述,更不是貼標簽似的“貼”上去,而應該讓人感到思想的無所不在。他的散文詩,從內容來說是詩人“三觀”與審美在詩中的“結晶”過程與結論,而這種過程因為比較講究,便形成了他的散文詩藝術,詩性的思考被詩與詩之間的演衍而融入為具體語境,思想和意象高度融合,以至于我們無法把這兩種過程分開,而成為以思想和意象高度融合的真善美的形式,誠如華滋華斯所說:“我看最低微的鮮花都有思想,但深藏在眼淚達不到的地方?!保ā恫恍嗟男蜗蟆罚?/p>

耿林莽散文詩四十年的創作歷程,求新求變,不斷新變,然變中有不變,不變中有變,變的是形式、技術、題材、旨趣,不變的是詩中都有一個“憂郁”的內核,是悲憫情懷、深刻思想與適度先鋒形式所構筑起來的憂郁美感。

剛柔美感

我總想找個詞語來概括耿林莽的散文詩風格,然而,至今仍然沒有找到。從風格上說,耿林莽屬于哪一種呢?耿林莽的散文詩似偏于柔性,偏于婉約,偏于冷峻,然亦陽剛雄渾、含蓄委曲,甚至還是沖淡的飄逸的。耿林莽在《散文詩六重奏》(河南文藝出版社2011年版)里寫道:

詩評家王志清先生的評說最具代表性了,他說:“其詩的基調和主調均是憂郁冷凝的不變,而只是越到后來,則越是有蒼茫感和穿透力,即有一種理性氣勢,給人以凜肌冽骨的戰栗感受?!?/p>

這雖然是筆者20年前的評論,但也是耿老對自己詩風一以貫之的自我評價。

選本里的《紅高粱,搖得響的火》章,全詩分三節,三個畫面,三個意境,似乎散而不相關,然都表現一種“火”。那個“紅高粱”意象,很有表現力、也極富啟示性。第一節是這樣寫的:

太陽紅,你也紅了,

向日葵有種取悅之姿,

而你沒有,紅高粱,而你沒有。

你只默默地站著,站得很直。吮吸陽光灼熱的乳,一點點積攢,凝聚搖得響的火。

詩中最震撼人心的是搖動的節律,是一個“被燃燒的滋味炙烤著”的靈魂舞蹈。耿林莽筆下的感性的紅高粱,給了我們一種詩性的暗示,讓我們在破解作品所隱含的意旨中而獲得審美的愉悅,因此,耿老在這個作品里說:“不需要耳語,喁喁情話,語言是多余的?!币虼?,對這種沒有“言語”的“搖動”之闡釋,也是多余的,“原始野性的回歸,這已經足夠?!狈▏缹W家杜夫海納說:“激情即是色彩,色彩即是激情?!惫⒘置⑽脑娭械倪@種類似“醉神精神”的個體內在情緒抒發,讓人直往李白詩上想。古人說,李白的詩氣概揮斥,迴飚掣電,且令人縹緲天際。我們耿林莽的《飛瀑》,也是這種感覺:

山終于醒來。猛然抖擻,幾千年郁積的悲憤。

那些凍僵的土塊活起來,揮動麻木的溝壑。

雨神的詛咒,雷的凌厲奔突,全化為水,滾滾而下,傾注一種痛苦的狂飲。

不再是小草枯萎寒風中抖索,

不再是流放者戴著鐐銬的腳步。

橫空出世。瀑布乃大山之魂,閃光的弧。

騎士出征,白馬飛鬃。大地敲擊著銅鼓。千人空谷,萬人空巷。

光的舞蹈。裸女人的胸。

騷動的幕,電梯上高懸。

披散李白的白發三千丈,崩潰了積雪,汨羅江把屈原流了兩千二百多年的苦淚,一朝噴出。

我在讀一頁《狂人日記》。

耿林莽憑借瀑布而獲得了廣袤時空的精神自由,抵達歷史的人性深度,這是一種人性的渴望,是一種情感壓抑后的爆發,是一種精神主體充分參與的靈魂張揚。詩的最后,復歸沉思,也給人深沉地思考。社會的轉型,使耿林莽的創作也處在一個轉型期,他在形式上不主故常,任由意志主宰,沒有律束,往往是大幅度的時空轉換,大起落的結體布局,來表現大反差的情感升降,表現饑渴、寒冷、苦澀、皸裂等強烈感受。

從風格上說,耿林莽散文詩是“繞指柔鋼”的那種。著名的學者型詩人林庚先生說:真正的精神力量,并不需要叱咤風云,或表現為金剛怒目。這種理性光芒內斂而抵達審美的詩意,具有一種震撼人心的思想力量,一種由憂郁而釀造的強勁的思想穿透力,表現出冷峻飄逸的外在形態與乃在張力。耿林莽先生善于制造現代詩的陌生化效果而引發讀者更新知覺,也同時增加讀者感知的難度,然而,從這種既理性而又偏于感性的形象,鮮活的“詩意”與思想的深度。我們還是能夠獲得思想與審美啟悟。

朦朧美感

朦朧美感,是耿林莽散文詩的重要特點,或者說,耿林莽的散文詩就是朦朧詩。

朦朧詩名聲不好, 上世紀80年代朦朧詩之后,中國現代詩便處在一路下滑中。不是因為朦朧詩不好,而是因為現代詩包括散文詩追求的已經不是朦朧美,而是“模糊”美,是濫用“通感”“轉喻”與“偽敘述”所造成的思維與語言混亂的“模糊”,這其實只是因為情感蒼白、思想匱乏而玩弄的一種遮眼法,算不上“朦朧”美。

朦朧詩的朦朧,不是朦朧在詞匯上,而朦朧在意境上,多向度的暗示,給讀者提供了廣闊的創造想象的空間。耿林莽年齡雖長,而其散文詩卻非常年輕,非?,F代,很講究技術性,加之其思想的深邃,因此造成了他散文詩含蓄婉曲的朦朧性,亦即古典詩學說的可解而不可解的“鏡花水月”美。朱光潛《中西詩在情趣上的比較》文中說,“詩人對于自然的愛好可分三種”:“最粗淺的是‘感官主義”,亦即“在詩中盡量鋪陳聲色臭味”;“第二中起于情趣的契合忻合”,是“萬物靜觀皆自得”的那種;第三種是在自然里“看出不可思議的妙諦”,“往往能夠見出一種神秘的巨大的力量”。(《朱光潛全集》第3卷)三種情趣,三種境界,高下的三個層次。耿林莽四十年散文詩精選本里的詩,應該是屬于第二、三種,是那種已經超越了簡單的模擬與寫生的層面,而注重意象的生成,注重意境的構建營造的寫法。因為是意象與意境的運用,而改變了表述上的直白與淺露,而形成了含蓄的朦朧性,讓人讀后陷入了一種審美幻覺中,進入了詩人經營的審美境界中。且看他的《聽葉子說些什么》:

夜露清涼,輕如月光的一片葉子,將陰影藏在背后。疲憊的樹葉,在那里沉睡。

這時候,她是不說話的。

夏天,饑餓的嘴唇捕捉著陽光,樹木正突擊性瘋長。

這時候,葉子過于忙碌,也是不說話的。

秋天,鵝卵石的岸,靜靜地有一片葉子垂落,又一片葉子垂落。直到腐爛之軀覆蓋了地面,葉子們仍默無一言。

冬日,風更暴烈,搖落了樹上最后一張葉子。我拾起來。那折斷的葉柄,在瑟瑟地抖顫。似乎想說些什么,但為時已晚。

這應該是詩人散文詩的初期作品。作品寫一片葉子,通過葉子來“說話”。葉子不說,并不是沒有說。葉子不說,我們卻知道它要說什么,知道作者要說什么。不說,是耿林莽散文詩中的思考以及思想表現的主要形態。其實,詩人實在是太想要說了,有很多很多要想說的,但是,他不說。這是他不明說,不直截了當地說,詩人不說,沒有說出來的東西比說出來的東西多得多。這需要我們于其中來尋找到一種感覺,一種詩的暗示,而破解作品所隱含的意旨,而獲得與作者心靈世界之間應和的愉悅。

《藍,一種冷色調》章五節,前三節是鋪墊,就像王夫之說王維的五律,前半部分是“養”。這也就是意境經營的一種常見方式。此章的后兩節寫道:

藍是一種色調,

像一滴雨,在你眼的深處藏著,便已經足夠。

當酒徒們的眼里涌動著鼓脹的紅絲,

你的眼里依然藍著;安靜而寒冷的一角。

詩人痖弦說:

“海,藍給它自己看?!?/p>

你呢?

你眼里那一朵靈魂的燈盞,藍著,是藍給誰看的呢?

前三個自然節,每一節寫一種“藍”,篝火欲盡時的那縷煙的藍,兩只蝴蝶中一只尋找另一只時翅膀煽動的那藍,還有撕裂滿天烏云的閃電的那藍,這些“藍”,“藍色的憂郁,遂成為一種定格”。此章詩的四五兩節才出現了“你”,出現了“你眼里”,出現了“你眼里的藍”,那是一種靈魂的“藍”啊。這是怎樣的一種“藍”??!是“藍給誰看”的“藍”耶。因為極其省凈,省去了幾乎所有的背景交代,根本就不交代背景,“你”是誰?不知道,也沒有必要知道。只需要知道那“藍”,必須是那眼中有著一點“藍”的你。那“藍”是希望之色,是靈魂之色,是人異化之當下而清純的人性色彩。這“藍”,在“抽象”和“形象”之間而生成了一種神秘性與朦朧美,成為詩人思想意旨的寄托物,成為詩人思辨過程與形象形成過程的“直尋”意象。選集中如《銅的夢》《崖夢》《甕的幻想》《水的安魂曲》等,都是鏡花水月的那種,含蓄的,朦朧的,甚至是不可言傳的,詩人追求形式,找到了形式與內容的最佳結合點,其散文詩往往作整體象征,以形象化來呈現詩意的,思想都澆鑄在了一些真實可觸的意象身上,內在還是飽滿的,這與唐詩宋詞的表現一脈承傳。鄭敏先生認為,中國新詩的痼疾在于太實,中國現代詩學與中國新詩實踐一開始就選擇了西方寫實主義的傳統,導致了與中國古代詩歌以“虛”為美傳統的背離。在《新詩面對的問題》文中說:“詩的藝術在于以‘實暗示‘虛,以‘虛打開想象中玄遠的空間,使讀者讀后仍在不停地體會詩中深藏的寓意?!币浴疤摗睘槊?,虛就是朦朧點,就是含蓄點,就是不要直截了當的。譬如耿林莽《月光戀》里的月光很朦朧,“月光來時,織一件絲質的夢幻之衣。/唯我能看見,那蛇一樣穿過草叢時的幽深和神秘?!睙o所謂有,也無所謂無;無所謂近,也無所謂遠。耿老的散文詩,極其喜歡喻指,而不是直截了當地和盤托出其想要表達的詩旨??档抡f過:“美應當是不可言傳的東西,我們并不總是能夠用語言表達我們所想的東西?!?/p>

我們從這三點來讀耿林莽散文詩精選本,未必能夠概括全面,但應該是涵蓋了他散文詩的最重要特色,耿林莽以95歲的高齡而有此精選,是對其一生散文詩的總結,因此,《耿林莽四十年精美散文詩選》不僅具有觀賞價值,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文獻價值矣。

(作者系南通大學文學院教授,中國王維研究會副會長,江蘇省中華詩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散文詩研究中心學術委員。)

猜你喜歡
散文詩意象葉子
論姜夔詞的意象處理方式
散文詩的時代性、視野與創新
撫遠意象等
《莊子》中的舞蹈意象
來自林間的風
散文詩創作需要突破
散文詩,放逐心靈的天空和曠野
一片翻轉的葉子
舞動的葉子
提起散文詩,我總難免悲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