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冠狀動脈CT血管成像聯合CT心肌灌注成像在CAD患者心肌缺血中的診斷價值

2021-05-26 02:40盛俊卿
醫學理論與實踐 2021年10期
關鍵詞:管腔平均值血流

盛俊卿

河南省新鄉市中心醫院CT室 453000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CAD)主要病理過程為炎癥反應及脂質沉積,造成血管內皮功能障礙,炎癥反應可加快粥樣斑塊進展及血管內血栓形成,造成心肌缺氧、缺血甚至壞死[1-2]。冠狀動脈造影(CAG)檢查為臨床診斷CAD心肌缺血“金標準”,可有效判斷冠狀動脈是否狹窄、有無斑塊,對疾病治療及預后評估具有重要價值,但CAG檢查費用較高,且部分患者存在造影禁忌,導致檢查受限[3]。冠狀動脈CT血管成像常用于篩查、診斷冠心病,具有無創、敏感性高等特點,但對心肌血流灌注狀態評估效果不佳。CT心肌灌注成像通過動態掃描獲取心肌功能學信息,能定量評估心肌灌注情況,具有一定實際應用潛力?;诖?,本文選取我院109例疑似CAD患者作為觀察對象,旨在探討CT心肌灌注成像+冠狀動脈CT血管成像的臨床應用價值。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2月—2019年11月我院109例疑似CAD患者作為觀察對象,其中男58例、女51例,年齡36~71歲,平均年齡(53.02±6.53)歲;體質量49~78kg,平均體質量(63.51±5.12)kg。

1.2 選取標準 納入標準:(1)經臨床檢查疑似CAD患者。(2)臨床表現為心悸、胸前區疼痛、憋悶等。 排除標準:(1)對比劑過敏;(2)血流動力學不穩定;(3)心房顫動;(4)心臟起搏器植入者;(5)病態竇房結綜合征;(6)冠狀動脈搭橋術后;(7)因呼吸運動導致灌注錯層;(8)檢查前24h內服用茶堿類藥物或含咖啡因食物。

1.3 方法

1.3.1 冠狀動脈CT血管成像檢查:檢查前對患者進行呼吸訓練,控制患者心率<67次/min后開始檢查,采用荷蘭Philips Brilliance 64排CT機,開啟心電門控心臟掃描模式,設置參數:管電流400~500mA、管電壓120kV、間隔0.625mm、層厚0.625mm、噪音指數20.0。采用高壓注射器以5.0ml/s速度注射造影劑(碘海醇)70~90ml進行增強掃描,具體注射劑量可根據患者體質量、掃描范圍個體化定量。根據冠狀動脈疾病報告及數據系統,評估冠脈管腔狹窄程度,冠狀動脈狹窄程度:<25%為未狹窄、25%~50%為輕度狹窄、51%~75%為中度狹窄、>75%為重度狹窄。

1.3.2 CT心肌灌注成像:采用冠狀動脈CT血管成像檢查所得數據作為灌注成像循環,同其他循環共建間距2.5mm、層厚2.5mm,ASiR-V 100%的灌注數據,利用GE AW4.6工作站自帶軟件,于CT Body Tumor模式下,計算心肌血流量(MBF)、心肌血容量(MBV),并生成MBF、MBV偽彩圖。由3位以上經驗豐富醫學影像科醫師采用雙盲法共同觀察灌注偽彩圖做可視化分析,意見不同時向上級醫師匯報,確保診斷結果準確。依照美國心臟學會17節段標準對左心室心肌灌注節段進行分析,于長軸位、短軸位上同時評估,同一部位不同軸面連續≥2層出現同周圍組織相比的低灌注區或左室厚度<5mm判斷為灌注缺損。于判斷所得灌注正常區、缺損區分別勾畫3個感興趣區,測量MBF、MBV取平均值。

1.4 觀察指標 (1)比較灌注正常區、缺損區MBF、MBV平均值。(2)CT心肌灌注成像檢查、冠狀動脈CT血管成像單一及聯合檢查結果。(3)以CAG檢查結果為“金標準”比較CT心肌灌注成像檢查、冠狀動脈CT血管成像單一及聯合檢查診斷效能。

2 結果

2.1 MBF、MBV平均值 灌注缺損區MBF、MBV平均值低于灌注正常區(P<0.05),見表1。

2.2 檢查結果 109例疑似CAD患者,經CAG檢查75例確診為CAD;冠狀動脈CT血管成像檢出70例CAD患者,其中誤診4例,漏診9例;CT心肌灌注成像檢出67例CAD患者,其中誤診6例,漏診14例,兩者聯合檢出75例CAD患者,其中誤診3例,漏診3例,見表2。

表1 MBF、MBV平均值

2.3 診斷效能 冠狀動脈CT血管成像聯合CT心肌灌注成像診斷CAD準確度、靈敏度均高于單獨冠狀動脈CT血管成像及CT心肌灌注成像,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冠狀動脈CT血管成像聯合CT心肌灌注成像診斷CAD特異度與冠狀動脈CT血管成像、CT心肌灌注成像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2 檢查結果(n)

表3 診斷效能(%)

3 討論

CAD主要病理改變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致使冠脈管腔閉塞或狹窄,嚴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4]。隨著影像學技術不斷完善、成熟,已將心臟CT技術融入臨床工作流程中,并成為臨床診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利用三維成像方式為臨床醫師提供患者心臟解剖及功能相關信息,常用方法包括冠狀動脈CT血管成像、CT心肌灌注成像等,不同診斷方法各有優劣,單一應用不足以全面反映CAD患者冠狀病變及心肌缺血情況。

本文結果顯示,冠狀動脈CT血管成像聯合CT心肌灌注成像診斷CAD準確度和靈敏度均高于單獨冠狀動脈CT血管成像檢及CT心肌灌注成像(P<0.05),提示CT心肌灌注成像+冠狀動脈CT血管成像可提高CAD患者的診斷準確度及靈敏度。冠狀動脈CT血管成像為臨床評估冠狀動脈解剖形態首選無創檢查方法,在低中度風險人群中,無論發病情況是否緊急,均具有較高準確性,可作為CAD危險分層工具,還可提供管腔內斑塊特征信息,有助于判斷管腔狹窄程度[5]。CT心肌灌注成像是根據心臟CT掃描所得數據,利用先進后處理技術,計算冠狀動脈血管床壓力及流量,進行定性評估心肌灌注,可有效評估CAD[6]。近年來,隨著影像設備更新及新技術應用,CT心肌灌注成像在CAD患者臨床診斷中得到廣泛關注,CAD患者因冠狀動脈不同程度狹窄致使心肌血流分布不均,常造成相應供血區心肌灌注降低[7]。相關研究指出,CAD患者具有較高病死率,據報道美國每年約發生91萬例心肌梗死,心肌缺血癥狀已成為心內科醫生所面臨的具有挑戰性臨床情況之一[8]。管腔狹窄導致血流動力學發生改變時,可引起血管重構及顯著臨床癥狀,但其狹窄程度同心肌缺血程度并非線性相關,冠狀動脈CT血管成像在顯示狹窄病變所致血流動力學改變方面能力欠缺。因此,為選擇適當臨床治療方案及預后評估,對CAD患者進行心肌血流灌注功能評價具有重要意義。MBF、MBV可直觀反映心肌血流灌注狀態,為CT心肌灌注成像評估心肌缺血的重要參考指標。由本文結果可知,灌注缺損區MBF、MBV平均值低于灌注正常區(P<0.05)??梢?,在冠狀動脈CT血管成像基礎上進行CT心肌灌注成像,可提高臨床對血流限制性狹窄情況判斷力,更好識別心肌缺血。

綜上所述,CT心肌灌注成像+冠狀動脈CT血管成像可提高CAD患者診斷準確度及靈敏度,可全面評價CAD患者冠狀動脈病變程度及心肌缺血灌注情況,為臨床進行個體化診療提供可靠參考依據。

猜你喜歡
管腔平均值血流
中央導管相關血流感染防控的研究進展
清洗刷在不同管腔器械清洗中的探討
超微血流與彩色多普勒半定量分析在慢性腎臟病腎血流灌注中的應用
CT肺葉血流分布造影在診斷肺栓塞中的應用價值
基于系統論SPO模型的導管相關血流感染干預實踐
冠狀動脈CTA檢查在心血管疾病中的診斷效果
兩種干燥設備對管腔器械干燥效果分析
品管圈在降低精細管腔類器械直徑≤5mm清洗不合格率中的應用效果
巧用1mol物質作標準 快速確定混合物組成
變力做功時運用F=F1+F2/2的條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