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大西洋沿岸到沙漠中心

2021-05-26 09:49水星
環球人文地理 2021年4期
關鍵詞:馬拉喀什鹽商菲斯

水星

沙漠中的商道貿易,刺激了文明的交互,也推動沿途的城鎮走向繁榮。從北非的地中海沿岸、大西洋沿岸,到撒哈拉沙漠的深處,分布著數個大大小小的商業重鎮,它們曾經是鹽商中途補給、休息的地點,也各自成為當地文化與經濟的中心。

接下來,我們將重溫鹽商的視角,從北非的海港城鎮丹吉爾出發,跨越數千公里,穿過浩瀚的撒哈拉沙漠,抵達蜿蜒流淌的尼日爾河畔,飽覽一路的壯麗與繁華。

貿易起點:丹吉爾海上十字路口的古城

此行的第一站,是位于摩洛哥北部的海港城市,丹吉爾。這里是整個非洲大陸最西北的角落,距離歐洲非常之近——僅僅隔著一條寬10余公里的直布羅陀海峽,就能與伊比利亞半島上的西班牙相對而望。

丹吉爾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甚至極具戰略意義。直布羅陀海峽是地中海與大西洋的唯一通道,而丹吉爾把守著海峽大門,相當于坐鎮兩大海域交通的十字路口,東進地中海西出大西洋的船只,都要從這里經過或在此停泊;大西洋東岸南來北往的船只,也要在這里調整航向,因此歷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從公元前6世紀開始,稱霸地中海的腓尼基人意識到了該地區的作用和潛力,在這里建立起一座規模龐大的貿易站,從此,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 —— 丹吉爾誕生了。

然而,突出的地理優勢是一把雙刃劍,既使得丹吉爾走向繁華,也讓它長期受到覬覦。在歷史上,丹吉爾自建立以來便頻頻陷入戰火,腓尼基人、克爾法克爾人、汪達爾人、羅馬人、拜占庭人、西哥特人……多方勢力前赴后繼,都想要爭奪這個重要港口的控制權。公元7世紀,阿拉伯人席卷了整個北非地區,奪取丹吉爾后將之改名為“丹杰”,意為“遼闊的海灣”,他們牢牢地把持住了此地,一直到15世紀。此后數百年間,丹吉爾又輪流歷經葡萄牙、西班牙、法國和英國的統治,如今歸屬于摩洛哥。

不難看出,盡管丹吉爾命運多舛,但仍有一條清晰的時間線呈現在人們眼前:也就是從公元7世紀到15世紀,阿拉伯人占據這里的時間,正好與食鹽之路的鼎盛期吻合。那么,丹吉爾作為食鹽貿易最重要的北方起點之一,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不言而喻。

若將時間線撥回那個年代,我們所能看到的場景,是一座古老的城鎮,城中高大的宣禮塔和清真寺直插天際,一棟棟小巧精致的北非風格民居依山而建,錯落有致地鋪陳到港口邊,宛如一千零一夜中所描述的場景。狹窄的街道上人潮洶涌,其中有阿拉伯人、波斯人、柏柏爾人、埃及人,以及來自歐洲各個地區的流浪者和商販,他們穿著迥然不同的服飾,說著來自天南地北的語言,顯得十分繁華。突然,不遠處的人群喧鬧起來,甚至響起了陣陣歡呼和掌聲,循聲望去,只見街道上人群嘩然分開,露出了騎著駱駝的商隊身影。原來這是一支鹽商隊伍,正在街道上購買大量的商品,如各類金屬工具、武器、皮革、棉紡織物……接下來,他們即將啟程前往南方的沙漠,幾個月后,歸來時將滿載著寶石、象牙和黃金。屆時,來自世界各地的商人、使者都會爭先恐后地與他們交易。散發著濃郁海鮮腥氣的港口也開始活躍,在明亮的燈塔指引下,大量的船只乘風破浪,在夜色完全降臨前趕來。最終,來自遙遠的沙漠以南的珍寶和黃金迅速流入歐洲、西亞甚至是南亞和東亞地區,從而完成一場偉大的貿易。

如今,在丹吉爾再也無法見到大規模的鹽商隊伍向南方而行的景象,人們只能通過中世紀作家的著作,想象曾經的壯觀。但幸運的是,丹吉爾的古老風韻得到了保存,在老城區中,各個時期、各種風格的歷史建筑擁擠在一起,充滿了奇特的風情。作為摩洛哥最熱門的旅游城市之一,古老與現代、東方與西方完美交融的奇幻感,便是丹吉爾最大的魅力。

當游客們來到丹吉爾,既能在繁華現代的新城中找到高級餐廳、豪華酒店、小資咖啡館,沉醉于燈紅酒綠間;也能為縱橫穿錯的古老街巷著迷,路過墻面斑駁的房屋,走過人潮洶涌、充滿活力的復古地攤市場。暮色降臨,清真寺的悠揚鐘聲在夜空回蕩,酒吧里的爵士樂曲也同時奏響,站在港口遠眺,山海之間一片璀璨的燈光連綿,晚風吹拂過高大的棕櫚樹,阿拉伯式的長袍隨風飄揚……

貿易中段:菲斯、馬拉喀什和欣蓋提

離開丹吉爾,向南方前行了200余公里后,我們到達了下一站,菲斯。

“菲斯”一詞意為“金色的斧子”,同時也有“肥美土地”的含義,這是因為靜謐流淌的菲斯河在此分支,灌溉了沿途的土地,使其適宜農業耕作。而菲斯城建立于一座半山腰上,可俯瞰周圍廣袤的平原,地理位置險要,早在千年前,便吸引了北非的先民在此聚居。

菲斯的輝煌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9世紀。隨著食鹽之路繁盛了數百年后,摩洛哥歷史上的第一個王朝——伊德里斯王朝誕生。作為北非史上第一個伊斯蘭城市,菲斯成為了王朝的都城,直到20世紀初的千余年中,大多時間都擔任著摩洛哥歷代王朝都城的角色。在“皇城”地位的加持下,菲斯是摩洛哥當之無愧的政治、文化、宗教和藝術中心,數百年間,許多學者、科學家、藝術家、政治家都匯聚于此,給這座城市帶來了璀璨的文明。

繁榮、昌盛、夢幻、美妙,在“走南闖北”的鹽商隊伍看來,菲斯就是這樣一座城市,相比條件艱苦的沙漠中心,這里簡直就是天堂。進入這座城市的一瞬間,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座壯觀精美的建筑,城堡、宮殿、清真寺、圖書館,以及古老的伊斯蘭大學。而在那錯綜復雜的街巷中,人群熙熙攘攘,各類餐廳、商鋪、作坊鱗次櫛比,充滿了濃郁的中世紀北非風情,即使在21世紀的今天看來,景象也與昔日無異。

在菲斯短暫停留后,商隊繼續出發,前往400公里之外的馬拉喀什。馬拉喀什建立于11世紀,坐落在沙漠邊緣、阿特拉斯山脈的腳下。雖然與皇城菲斯相比,馬拉喀什的歷史稍短,政治作用也不及前者,但當地發達的經濟貿易,仍使其成為摩洛哥的第二大城市,具有重要的地位。同時,由于馬拉喀什的氣候相對溫和,城市中林木蔥郁,花果繁茂,有著大量的名勝古跡和北非風格園林,每年都能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大量游客,被譽為“摩洛哥的南方明珠”。

用赭紅色巖石砌成的古老城墻,是馬拉喀什的標志之一,也是如今新舊老城的分界線,歷經歲月洗禮,依然保存得相當完好。當年的阿拉伯鹽商自北方而來,見到這座紅色的城市,不禁脫口而出:“馬拉喀什!”(阿拉伯語中意為“紅顏色的”),這也是其城市名稱的來源之一。在市區中心,路過宏偉的庫圖比亞清真寺和一系列宮殿后,鹽商們會到達城中最重要的地點——杰馬·穆勒·夫納廣場,這是整個非洲最繁忙的露天市場和廣場,永遠都人頭攢動、喧嘩熱鬧,每天的交易金額令人咋舌。直到今天,“馬拉喀什的夜市和露天廣場”都是整個摩洛哥最值得游覽的地點,因為它不僅反映了當地的經濟、社會面貌,更是一種文化和歷史的集中體現。當人們來到這里,也就不難理解,為何貧瘠的非洲地域,也能形成持續數個世紀的偉大貿易路線。

跟隨商隊連續走過兩座大城后,我們終于逐步向沙漠深處而行。經過數周的艱苦跋涉,沿途經過數個綠洲和鹽湖畔的小鎮后,下一個重要的??奎c,叫做欣蓋提。

欣蓋提的大概位置,在今天毛里塔尼亞共和國首都城市——努瓦克肖邦的東北600公里處,作為食鹽貿易的必經之地,它與周邊的瓦丹、塔希提和瓦拉塔這三座城鎮通常被視為聯系緊密的一體,并在現代共同以“欣蓋提古城遺址”的名義入選世界文化遺產。這四座城鎮地處肥沃山谷的邊緣,一片綠洲的內部,當地的游牧民族為了更好地服務于來往的商隊,便以土塊和石磚為材料,建立起了城鎮的雛形:在狹窄的街道上,擁擠著一片低矮的磚土房屋,中心則環繞著帶有正方形尖塔的清真寺。這樣的城鎮構造所反映的,是鹽商們進行經濟活動的同時,也在一路傳播著宗教和文明,并最終在沙漠中心締造了信仰。

正因如此,直到今天欣蓋提雖早已衰落,卻依然被視為毛里塔尼亞的“圣城”。在古城的博物館中,誕生于數個世紀前的各類珍貴藏書,更是表明這里曾經具有的文化影響力。

鹽道中心:廷巴克圖尼日爾河畔的圣地

在今天的北非地區,摩洛哥、馬里、毛里塔尼亞等國家仍流傳著這樣一句古老的諺語:“鹽來自北方,黃金來自南方,阿拉的教導和智慧的寶藏來自廷巴克圖?!?/p>

廷巴克圖,食鹽之路上最偉大的一座城市。當商隊到達這里時,意味著已經走過了環境最險惡的路段,來到了浩瀚撒哈拉的南部。在這里,西非最主要的河流——尼日爾河溫柔地流淌而過,在沙漠腹地孕育了一片水草豐美的地域,于是,所有食鹽貿易路線都在這里匯合了。

關于廷巴克圖的誕生,有這樣一個說法:在尼日爾河的北岸,本來是一片荒無人煙的地區,只有一些過路的游牧人在此開鑿了一口水井,后來,一位名叫“布克圖”的婦人移居于此,以給南來北往的游牧人、商販提供食宿為生。由于布克圖為人善良誠懇,取得了許多??偷男湃?,其中一些商人還會將不方便攜帶的財務寄存在這里,當別人問起時,便說“丁布克圖”(在布克圖家里),久而久之,便演變成“廷巴克圖”的地名。

該說法的真實性或許難以取證,但可考的一點是,廷巴克圖確實是由圖阿雷格人(柏柏爾人的主要分支之一)于11世紀建立,隨著在此停留的鹽商越來越多,這座城市也越來越壯大,最終成為了整條食鹽之路的中心。而鹽商之所以紛紛選擇廷巴克圖作為中轉點,是因為在這里可以借助船只,沿著尼日爾河一路南下,用水運這種輕快便利的交通方式直達南方,從而與沿岸富庶的黑人部落、王國展開貿易。

然而,這座城市的所有權并非屬于鹽商——在加納帝國擴張期間,廷巴克圖也無可避免地被其統治,并被課以重稅。直到1240年,隨著馬里帝國攻滅了加納帝國,廷巴克圖才擁有了自治城邦的身份。

1324年,這座城市的命運再度迎來轉折。這一年,馬里皇帝曼薩一世以商貿特許權作為交換,正式取得了對廷巴克圖的統治權;隨后,他以廷巴克圖為起點,進行了后世著名的“黃金朝圣”,并成功地讓廷巴克圖和馬里帝國走進了全世界的視線。在曼薩回程時,有大批的學者和商人跟隨,他們都因向往“強盛而富庶的廷巴克圖”而來。

在這批學者中,有一個重要的角色:一位來自安塔路西亞(今西班牙安達盧西亞地區)的建筑史學家,伊夏克·厄爾·圖埃金。曼薩一世決定將廷巴克圖定為帝國陪都,讓伊夏克設計建造城墻、宮殿和清真寺。在完成了宮殿的建造后,伊夏克又完成了一座傳承至今的偉大建筑——津加里貝爾大清真寺,它與同時期誕生的??茽柎髮W、西迪·牙亞希清真寺并列,被稱為“廷巴克圖三大標志”。

當時的廷巴克圖,赫然已經成為西非最大的商業城市和貿易中心;而憑借廷巴克圖和“黃金朝圣”帶來的崇高威望,馬里帝國更是再度擴張,領土范圍達到了頂峰。在這一期間,代表著知識與文明的大學在廷巴克圖建立,世界各地的學者紛紛前來講學布道,非洲各部落、王國也派出使者前來學習文學、歷史、天文、律法、科學……大量遺存至今的書籍和手稿證明,在廷巴克圖的黃金年代,它是當之無愧的非洲文化中心,號稱“非洲的敦煌”。

然而,偉大的廷巴克圖由食鹽之路發跡,也因食鹽之路的凋零走向衰亡。從桑海帝國反抗來自北方的侵略失敗開始,廷巴克圖就陷入了無止境的動蕩:“危險代替了安全,貧窮取代了富裕,動亂、災難和暴行取代了寧靜?!痹趹鸹鹬?,鹽商的身影漸漸消失,建筑遭到損毀,文獻被搶奪并流失……如今的廷巴克圖,只是馬里共和國東北地區一個人口不足2萬的偏僻小城,但至今依然巍峨屹立的清真寺和高塔,以及那不斷修繕的斷壁頹垣,早已將這段璀璨的夢幻,永遠凝固在人類文明的史冊。

猜你喜歡
馬拉喀什鹽商菲斯
歐盟加入WIPO《馬拉喀什條約》
馬拉喀什記憶
“癲狂”與“無奈”
鹽商文化群景區——財富揚州
燭光有煙
喬治·奧威爾《馬拉喀什》中的寫作技巧探析
燭光有煙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