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炭氮替代部分化肥氮對黃壤水稻的生物效應

2021-05-28 09:44史登林王小利劉安凱羅安煥侯再芬梁國太
中國土壤與肥料 2021年2期
關鍵詞:氮素氮肥利用率

史登林,王小利*,劉安凱,2,羅安煥,徐 彬,侯再芬,梁國太

(1.貴州大學農學院,貴州 貴陽 550025;2.貴州省農業農村廳,貴州 貴陽 550001;3.貴州省思南縣農業農村局,貴州 銅仁 565100)

作物秸稈作為農業生產中的農副產物,其產量高、分布廣、品種豐,一直是我國農業生產的寶貴資源[1]。長期以來,中國農作物秸稈并沒有得到合理高效利用,且隨著農業現代化和農村產能的不斷發展,秸稈剩余量逐漸增加,大批量秸稈被就地焚燒,不僅浪費資源,還污染環境[2],由此引起土壤結構惡化和溫室氣體排放增加等問題[3-4]。秸稈資源“用則利,不用則廢”,農作物秸稈資源轉化利用問題,已成為學術界的研究熱點。秸稈炭化制成的生物炭,不僅可解決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的問題,而且可用來實現化肥減量配施,是一項符合農業現代化發展實際需求的重要技術措施。

生物炭是秸稈等生物質材料經炭化所得的一種高效、環保、多功能的穩定富碳產物[5],備受關注。秸稈經過高溫厭氧炭化后制成的生物炭具有豐富的孔隙結構、較大的比表面積和多樣的表面官能團,施入土壤能明顯改良土壤理化性質,改善微生物生存環境[6],促進作物生長和提高作物產量及品質[7],改善農業生態環境[8]。目前,生物炭在農業生產中的實踐效果已有報道,前人研究發現生物炭可改良玉米根系性狀,提高氮肥利用率[9];生物炭施用可促進豆科作物固氮,但隨生物炭老化其固氮效果和氮的利用能力下降[10],可抑制大豆根腐病的發生,保證大豆根系的固氮功能和穩產[11];Liang等[12]研究發現混合施用稻殼和椰子殼生物炭可提升小麥和玉米產量4.0%~7.2%;姬強等[13]研究表明,生物炭輸入顯著提高了小麥凈光合速率18.9%~66.1%,且增幅隨生物炭添加量的升高而增大;在低磷土壤中,磷肥與生物炭配合施用可促進作物對磷的吸收利用[14];生物炭施用3年,提高了土壤硝化細菌的豐度,促進氮肥利用和小麥提質增量[15];張萌等[16]研究發現生物質炭替代化學氮肥10%可使朝天椒產量提高7.3%,氮肥表觀利用率提升4.45個百分點,并且可明顯改善朝天椒品質;肖婧等[17]研究發現生物質炭的自身特性對作物產量影響顯著,增產范圍在9.2%~26.6%之間。由此可見,生物炭的問世與應用不僅可最大限度地實現秸稈養分高效利用,也能夠成為改良土壤環境、提升農作物產量和品質、實現化肥減施增效的一項重要技術手段[18]。

合理高效的施肥模式既可防止農田地力退化,又能提高土地的可持續生產能力。近年來,基于化肥減量配施的研究已逐漸成為農業領域熱點,生物炭配施化肥成為氮肥減量技術和秸稈資源化利用途徑之一。然而,目前關于生物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同等化肥施用條件下生物炭添加后的作用效果上[19],針對化肥減量配施生物炭的研究相對較少,而基于單季施用條件下生物炭究竟能否用于氮肥減量配施、減施多少最佳等問題的研究也缺乏充分實踐檢驗。因此,本研究以貴州黃壤稻田土壤種植的水稻“中浙優8號”為研究對象,從籽粒產量、稻米品質、養分吸收及氮肥利用率方面來研究生物炭對氮肥的減量配施效應,進而綜合評估生物炭對氮肥減量配施效果,為貴州黃壤稻田水稻氮肥減施增效提供技術支撐和理論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和試驗材料

試驗地位于貴州省銅仁市思南縣塘頭鎮(108°11′35′E,27°45′35′N),該區域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型氣候區,平均海拔600 m,年均日照時數1349.8 h左右,年均氣溫17.5℃,相對濕度75.5%,全年無霜期294 d左右,年均降水量1200 mm。試驗田為稻油輪作系統,供試土壤為黃壤稻田土壤,其基礎性質為:pH 5.86,有機質29.62 g/kg,全氮1.39 g/kg,堿解氮133.00 mg/kg,有效磷

37.16 mg/kg,速效鉀182.07 mg/kg。

供試化肥為尿素(N 46.2%)、過磷酸鈣(P2O516%)、硫酸鉀(K2O 60%);供試生物炭為水稻秸稈炭,炭化溫度450℃,其基本性質為:pH 8.65,有機碳667.22 g/kg,全氮5.99 g/kg,全磷1.99 g/kg,全鉀27.15 g/kg,由南京勤豐眾成生物質新材料有限公司提供;供試水稻品種為“中浙優8號”,由浙江勿忘農種業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1.2 試驗設計

試驗共設置6個處理,分別為:(1)CK:不施氮肥,只施磷、鉀肥;(2)T0:常規施肥施氮100%;(3)T1:生物炭氮10%(生物炭2.5 t/hm2)+常規施肥施氮90%;(4)T2:生物炭氮20%(生物炭5.0 t/hm2)+常規施肥施氮80%;(5)T3:生物炭氮30%(生物炭7.5 t/hm2)+常規施肥施氮70%;(6)T4:生物炭氮40%(生物炭10.0 t/hm2)+常規施肥施氮60%,各處理的化肥和生物炭施用量見表1。水稻移栽前先將生物炭均勻撒施于水田土壤表層,翻勻,然后將氮肥的50%、磷肥的100%和鉀肥的50%混勻后作為基肥一次性施入,剩余化肥分3次追施:氮肥的20%作分蘗肥,氮肥的20%和鉀肥的50%作?;ǚ?,氮肥的10%作促花肥。各處理設3次重復,共18個小區,各小區面積為30 m2,田間隨機區組排列,其他田間管理與當地農民習慣一致。

表1 不同施肥處理的生物炭和化肥用量

1.3 測定項目和方法

于成熟期進行采樣測產,水稻樣品采集時選擇長勢一致的6穴(約40株)植株地上部,測定穗數、穗粒數、千粒重等指標,再于105℃下殺青30 min,于60℃下恒溫烘至恒重,測定干物質量,然后將植株樣品粉碎后采用H2SO4-H2O2聯合消煮,凱氏定氮儀測定全氮含量,并計算植株氮素積累量;各小區全部收獲計產獲取實際鮮重產量,稱取30 g,采用烘干法測定實際含水量,按稻谷標準含水量13.5%折算水稻產量;稻谷風干后,根據國家優質稻谷標準[20]所述方法,測定各處理的稻谷糙米率、粒長、精米率及稻米堊白粒率、蛋白質含量、直鏈淀粉含量、膠稠度等品質指標。

1.4 相關參數計算

氮肥偏生產力(PFPN,kg/kg)=施氮處理稻谷產量/施氮量;

氮肥農學效率(AEN,kg/kg)=(施氮處理稻谷產量-不施氮處理稻谷產量)/施氮量;

氮肥表觀利用率(REN,%)=(施氮處理地上部吸氮量-不施氮處理地上部吸氮量)/施氮量×100;

氮素收獲指數(NHI,%)=成熟期植株穗部氮積累量/植株氮素積累總量×100。

以上公式中水稻產量均按照水分為13.5%的實際產量計算。

1.5 數據分析

數據采用Excel 2016和DPS 7.05軟件進行統計分析,多重比較采用LSD法,顯著水平為0.05。

2 結果與分析

2.1 生物炭氮替代部分化肥氮對水稻產量及其構成因子的影響

水稻籽粒產量由收獲期單位面積有效穗數、每穗粒數和千粒重決定,而穗粒數受總粒數和結實率影響。據表2可知,生物炭氮替代部分化肥氮對水稻籽粒產量及其構成因素有明顯影響。就水稻產量而言,生物炭氮替代部分化肥氮處理水稻理論產量和實收產量均顯著高于CK處理(P<0.05),增幅分別為32.1%~55.7%和35.4%~59.2%;與T0處理相比,T1、T2、T3處理水稻理論產量和實收產量依次提高2.2%、11.6%、4.7%和2.4%、13.4%、4.3%,其中T2處理理論產量和實收產量最高(8.58和7.96 t/hm2),呈顯著增加,T4處理略微減產。從產量構成因子看出,與CK處理相比,常規施肥及生物炭氮替代部分化肥氮處理的單位面積有效穗數、穗粒數、結實率和千粒重均明顯增加,增幅依次為2.7%~4.7%、4.3%~11.5%、21.1%~30.1%和0.4%~7.8%,其中有效穗數、穗粒數和結實率均顯著增加的為T2處理,千粒重僅T3顯著增加。與T0處理相比,單位面積有效穗數、穗粒數、結實率、千粒重均隨著生物炭氮替代部分化肥氮水平的提高先增加后減少,除千粒重為T3處理水平最高外,其它都為T2處理最高。由此可見,適宜的生物炭氮替代部分化肥氮可以提高水稻有效穗數、穗粒數、結實率和千粒重,從而提高水稻產量。

表2 不同施肥處理的水稻產量及其構成因子

2.2 生物炭氮替代部分化肥氮對稻米品質的影響

從稻米品質指標來看(表3),生物炭氮替代部分化肥氮可明顯影響稻米的精米率、堊白粒率、粒長等加工品質和膠稠度、直鏈淀粉、蛋白質含量等營養品質,但對糙米率和堊白度無明顯影響。與CK處理相比,常規施肥和生物炭氮替代部分化肥氮處理增加稻米粒長和蛋白質含量,增幅分別為0.4%~1.5%和0.52~0.99個百分點,其中粒長以T1和T3處理達到顯著水平,最高為6.80 mm;蛋白質以T1、T3和T4處理達到顯著水平,最高為6.58%;T0、T1、T2和T4處理均提高稻米精米率,T1和T2處理達顯著水平,僅T3處理有所降低;T0、T1、T2、T3處理均降低了稻米堊白粒率,均未達顯著水平,僅T4處理增加了堊白粒率,可能是氮肥替代量過高所致。與T0處理相比,生物炭氮替代部分化肥氮對稻谷糙米率、精米率等品質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對精米率、堊白粒率、膠稠度和直鏈淀粉含量有明顯影響;T1和T2處理的稻米精米率分別顯著提高了1.00和1.03個百分點;T4處理的稻米堊白粒率顯著增加了4.34個百分點;T2和T4處理的稻米膠稠度分別顯著增加4.9%和4.0%;T2處理的稻米直鏈淀粉含量顯著提高0.37個百分點。因此,適量生物炭氮替代部分化肥氮能提高稻米品質的同時也減少化肥施用。

表3 不同施肥處理的稻米品質

2.3 生物炭氮替代部分化肥氮對水稻氮素積累的影響

圖1 顯示了生物炭氮替代部分化肥氮對水稻秸稈和稻谷氮素積累的影響。從秸稈氮素積累來看,與常規施肥T0處理相比,T1、T2和T4處理的秸稈氮素積累量依次提高了8.5%、17.3%和4.5%,其中,T2處理顯著增加,T3處理略有降低;從稻谷氮素積累來看,與T0處理相比,生物炭氮替代部分化肥氮處理的稻谷氮素積累均明顯增加,T1、T2和T3處理的稻谷氮素積累量較T0處理分別顯著增加了31.1%、27.3%和21.8%,T4處理略有降低。由此可見,適量生物炭氮替代部分化肥氮可有效提高水稻地上部氮素積累量,促進氮肥高效利用。

圖1 不同施肥處理的氮素積累量

2.4 生物炭氮替代部分化肥氮對水稻秸稈生物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響

由表4可看出,不同施肥處理的秸稈生物量及氮肥利用率存在明顯差異。與T0處理相比,T1、T2和T4處理的秸稈生物量依次增加7.1%、18.0%和13.0%,其中T2和T4處理顯著增加,T3處理顯著降低12.7%;T1、T2和T3處理的氮肥偏生產力、氮肥農學效率和氮肥表觀利用率均明顯增加,增幅依次為2.4%~13.3%、8.2%~46.3%和8.87~22.41個百分點,其中T2處理的氮肥偏生產力、氮肥農學效率和氮肥表觀利用率均顯著高于T0處理,T4處理的氮肥偏生產力和氮肥農學效率均低于T0處理,氮肥表觀利用率有所增加,但不顯著。從氮素收獲指數來看,與CK相比,生物炭氮替代部分化肥氮處理均有所增加,僅T3達顯 著 水平;與T0相 比,T1、T2、T3和T4處理均有所提高,但均不顯著。由此可見,適量生物炭氮替代部分化肥氮可有效提高氮肥利用率。

表4 不同施肥處理的秸稈生物量及氮肥利用率

3 討論

李偉等[21]研究表明生物炭配施氮肥處理下作物產量顯著提高23.6%~27.9%,研究指出生物炭10000 kg/hm2配施氮肥240 kg/hm2對提高 土兩季作物總產量效果最佳。本研究結果表明,與常規施肥T0處理相比,T1、T2、T3處理水稻理論產量和實收產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T2處理達顯著水平,理論產量和實收產量分別顯著提高了11.6%和13.4%,而T4處理則出現略微減產,但與T0處理相比差異不明顯,這說明在當前試驗條件下,施用生物炭配施70%~90%化學氮肥具有一定的可行性,80%化學氮肥配施比例最佳。生物炭氮替代部分化肥氮實現增產或穩產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生物炭自身含有豐富的氮素,盡管其含有的氮素并非都是易分解或可有效利用的,但由于氮素含量高,故而可替代部分化學氮肥[22];另一方面,生物炭除了含有氮、磷、鉀等大量元素外,還富含鈣、鎂、鋅等多種礦質養分,有利于作物養分的平衡供應[23],因此可以保證作物實現增產或穩產。而生物炭替代化學氮肥40%(T4)處理的水稻產量出現略微減產,分析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大量生物炭施用導致土壤可溶性有機碳含量增加,從而加劇了土壤微生物與作物根系對氮素的競爭,故而導致產量下降[24]。

前人研究發現,生物炭的施用可以改善作物品質[25-28],本研究結果與前人研究結果類似。本研究中,與T0處理相比,生物炭氮替代部分化肥氮使稻米籽粒精米率、堊白度、粒長等外觀品質和膠稠度、直鏈淀粉和蛋白質等食用品質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這與曾研華等[29]、陳夢云等[25]研究結果相似。其中T1和T2處理的精米率較T0處理顯著增加1.00和1.03個百分點,T2和T4處理的膠稠度較T0處理顯著增加了4.9%和4.0%,T2處理的直鏈淀粉含量較T0處理顯著提高0.37個百分點。這可能是由于生物炭中含有較高鉀素和鈣、錳、鋅等多種微量元素能夠促進相關酶在植株體內的合成,有利于改善稻谷的品質[30]。

肥料利用效率是評價施肥效應的重要指標,常用的是氮肥偏生產力、農學效率、表觀利用率和氮素收獲指數。徐明崗等[31]、劉紅江等[32]證實,同等施肥下進行有機肥與化肥減量配施,對提高肥料利用率、促進水稻持續高產穩產有明顯作用,且后續肥力較高。從本研究結果看,與T0處理相比,T1、T2和T3處理使氮肥偏生產力、農學效率和表觀利用率分別提高了1.10~6.23 kg/kg、1.11~6.24 kg/kg和8.87~22.41個百分點,且T2處理的氮肥偏生產力、氮肥農學效率和氮肥表觀利用率均達顯著水平,分別為53.03 kg/kg、19.71 kg/kg和60.57%,但T4處理均低于T0處理,說明適量生物炭氮替代部分化肥氮可明顯提高氮肥利用率。分析其原因可能包括:第一,黃壤稻田黏粒含量高、土壤較為緊實,生物炭施入土壤后不僅能夠提高土壤孔隙結構,還能增加土壤的蓄水能力及其持水性能,改善作物根系的水肥生長環境[7,33];第二,生物炭自身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積、豐富的孔隙和較高的陽離子交換量、羥基等官能團,能夠提高對銨態氮和硝態氮的吸附固持作用,減少了氮素的流失[34],而被生物炭吸附的氮素又可以被再次釋放,形成可供作物吸收利用的有效態氮,從而提高氮素利用率[35];第三,生物炭的施用不僅能改良土壤理化性質,還能直接或間接地提高與土壤氮素轉化有關的酶活性、細菌豐度及活性等,進而提高了氮素的生物有效性[36]。但是,生物炭氮替代部分化肥氮比例過高則會使氮肥利用率降低,可能原因包括:短時間施用生物炭,土壤碳礦化速率加劇,導致土壤碳含量激增,當土壤中現有的含氮物質不足以維持平衡時,土壤中的固氮菌就會固定更多的氮素,進而加劇了土壤微生物與作物對氮素的競爭[22,37];另一方面,隨生物質炭用量的增加,土壤pH上升,促進了NH3揮發[38]。因此,合理的生物炭氮替代部分化肥氮比例不僅有效提高氮肥利用率,且能促進稻田土壤固碳培肥和水稻增產提質,達到化肥減量配施增效目標。

4 結論

大田試驗結果表明,與常規施肥相比,短期20%生物炭氮與80%化學氮肥配施可使稻谷理論產量和實收產量分別顯著提高11.6%和13.4%,氮肥偏生產力、氮肥農學效率和氮肥表觀利用率顯著提升13.3%、46.3%和22.4個百分點,并且可明顯改善稻米品質,但生物炭氮替代化肥氮比例過高則會有減產風險。

猜你喜歡
氮素氮肥利用率
氮肥市場月度分析
一季度我國煤炭開采和洗選業產能利用率為74.9%
氮肥市場月度分析
預計今年氮肥消費或將增加
淺埋滴灌下不同滴灌量對玉米花后碳代謝和光合氮素利用效率的影響
不同施氮量下秈/粳雜交稻甬優2640產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特點
不同氮肥用量對小麥氮素吸收分配及利用效率的影響
研究提出基于數字圖像分析的冬小麥氮素狀況估算模型
2020年煤炭采選業產能利用率為69.8% 同比下降0.8%
全力做好夏季氮肥生產供應工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