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嚴陵郡庠本《通鑒紀事本末》

2021-05-30 20:58劉明
藏書報 2021年23期
關鍵詞:淳熙群書印本

劉明

國家圖書館藏宋淳熙二年(1175)嚴陵郡庠(今屬浙江建德)刻本《通鑒紀事本末》,行款版式為十三行二十四至三十字不等,白口,左右雙邊。版心存在三種式樣,或鐫刻雙魚尾,即版心中魚尾下題“通鑒”和卷次,下魚尾下鐫葉次、本版字數及刻工姓名,傅增湘稱此“款式與他書異”(《藏園群書經眼錄》)或鐫刻單魚尾,葉次上不刻魚尾或不鐫魚尾即無魚尾。卷端題“通鑒紀事本未卷第一”。卷首有章大醇序(系抄配在書中),次淳熙元年(1174)楊萬里(通鑒紀事本末敘),次《通鑒紀事本末總目》,署“建安袁樞編”。卷末有淳熙二年朱熹序,次呂祖謙序。此三序“筆跡樸厚,似以手書上版者”(《藏園群書經眼錄》)。有顧廣場、石韞玉和宗舜年三人手跋。該本系現存(通鑒紀事本末》的最早版本,“書法勁整,有顏筋柳骨之風" (《藏園群書題記》),“寫刊精良,校維細密”(參見陸心源(儀顧堂續跋》),極具版本及文獻價值。

編于何時?

《通鑒紀事本末》的編撰,楊萬里序稱“予出守臨漳,相見于嚴陵……子袁子因出書一編,蓋《通鑒》之本末也?!笨梢?,該書成書在淳熙元年,而其編則為袁樞分教嚴陵期間。袁樞任嚴陵教授,李致忠先生認為始于乾道七年(1171),故“此書之作大約費時兩年有余”(參見《通鑒紀事本末》條提要,載《中華再造善本總目提要》);鄭鶴聲編《袁樞年譜》認為系在乾道九年(1173),至淳熙三年(1176)二月止(蒙河北大學宋史研究學者劉云軍老師賜示)。楊序云“初予與子囊子同為太學官,子囊子錄也,予博士也。志同志,行同行,言同言也。后一年子囊子分教嚴陵,后一年予出守臨漳?!卑磪巫嬷t序稱“庚寅、辛卯之間,袁楊風節,隱然在兩學?!奔礂钊f里和囊樞同為太學官時在乾道六年至七年(1170——1171)。推斷囊樞分散嚴陵在乾道八年(1172),楊萬里出守臨漳(今屬福建漳州)在乾道九年,赴任路上經過嚴陵而與袁樞相晤,其時已為淳熙元年。倘若此推斷成立,則袁樞編撰《通鑒紀事本末》在乾道八年至淳熙元年之間,歷時兩年左右。

《通鑒紀事本末》創立了“紀事本末”的史學體裁,《宋史》本傳云“樞常喜誦司馬光《資治通鑒》,苦其浩博,乃區別其事而貫通之?!奔丛瑯袑ⅰ顿Y治通鑒》所記1300年的史實,隱括為239個題目,涵括305件史事。始于“三家分晉”,終于“世宗征淮南”,分為42卷。

刻于何年

是書之刻在淳熙二年(1175),章序明確稱“刊于淳熙乙未?!庇謸疚醵曛祆湫蚍Q“機仲以摹本見寄?!蓖耆珨喽ㄔ撃晔恰锻ㄨb紀事本末》刻成之年,而其始恐怕在淳熙元年,即成書后不久即上版開雕。傅增湘即稱“《紀事本末》始刻于淳照元年,其時樞方教授嚴州,即就其地開版?!保ā恫貓@群書經眼錄》)《玉?!贩Q“淳熙三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參政龔茂良言袁樞編《通鑒紀事》有補治道,或取以賜東宮,增益見聞。詔嚴州墓印十部,仍先以繕本上之?!卑创疚醵辍锻ㄨb紀事本末》既刻版畢,何必以“繕本”進呈。據《宋史·孝宗本紀》淳熙元年十一月以龔茂良任參知政事,是年《通鑒紀事本末》已成書,尚未有刻本,疑三年為元年之訛。又《宋史》本傳稱“參知政事龔茂良得其書奏于上,孝宗讀而嘉嘆,以賜東宮及分賜江上諸帥,且令熟讀,曰治道盡在是矣?!痹瑯袘霉檀藭?,故著錄為“宋淳熙二年嚴陵郡庠刻本”,版本項不著錄“袁樞”,世稱“嚴州本”。

何種印本

嚴州本在此之后有過兩次修版,據章序稱“修于端平甲午(1234),重修于淳祐丙午(1246)?!奔磭乐荼敬嬖谛⒆谠瘫?、理宗端平元年(1234)修版本和淳祐六年(1246)修版本三種印本(至少)。國家圖書館所藏此部嚴州本,傅增湘稱“字體方嚴,摹印清朗,決無挖補之痕……宋諱構字注太上御名,慎字闕末筆,決為孝宗刊版無疑?!保ā恫貓@群書經眼錄》)又趙萬里稱“宋諱缺筆至慎字,補版絕少?!保ā吨袊婵虉D錄》)均將此部視為屬孝宗淳熙間原刻印本,即未修版之前的印本。按宗舜年跋稱“此帙字體精整,首尾一律,無修版之跡可尋”,“疑印本或尚在端平修版以前”。傅增湘頗為認可宗說,稱“子戴(宗舜年之字)斷為端平未修版之前所印,其鑒定絕精審?!保ā恫剜锶簳}記》)要知,此部嚴州本絕非修版之后的印本。

當然也有相反的意見,始自寶祐五年(1257)趙與籌序,稱“嚴陵舊本字小且訛?!敝戾a庚附和說“蓋當日奉詔辜印,急就將事,故未能盡善歟”朱說不足據,奉詔時版已刻畢,不存在刻印致誤的問題。由于并未指明嚴州本的何部印本存在“字小且訛”的問題,容易認為此部印本即趙序所稱者。陸心源辯駁稱“趙與籌以為字小多訛,殊不足信”,“德淵(趙與籌之字)因其字小而改為大字重刊之,可也,必欲誣之為訛,豈公論乎"(參見《儀

顧堂續跋》)傅增湘也稱“余竊意趙節齋所言‘嚴陵舊刻,字小且訛者,所言未可據也?;蛘叽疚醭踉櫽趯毜v已八十余年,中經端平修版,刺損漫溏,因而沿誤,勢所難免。若如此帙之初印明湛,寧有是耶!”(《藏園群書題記》)也就是說,趙序所稱針對的是嚴州本的修版印本,而非此部修版之前的印本。

接下來要討論的是,此部印本印在何時趙萬里先生稱宋諱缺筆至慎字,似乎是孝宗時印本。即便是修版前印本,至端平初次修版已歷光宗、寧宗和理宗三朝,也應當存在此三帝嫌名的諱字。然查檢全書,難免遺漏,暫僅檢得“敦”字闕筆,見于卷十二第三十三葉b面第五行中的“張方遣其將敦偉夜擊之”句,似可推定此部印本刷印在光宗朝之后,還不宜稱為初印本。當然也存在個別書葉屬補刻的情況,如卷三十一第二十八葉等。還有明顯的誤字,如卷十第四十八葉a面的“剛很自用”,顯然“很”為“愎”之誤??偠灾?,將此部視為修版之前的早期印本是可以成立的。

與藏園之書緣《通鑒紀事本末》作為地方官刻本,避諱極為謹嚴,傅增湘即稱“卷中避宋諱極謹?!保ā恫貓@群書經眼錄》)檢書中的避諱字有玄、炫、弦、玻、鉉、朗、敬、驚(懾)、警、競、弘、泓、殷、醫、胤、靈、恒、貞、禎、懲()、讓、署、樹、豎、頸、最、桓、垣、暖、垣、完、構(多注“太上卿名”)、螨、購、遇、彀、慎、敦等,其中“豎”“垣”和“垣”諸字闕筆比較少見。另刻工有陳佐、方迪、方華、方堅、方茂、方舁、方通、方忠、季大、金敦、劉光、劉順、劉元、盧洪、宋昌、宋圭、宋林、翁彬、翁祐、吳浩、吳正、吳仲、蕭韶、徐逵、徐明、徐通、徐先、徐彥、徐宥、徐宗、楊昌、楊思、楊永、占、張明等。此外,書首副葉有戳印二其一曰“存掰書塾……(印文略)”,其二曰“樂安存明書塾……(印文略)”。書葉有抄配,抄配葉版心下題“寶善堂”字樣。

此部作為嚴州原刻的早期印本,流傳可謂稀如星鳳,傅增湘稱譽為“不僅為衲鑒之附庸,實為魯殿之靈光焉”(《藏園群書題記》)。存世較多者為宋寶祐五年(1257)趙與籌湖州刻大字本,或因其字大悅目而頗為人喜,故藏家多爭相購置,以致于嚴州本漸趨罔聞,顧廣圻即稱“大字本之板前明尚在南監,故外間印本不少?!保▍⒁姟端歼m齋書跋》宋嚴州刻本《通鑒紀事本末》條)但其版本價值遜于嚴州本。書中鈐“季雅”“貞元”、“云間任氏子先圖書印”(北兩印一般鈴在每卷首)、“昆山徐氏家葳”“乾學之印”“健庵”“寶訓堂魏氏珍藏”“文靖后裔”(此兩印一般鈴在每卷末)、“胡璉藏書”“樂安印記”“善繼”“墅綠軒”“宗印舜年”“子戴”“耿吾”“宋本”“琳瑯主人”等印,明王世貞舊藏。入清經徐乾學、胡璦、程秉初等藏,程秉初者,即石韞玉跋所稱“今歸吾郡程氏集義,以寶宋名其室,鄭重若此,是書可謂得所矣?!?928年歸宗舜年度藏,1931年冬經張元濟介紹歸傅增湘,至次年仲春方經趙萬里之手人藏藏園,傅增湘在跋中寫道“自昨歲聞訊尋求之始,以迄于茲,凡歷三百六十余日,此七百五十九年前之古刻,二千八百九十余葉之鉅編,乃完然入吾寶藏中,屹然與興文、鹽官鼎列而三,為書林增一佳話?!薄芭d文”指元刻本《資治通鑒音注》,卷首有王磐《興文署新刊資治通鑒序》;“鹽官”指宋紹興二至三年(1132——1133)兩浙東路茶鹽司刻本《資治通鑒》,“鼎列而三”,可見藏園與“通鑒”之書緣。2008年,該本入選第一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名錄號00473)。

猜你喜歡
淳熙群書印本
開放融合環境下預印本發展態勢分析*
盧文弨《群書拾補》考述
謙虛
《群書治要》的傳奇
《史記》有張材刊本?
國際學術出版機構預印本政策分析*
高群書:愛是最真實的化學反應
葉采《近思錄集解》成書時間小考
明活字印本《適情錄》排印技術考
國際電子預印本發展現狀實證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