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系統設計,前瞻引領,建構學校治理新生態

2021-06-15 04:17陳金香趙艷平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1年5期
關鍵詞:教科院領導力建構

陳金香 趙艷平

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通州第一實驗小學創建于2003年,是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在北京市建立的第一所實驗小學,其前身是九棵樹小學,是一所薄弱的農村校。當時的九棵樹小學只有一棟教學樓,全校只有12個教學班、206名學生、36名教師,校園環境簡陋,師資力量薄弱。如今,學校教學班從12個發展到50個,教師從36名發展到153名,學生從206名發展到2300多名。學校與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攜手,走在加速發展的路上。

在學校發展歷程中,最核心的是教科院實施的學校加速發展計劃。該計劃建立了加速發展共同體,以兒童視角、知識創生、整體構建、探究對話為主要特征,通過富有創造性的組織建構、系統模型、運行機制,形成了一個科研引領、多方聯動、相互激發、互動創生的研究實踐場域,讓學校里的每個人迸發出持久的內生動力和創新能力。

1.系統設計,找準定位,引領學校高位科學發展

辦學理念是系統設計的魂,直接關系著學校的定位和培養什么樣的人。北京教科院專家將實驗校和未來人的特點相結合,幫助學校確立了“開實驗之風,育多元之才”的辦學理念。這一理念蘊含了兩個教育思想——實驗和多元,實驗是探索和創新,是用研究的方式解決前進中的問題,引領未來發展;多元表明未來培養的人應該是多元、有差異的,教育要根據每個孩子的個性特征,發揮每個人的潛能,體現因材施教、率性之教。這一辦學理念科學、前瞻、富有創意,成為引領一所學校高位科學發展的引擎。

2.運用工具科學分析,引領、深化、重構發展路徑

教科院專家引領學校通過SWOT工具系統分析學?,F狀,通過棗形模型確立實施路徑,開展“發現教育”的實踐研究。以思維訓練為核心,構建了包括基礎型、拓展型、發展型三大類別的思維課程體系,深化思維課堂研究。在不斷推進的過程中,利用SPACE矩陣分析模型等工具,分析并確立學校教育發展的戰略規劃與行動策略,以及以項目研究為特質的學校教育發展新路徑,引入并研發友善用腦項目研究、ASK課程、認知風格項目研究等20個項目研究,建構“1-2-1”多元化縱深性項目研究體系,在項目研究體系的橫向編碼、縱向聯結中,實現“任務群-學科群-研究群”的整合化建構。教科院專家引領的ASK課程、認知風格項目等,科學分析學生,深化思維整合課程,依據思維特點因材施教,為學生個性與全面發展提供更加適切的路徑與策略。

3.創新學校治理體系,建構學校發展新生態系統

聚焦學校教育主體,以大數據支撐下的教學領導力為研究點,建構教師教學效能感與學生學校幸福感模型,奏響教學領導力提升“三部曲”,即分布式領導下的學習共同體建構、項目研究中的教與學場域的創新、系統思維下的反思性實踐家的形成,進而深度詮釋復雜多元的學校教育生態系統。在這種生態系統中,教師實現從曾經的合作教育階段的只有一個課題,到發現教育階段的人人參與或自己立項課題,從傳統的教學講授到生成具有自我風格的課堂教學模型,從多元主題項目的引入到基于師生教學情境創設與學生認知風格等多主題的創新探索;學生在“發現教育”中有了實際獲得,從曾經的農村娃成長為走上國際舞臺的“發現少年”,實現了思維品質、關鍵能力及綜合素養的提升。

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的引領與支持,有對時代發展要求的領悟,有對學校發展規律和趨勢的判斷,有對學校發展問題和動力的思索,有對學校發展策略和方式的科學把握,在科研的前瞻性引領和實踐推進的現實性張力中,不斷推動學校加速發展。

北京教科院通州第一實驗小學從一所薄弱的農村校到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短短的十幾年取得了飛躍發展,每一步都走得穩健有質。學校發展力與影響力不斷提升,先后被評為北京市科研先進校、北京市中小學教師校本培訓示范校、北京市基礎教育改革先進校等。校長、教師的領導力和研究力不斷提升,市區級骨干教師由2名發展到29名,教師研究力和教學領導力輻射到多所學校。學生學習力與綜合素養不斷提升,在全國航模大賽、海模大賽、科技創新大賽及世界小提琴大賽、世界青少年斯諾克大賽中獲得優異成績。

編輯 _ 于萍

猜你喜歡
教科院領導力建構
消解、建構以及新的可能——阿來文學創作論
殘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構和救贖
領導力拓新 2018年度最具領導力中國醫院院長評選揭曉
西藏山南市乃東區教育局同仁到市教科院考察交流
An Analysis of Mobile Equipment on Merits and Demerits and Development
建構游戲玩不夠
領導力愿望清單
論新態勢下領導力的開發與運用
天津市教科院學報 2016年總目錄
緊抓十進制 建構數的認知體系——以《億以內數的認識》例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