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體性事件的含義、特征、成因及對策

2021-06-15 04:17班保申
關鍵詞:公民意識政治文化群體性事件

[摘?要]群體性事件,作為社會矛盾的體現,與政治性事件有著本質區別,但是群體性事件具有行為的越軌性及反常性、復雜性和必然性等特點,會造成社會破壞和損失。群體性事件的發生包括經濟基礎以及上層建筑的政治、文化、社會心理、法律等因素,是各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在預防、處置上都必須對已有的制度、法律進行落實,預防群體性事件要本著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原則,處理群體性事件要本著客觀公正、依法處置的原則,善后工作要本著信息公開,還原真相,從根本上化解人民內部矛盾,根除事件發生的土壤。

[關鍵詞]群體性事件;利益訴求;政治文化;公民意識;人民內部矛盾

[中圖分類號]D63?[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2095-0292(2021)02-0060-06

[作者簡介]班保申,東北石油大學人文科學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研究方向:當代中國政治制度、政治哲學、社會學理論。

法國心理學家勒龐使用“烏合之眾”一詞最先研究群體性事件的非理性特征;美國社會學家帕克則首先明確提出了“群體性事件”這一概念。群體性事件在多數情況下是社會沖突的一種反應,社會沖突下的請愿、抗議、示威、游行甚至宗教沖突、暴亂、恐怖主義等行為均可稱為群體性事件。我國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進行現代化轉型以來,社會矛盾劇增,群體性事件也頻頻發生。

一、群體性事件的概念

功能學派對社會秩序所持的主要觀點是相信人們對社會的規范有遵從的意愿,由此,社會才能夠維持延續下去,并使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可以順利推展。同時,功能派也不否認社會中仍有越軌行為者的存在,這些人行為的表達是不按社會的要求、不遵循社會的規范。群體性事件是指一群人在特殊因素刺激影響下所表現出一種集體性的行為行動。這群人并無嚴謹的組織,他們的行動往往跟平常正規的社會規范有某種程度的差異。事實上,群體性事件常是一種越軌行為。

群體性事件一般被認為是一定人群以非法的方式聚集,采取非法的手段,如集會、游行、示威,甚至是暴力的手段攻擊另一方,并對社會正常秩序和人民生活產生破壞作用的事件,其目的是求取一定的利益和有利于己方的條件。無論是官方,還是學術界,都認為群體性事件在事實上是違法甚至是犯罪行為,是一定群體為了合法訴求采取非法手段達到破壞的結果,以迫使當局妥協,進而實現利益訴求的事件。大多數的集體行為都是短暫性的群眾行為。

當然,一般性概念基本囊括了群體性事件的內容。

第一,群體性事件是非法的集會事件。任何群體性事件都是違背法律的,具有非法性的特征。我國的法律明確規定集會要經過申請,得到批準方可有序進行。群體性事件不具備依法申請獲批的特點,而且過程基本上都是失控的、無序的,甚至造成激烈沖突,結果是無法預料的。

第二,群體性事件是非政治性事件。無論從是突發的群體性事件,還是自發的群體性事件,都是一群人為了某些利益或者情感宣泄,或者是被誤導感染參與了群體行為。無論是結果和政府機構發生了激烈沖突還是對峙,都不是帶有政治目的的,因為帶有政治性的事件是暴亂或者是反革命的行為,不該歸為群體性事件。群體性事件是人民內部矛盾的體現,政治性事件是敵我矛盾的爆發。在處置上,也會差距甚遠,這點區別很重要。

第三,群體性事件是各方利益的博弈與妥協。無論什么人參與,肯定是有其利益層面在內,無論是直接利益受損還是潛在利益遭受威脅,或者情感上的體驗獲得利益等等。而針對的另一方,或者是政府機構,或者使商貿集團,往往具有強勢地位。利益的博弈或者妥協,只不過是強勢地位方利益具有一致性;人群的利益往往不具有一致性。這里所說的一致性是指利益的保持性穩定。一旦這種保持性不穩定,具有大的變動,則強勢地位的一方則整體不具有優勢,所以往往強勢一方會有選擇的采取妥協,但不會從根本上作出調整和變革。而人群往往在獲得一定利益或者懲罰后,就會歸于平靜。

第四,群體性事件的處置結果起到的認知效果是暫時的,代表各方根本利益的格局并未發生實質的變動,而群眾的文化心理等都在固化的文化思維方式和經濟基礎上不會產生實質的進步。所以,在市場經濟下,資本力量的驅動,促使權錢結合并且無限放大,人們的價值觀念也隨之發生附和,一旦利益遭到觸動,便會產生爭斗。

二、群體性事件的分類

群體性事件是與“制度化行為”和“常規化行為”相對立的概念,而不是與“個體行為”相對。美國社會學家布魯默將群體性事件分為三種基本類型,即聚眾、群眾和公眾。

群體性事件的聚眾行為可能是最受注目的,因為它具有突發性,也可能導致暴力行為,甚或達到不可收拾的場面。因此,我們以聚眾行為為研究的重點。在現實生活中,并非所有的群體性事件都是那么明顯與戲劇化,聚眾類型大約可以分為以下四種:

(一)偶發型聚眾

指一群偶然聚集一處,彼此并無共同目的與組織的人群。例如:在車站等車的人群,在電影院前等看電影的人群都是占他們只是偶然聚集一處,彼此不互動,各管各的,互不相關。

(二)聚會型聚眾

指一群較有組織并有行為規范的群眾。例如:球場上的觀眾,壁壘分明,喊叫加油、歡呼等皆有一套行為規范。美國棒球比賽到第七局時,觀眾就會在音樂的引導下起身活動筋骨;參加音樂會的聽眾,在節目進行中不允許交頭接耳、發表意見,更不準進出走動。這些都是聚會型群眾的行為規范,可以說這是一群比較有秩序、有規則的聚眾。

(三)情緒型聚眾

指一群情緒高漲,又彼此相互感染的群眾,就是純粹為了表達或宣泄某種情感,或在表達或宣泄某種情感的過程中自發形成的聚眾。他們往往受到某一個刺激因素的影響而聚集一起,并激發出群體的行動,例如:街頭自救運動示威里的群眾就是為表達個人對某件事不滿的集體行動。同時,更希望經此行動而影響或感染更多人的參與,教堂里聚會崇拜時所聚集的人群、選舉造勢會上的群眾都是這一類型的聚眾。

(四)行動型聚眾

指一群具有暴動傾向的群眾。他們不僅要以行動來感染他人,而且往往以暴力或違反社會規范的方式來表達他們心理上的挫折。例如:街頭上的和平示威群眾轉變成暴民而打斗、搶掠等就是行動型的聚眾。這種群眾是最危險的,對社會的危害也最大。

就群體性事件的目的來看,近年來我國很多的群體性事件常以發泄情緒為主的群體事件,也就是情緒型聚眾。

三、群體性事件的特征

(一)一般群體性事件的特征

經過研究發現,一般群體性事件通常具有以下五個方面顯著的特征:

1.群體性事件具有情緒失控,而結果可控性

群體性事件,往往造成群情激奮,不明真相的人也會認為自己的行為正當,符合正義。失去了理性的人群,情緒互相感染,即使是和自己利益毫不相干的人也會產生情緒失控。無論如何,政府方面及時有效地安撫和采取手段進行平息,都會使事件結束。

2.行為的越軌性及反常性

平常一般人由于受到社會規范的約束,其行為都會在某種程度的預測范圍之內,但是在集體行為刺激因素下,人們可能會作出反?;蛞庀氩坏降男袨?。這種行為的發生并不一定僅限于中下等社會,受過高等教育的知識分子在某種情緒下,受到某種刺激時也會忘了自己的身份、社會地位、教養等,就跟著大眾作出反常的行為。就如足球場上觀眾的反常行為中,包括各式各樣的觀眾,不論性別、年齡、教育程度或社會地位,都成為集體行為的參與者。

3.群體性事件不具有嚴密的組織性

具有嚴密組織,認真準備、組織籌劃的群體行為應該列為政治事件,而不是社會群體性事件。具有嚴密組織的群體,進行違法犯罪活動,是反革命事件。而一般組織進行群體性集會,往往很簡單,只是一呼即應的。比如,一個工廠或公司的職工為了薪金問題集體討薪。

4.群體性事件的成因具有復雜性和必然性

群體性事件的發生原因很復雜,包括歷史性、政治文化、社會心理、經濟利益、體制機制等,其發生是社會人民內部矛盾積累到一定程度的局部暴發,雖然似乎是偶然事件突然發生,但還是有著深刻的原因的。

5.群體性事件具有時代特征

群體性事件自古以來就存在,只要是在一定政權確定以后,社會上發生的違法群體行為,都可以定義為群體性事件。各個時代又有不同的特點,有些時代的群體性事件可以被定為反革命,有些群體性事件則不然。時代特征決定了者對待群體性事件的定位標準。當然,蓄意顛覆政權的事件都是被定性為叛亂或者反革命,不作為群體性事件,而屬于政治事件。當然有些事件是很難定位的,基于當時政權的混亂狀態。從另一個角度看,群體性事件具有現實性。因為,當時的定位也許不具有客觀性和合法性。從這個角度看,群體性事件的定性既是有難度的,也是帶有明顯的時代特征。

(二)空間接近的群體性事件的特征

如今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階段,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但是一些法律法規和社會規范等很難能夠及時作出調整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這就導致部分民眾的利益訴求無法及時滿足,于是很多人就選擇聚眾行為來作為解決問題的方式。近些年來我國群體性事件的發生率始終居高不下,成為影響社會主義和諧建設以及社會穩定的突出問題。這種群體性事件主要表現為空間接近的群體性事件,指群眾因聚集一處、相互感染而發的集體行動。這種集體行為大體上可綜合成下列幾個重要的特征:群眾中的成員有面對面的接觸,而且有共同的目標或注意點,彼此間的互動頻率相當高;群眾中的成員彼此間并不一定相識,他們的行為往往跟平時的行為不一樣,是反常規的;群眾中的成員很容易受煽動,彼此不知對方的背景、真實姓名,只要有人提議采取某種行動,眾人就會響應,因無后顧之憂;群眾間互動頻率高,易受感染,于是,群體性事件的緊張程度因感染到每一個人而更加提升;群眾緊張情緒高漲,于是,一些平時做不出的行動,在高昂的情緒下就都跟著大家做了。

四 、群體性事件的成因

群體性事件的成因很復雜,包括經濟基礎以及上層建筑的政治、文化、社會心理、法律等因素,是各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第一,基于不同經濟層面的人群具有不同的利益訴求,同時這些利益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彼此排斥,形成各個層面利益集團的零和博弈。在不同經濟層次上生存的人們往往具有相同或者類似的利益訴求,這是經濟基礎決定性的作用結果。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資本運行往往突破原本的規劃界限,無孔不入。只要有利潤可以發生的地方,資本就會進入,即使是偏遠的山區、惡劣的荒漠。因此,通過資本市場的運行,已經將所有的人群都納入市場作用下,并且全部參與了交易與分配。事實上,資本的運行所產生的利益分配是根據投入資本的多少而定,這就造成不同利益之間的失衡狀態。當然,在國家宏觀調控的政治作用下,市場的利益分配還是表現出一定的公平性,從根本上避免了大范圍的市場自發、盲目和滯后性的劇烈爆發。在部分區域和行業還是發生了政治權力被資本驅動的現實,更加劇了不同利益群體的矛盾??梢哉f,經濟層面以及引發的不同利益是造成群體性事件的根本原因。在全球化背景下,資本也是在全球范圍內運作,資本往往通過勞動力的廉價賺取利潤,發達國家的資本輸出會朝向勞動力較為低廉的發展中國家和落后地區。簡單來說,不同的經濟層面產生不同的資本運行力量,在利益分配上永遠無法達到平衡。而馬太效應的啟示說明,貧富分化是兩極越行越遠,雖然在國家宏觀調控下,社會保障正在全社會進行鋪開,具有不同社會生產關系的人群還是會產生彼此的利益博弈,當危及一方根本生存時,必然會爆發劇烈的沖突,他們被迫使用唯一可以運用的手段求取生存權益。當然,群體性事件的參與者不一定都是最低利益群體成員,往往是類似的人群混雜在一起。不排除有些人為了求取更高利益而利用人群的力量,但這不會影響群體性事件發生的根本動因。在群體性事件的表現上既可能是利益群體的矛盾的局部反應,也可能是替代反應,甚至可能是無關反應,但都不能與經濟層面所造成的利益矛盾毫無關聯。

第二,法理上的政治與現實中的政治發生背離,政治機構的特權濫用與政治文化的精英獨享構成了不同社會階層群體享有的政治現實權利不同,并自上而下呈現遞減趨勢,居于社會底層的民眾似乎不具有政治權利也不懂得自己是否具有怎樣的權利與義務。法理上的政治就是國體與政體的理論化表現,也是法理條文化的表現。憲法規定了公民的權利與義務,而公民的選舉權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自己的政治利益,但是很明顯,許多公民的選舉權沒有得到落實,也就是公民的地位沒有得到實現。這就是最根本的法理上與現實中政治發生背離的原因。以廣東烏坎村的選舉為例,全民公選村委會這是法律賦予村民的權利,此前村民沒有這個意識,也自然沒有行動??梢?,中國民眾對于政治的盲區已經很遠了。政治機構權力的濫用使得民眾無法實現選舉權,政治文化的獨享,更是讓普通民眾成為政治上的文盲。事實上,許多民眾認為政治與自己無關,這種意識似乎自古以來就一直延續。烏坎村的村民實現自己本來法理上具有的權利,是通過流血犧牲得來的,這是一個很奇怪的現象。當然,這似乎不會對其他地方產生太大影響,畢竟其他地方還沒有發生太過威脅村民生存的事件。政治上的盲區,加上法律意識的淡薄,使得一些人會采取非法手段求取合法利益。我國幾千年的政治文化得到了根深蒂固的繼承,唯上不唯下,官僚主義在社會各個層面都得到展現。即使在商業領域,公司企業領導往往以自己的地位形成對下的絕對優勢。在一些政府部門更是如此。社會各個層面的政治文化有著一致性,卻激發出一些群體性反抗事件。政治文化的不健全激發了社會群體矛盾。

第三,法律在法理上合法,在現實上遭到權力與資本的干預,在國民心中失去了權威性和客觀性。在群體性事件中,往往有人知法犯法,有些人則抱著法不責眾的心態參與其中。一方面,法律意識的淡薄,讓一些人失去對行為后果的預見,所以恣意妄為;另一方面,對現實中一些司法、執法機構的濫用職權,違法不糾、執法不嚴、亂用刑法、權錢交易等行為深惡痛絕,對政府部門失去信任。絕大多數的群體性事件中,往往政府部門是直接針對的目標。法律沒有獨立的地位,往往和經濟地位、政治地位形成相互交錯的網絡,嚴重阻礙法治國家的建設。有些學者認為在機制上建立新的體系,往往試圖構建一個理想的法律威嚴體制。事實上,法理和現實的背離才是應該解決的問題。如果法律無法避免受到權力與資本的干預,無法避免人為的主觀裁判,那么法律的權威與社會公益就永遠無法實現。

第四,社會心理與傳統文化的交互作用,是構成群體性事件的重要條件。一兩個人的單獨行動無法構成群體性事件。一般來講,在誘因驅動下,社會心理發生作用,人群開始聚攏,并且構成一定規模。社會心理有很多,包括從眾心理、刻板印象、投射心理、歸因等。當然這些都是人群心理活動的重要規律。傳統文化往往也會參與其中發揮作用。在國民心中,仁義禮往往成為人行動的標準。一旦出現違背這些的人或者事情,就會激發群眾心中的不平,進而群情激奮。有些學者認為群體泄憤是群體性事件的重要因素。當然不排除一些人是抱著長久的對政府機構的一些行為不滿,這些不滿構成了泄憤的心理,去出出氣。不過,對于一些稍有理智的人來講,泄憤的動機就很愚蠢。凡是和暴力機構對抗的結果是很壞的。違背法律的群體性事件是會遭到驅散和壓制的。所以,泄憤的心理是無法構成社會心理的主因。只能是社會心理的綜合作用再摻雜傳統文化積累下來的觀念作用。所以,群體性事件在心理層面、觀念層面上并非失去理智的瘋狂行為,雖然是違法行為。在現實性上,是可以構成一定程度的利益訴求行動。只是在行為和結果上無法作出有效的、正確的衡量,但在初始原因上是無能為力的、被動采取的。任何突然的舉動都有著深層次的心理、觀念、意識在起作用。當然群體性事件是人的集合,不是簡單地集成,是暫時一體的松散流動體。就像云朵,遭到強風就會散去的狀態。因為,這個群體不具有共同的長久的組織性和紀律性。在這個層面上,群體性事件既是復雜的又是簡單的。

第五,信息傳遞的過程失真或者謠言放大效應,造成信息接受者形成暫時的共同信息接收群體。任何群體性事件,無論是自發組織的還是臨時形成的,都必須有信息的傳遞與接收。而信息的內容是造成群體作出判斷和行動的重要根據。而在一般的簡單組織的群體性事件中,發動者往往會故意放大矛盾,期待同情;甚至無中生有,編造一些矛盾來獲取支持。在信息傳播過程中,信息傳遞者會有意無意地放大信息中矛盾和恐怖,像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大。再加上有心人的故意挑撥,信息失真更加嚴重。當然,信息的傳遞過程其實是參與者的心理、觀念等在發揮作用。群體性事件中信息的傳播是重要環節和途徑,因而具有普遍性。

五、群體性事件的對策和建議

群體性事件是社會矛盾的體現,屬于人民內部矛盾。因此,對其定性以及綜合評估十分重要。

(一)群體性事件的定性與綜合評估

政治性事件與群體性事件有著明顯的區別,而且極易混淆。一旦事件定性不準或者處理不當,有可能使群體性事件變成政治性事件,或者將政治性事件錯誤地評估為群體性事件,隱藏了巨大的危機。對于群體性事件的認定,是很復雜的事情,必須從領頭人 、成因、組成人員、事件影響和破壞程度等各個方面綜合評估。首先,是領頭人。有的群體性事件有著領頭人,有的沒有。有領頭人的要重點分析是否有組織、目標,是否帶有明顯的政治性目的。其次,對于群體性事件的成因分析??词录钠鹨蚴鞘裁?,是偶然事件引發還是有組織的突然發動。最后,評估事件的整個過程造成的影響和損失。事件造成的損失不能作為事件性質的判定依據,但是可以作為事件處理的輕重的依據。比如造成社會影響重大、損失慘重的可以對事件參與者依法給予嚴厲的懲罰。影響較小,沒有什么損失可以減輕處罰或者不作懲處。

綜合評估群體性事件還在于了解社會矛盾的程度,為及時、有效地化解人民內部矛盾進一步激化提供了線索,可以更好地采取措施進行改進和處理。綜合評估當然是在群體性事件發生之后進行的。是為了更好地預防和化解人民內部矛盾進行的步驟。想要應對群體性事件的發生,還必須從根本上著手進行規劃和設計。

(二)群體性事件的對策建議

1.真正確立公民法理上的公民地位

我國實行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雖然憲法已經規定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但在現實上有很多因素造成部分公民無法享有基本的權利,甚至履行義務都很困難?;鶎用癖姷墓駲嗪茈y得到保障,尤其是農村社區很嚴重。在公民權中最重要的是選舉權,而選舉權的實現是通過選舉過程進行?;鶎拥墓襁x舉權得不到實現,就會導致上一級的選舉受到影響。因此,保障公民選舉權不應自上而下,而應該自下而上進行。中國政治文化唯上不唯下的思維模式嚴重阻礙民主進程,更對國家的長遠發展不利。機制、法規的建立與出臺都不及現有的法律與制度落實,因為如果現有的制度和法規都無法落實,即使出臺再多的機制也無用,只能讓執政者和下面的民眾耳目混亂,失了根本。因此,保障公民選舉權等基本公民權利必須自下而上展開。首先,借鑒烏坎村的經驗,實行全民公平參選。通過全民公選,推選出真正可以代表自己政治權利的人作為權力行使的代表,廢除那些不能為民服務的干部的職權。從目前來看,全民選舉并不耗費更多的資源,反而實現了真正的公正、公平、公開,在更深的層面,是實現上一層黨和政府為民服務的基礎,只有基層選舉真正實現了,那么上一級的選舉就可以做到代表人民。這不是什么創新的舉措,只是按照法律規定的公民的權利去實現,不會有實現的制度與機制成本,而且有現實的成功典范。其次,真正落實基層干部、群眾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在基層基本沒有開展,往往對于干部的培訓就局限于干部,群眾的政治覺悟和認知嚴重不足,缺少公民意識。只有群眾有了真正的公民意識,政治認知和政治覺悟,才能真正實現人民當家作主?;鶎痈刹繎斣M基層,在田間地頭、工廠車間傳播思想政治意識。通過長期的培養,是可以實現基層群眾思想政治觀念的新氣象。最后,通過村村通廣播、電視等手段宣傳法律、政治方針、公民意識等?,F在全國的通信、廣播網絡基本形成,但是缺乏有效的利用,很多以前建立的設施都廢棄了,造成了巨大浪費。把現有的資源利用起來,宣傳普及知識和思想,對于發展農村和基層群眾的思想覺悟都是很好的方式。人是天生的政治動物,公民的一切都離不開政治,如果政治認知缺乏將會造成個人的發展障礙進而影響整個社會的政治文明進程。因此,從基層思想政治教育開展,將極大節約社會資源和成本,并會形成良好的效果。自下而上的公民意識的培養和塑造,將會形成健康的人民民主社會。

2.健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運行模式,加強宏觀調控的力度和效果,在資源分配上做到公平合理,降低不同階層利益的矛盾發生頻率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矛盾還是局限在社會資源沒有能夠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需要。因此,必須加快發展經濟,創造更多的社會財富,完善國家的各項事業,建立健全覆蓋全社會的社會保障體系。這些是國家的既定方針和政策,必須加以貫徹執行,但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必須保證宏觀調控的力度和效果,避免出現資本分配的嚴重不均衡,導致利益群體間的矛盾加大,會增加群體性事件的爆發幾率。群體性事件的起因往往都和群眾生存發展緊密相關的生活資料的爭奪,或者是人身財產安全問題。保證經濟利益的公平合理,是根本杜絕群體性事件的條件。

3.真正落實法治國家的法律在法理上的權威與功效

法治國家,根本來講就是法理上的法律與現實中的法律一致不二。立法可以無限多,但是即使形成條文,在其他因素的參與下,失去本來的意義和作用,那等于沒立法。只有已有的法律被真正地賦予權威與功效,立法的重要性才能顯現出來。當然不是說立法的作用不大,事實表明過去的立法在現實性上都對社會進步和人民權益的保障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謹慎科學立法的同時,必須實現法律的權威性?,F有的立法、司法和執法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一些因素干擾,比如資本、利益集團的權力等。其中,司法公正與否,執法合法與否都會影響甚至引發群體性事件的爆發。許多官民關系緊張的事件都是法律的法理與現實背離時發生。政府部門的行為不合法導致了群眾行動的不合法。近年來,國家也在出臺相關的法律和政策,比如依法行政、陪審團制度等,都取得了有益成果。如果要真正實現全社會法律公正,就必須做到全社會監督和全社會制約。首先,司法應該暴露在全社會的目光下進行。法院或者檢察院的公務都設定監控下,工作人員的一切社會關系實現回避;其次,執法過程形成聯合執法,并且全程監控。網絡信息化的發展為這一舉措提供了有利條件。

4.預防群體性事件要本著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原則,處理群體性事件要本著客觀公正、依法處置的原則,善后工作要本著“信息公開,還原真相,從根本上解決矛盾的原則。群體性事件不是沒有征兆的突然爆發,是有著社會矛盾”的作用

因此,政府部門日常工作中必須深入群眾中去,了解群眾,為群眾解決問題,不能擱置問題,更不能侵犯群眾的利益。在群體性事件爆發后,要及時有效地處理,使得事件造成的損害降到最低,并且依法對違法行為進行懲罰。盡管有些人是有著合法的訴求,但是一旦事件本身違反了法律,損害了他人的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都必須受到法律的制裁。不能以人情代替法律。在事件處理之后,要公開所有信息,向全社會還原真相,糾正偏差,并從根本上解決人民內部矛盾。對于造成事件的任何人、部門和領導要追究責任,違法的要依法進行懲處。

總之,群體性事件是社會矛盾的體現,不應把危害看得過重,也不應忽視。只要政府本著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全心意投入工作,落實國家的方針政策,嚴格執行法律法規,積極推進社會經濟的發展,改善民生,群體性事件就不會有發生的土壤。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2][古希臘]亞里士多德.政治學[M].吳壽彭,譯. 北京:商務印書館,1965.

[3]郭云龍.當代中國群體性事件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

[4]陳月生.群體性突發事件與輿情[M].天津:天津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

[5]陳晉勝.群體性事件研究報告[M].北京:群眾出版社, 2004.

[6]張立凱,梁素貞.當前我國公民政治參與的發展戰略初探[J] .社會科學論壇,2005(11).

[7]張繼紅,劉瓊蓮.新時代地方政府完善公眾參與機制的困境與重構——以群體性事件為例[J] .云南行政學院學報,2020(1).

[8]卜霞.我國應對群體性事件的不足及改進措施[J].法制與社會, 2020(4).

[責任編輯?孫蘭瑛]

猜你喜歡
公民意識政治文化群體性事件
從記者“公民意識”的覺醒到公民“記者意識”的強化
孫吳政治文化研究的新探索
建構主義視野下公民意識教育實踐模式研究
涉警網絡輿情危機與群體性事件
當前中國公民意識缺失研究——以社會監督為例
淺析英美法政體的異同
淺析政治學視角下我國對于年輕女性的民主教育
淺析征地拆遷群體性事件的成因、特點及管控
我國傳統政治文化與協商民主制度的互動關系探析
群體性事件應急管理路徑優化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