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菜籽餅粕蛋白的提取、功能特性及其在食品中應用的研究進展

2021-06-19 06:02翟曉娜師建芳趙慧凝謝奇珍
食品工業科技 2021年12期
關鍵詞:餅粕溶解性菜籽

翟曉娜,師建芳,趙慧凝,邵 廣,謝奇珍

(農業農村部規劃設計研究院,農業農村部農產品產后處理重點實驗室,北京 100121)

油菜籽,十字花科(Cruciferae)蕓薹屬(Brassica)作物油菜的種子,世界第三大植物油原料。我國現種植油菜品種有Brassica campestrisL(白菜型,258個),Brassica junceaCzern.et Coss(芥菜型,300 個)及Brassica napusL.(甘藍型,1497 個)三種,其中甘藍型為主栽品種,含油率約35%~45%[1]。油菜籽根據其芥酸和硫甙含量分為普通油菜籽和雙低油菜籽,我國于2014 年基本實現雙低種植普及[2?3]。餅粕作為油菜籽榨油的主要副產物根據制油工藝的不同可分為浸提菜籽餅粕和壓榨菜籽餅粕,兩者主要在殘油率、蛋白質量及硫甙含量三方面有所差異,其中壓榨粕蛋白質量較好、硫甙含量較低,但殘油率高,一般為7%~15%,甚至高達20%,受產業鏈條的經濟效益影響,目前市場上仍以浸提菜籽餅粕為主[4]。

據USDA 統計數據,2019~2020 交易年度全球菜籽餅粕產量約0.39 億噸,其中我國菜籽餅粕消費總量達0.11 億噸[5]。菜籽餅粕與棉籽粕、葵花籽粕等相比營養豐富,一直在飼料領域廣泛應用,其粗蛋白含量較高,氨基酸組成均衡、含有豐富的含硫氨基酸及一定量的賴氨酸,蛋白質效價比值高于大豆蛋白,是一種優質的植物蛋白資源[2,6]。高附加值利用菜籽蛋白對提高油菜籽產業價值鏈意義重大。

長期以來,菜籽蛋白提取物因含有芥酸、硫甙等抗營養物質而應用受限。目前,隨著人們消費觀念的轉變及政策支持,植物蛋白市場潛力巨大?!秶駹I養計劃(2017-2030)》指出:到2030 年,我國居民膳食中要減少50%動物蛋白攝入量;放眼國際市場,Innova Market Insights 指出“植物基革命”為2020年第二大趨勢[7]、Markets and Markets? 2020 年植物蛋白報告預測未來五年植物蛋白市場將以14%年復合增長率發展,且分離蛋白將會是市場主導產品[8]。自2010 年以來,雖已有菜籽蛋白產品被FDA 批準公認安全的(generally regarded as safe,GRAS)[9],但這并不意味著可廣泛使用菜籽蛋白,且目前該類產品仍較為稀缺。本文綜述了以菜籽餅粕為原料提取菜籽蛋白的制備方法、功能特性及其在食品中的應用現狀,以期為菜籽餅粕蛋白的進一步開發利用提供參考。

1 菜籽蛋白

菜籽蛋白作為一優良植物的蛋白質,具有較好的營養特性,含豐富的含硫氨基酸和賴氨酸,且氨基酸組成平衡,其可消化氨基酸評分值(DIAAS)與乳清蛋白接近,或為適用于6 月至3 周歲嬰幼兒及年齡大于3 周歲可食用的高質量優質植物蛋白[10],油菜籽中的蛋白質主要由60%菜籽球蛋白(cruciferin)、20%菜籽白蛋白(napin)及少量油脂蛋白、硫堇蛋白、胰蛋白酶抑制劑和脂質轉移蛋白組成[2,9]。其中Cruciferin(菜籽球蛋白)為11/12S 球蛋白,富含賴氨酸和甲硫氨酸,平均分子量約300~360 kDa,具有良好的凝膠特性,可在高離子強度(≥0.5)和中性pH 條件下保持穩定結構,并在極端pH 下降解為6個亞基,每個亞基由α-(30~40 kDa,含254~296 個氨基酸)和β-(20 kDa,含189~296 個氨基酸)兩條多肽鏈以二硫鍵鏈接組成。Napin(菜籽白蛋白)為1.7/2S 白蛋白,富含脯氨酸、谷氨酰胺和半胱氨酸,平均分子量約14 kDa,由兩條不同分子量(10~12 kDa與3~6 kDa)的肽鏈通過4 個二硫鍵作用形成,具有良好的溶解性、成膜性、較高的熱穩定性及耐胃蛋白酶特性[11?12]。通常菜籽餅粕中的蛋白質含量主要取決于油菜品種及榨油工藝,而從菜籽餅粕中提取得到蛋白的含量及組分主要取決于制備方法。

2 菜籽蛋白的制備方法

菜籽餅粕在具備高蛋白含量同時,還含有一定量的纖維、酚酸酯、硫甙及植酸等抗營養物質,提高菜籽蛋白提取得率的同時盡可能降低其抗營養物質的含量、保證提取物良好的理化特性及功能特性是非常有必要的。菜籽榨油的工藝直接決定了菜籽餅粕的蛋白質質量,已有研究表明冷榨菜籽粕蛋白的得率明顯高于高溫粕[13?14]。植物蛋白的提取關鍵在于細胞壁的破碎使蛋白質最大量的溶出,一般可輔助采用單一球磨、高壓均化處理,物理法(微波、研磨、超聲、滲透休克、靜電分離)與酶解法結合或強酸/堿化學處理[15?16],而去殼、有機溶劑(如乙醇、甲醇等)或果膠酶、半纖維素酶、植酸酶等菜籽粕前處理工藝已被證明能有效去除部分纖維、還原糖,減低硫甙含量,提高蛋白提取率及純度[17?18]。目前菜籽蛋白的提取方法主要包括pH 分段控制法、鹽溶法、Osborne(OSB)法及酶解法等,結合膜分離、色譜、電泳等分離純化技術[19],關鍵流程工藝可總結為圖1。

圖1 菜籽餅粕蛋白提取流程Fig.1 A schematic of the protein extraction from canola/rapeseed meal

2.1 pH 分段控制法

pH 分段控制法是蛋白工業化生產的常用方法[20]。根據初始蛋白質增容pH 的不同可分為堿溶法和酸溶法。

2.1.1 堿溶法 堿溶酸沉是制備菜籽分離蛋白的典型方法,一般包括浸提/分離、沉淀/分離及純化等工序[17]。通常增容階段會利用NaOH 將pH 控制在9~12.5,然后通過鹽酸、檸檬酸等稀酸溶液調節浸提液pH 至3~6 進行等蛋白質電點沉淀,提取過程中可輔助添加NaCl 等中性鹽離子提高蛋白質溶出率、添加Na2SO3等抗氧化劑減緩蛋白質黃化、輔助乙醇洗脫去除部分多糖及酚類物質等。由于該過程中蛋白質仍會與纖維、細胞膜等相互作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蛋白的提取率,通??刹捎梦⒉?、超聲、超濾或膜分離等手段來提高蛋白得率及純度[2,21?22]。此外,若以冷壓榨菜籽餅粕原料,通常會進行己烷脫脂前處理[23],且蛋白回收率明顯高于高溫壓榨粕[24]。不同提取工藝研究如表1 所示。

表1 菜籽餅粕堿法制備菜籽蛋白產品示例Table 1 Examples of alkali extraction for the products of rapeseed protein from rapeseed meal

早在1990 年,Tzeng 等[28]就采用堿溶酸沉結合膜過濾法制備了不含硫甙、淺色澤的菜籽蛋白,并依據氮物質溶出率較高且植酸溶出率低的原則,推薦高強度堿溶浸提工藝;這主要是因為植酸與菜籽蛋白中的賴氨酸(pKa=10.53)、精氨酸(pKa=12.48)分別通過-NH2、-CN3H4相互作用,隨著堿溶階段pH(10~12.5)的增大,蛋白-植酸的穩定性會逐漸下降。而弱堿性(pH<9)的浸提環境對蛋白質提取率并無顯著影響,只有當pH 增加至11 后,蛋白質提取率才會明顯提升約9%~12%[29?30]。在酸沉工藝優化中Ghodsvali等[29]發現菜籽蛋白在pH4.5~5.5 間回收率最高(50%~67%),但由于菜籽白蛋白的pI 約為3~4[31],該條件下所得蛋白溶解性和可消化率較差。Zhang等[32]則從菜籽蛋白的營養性和應用特性出發對其堿溶酸沉工藝進行了優化,同樣發現堿溶階段蛋白的提取率與pH 成正比,但隨著pH 增大會出現蛋白結構瓦解、抗營養物質溶出增加、色澤加深等現象,綜合考慮優選pH9 堿溶、pH4.5 酸沉工藝,該工藝制備的蛋白質結構完整、D 型氨基酸含量最低、抗營養物質含量最低(硫甙2.85 mmol/kg、植酸1.05 mg/g、芥子酸膽堿0.68 mg/g)。此外,堿溶前輔助酸洗或酸沉過程中添加CaCl2(0.05~0.15 mol/L)可有效降低蛋白產品中植酸的含量[17,33]??傮w而言,堿溶酸沉法作為植物蛋白質的經典制備方法,雖已實現工業化生產,但產品色澤及溶解性差、能耗高仍是其主要缺點[34]。對此,諸多學者已嘗試采用如超聲、(高壓)脈沖電場等輔助工藝[35?37],如Boukroufa 等[38]系統對比了常規提?。╬H7.4,30 ℃,30 min)、超聲輔助、微波輔助、亞臨界提取及壓濾提取等可溶性蛋白的制備效果,發現超聲前處理(5.6 W·cm?2、35 ℃)可將提高蛋白質的得率近24.6%,且幾乎不影響蛋白質中12S/2S 的比率。利用超聲輔助制備菜籽蛋白在工業化應用上雖較為容易實現,但同時也對終端產品缺乏選擇性。

2.1.2 酸溶法 Boukroufa[39]綜合考慮黑芥子酶分子量大、酸性條件酶活性低,硫甙分子量小、pI≈5,植酸的螯合屬性以及菜籽白蛋白酸溶性好的特點,采用酸提取、三相螺旋沉降分離、超濾、膜過濾及離子交換色譜等手段實現了對十字花科種子中黑芥子酶、硫甙、蛋白等的分離提取。Rehder 等[40]采用該專利方法在中試規模上獲得了不可溶蛋白組分(富含菜籽球蛋白)及可溶性蛋白組分(富含菜籽白蛋白)兩類蛋白產品,如表2 所示,所得產品硫甙含量較低,且可溶性蛋白組分分散系數高達85%±2%,媲美大豆蛋白。且采用該方法制備的可溶性蛋白組分與乳清蛋白混合使用后可大大提高其體外消化率[41?42]。利用酸溶法制備的菜籽蛋白,尤其是可溶性蛋白具有較好的溶解性及色澤較好的優點,但蛋白得率與堿溶法相比較低、成本較高。

2.2 鹽溶法

蛋白質在強酸強堿環境中極易發生水解變性而影響其理化特性、限制其應用范圍。鹽溶法作為目前唯一工業化制備可食用菜籽蛋白的方法,一是通過調整溶液中的鹽離子濃度促進蛋白質自發形成膠束而析出,輔以超濾及膜過濾,可獲得純度高且抗營養物質含量偏低的菜籽球蛋白組分和菜籽白蛋白組分兩種產品[9];二是浸提鹽溶液直接進行膜過濾、超濾而獲得菜籽分離蛋白[43]。Andersen 等的專利闡述到,菜籽餅粕經低酸鹽溶液處理后其上清液通過膜分離(5 MWCO)可獲得蛋白質含量>90%的菜籽白蛋白組分,殘渣再采用堿溶膜分離法可獲得蛋白質含量>85%的菜籽球蛋白組分[39]。James 等[44]指出了“鹽溶-蛋白膠束法”制備菜籽蛋白的關鍵工藝參數,主要包括料液比(5%~15% w/v)、溶解pH(3~5)、離子強度(0.15~0.6)、提取溫度(5~35 ℃)、提取時間(10~60 min)及膠束形成蛋白濃度(≥200 g/L)等,所得蛋白產品包括PMM(gelatinous gluten-like protein micellar mass,膠束蛋白)及PMM-D(PMM-derived canola protein isolate,溶液中未形成膠束蛋白部分),其中PMM 主成分為球蛋白,蛋白干物質含量約90%(以N×6.25 計),7S 占比約60%~98%、12S 占比1%~15%、2S 占比0%~25%;PMM-D 約含60%~95%的2S、5%~40%的7S 及0%~5%的12S。這與前期研究發現菜籽球蛋白在酸性環境中的結構變化為“12S→2×【7S】?6×【亞基】”有關[45?46]。

Burcon NutraScience Corporation (Canada)在其受讓專利的基礎上(US 20040034200A1)所開發菜籽蛋白產品于2010 年取得FDA 第一個GRAS 批準(GRN000327,2010),目前該公司的Supertein?、Puratein?是目前市場上僅有的兩種食品用菜籽蛋白產品,具體的制備工藝如圖2 所示[47]。另外,DSM公司采用鹽溶液浸提、超濾、膜過濾、亞硫酸鈉漂白等方法制備的菜籽分離蛋白產品也已于2017 年5 月10 日獲得FDA 的GRAS 認證[48]。Fetzer 等[29]對鹽溶法浸提菜籽蛋白工藝條件進行了系統探究,發現料液比在中性浸提條件下不會顯著影響蛋白質的提取得率;在酸性浸提環境中添加0.25 mol/L NaCl 可將蛋白得率提高近50%,而堿性浸提條件下鹽離子對蛋白質的增溶作用偏弱甚至會減弱蛋白的浸提效果;再者原料粕的狀態屬性也會直接影響蛋白提取的時間,建議采用多次短時浸提方法來提高蛋白質的提取得率??傮w而言,鹽溶法可實現蛋白質提取與“脫毒”同時進行,蛋白質損失較少,且過程中不添加其他化學試劑,安全綠色環保,得到的兩種菜籽蛋白產品功能特性各異且優,但其工藝復雜,技術要求高,涉及裝備成本較高,不易推廣復制。

2.3 其他方法

OSB 法,根據蛋白質的溶解性對原料采用水、鹽溶液、堿溶液和醇溶液連續浸提依次獲得球蛋白、醇溶谷蛋白及谷蛋白的方法。Tan 等[49]采用OSB 法以脫脂餅粕為原料,在10 倍水溶液中浸提1 h 后,離心獲得了白蛋白,殘渣依次用5% NaCl、0.1 mol/L NaOH 和70%乙醇浸提獲得了球蛋白、谷蛋白和谷醇溶蛋白各組分,該方法蛋白質回收率達39.18%~67.81%,遠高于26.70%~47.23%的直接堿溶液提取,但所得蛋白質含有較多酚類物質。雖然研究顯示,對餅粕進行75%乙醇預處理可顯著降低硫甙和酚類物質的含量,尤其是硫甙(由73.86±4.12 μmol/g下降至5.15±0.34 μmol/g),但蛋白質得率卻由26.4%下降至23.6%,這可能與乙醇處理過程中蛋白發生聚合而溶解性下降有關[50]。Pudel 等[51]利用膨脹床吸附離子交換色譜法(EBA IEX)技術成功制備了純度>98%的菜籽白蛋白產品,且菜籽球蛋白純度>95%。此外,醇溶液提取法[52]、反膠束法[53]、微生物發酵[54]及蛋白酶酶解法[55]等也均有報道,但目前均限于實驗階段。

3 菜籽蛋白的功能特性

蛋白的功能特性直接決定了其應用范圍,研究已表明菜籽蛋白的提取方法不同,其溶解性、乳化性、凝膠性等一般也會有所差異,如堿溶法蛋白一般溶解性較差,采用超濾獲得的蛋白相比酸沉淀蛋白具有良好的溶解性、乳化性(688~768 mL/g、410~445 mL/g)及成膜性(1834%~2834%、888%~938%),鹽溶法制備的菜籽球蛋白組分具有較好凝膠性[14,23],對菜籽蛋白及提取物進行化學改性或酶處理一定程度上可改善其溶解性及乳化性[9]。

表2 菜籽餅粕酸法制備菜籽蛋白產品示例Table 2 Examples of acid extraction for the products of rapeseed protein from rapeseed meal

圖2 Burcon 公司蛋白生產流程及蛋白膠束示意圖Fig.2 Scheme of Burcon’s canola protein isolate production process and precipitation of rapeseed proteins

3.1 溶解性

蛋白質及其水解物的溶解性與其氨基酸組成、環境pH、溫度及離子強度等諸多因素有關,通常用氮溶解指數(NSI)或蛋白質溶解指數(PDI)作為評價指標。菜籽白蛋白在pH2~10 環境范圍內具有良好的溶解性(>90%),且明顯優于菜籽球蛋白,尤其是在堿性條件下[9,45]。Pedroche 等[56]以NSI 為指標分析了不同堿溶酸沉工藝下制備的菜籽蛋白溶解性,發現菜籽蛋白的溶解性在弱酸性或中性條件下最低,而將蛋白的水解程度控制在1%~10%范圍內可改善其持水能力[57]。此外,堿溶酸沉工藝中不同酸沉等電點蛋白的溶解性也不同,一般酸沉pH 越高(pH3.0~5.5),蛋白溶解度越大[32]。Cheung 等[58]發現鹽溶法制備的分離蛋白(富含菜籽球蛋白)在pH3 條件下溶解度最大,約為91%,且不受離子強度的影響(0~100 mmol/L NaCl),這主要與該條件下蛋白(pI≈4.8)具有較強的靜電斥力有關(Zeta 電位>10 mV);而在pH5 條件下,50 或100 mmol/L NaCl 的添加量會將蛋白質10.7%溶解度顯著提高至77.4%或88.2%,這與菜籽球蛋白的鹽溶效應息息相關。再者,菜籽分離蛋白中的其他組分如脂肪、纖維等也會一定程度上影響其溶解特性[40];除蛋白進行阿拉伯膠糖化改性可顯著提高其溶解度外[59],堿性條件下20 kHz 的超聲處理可通過減小分離蛋白的粒徑、提高表面帶電量提高其溶解度[60]。探究食品基質中各組分及加工工藝對菜籽蛋白特性的影響是非常有必要的。

3.2 乳化性

乳化性作為蛋白質的重要功能特性之一,主要因素除有蛋白質的分子量、帶電量等外還包括pH、離子強度等。Cheung 等[58,61]系統考察了pH(3、5、7)及離子強度(0、50、100 mmol/L NaCl)對富含菜籽球蛋白組分(CPI)和富含菜籽白蛋白組分(NPI)乳化性能的影響:就CPI 而言,其疏水性在pH3 環境中最高,并與離子強度呈負相關;pH 5 環境下其疏水性與離子強度呈正相關,這可能是因為該條件下CPI 的表面帶電量幾乎為0,體系中離子強度的增加有助于增加蛋白質流動性促進其構象改變;pH7 條件下,其疏水性隨離子強度的增大呈現先增大后減小趨勢,這與Paulson 等[62]的研究結果一致;其乳化活性在pH5 條件下最大(21.1 m2/g),并在pH5、7 環境中隨離子強度的增大而降低,而在pH3 環境下不受NaCl 濃度的影響,這與該條件下菜籽球蛋白間較強的靜電斥力相關;其乳化穩定性則受離子強度影響較大,在各pH 條件下均表現出隨離子強度增大而降低的趨勢。NPI 與CPI 相比乳化性較弱,具體表現為其疏水性在酸性條件下隨pH 增大而減小并與NaCl 濃度正相關;其EAI 在pH 3、5 條件下表現相當(18.7~19.4 m2/g),在pH7 條件下顯著下降(12.8 m2/g),而適當的鹽離子(50 mmol/L NaCl)可顯著增加其乳化活性;其乳液穩定性雖受環境pH 影響較小,但鹽離子會顯著加速乳化液的失穩。與上述研究不同的是,Kalaydzhiev 等[25]則發現利用堿溶酸沉法制備的酸沉蛋白(富含菜籽球蛋白)和酸溶蛋白(富含菜籽白蛋白)兩者乳化性能在不同pH(2、4、6、8、10)及NaCl 濃度(0、0.03、0.25 mol/L)環境中幾乎相當(57.46%~63.81%),并均在pH4 條件下最低,但兩者的乳化穩定性變化規律則完全不同,其中酸沉蛋白的乳化穩定性明顯優于酸溶蛋白,且幾乎不受環境pH 的影響,而酸溶蛋白的乳化穩定性受環境pH 影響較大。主成分相同的菜籽蛋白不同的乳化特性可能與其制備工藝及不同的評價方法有關。綜合而言,富含菜籽白蛋白組分與富含菜籽球蛋白組分的乳化穩定性均與蛋白表面帶電量呈正相關,鹽離子的加入不利于乳液穩定體系的維持。

3.3 凝膠性

菜籽蛋白的凝膠機制及凝膠特性與其組成成分、制備工藝及環境因素息息相關,如鹽離子有利于提高凝膠穩定性但對凝膠結構不利[19,63]、適當高壓處理(200~600 MPa)可降低蛋白的最低凝膠濃度并改善其凝膠性能[64]、尿素可削弱蛋白熱誘導凝膠的強度等[63]。Yang 等[65]對分別富含菜籽白蛋白(CP1)和菜籽球蛋白(CP2)的熱誘導凝膠(15%,w/v)進行了研究,發現酸性條件下的低溫熱處理可通過引起蛋白質變性后以分形理論機制形成顆粒絮凝凝膠,高溫處理則可通過破壞蛋白質的二硫鍵從而促進分子間以二硫鍵、共價鍵及非共價鍵等作用形成大孔致密墻網狀凝膠結構,并顯著提高凝膠的機械強度;其中CP1(熱變性溫度106~118 ℃)在pH 5、7、9 條件下的低溫熱誘導凝膠呈無序顆粒狀絮凝分形結構,持續熱處理可破壞其二硫鍵使蛋白的活性位點充分暴露,進而引起分形結構的“熔化”形成由分子間氫鍵支撐的大孔致密墻網狀凝膠結構,其中pH 9、120℃下凝膠的堅實度和彈性最優(20.4 kPa、4.8 mm);CP2(熱變性溫度83~93 ℃)在pH5、7、9 條件下的熱誘導凝膠形成機制與CP1 類似,較高負電荷密度及分子間靜電斥力是其大孔致密墻網狀凝膠結構形成的先決條件;總體而言,CP2 凝膠的堅實度因其蛋白組分分子量較大而高于CP1 凝膠、但凝膠柔韌性較弱。此外研究已表明轉氨酶處理[66]、糖化[59,67]和?;幚砜山档筒俗逊蛛x蛋白的最低凝膠濃度、提高凝膠特性[68?69]。

3.4 發泡性

發泡性是指蛋白攪打時捕捉氣體形成泡沫的能力,一般蛋白質的較小分子量、柔韌的分子鏈有利于其在空氣/水界面的發生有效的相互作用,提高發泡性能[70]。前期研究發現菜籽蛋白中白蛋白組分含量越高,其發泡性能相對較優[33,71],且有研究表明菜籽白蛋白與乳清分離蛋白、大豆分離蛋白相比氣泡性優越,0.5%~5%的菜籽白蛋白在pH3~10 環境條件下均具有>100%發泡性能,且泡沫穩定性較強[9,19]。Fetzer 等[14]采用弱酸溶解超濾分離法從冷榨餅粕中獲得的菜籽分離蛋白表現出較高的發泡性(體積膨脹率達1834%~2834%),并高于酸沉蛋白(富含菜籽球蛋白)。Zhang 等[32]研究發現不同酸沉菜籽分離蛋白的發泡性及發泡穩定性隨酸沉pH(3.0~5.5)的增大而降低,其中pH3 酸沉蛋白的發泡性能最優,這可能與不同pH 條件蛋白的構象不同有關[72]。而菜籽蛋白不同的改性處理也會影響其發泡性能,譬如丁化作用會同時降低菜籽球蛋白組分的發泡體積和泡沫穩定性,甲基苯磺酰氯磺胺化(修飾度≥90%)會在顯著提高其泡沫穩定性的同時幾乎不影響其發泡體積[73]。此外,菜籽蛋白中的多酚有利于穩定其發泡性、植酸則會通過與蛋白相互作用而降低其發泡性能[17]。目前對菜籽蛋白的起泡性評價指標不一致,無法進行有效的分析比較。

4 菜籽蛋白在食品中的應用

關于菜籽蛋白及其水解產物在食品中的應用已有諸多研究報道,譬如在加工肉制品方面,菜籽濃縮/分離蛋白的應用可提高肉質品的保水性和產品穩定性,Cumby 等[74]發現經過酶解的0.5%的菜籽蛋白水解物可顯著改善豬肉糜的持水能力;菜籽濃縮蛋白可作為香腸配方中干酪素的替代物,用于增強香腸產品的口感和風味[75],且菜籽白蛋白部分替代乳清蛋白在保證產品穩定性的同時降低其動物蛋白的含量[76?77];在烘焙產品方面,菜籽分離蛋白可用作面包產品乳化劑,Kamela 等[78]研究發現9%菜籽分離蛋白可顯著增大大米面包的體積并改善其蜂窩狀組織結構,同時提高面包的氨基酸營養價值;在調味制品方面,Aluko 等[79]探究發現用菜籽分離蛋白或其水解產物可替代蛋黃醬中部分蛋黃以提高其乳化性,在不影響產品穩定性的條件下,菜籽蛋白、菜籽蛋白水解度為7%和14%水解物的最大添加量分別可達15%、20%和50%(w/w),但菜籽蛋白添加量的增大會引起蛋黃醬色澤的加深;在飲料方面,菜籽分離蛋白(組分為:40%~65%菜籽球蛋白與35%~60%菜籽白蛋白)可用于果汁、軟飲、運動飲料等產品中以增加產品的營養性[48];此外,甜點、奶酪、冰淇淋、預制食品等中也可不同程度的添加菜籽蛋白產品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從2010 以來,歐盟食品安全局及FDA 已先后批準三家公司的菜籽蛋白產品用于食品行業,2019年澳新食品標準局也受理了某公司CanolaPRO?作為新型食品的申請。菜籽蛋白作為植物基蛋白在食品行業有較大潛力,可食用菜籽蛋白產品開發前景可觀。

5 結語

菜籽餅粕作為一種優質植物蛋白資源,長期以來絕大部分被用作動物飼料,極大程度的降低了其經濟效益。隨著植物蛋白市場需求的不斷擴增、菜籽蛋白產品在歐盟、美國等市場的食品用批準以及其降血壓、保肝及抗氧化等功能活性的研究,菜籽蛋白前景可觀。當前,菜籽餅粕蛋白產品的產業化生產主要采用鹽溶法輔助超濾及膜分離技術,該工藝雖綠色環保,但工藝復雜且成本較高,一定程度上會成為其與大豆分離蛋白市場競爭的不利因素,而傳統堿溶法提取靶向性較低,制備所得蛋白產品感官品質及物化性能相對較差,尤其是其口味發苦、色澤發黃、溶解性較差。目前山奈酚3-O-(2'''-O-芥子酰-β-槐糖苷)[80]已被確認為菜籽蛋白苦味的關鍵物質,進一步優化菜籽蛋白制備工藝,尋求一種綠色、成本合理且產品性能優良的工藝方案是未來趨勢。再者,菜籽蛋白及其水解物雖可用于增強不同食品的營養和功能特性(如乳化特性、粘結力等),但其主要組分菜籽白蛋白和菜籽球蛋白特性差異明顯,兩者協同/拮抗效應尚不清晰,明晰兩組分不同復配體系功能特性有助于擴大其使用范圍;且食品基質中各組分對菜籽蛋白功能特性的影響規律及機制也有待進一步研究。

在后續研究中,一是可根據菜籽蛋白的不同制備方法特點,對其進行有效組合以提高蛋白的制備質量、降低制備成本;二是闡明菜籽白蛋白與菜籽球蛋白不同比例體系的復配效應及影響機制,充分利用兩組分不同的乳化和凝膠性能,為拓展菜籽蛋白應用范圍提供基礎;三是明晰菜籽蛋白中多酚、纖維等組分以及食品基質中各組分對其功能特性的影響規律機制,以及食品加工工藝如高壓、高溫、膨化等對其功能發揮的影響,為開發不同食品用菜籽蛋白預制配方提供理論基礎。

猜你喜歡
餅粕溶解性菜籽
油菜籽粕飼料的物理脫毒及應用
The 2022 Report on the Work of the Government
共沉淀引發的溶解性有機質在水鐵礦/水界面的分子分餾特性*
響應面法優化胡麻籽餅粕黃酮提取工藝及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垃圾滲濾液中溶解性有機質與重金屬絡合機制研究現狀及展望
油茶餅粕的農業應用價值與方法
春天時蔬菜籽頭
互相考一考
垃圾滲濾液溶解性有機物的分子指紋特征
物質的溶解性(部級優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