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色經典傳播的媒介衍變

2021-07-01 08:40康艷艷
出版廣角 2021年10期
關鍵詞:英雄傳呂梁媒介

【關? 鍵? 詞】《呂梁英雄傳》;紅色經典;媒介;傳播

【作者單位】康艷艷,呂梁學院中文系。

【基金項目】2019年山西省藝術科學規劃課題“晉綏新聞人口述歷史紀錄片研究”(2019C28);2018年山西省哲學社會科學課題“紅色生態視域下晉綏邊區革命文學及時代價值研究”(2018B226);2018年山西省哲學社會科學課題“《晉綏日報》文藝副刊及當代啟示研究”(2018B222)。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1.10.022

中國現當代文學中佳作涌流,各領風騷?!秴瘟河⑿蹅鳌纷鳛榧t色經典,在特定的歷史、政治、文化背景下具有獨特的范本意義,既為“革命英雄小說”的寫作提供了范例,也為紅色經典的媒介衍變提供了可資借鑒的范本,被改編成連環畫、電影、電視劇、舞劇等。

在現代傳播語境中,紅色經典既要在不同的媒介環境中獲得新的確認,也要在不斷重構中實現其價值。有學者認為,在現代傳媒文化語境下,文學傳媒是繼世界、作家、作品、讀者之后的第五要素,對文學的存在方式有著重大意義[1]。從這個意義上說,紅色文學經典的生產不僅受制于一定的現代傳播語境,也依賴每個時代的媒介技術發展為其提供的可能性?!秴瘟河⑿蹅鳌肥茄影矔r期長篇小說創作的成功實踐,也是現代文學傳播衍變的典型文本,因此,在當下媒介語境中梳理、挖掘其媒介衍變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從報紙連載到書籍出版:印刷媒介時代紅色經典的文本生產

在中國現當代文學史中,以抗戰烽火為題材的作品數不勝數,其中,《呂梁英雄傳》是第一部反映中華民族全民艱苦抗敵的經典之作。它既是作者馬烽和西戎的代表作,也是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在晉綏邊區的實踐成果,其藝術成就對中國現當代文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因此,探討《呂梁英雄傳》文學傳播的媒介衍變已然超越了它本身的價值,具有折射整個中國現當代文學史中紅色經典媒介建構價值的意義。

《呂梁英雄傳》從1945年6月5日至1946年8月20日在《晉綏大眾報》連載,共95回,這是它首次通過大眾傳媒進行文本傳播。隨著工業革命的爆發,印刷機大規模機械化生產為文學作品傳播提供了可能,報刊也成為文學傳播和文學活動的主要媒介。

抗日戰爭時期,晉綏邊區交通閉塞,傳播手段落后,群眾文化水平普遍較低,根據地為了將黨的精神、政策、理念傳遞給廣大群眾,特地創辦了機關報《晉綏日報》和通俗報紙《晉綏大眾報》。為了完成抗戰使命,滿足受眾的需求,增加文藝作品以提高報紙的可讀性、趣味性成為這兩份報紙的辦報策略,因此,《呂梁英雄傳》通過報紙這一大眾傳媒進行文本傳播成為必然選擇。

艱苦的烽火歲月中,晉綏邊區的百姓親歷了血與火的考驗,馬烽、西戎耳聞目睹了許多機智勇敢的民兵事跡。在學習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后,馬烽、西戎二人結合切身感觸,產生了把“敵后抗日軍民在偉大領袖毛主席領導下,與日本帝國主義、漢奸走狗斗爭的英雄事跡記載下來,譜以青史,亢聲謳歌,弘揚后世,變為巨大的精神力量”的創作動機[2]。于是,馬烽和西戎收集了大量的一手資料,采用章回體的傳統小說形式,生動再現了呂梁山康家寨村廣大人民群眾英勇抗擊日寇、和漢奸做斗爭的戰斗生活場景。雖然小說的故事情節有漏洞、人物性格也不夠突出,但作品仍然受到廣大群眾的喜愛,成為當時街談巷議的重點。故事中的民兵英雄婦孺皆知,讀者紛紛寫信表達自己的敬意,更有教師將其作為識字教材進行普及教育。當時的文學生產過程和媒介生態環境決定了《呂梁英雄傳》早期傳播的媒介選擇,同時也決定了同一時期紅色經典文學作品的傳播路徑。該時期的文學被賦予了強大的社會功能,與報紙滿足受眾對現實世界的需求有著共同之處,這也是《晉綏大眾報》成為《呂梁英雄傳》首次面向大眾傳播的媒介渠道的根本原因。

隨著印刷技術的興盛發展,現代文學的傳播路徑發生了轉向,也為小說的繁榮提供了文化空間。1946年,周恩來率中共代表團去重慶參加政治協商會議,為了介紹抗日根據地的大眾文藝成就,馬烽、西戎修訂了《呂梁英雄傳》的前37回,并將文稿交由呂梁文化教育出版社出版。這是《呂梁英雄傳》的最初版本,在《新華日報》連載后得到國統區文藝人士的熱烈反響。從報紙連載到匯編成書,《呂梁英雄傳》的文學傳播進入了新的出版傳播階段,隨后又被新華書店、東北書店、蘇中韜奮書店等重印。上海通俗書局于1947年1月也進行了翻印,不過為了通過國民黨的審查制度,小說做了適當刪減。

《呂梁英雄傳》第三個版本由作者重新校改,內容情節也做了修改,由95回改為80回,于1949年5月出版。之后《呂梁英雄傳》被翻譯成朝鮮、日、俄、波蘭、匈牙利等多種外文在國外出版發行?!拔幕蟾锩苯Y束后,紅色經典再度被出版界重視,馬烽、西戎對《呂梁英雄傳》做了最后的修改,并于1977年12月由人民文藝出版社出版。

文字符號的穩定性在一定程度上賦予了文學作品權威性,可以說,《呂梁英雄傳》的文學史地位正是在印刷媒介時代奠定的。在隨后幾十年的傳播過程中,《呂梁英雄傳》及其建構的紅色經典文學,在報紙和書籍之間實現了跨越時空的傳播,成為不同歷史語境和文化場域的經典性文本。經歷艱辛的軍民抗戰,早已深入每一個中國人的內心,正是身處這樣的紅色土壤,激發了讀者對《呂梁英雄傳》的閱讀需求,推動其出版與再版。

不同版本的《呂梁英雄傳》

二、從文字敘述到影像再現:新媒體時代紅色經典的價值重構

進入20世紀后,大眾傳播經歷了從文字到圖像的符號轉變,正如丹尼爾·貝爾所言,當代文化正在變成一種視覺文化[3]。與印刷時代相比,圖像時代有著更加輕松、直觀、通俗的符號體系,小說文本需要讀者通過想象參與作品的再創作,而視聽傳播則直接呈現一個個具象的場景和人物。雖然《呂梁英雄傳》誕生于印刷時代,但其所具有的超越時代的永恒價值,在視覺傳播時代仍然激發人們通過新的媒介渠道去重構的沖動。

《呂梁英雄傳》成書后,1950年8月由大眾美術社改編為系列連環畫,這是新中國成立后最早出版的一套連環畫套書,開創了連環畫套書的先河。全書共6冊,分別為《樺林霸》《地頭蛇搶親》《張老漢跳崖》《美人計》《大擺地雷陣》《解放漢家山》。整套連環畫由多位資深連環畫家共同創作完成,采用寫實的畫法再現了《呂梁英雄傳》的意境,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紅色經典的特殊性與連環畫的普及性相結合,極大加速了《呂梁英雄傳》的傳播。這是《呂梁英雄傳》第一次從文字符號轉換成圖畫符號,在傳播實踐中跨越了媒介之間有效的文本轉換。

新中國成立后,北京電影制片廠將《呂梁英雄傳》改編拍成黑白電影《呂梁英雄》,1950年在全國上映。這是《呂梁英雄傳》首次被搬上銀幕,也是視聽媒介最早對《呂梁英雄傳》進行文本類型轉換。導演準確把握了小說革命英雄主義的獨特風格,盡量還原晉綏邊區的風情風貌,凸顯了民兵在與日偽軍艱苦斗爭中機智勇敢、甘于奉獻的民族革命精神,很好地將小說的重大歷史意義轉為銀幕上流動的影像。

與文字的內在想象不同,電影以直觀的畫面與連續的鏡頭呈現歷史場景,通過語言、音樂、色彩、圖形等不斷刺激觀眾的視覺感官,從而幫助觀眾構建作品的整體符號世界。雖然受當時技術的限制,電影拍攝存在一些瑕疵,但《呂梁英雄傳》的影像敘事再創造是成功的,一度風靡于全國大小影院,在影像敘事中實現了對現代文學的重新書寫與再次建構。

21世紀以來,隨著影視市場的繁榮,文學與影視的關系日益緊密,很多經典小說被改編為電影或電視劇,成為大眾消費品。但影視界幾次嘗試改編《呂梁英雄傳》都不成功,直到2004年,呂梁地委、行署為慶祝中國人民抗戰勝利60周年,決定將其改編成電視劇,并且由資深作家張石山出任編劇,得到了作者的首肯?!秴瘟河⑿蹅鳌繁桓木帪?2集電視劇,于2005年8月在中央電視臺播出。這次改編運用成熟獨到的電視藝術技巧,刻意營造了真實的敘事空間,熱情謳歌了抗日民兵英雄,既保持了原著精神,又不拘泥于原著,體現了濃厚的地方民俗色彩,激發了觀眾的愛國熱情。

14年艱苦抗戰,中國人民那種反抗、互助而無畏的精神正是民族精神的精華所在,? 《呂梁英雄傳》的思想性通過藝術形象得到審美化表達,并超越了時空限制,獲得了當代觀眾的認可,達到了重塑經典的目的。

紅色經典是經過時間積淀的文本,蘊含著豐富的審美價值。新媒體時代如何挖掘紅色經典資源,探索紅色經典文學的影視化路徑,是當務之急。從這點來看,《呂梁英雄傳》的影視化探索,實現了對紅色經典文學價值的重構,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三、從在線閱讀到舞臺?。荷缃幻浇闀r代紅色經典的多維建構

《呂梁英雄傳》文學文本生成后傳播的幾十年,正是人類媒介技術發展最快的時期,也是文學傳播價值全面重構的重要時期。如今,互聯網已成為人們溝通的主要工具,基于數字化技術的社交媒介不僅改變了媒介生態,也為文學的傳播建構了全新的媒介語境,直接影響了紅色經典的傳播方式??梢哉f,文學活動經歷印刷媒介時代、視聽媒介時代進入了社交媒介時代。

在社交媒介時代,電子閱讀極大沖擊了紙質閱讀。微信讀書、喜馬拉雅FM、QQ閱讀等眾多在線讀書軟件正在培養互聯網用戶的閱讀習慣,也為紅色經典建立了新的媒介場域。如微信讀書推出了人民文學出版社、北岳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呂梁英雄傳》,以及收錄有《呂梁英雄傳》的山西作家群選集電子書籍,成為受眾閱讀、傳播紅色經典的便捷渠道。社交媒介的分享功能,使得《呂梁英雄傳》在微信社交圈迅速產生病毒式傳播效應。讀者在閱讀時不僅可以隨時記筆記,還可以和好友互動進行思想交流,從而使閱讀從傳統的個人行為變為強化社交的行為。

當然,我們也不難發現,與印刷時代、視聽時代相比,基于閱讀APP的電子閱讀出現了娛樂化、碎片化特征傾向,消解了傳統媒體為紅色經典營造的嚴肅感和神圣感,對紅色經典的權威性產生了消極的影響。一些讀書軟件過于追求點擊率和用戶流量,把閱讀主體變成用戶而非單純的讀者,這使得在線閱讀變為一種膚淺的社交狂歡,這種現象亟須警惕。

值得關注的是,除了線上閱讀,《呂梁英雄傳》舞劇的上演再次使其受到觀眾的青睞。為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呂梁英雄傳》舞劇在山西大劇院首次演出。舞劇創作團隊名家薈萃,陣容強大,共4幕10個場次,最大限度還原了小說的故事情節,對觀眾來說是一場直抵人心的沉浸式體驗?!秴瘟河⑿蹅鳌肺鑴∫跃康奈璧副硌?、濃郁的山西民間風格、獨具特色的表現手法、鮮活的藝術人物形象,唱響了一曲愛國主義的贊歌,跳出了英雄的血性與精神,營造了一個多重內涵的藝術空間;既尊重原著精神,又體現了獨特的文化傳承,實現了對原作的多維建構,從而使這部紅色經典獲得了傳播的絕佳空間媒介。與印刷媒介、視聽媒介、社交媒介不同,舞劇為人與人、人與文學、文學與多重領域提供了一個生動的空間媒介,使《呂梁英雄傳》進入一個多維的媒介語境,成功規避了紅色經典被娛樂化、被游戲化的尷尬。

作為中國現代文學中“革命英雄小說”的范本,《呂梁英雄傳》真實反映了中華民族全民抗敵的歷史,以及呂梁人民不畏強險、迎難而上、甘于奉獻的民族精神。人類歷史證明,一個民族的發展需要強大的精神引領,近代中國從積貧積弱一步步發展到現在的繁榮昌盛,靠的正是像呂梁英雄這樣不畏艱難、自強不息的精神,這也是《呂梁英雄傳》作為紅色經典的精神價值所在。這種價值歷久彌新,在人類媒介技術的演進過程中不斷被重構、重塑與傳播。

從文學生成以來,《呂梁英雄傳》不僅實現了從印刷媒介、視聽媒介、社交媒介到空間媒介的代際傳承,衍生出植根于不同媒介生態的多元文本,成為一個觀察紅色經典文學跨文本傳播的典型案例,也為新媒體語境下紅色經典文學的傳播提供了富有價值的樣本。

|參考文獻|

[1]單小曦. 現代傳媒語境中的文學存在方式[M].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

[2]馬烽,西戎. 《呂梁英雄傳》的寫作經過[J]. 晉陽學刊,1980(1):103-104.

[3]丹尼爾·貝爾. 資本主義文化矛盾[M]. 趙一凡,蒲隆,任曉晉,譯. 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9.

猜你喜歡
英雄傳呂梁媒介
Raoultella terrigena RtZG1 Electrical Performance Appraisal and System Optimization
《射雕英雄傳》英譯本歷時近十年完成出版
田安平:講好鄉村振興的呂梁故事
省植保站站長楊軍赴呂梁調研
呂梁棗芽茶產業蓄勢待發
媒介論爭,孰是孰非
書,最優雅的媒介
射貂英雄傳
歡迎訂閱創新的媒介
張志民作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