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析柴燒與建盞龍窯燒制技藝

2021-07-06 09:53葉有興
名家名作 2021年6期
關鍵詞:龍窯建盞窯爐

葉有興

隨著當前社會的飛速發展,陶瓷行業也在不斷變革,但無論是地理環境還是社會人文,都會成為影響窯爐發展的重要因素。據調查發現,我國最早的建盞龍窯歷史悠久,曾在晚唐五代的一段歷史中有所展現,而且建盞龍窯的發展也受到宋朝的斗茶文化影響,使得建盞龍窯發展興盛。在陶瓷行業發展的鼎盛時期,其制品甚至遠銷國外,這對我國經濟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隨著現代社會發展步伐的加快,各種新材料和新制品被研發出來,使得陶瓷文化逐漸被忽略,甚至曾一度退出歷史舞臺。

一、柴燒技藝

(一)柴燒的主要特征

柴燒作為一種古老的陶瓷燒制技藝,它的發展伴隨著中國瓷由粗放到精致、由原始到高級的演化過程。柴燒能夠讓建盞在燒制的過程中將釉水中的金屬元素完全氧化還原,而金屬元素在爐內氧化時也會形成新的組合方式。這一過程是無法人為預料的,所以當燒制完畢后,建盞美感十分自然,渾然天成。碰巧的是,柴燒方式的不確定性和建盞燒制的方法不謀而合,既能夠保證建盞的高質量,在無法預料的燒制過程中更多展現建盞的自然之美,也能為陶瓷行業博得更多的社會關注度。

(二)柴燒所呈現的獨特美

在所有的陶瓷燒制方式中,柴燒方式是最為傳統的燒制方法,其需要在燒制之前融入創作情感,然而當建盞入窯燒制后,其發生的變化無法預料,我們也無法估測出瓷釉表面的氧化反應。因此,創作者根本無法掌控建盞在柴燒過程中出現的變化,也無法預測出自己的作品會呈現出怎樣的獨特之美。這種無規律、不能預測的燒制過程,賦予了建盞變幻莫測的神秘感,并將我國傳統美學中的天然美和樸素美巧妙地展現出來。柴燒的建盞,其美源于自然,其本身具備的美感就是渾然天成的,但即便如此,柴燒建盞也會因為其燒制環境和輔助柴燒的材料不同,展現出不同形式的藝術之美,這是我國柴燒方式燒制陶瓷展現的獨特之處,而創作者想要使自己的作品展現出更多的美,就需要對柴燒的方式給予重視,將其作用和價值充分發揮出來,以此為陶瓷行業的進一步發展奠定基礎。

二、建盞龍窯燒制技藝

(一)建盞龍窯的主要特征

《龍窯柴燒柿紅紫晶花》

《龍窯柴燒鐵銹茶葉苿》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對陶瓷的審美和陶瓷的燒制方式也在不斷發展和提升中。按燒制陶瓷的窯爐來分,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圓窯,另一類是龍窯。圓窯大多呈現出半圓形的結構,其結構與饅頭很相似,所以也被人們稱為饅頭窯。而龍窯則大多處于偏遠地區,其窯爐的建設需要結合地區的結構和走勢,借助天然的山勢優勢,讓整個窯爐能夠頭低尾高,呈現出一種向下俯沖的狀態,這也是該種窯被稱為龍窯的主要緣故。我國建盞藝術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不斷前行,直至宋朝才逐漸達到頂峰,在當時,各地出現諸多仿燒窯,當然還有部分區域建造黑瓷窯,這都是受當時的建盞藝術影響的。

(二)建盞龍窯燒制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建盞龍窯的燒制過程十分復雜,如果燒制人員想要燒制出完好而又成功的建盞龍窯作品,就要精準管控燒制過程,明確建盞龍窯燒制的核心技術,并對整個建盞龍窯的燒制過程給予高度重視。因龍窯擁有特殊結構,所以在燒制之前對龍窯燒制的核心技術加以分析變得十分重要。大多數的龍窯都修建在靠山之處,其需要脊柱山體的坡度和密度,同時需要自然抽力的加持,以此保證窯內的空氣和火焰能夠達到燒制陶瓷的最佳標準。建盞龍窯的頭部大多是圓形結構,緊接著就是龍窯頭,同時也是龍窯的窯室。在燒制過程中,龍窯內部的窯室主要裝載不同的坯件,這也是建盞龍窯最為重要的區域。然而若窯室過長,就會增加溫度管控的難度,若一旦出現類似問題,那么其燒制的瓷器制品就很難達到標準,經過燒制的建盞很可能成為殘次品。

因此,為保證建盞龍窯的燒制結構完整,燒制的建盞成功率高,在燒制前,燒制人員就需要對龍窯的頂部進行相應處理,同時將龍窯的底部鋪上砂層,從而避免在燒制過程中陶瓷器皿出現移動較大的情況。龍窯尾部是出窯的重要結構,所以為了防止出現出窯時溫度過高、窯內火焰流速過大等問題,我們可以在龍窯尾部增設抽力裝置,若有條件,還可以在龍窯尾部增加傳感裝置,以此實現對龍窯出窯的合理把握,確保窯內的溫度符合標準,從而提升龍窯的經濟性,增加龍窯的燒制產量。

為了進一步提高建盞龍窯的燒制效率,我們應當結合以往建盞龍窯燒制中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對其問題進行解決,從而加強對建盞龍窯燒制過程的把控,以此提升所燒建盞的質量。另外,還應該重點關注建盞龍窯的匣缽,匣缽擺放位置的高低對建盞龍窯內部環境結構穩定性影響很大。因整個陶瓷燒制采用的是傳統的柴燒技藝,所以其應根據傳統燒制技術的陶瓷燒制標準控制熄火時間,而建盞龍窯的熄火時間大概在5~7天,若熄火過程的溫度變化大也會影響建盞品質。

(三)建盞龍窯燒制之妙

建盞龍窯需依山而建,其山體的不同實際情況也會影響龍窯燒制。因此,在建造龍窯時,相關工作者需要結合不同山體的實際情況,最大限度地發揮出山體優勢。隨著建盞的不斷發展,龍窯燒制的窯體也在不斷地發生變化。以往的單一結構已經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斷演變成了分式結構,這種結構也被稱為隔艙式龍窯。相比于單一結構的龍窯,這種隔艙式龍窯的優勢更為突出,其不僅使龍窯燒制的溫度均衡,同時保留了單一式龍窯對火焰的控制能力,極大地提升了建盞龍窯的燒制效率。隔艙式龍窯燒制的瓷器,既是陶瓷燒制的創新,同時也是我國古代人民智慧的展現,其既體現了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也帶動了我國瓷器行業的持續發展。

綜上所述,柴燒是一種古老的燒制方法,柴燒的不規則性和不可控性能夠將建盞的自然之美充分展現出來,同時賦予建盞一種神秘感。但是傳統重在技術,當代更傾向于觀念,如今將傳統的燒制技藝運用在現代創作中,如何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進行創新,是現代建盞創作者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作為一名建盞創作者,要不斷學習,勇于探索,從而使現代柴燒的手法達到一個更高層次的審美要求。

猜你喜歡
龍窯建盞窯爐
龍窯的火不熄
建盞謠
火焰制造者
品牌建設于建盞產業的發展
河南滎陽市一碳素廠窯爐坍塌 致3人死亡3人受傷
“活著”的龍窯
涅槃重生,土火交融的建盞之美
龍泉寶溪百年青瓷龍窯特性思考
行業首條“負離子生態石”寬體窯在恩平點火
科達承建561 m最長拋釉磚窯爐順利投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