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黨的百年精神譜系中的“常州三杰”精神再提煉及語用分析

2021-07-06 01:49袁崇安
常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1年3期
關鍵詞:三杰革命家求真

袁崇安

瞿秋白、張太雷、惲代英是中國共產黨建黨早期重要的領導人,為中國革命做出過突出的貢獻。他們是常州籍優秀革命家的杰出代表,被稱作“常州三杰”?!皶锩摇薄坝肋h的青年”“青年的楷?!?,同城同脈,這在全國城市,尤其在多出文人、少出革命家的江南城市中是不多見的一個文化現象,頗有研究和宣傳的價值?!俺V萑堋弊鳛閭€體研究已經頗為充分,但是作為群體文化現象研究還較少,特別是對“常州三杰”精神的提煉概括還是眾說紛紜,難成定論。

“常州三杰”精神的概括提煉是一個積累的過程,要更精準、更富時代性地刻畫瞿秋白、張太雷、惲代英“三杰”的共同精神氣質,需要對以往“常州三杰”精神提煉概括的內容、方法、形式進行梳理,并參照其他黨史先進人物精神的提煉表達,找出“三杰”精神概括的方向方法,從而探求更適當、更凝練的表達。

一、“常州三杰”精神提煉概括的規律方法

筆者試圖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進行梳理,另辟蹊徑,在史學研究的基礎上,采用語用學原理,運用關鍵詞統計的辦法,分類定位、層層梳理、比較篩選,并結合時代價值進行邏輯歸納和話語分析,從而去粗存精,撥云見日,突出鮮明特征,以達成更多共識。

(一)“常州三杰”精神提煉的語用學方法

語用是人們在一定語境中對語言的實際運用。語用學即語言實用學,是研究語言運用及其規律的科學,它主要研究在不同語境中話語意義如何恰當地表達和準確地理解[1]。

對“常州三杰”精神眾說紛紜主要是因為一般的研究者主要用傳統的語義學去概括,而少有用語用學去提煉的。語義學主要研究非語境意義,即字面意義、抽象意義;而語用學則主要研究語境意義。用語用學的觀念和方法提煉概括“常州三杰”精神,就是既要重語義表達,更要綜合考慮精神提煉的歷史語境、時代語境、傳統文化語境、地方語境等因素,提煉用語要有較高公認度、歷史傳承性和當代價值。本文除了注重運用語用分析法,還采用了話語分析法,特別是話語的定量分析法,用關鍵詞統計、比對的方法,觀察某一用語“有多少人說”,從而看出人們概括“三杰”精神時使用語言的趨向[2],從而把握精神表達的共識性。同時,本文重視英雄群體精神話語的分析策略、政治動機、價值預設及其實踐功能,致力于追求優化提煉用語在社會實踐中的權力關系、傳播和運作的社會化過程、作用方式和表達形態等[3]。

(二)“常州三杰”精神提煉應遵循的規律

在運用語用分析、話語分析和統計比較法之外,“常州三杰”精神的歸納提煉還應該遵循英雄人物精神提煉的五個一般規律:

1.言簡與意賅相結合

對革命精神的提煉概括要遵循簡明扼要、整齊易記、便于傳播的原則,不能貪大求全、面面俱到,要善于抓住特征。在話語的整體意義上,羅素認為,整體有時并不比部分更實在,更有價值[4]。對具有最大普遍性的特征(如愛國等)有時反而不需要明確概括,它可能不言而喻或就內含在其他精神之中。認知語用學的關聯理論將話語意義區分為“顯義”(明示意義)和“隱義”(暗含意義),通過語用推理,“顯義”加上(認知)語境從而構成“隱義”,即話語的實際含義[5]。英雄精神的提煉也應該遵循這一原則,需要突出表達的精神特質要明示其“顯義”,其他過于普遍且重要的精神要素(如愛國等)則可以作為全部精神表述和“三杰”具體事跡語境內含的重要“隱義”,這樣有利于凸顯“三杰”精神的個性特征。同時,這樣進行語用推理和理解,可以使得提煉后的人物精神表達言簡而意賅。

2.共性與個性相結合

對某個英雄人物或某個群體精神的概括,要體現共性與個性相結合的原則。任何一個英雄人物都是生活在一定時代背景下的,身上必然會打上深深的時代烙印,并且具有時代先進群體的共同特征?!俺V萑堋本褚脖厝痪哂屑t船精神、雨花英烈精神、井岡山精神等其他英雄群體精神的共同特征。在共性的基礎上,要更加重視概括其鮮明的個性,否則就會造成千人一面的問題。歸納“常州三杰”精神的共性首先要進行身份定位。他們同為書生革命家,同是中共早期的尋路者、播火者;他們犧牲得較早,同是“永遠的青年”,是青年的楷模?!叭堋钡膫€性是他們共同的個性,是區別于全國或其他地方的革命家群體的個性,不是他們個體的不同的個性。此外,在分析黨史人物精神特征時要兼顧其黨性特征與人格特征,注重梳理分析時的分類概括,不能偏廢,以便于全面表述其精神特征的共性。

3.抽象與具象相結合

人物精神提煉是用精練的語言對其內在特質進行高度概括的過程,用語必然具有抽象性。抽象的詞語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豐富的包容性,但同時也可能過于籠統、模糊,刻畫不準,所以,用語又不能太抽象。任何抽象的詞語都來自具體的事件和物象,在具體闡釋“三杰”精神時要能形成一一對應關系。如果能用一些象征物會更好,比如“江南第一燕”表現了瞿秋白的開拓創新精神,“驚雷”可以表現張太雷的斗爭精神,“磷火”則是借用惲代英獄中的名言表現其斗爭精神和犧牲精神。因而,英雄的精神應該是精準的抽象與生動的具象相互印證的價值譜系,不應該僅僅是抽象的名詞。在精神表達的詞語結構上,盡可能兼顧抽象與形象,如采取偏正結構的“修飾語+中心詞”的表達方式。

4.歷史與現實相結合

意大利歷史學家克羅齊有句名言叫“一切真歷史都是當代史”[6]。歷史不僅是客觀的敘事,歷史也是一種思想活動。特別是對歷史人物精神的提煉,既不能脫離當時的歷史背景,又不能忽視當下的時代需要,應該體現歷史價值與當代價值的契合。

5.全黨與地方相結合

一個時期的歷史人物精神的概括,應當與當地的歷史傳統和當下的時代精神相勾連,體現地方文化特色、民風特征、市民性格等。因為,任何一個歷史人物都必然有其生長的文化基因,而今人研究他們的精神譜系,也正是因為他們對于當下具有精神價值和文化價值?!俺V萑堋本竦奶釤挳斎浑x不開常州地方歷史文化和時代精神背景。

二、“常州三杰”精神提煉概括的系統梳理

筆者通過知網和百度搜索,發現提煉概括“常州三杰”群體精神的文章很少,權威性的文章更少,截至2020年12月,共搜索到11篇相關論文。通過統計這些文章概括用語的頻次可以分析出這些作者傾向性的共識。下面先按照論文發表的時間順序羅列主要作者的觀點,然后在此基礎上進行分析。

汪誠國將“常州三杰”精神概括為:變革圖強的愛國精神、心系人民的獻身精神、積極探索的創新精神、堅持不懈的求知精神、胸懷大志的奮斗精神[7]。

沈建鋼認為“常州三杰”精神包括八個方面:一是胸懷抱負,志向遠大的時代弄潮精神;二是理想崇高,信念堅定的大無畏獻身精神;三是熱愛祖國,忠于人民的愛國主義精神;四是博覽群書,追求真理的求知探索精神;五是宣傳鼓動,發動民眾的革命鼓與呼精神;六是組織工農,武裝斗爭的實踐創新精神;七是不畏艱險,不怕困難的樂觀主義精神;八是嚴于律己,真情待人的尚德儒雅精神[8]。

曹祖平認為,應該弘揚“常州三杰”胸懷國家、民族和人民,與祖國同命運、共患難,與人民同呼吸、共奮斗的精神,牢固樹立為民宗旨;一切從實際出發、解放思想、務實創新、敢為人先、勇爭一流的精神,為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而努力;立黨為公忘己身、品德高尚、清正廉潔、執著反思、忠誠事業的精神,開創率先科學和諧發展新局面[9]。

吳雪芬認為,“常州三杰”具有強烈的愛國意識和民族責任感、堅定的革命信念和共產主義理想、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精神、理論聯系實際的優良作風[10]。

余杰等認為,“常州三杰”具有胸懷天下的愛國精神、勇于擔當的奉獻精神、孜孜以求的學習精神、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積極探索的創新精神[11]。

陳舒熠等認為“常州三杰”懷有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堅定的革命理想信念、理論同實際相結合的實踐創新精神[12]。

程金池等認為“常州三杰”精神包括五個方面:一是心系國家、民族和人民,與祖國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的愛國主義精神; 二是胸懷抱負、堅定理想信念、忠于革命、視死如歸的舍生取義精神; 三是百折不撓、不畏兇險困苦、敢于迎難而上的艱苦奮斗精神; 四是尊重事實、忠誠事業、一切從實際出發的實事求是精神; 五是解放思想、積極探索、勇于實踐、敢為人先的開拓創新精神[13]。

李澤昊則把“常州三杰”簡括為“愛國、奮斗、務實、革新”[14]。

陳康等將“常州三杰”精神概括為:勇于擔當的時代先鋒精神、信念堅定的大無畏獻身精神、值得歌頌的愛國主義精神、渴求新知的探索精神[15]。

康藝佳認為,“常州三杰”具有勤奮求知的品質風范、愛國憂民的品質風范、高尚人格的品質風范、英勇斗爭的品質風范[16]。

熊焱生等人新近對“常州三杰”精神進行了新的概括,認為“常州三杰”精神包括“一腔赤誠的愛國精神、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勇立潮頭的擔當精神、心系人民的家國情懷、視死如歸的浩然正氣”[17]。

以上這些概括,使用關鍵詞73個。筆者對一些近義詞進行歸并后提煉出17個核心關鍵詞,其中“愛國”出現11次,“創新”(“革新”“開拓創新”“探索”“敢為人先”“勇立潮頭”)出現10次,“奉獻”(“獻身”“舍生取義”“視死如歸”)出現次,“為民”(“憂民”“人民”)、“求真”(“務實”“實事求是”“聯系實際”)各出現6次,“理想”(“信念”)、“求知”(“學習”)、“奮斗”(“勤奮”)各出現5次,“擔當”(“責任”)、“百折不撓”(“不畏艱險”“不怕困難”)各出現4次,“高尚”“志向遠大”(“胸懷大志”“胸懷抱負”)各出現3次,“浩然正氣”“樂觀”“律己”“廉潔”“斗爭”各出現1次(見表1)。這些關鍵詞基本上涵蓋了“常州三杰”的主要精神,從頻次上也能看出愛國、創新、奉獻、為民、求真、理想信念、擔當、百折不撓這些精神在“常州三杰”身上體現得更為突出。關鍵詞使用頻次的高低,體現了共識度的不同。當然,我們并不能完全依據這些詞語的頻次排序確定“常州三杰”精神。

表1 “常州三杰”精神提煉用語頻次表

三、“常州三杰”精神提煉概括的基本分類

對17個核心詞匯進行分類歸納(見表2),可以進一步概括“常州三杰”精神,更加接近“常州三杰”精神的本質和個性。從品性層面看,黨史人物精神可以分為黨性、人格兩類;從身份層面看,“三杰”的精神可以分為其作為書生和革命家所具有的兩類精神特質。

表2 “常州三杰”精神提煉用語分類頻次表

筆者先將關鍵詞根據詞義進行歸類,再按關鍵詞頻次進行排列,然后結合語境進行語用分析,最后得出“三杰”精神的分類表達。從黨性上看,“常州三杰”具有奉獻犧牲、理想信念堅定、為民服務、責任擔當等精神特質。從人格上看,“常州三杰”是典型的愛國主義者。在愛國主義精神的感召下,“三杰”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而奮斗犧牲當視之為“志向遠大”,“愛國”與“志向遠大”這兩種精神是密切相關的。此外,“常州三杰”無疑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俺V萑堋本裨邳h性和人格上是統一的。

“書生革命家”是“常州三杰”鮮明的身份標識。許多先進的中國知識分子從十月革命之后、“五四”時期開始,為救國救民奮起追求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真理,積極探索社會主義道路,并在革命中起到重要的領導作用。陳獨秀、李大釗、毛澤東、周恩來等革命家都是書生出身的革命家,但是并不能都用“書生革命家”來標注,特別是毛澤東、周恩來都曾直接領導武裝斗爭,更多從事實際斗爭和國家建設實踐,較之“書生革命家”,他們更是實干家。雖然毛澤東在詩中也寫過“書生意氣”,但那是“指點江山,激揚文字”“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的領袖情懷和氣質。從地域上來看,川湘贛鄂皖等省份多出軍事革命家,而蘇浙滬等地多出知識分子出身的革命家。特別是中國革命早期,以瞿秋白、張太雷、惲代英等為代表的蘇籍革命家較早接觸了先進的思想,并前往蘇俄實地考察學習,成為黨的重要創建者和理論引領者??梢哉f,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是以理論(主義)為先導的,先進的知識分子在革命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理論宣傳作用。作為理論家的 “書生革命家”成為江南革命家的典型特征?!俺V萑堋本哂胸S厚的傳統知識底蘊與先進的現代知識儲備,求知、求真自然成為其作為革命知識分子的突出特征。當然,“書生革命家”之于“常州三杰”既有光輝的一面,也有其固有的不足。他們是中國革命早期在曲折中探索的縮影,經歷了對敵斗爭,黨內斗爭,協調與蘇俄、共產國際關系等多種復雜的局面,有執著堅韌的一面,但也有缺乏實際經驗的一面。

作為革命家,“常州三杰”應然具有敢為人先的開拓創新精神。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在政治上、組織上以及道路探索上,“常州三杰”都不愧為先行者,而且是先行者當中的領導者、拓荒者、弄潮者,這應是他們作為革命家最鮮明的特征。同時,求真、務實也是創新的前提,真正的革命家必然特別重視求真務實,這也是中國共產黨人實事求是傳統的體現。

對于“書生”,“常州三杰”精神的研究者們,更多地把目光投向他們求學求知的精神。當然,從地域背景上看,沒有“千古讀書地”的常州及其家族教育的發達,也就沒有“常州三杰”對先進知識的追求?!叭堋钡南冗M,首先是知識上的先進,但更重要的是思想上的先進以及實踐上的先進。求真知、悟真理、做實事,這也是馬克思主義知識分子的鮮明品質。所以,求真務實是“三杰”作為書生和革命家的共同品質。

四、“常州三杰”精神提煉的具體方法及內涵

在以上對“常州三杰”精神進行語義分類和語境分析的基礎上,我們還需進一步合并同類詞,剔除頻次少的詞,從而篩選出最能體現“常州三杰”精神特質的關鍵詞。此外,有的高頻詞可以直接采用,有的高頻詞及其表達的精神內涵隱含在字面意義背后。有些詞語頻次不高,被不恰當忽視,應予以強化使用。

(一)剔除低頻詞

剔除“廉潔”“律己”“樂觀”“浩然正氣”這些關注度比較低的詞語,雖然這也是“常州三杰”共同的精神特征,但是這些是他們最基本的素質,并非其十分突出的特征。

(二)歸并同義詞

在上述基礎上,筆者對一些同義詞或意義相關的詞進行歸并(見表3)?!皧^斗”“斗爭”“奉獻”“獻身”這幾個關鍵詞可以進行歸并?!皧^斗”與“斗爭”、“奉獻”與“獻身”在意義和程度上有所不同。如果用“奮斗”進行概括,與之搭配的就是“奉獻”;如果用“斗爭”進行概括,與之搭配的就是“獻身”“犧牲”?!叭堋睂χ袊锩呢暙I不僅僅是奉獻,而是犧牲,因而用同義詞“犧牲”更為恰當。經過以上3個關鍵詞的歸并和以“斗爭”替代“奮斗”,第1組“三杰”精神可用“斗爭犧牲”精神來概括(詞頻為13),在此短語前加一個修飾語“百折不撓”就可更形象地表達為“百折不撓的斗爭犧牲”精神(詞頻為17)。

表3 “常州三杰”精神提煉用語初次合并表

在關鍵詞歸并中,把高頻詞“奮斗”歸并入僅有1個頻次的“斗爭”而不是相反,從而概括出“三杰”的“斗爭犧牲”精神,而不是“奮斗奉獻”精神,這是本文觀點與以往作者觀點鮮明的不同之處,故需特別著墨闡明。

“斗爭”一詞只有1個作者提及,雖然斗爭精神是革命家必備的精神,而且是很鮮明的特征,在“常州三杰”身上體現得也很充分,但是以往作者可能認為,正是因為這是革命家最普遍的特征,反而不能成其最顯著的特征。另外,“斗爭”一詞自改革開放以來已經逐步退出了現代話語體系,往往為了突出人物精神的時代性而在提煉的時候為“奮斗”一詞所取代。這些都成為“斗爭”一詞受關注較少的原因。但在新時代,無論是全面從嚴治黨還是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斗爭精神都已重回現代話語體系,并且顯得非常必要和重要。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黨員干部要發揚斗爭精神,增強斗爭本領,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他還將周恩來“自我改造”思想和實踐概括為“自我革命”精神[18]。

自我革命也是一種斗爭精神。瞿秋白犧牲前在獄中寫下的《多余的話》是來自靈魂深處的自我拷問。從少年時起,惲代英就開始了“堅韌、剛毅、耐勞、茹苦的鍛煉”,長期記自省日記,思過、知過、悔過,以儒家傳統修身方法,實現新道德的自我完善;同時,他還成立“互助社”,擬定自省表,敦促成員加強自身修養[19]。張太雷立志做“震碎舊世界的驚雷”,一改先前“做官發財的心念”,認識到“富貴是一種害人的東西”,要“求一點高深的學問”,并以之為“最快樂的事”?!俺V萑堋眾^斗的短暫一生就是一個不斷加強自我革命進而推動社會革命的歷程。

雖然“斗爭”是“奮斗”的激烈形式,但是“奮斗”和“斗爭”在具體形式上還是有差異的?!皧^斗”側重于勤奮,殫精竭慮、鞠躬盡瘁;“斗爭”側重于針鋒相對,或者是你死我活,或者是克服缺點錯誤?!俺V萑堋倍际亲钣⒂碌亩肥?,其英雄氣概可歌可泣?!叭堋泵媾R的中共早期革命斗爭形勢是極其復雜嚴峻的,他們都經歷了艱苦卓絕的斗爭犧牲歷程。無論是瞿秋白在黨內路線斗爭、在與蘇俄的領導權的爭奪中,還是瞿秋白、惲代英在獄中,抑或張太雷在戰場上,他們都經歷了千般曲折、萬般考驗,都保持了敢于斗爭的勇氣和堅持斗爭的精神。毛澤東在為《瞿秋白文集》題詞中指出,“他在革命困難的年月里堅持了英雄的立場,寧愿向劊子手的屠刀走去,不愿屈服”[20]。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曾在《人民日報》撰文指出,瞿秋白“表現出毫不妥協的斗爭精神”[21],張太雷“勇敢站在革命斗爭最前列”[22];《中國青年報》發表文章指出,惲代英“始終與青年在一起站在工作和斗爭的最前沿”[23]。所以,相較“奮斗”而言,“斗爭”可以更鮮明地概括“三杰”的精神。

第2組可以歸并的關鍵詞是“求知”“求真”“理想信念”“志向遠大”。 “求真”,即追求真理,是共產主義革命家的應然品質。它包括堅定的理想信念、務實的作風,也表現為為真理而敢于仗義執言甚至百折不撓地斗爭。堅定的理想信念是所有革命家最基本的共性特征,但并不能準確表達“三杰”鮮明的個性,實際上,“求真”一詞也包含了堅定的理想信念。這樣,可以把“理想信念”并入“求真”中(詞頻為11)。此外,“志向遠大”可歸入“理想信念”一詞中,“求真”詞頻進一步擴展為14。革命家的革命實踐都是從追求革命真理開始的,這是行動的先導。梁衡就將瞿秋白的精神界定為“覓渡”精神[24],《人民日報》在紀念瞿秋白的文章中也贊譽其具有“追求真理的求索精神”[21]。

“求知”則是中國共產黨人長期堅持、一脈相承的法寶?!扒笾迸c“求真”是密切聯系的,“求知”是“求真”的前提和基礎,“求真”則是“求知”的境界升華。兩者相加是恰如其分的?!扒笾薄扒笳妗本竦暮诵氖菍嵤虑笫?,而實事求是是黨一貫堅持的思想路線。這樣,第二組“常州三杰”精神可以概括為“實事求是的求知求真精神”,總的詞頻為19(見表4)。

(三)直采高頻詞

有的一級高頻詞可以直接采用?!皠撔隆薄案镄隆薄伴_拓創新”“探索”“敢為人先”“勇立潮頭”等同義詞,共識度也較高,詞頻排在第2位,11篇論文有7篇論文直接使用了“創新”一詞,另有3篇論文用了近似的“革新”“探索”“勇立潮頭”等關鍵詞(詞頻為10)。有一位作者還直接用了“敢為人先的開拓創新精神”一語,這是比較恰切的,也為本文直接采用(見表4)。瞿秋白21歲便成為赴蘇俄考察采訪第一人,抱著“為大家辟一條光明的路”的宗旨,短暫的一生創造了6個黨史上的“第一”[25]。張太雷在1921年之前就參與建立黨的早期組織,并成為派往共產國際的“第一個紅色使者”。惲代英建立了武漢地區最早的社會主義性質的社團。用“敢為人先的開拓創新精神”概括“三杰”精神,與“紅船精神”表達方式類似?!凹t船精神”的一個重要內涵是“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用“首創”一詞,表達的是中國共產黨成立這一“大事變”;而“三杰”作為中國共產黨早期革命家群體,用“開拓創新”來概括其精神則更合適。還有1篇文獻用“敢為人先、勇爭一流”概括“三杰”精神,這是符合時下“勇爭一流、恥為二手”的常州精神新表述的,而“敢為人先”在內涵和語體色彩上似乎更易為常州本地人所接受。

表4 “常州三杰”精神提煉用語再次合并表

(四)隱含大眾詞

有些最能表征人物共性的大眾化的詞語往往因為不能表達其特定群體的個性精神特征,而在提煉概括的時候被采取隱含而不是明示的辦法予以處理。11篇論文的作者,無一例外都將“愛國主義”概括進“三杰”的精神內涵,但是本文采取“隱義”而非“顯義”的辦法,因為這是所有中國共產黨人、所有革命者都具有的最普遍的精神情操,也是“中華民族民族精神的核心”[26],是中國人的共同的精神追求。大象無形,大音希聲,此時無聲勝有聲。而且,不以字面形式顯示并不等于不存在,正像“紅船精神”的提煉并沒有提到“愛國”一樣,愛國精神是隱含在其他具體表述中的?!盀槊瘛币彩撬泄伯a黨人的根本宗旨,也不需要特別標示出來。愛國、為民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須臾不能忘記。此外,提煉人物精神時,堅持精要而突出特點的原則,對一些最具普遍性的關鍵詞采取“隱義”的辦法予以處理,更易于突出人物個性,也便于記誦和傳播。

“擔當”(“責任”)精神被4次提及,相關表述有 “勇于擔當的時代先鋒精神”“勇于擔當的奉獻精神” “勇立潮頭的擔當精神”“民族責任感”等?!皳敗彪m然與“奉獻”“先鋒”等相關,但是“擔當”所表達的主要是“責任”,而“奉獻”只是“擔當”的程度和結果,“擔當”只是“先鋒”的一種表現,前兩種表述要概括的精神實質不是“擔當”,“擔當”只是其修飾語,而且前后詞語的搭配也不是很恰切?!坝铝⒊鳖^”也只是“擔當”的一種表現?!坝铝⒊鳖^”一詞表達的更多是開拓創新、敢為人先的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年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杭州峰會上概括“浙江精神”時用到的“勇立潮頭”表達的就是這種精神。而具體到“常州三杰”,他們無疑是敢于擔當復興國家民族的重任和黨的重托的?!皳敗彪m然也是革命家普遍具有的特征,但是并不是最能表達“三杰”個性的關鍵詞,在提煉“三杰”精神的時候可以不特別明確標出,它具體體現在“實事求是的求知求真精神”“敢為人先的開拓創新精神”“百折不撓的斗爭犧牲精神”等其他精神之中。

(五)擴充低頻詞

有些關鍵詞使用頻次不高,但被不恰當忽視的,應該根據時代話語需要予以強化使用。概括者對“常州三杰”的道德情操僅提到3次,分別為“品德高尚”“高尚人格”“真情待人的尚德儒雅精神”,占73個關鍵詞的4.1%,但難能可貴的是這3篇文章在概括“三杰”的“黨性”的時候,還是關注到了他們“人格”的高尚。人格可貴是黨性純粹的基礎,忽略了人物的人格層面的精神而僅僅概括其黨性層面的精神,是不完整的。人性的光輝與黨性的高貴是相得益彰的。1955年,時任中宣部部長的陸定一曾代表黨中央在所做的瞿秋白烈士生平報告中指出,“他的高貴的品質和畢生功績將活在人民的心里,永垂不朽”[27],高度肯定了瞿秋白的高尚人格。我們可以看到瞿秋白、張太雷、惲代英不僅具有政治堅定、敢于斗爭等黨性特征,而且在道德情操層面,對待同志,對待愛人、親人、友人、群眾都是滿懷摯愛、充滿熱情的。革命家精神不僅有政治化的一面,也有人格化的一面。所以,此處必須用體現其高潔品格的詞匯。據此,筆者建議用“待人熱忱”這一具體的表達,而且宜用“仁愛”這一傳統的儒家政治哲學核心詞匯。

表5 “常州三杰”精神最終表述及詞頻

1946年3月,周恩來在給瞿秋白幼年摯友羊牧之的信中稱贊瞿秋白“畢生服務人民大眾,卒以成仁,耿耿丹衷,舉世懷仰”[28]?!叭收邜廴恕?,既愛人民也愛家人、他人。李維漢評價瞿秋白“能平等待人,……能團結同志,……最能貫徹民主集中制的,不搞家長制”[29]。周恩來在概括惲代英特點時用了“群眾化的品質”[30]一語。因而,“仁愛”是富有煙火味的革命精神的表達,加上“待人熱忱”修飾語,可組合為“待人熱忱的尚德仁愛精神”(加上“為民”詞頻6,總詞頻為9,亦不少),詳見表5。

“真情待人的尚德儒雅精神”雖然也較好,但是“儒雅”不是內在精神而是外在表現,“仁愛”才是中國傳統儒家文化精神內核。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中華傳統美德。他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概括為“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其中“仁愛”居于首位。在“三杰”身上,除了體現出鮮明的革命文化、共產主義價值觀,“仁愛”等傳統道德文化也體現得很充分。像“三杰”一樣重視修身的周恩來同志也被學者贊譽,認為其具有“仁愛之心”,富有“大愛為民”的精神[31]。非“仁愛”一詞不能表達政治家、革命家的為民情懷、人文精神?!叭堋钡摹吧械隆边€有著地方文化的傳承性。常州人文始祖季札開啟了常州誠信厚德的人文傳統,常州成為尚德之城,開創的“道德講堂”在全國推廣。

如果用“真情待人”一詞概括“三杰”的人格,程度稍遜,而“待人熱忱”則可以表達他們超越一般的忠誠、大愛和熱情?!扒镏兹A”、太雷家書、“愛情忠仆”惲代英為亡妻守義10年等都被傳為佳話。在李立三因為魯莽冒險而受到共產國際的責難時,瞿秋白卻敢于為其擔責,給予其公正評價,對同志真誠而毫無個人政治上的私心[32]。同時,“待人熱忱”也包含民主的作風和為民的情懷,這也是中國共產黨人始終堅持人民至上價值理念的初心體現。

最后,從傳播學的視角看,為了便于記誦和傳播,可以將“常州三杰”精神設置為3組簡繁不同的表達:一組是完整的表達;一組可以表達為“實事求是、敢為人先、百折不撓、待人熱忱”,或“求知求真、開拓創新、斗爭犧牲、尚德仁愛”(后者更接近本質特征);最簡單也是最核心的一組,可以表達為“求真、創新、斗爭、仁愛”?!氨贝蠡木瘛币膊扇∵@種繁簡結合的概括、表達和傳播方式[33],既不至于表達太抽象,又有利于有效傳播。

五、“常州三杰”精神的時代價值與意義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全黨正在全面開展黨史學習教育。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就是要總結建黨百年的經驗和智慧,從黨史中汲取前行的勇氣和力量;就是要用好紅色資源,傳承好革命先烈、英雄人物、先鋒模范的紅色基因,發揚好紅色傳統,賡續共產黨人的精神血脈?!俺V萑堋笔侵袊伯a黨早期重要領導人,對開創中國革命事業做出了突出貢獻?!俺V萑堋本癯蔀橹袊伯a黨人百年精神譜系中的重要內容,對其進行科學提煉和宣傳對今天我們學習黨史、明理增信、崇德力行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價值。

(一)有利于豐富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

瞿秋白、張太雷、惲代英作為個體已經被研究得非常充分,而“常州三杰”作為群體概念提出雖然由來已久,理論界和黨史研究部門對“常州三杰”精神的提煉也進行了不少嘗試和探索,但是總體上研究還比較薄弱。而且,既有研究主要局限在常州本土的努力,權威研究成果不多,整體共識度不高。本文用語用分析和話語分析法對“常州三杰”精神進行研究提煉,既“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又著眼于歷史與時代的語境和話語體系的關照,特別是遵循了新時代政治話語、理論話語、大眾話語的表達,以及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的大歷史觀的要求,以期為豐富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做出積極貢獻。

“常州三杰”冠以“常州”,但并不只是一個地方概念,因為“三杰”是黨的高級領導人,是中國共產黨開創時期的杰出代表?!俺V萑堋本哂械脑缙诟锩业墓餐卣?,屬于“紅船精神”譜系的一部分,但又具有鮮明的個性。在共性上,“常州三杰”與中共早期的陳獨秀、李大釗、毛澤東、周恩來、李立三等黨的領袖都有密切的聯系,而且是中共與共產國際、國民黨聯系的橋梁,對建黨做出了許多開創性的貢獻。當然,“常州三杰”也有早期共產黨人的稚嫩和不足,體現了中共早期道路探索的曲折性、艱巨性,極具典型代表意義。

在個性上,“常州三杰”值得作為“書生革命家”一類黨史人物群體來總結歸納其共性化的精神特征。對“常州三杰”精神進行恰切的概括提煉,必將對黨員干部、普通群眾產生重要的價值引領力。具體來說,“常州三杰”共性化的精神特征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三杰”既受肇始于辛亥革命的濃郁革命文化和注重經世致用的“常州學派”傳統文化的影響,同時又具有鮮明的時代性和江南地域性;二是“三杰”都是探索救國救民真理的知識分子的杰出代表,都是青年中的杰出楷模,對今天的知識分子群體和青年一代具有強大的精神感召力和特別的向心力;三是“三杰”作為柔弱的“書生”,卻都具有堅定的信念、堅毅的品格和高尚的人格魅力,體現出黨性與人性、階級性與人民性、革命與浪漫、革命家與才子的統一,是加強人格修養、自我革命與黨性鍛造的楷模。因此,將“常州三杰”精神納入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與現實價值。

(二)有利于轉換革命精神傳承的話語體系

本文對“常州三杰”精神的提煉,首先確立了“書生革命家”的歷史身份定位,然后進行黨性與人格的分類,再在此基礎上進行同義詞或相關詞歸并及具體語境分析,最終根據時代話語需要對前人的概括進行了取舍,從而確定了人物精神的提煉用語。這一新的概括方式和概括內容充分體現了革命人物群體精神描述的話語體系的堅守和轉換: “實事求是”是中國共產黨一貫堅持的話語;“開拓創新”是從改革開放以來一直突出強調的話語;“斗爭”話語從一度淡化到新時代回歸,具有鮮明的現實意義;增加“尚德仁愛”的人格精神提煉,既符合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黨性與人民性的統一,又回應了他對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的指示,也繼承了季札“讓國”“誠信”的常州地方人文傳統。這樣,新的精神概括體現了政治性、歷史性、時代性、人文性與地域性的統一。

排在“常州三杰”精神首位的“實事求是的求知求真精神”,是“三杰”最突出的精神特質,也是“堅定的理想信念”的時代表達,是從政治話語向大眾話語轉換的結果,更易被大眾接受和傳承?!扒笾笳妗笔菍嵤虑笫堑谋憩F,求知治學是知識分子的立身、立業、立言、立德之本。百年前,“三杰”在苦悶彷徨中探求社會革命的理論、家國治理的知識、克敵制勝的長技,今天的知識分子處于知識爆炸的時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亦應像“三杰”那樣探求新知?!扒笳妗笔亲非笳胬淼木毐磉_,是共產黨人探索新路的價值追求?!叭堋痹缙诘摹耙挾伞薄扒笳妗敝肥乔鄣?,也是堅韌的;所付出的代價是慘痛的,也是極為寶貴的。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問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探索解決今天的問題,要的就是共產黨人的這種“求真”“較真”的精神?!扒笳妗钡囊夂h比“堅定理想信念”要豐富,這一話語表達具有更深刻的哲理性、更廣泛的實踐性。知真理、說真話、做真事,過去是知難行難,現在是知易行難,這也是我們今天全面從嚴治黨所極力倡導的精神。

(三)有利于共產黨人價值觀在新時代的傳承

“常州三杰”精神體現了共產黨人一貫堅持的價值追求,對今天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踐行共產黨人價值觀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溯源意義。黨的十八大報告首次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黨章要求黨員“帶頭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今天我們倡導“敬業”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在“三杰”所獻身的革命事業中,則體現為更高境界的共產主義價值觀?!吨袊伯a黨章程》規定:“發揚社會主義新風尚,帶頭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社會主義榮辱觀,提倡共產主義道德,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為了保護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在一切困難和危險的時刻挺身而出,英勇斗爭,不怕犧牲?!薄俺V萑堋钡摹熬礃I”是一種于荊棘遍布中開拓創新的精神、于危險之境斗爭犧牲的精神,是對理想信念堅持、對黨忠誠、對國家和人民赤誠、對事業執著的無私奉獻精神?!叭堋敝艺\于黨和人民事業的精神對激勵我們今天的黨員干部干事創業具有重要的模范意義。

“實事求是”被確定為共產黨人價值觀。求真務實、實干興邦是立黨之本,在“三杰”身上表現為對真理矢志不渝的追求、為真理獻身的精神、為中國道路不懈探索的勇氣,奠定了中國革命的成功之路。2017年3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的意見》提出要弘揚“忠誠老實、光明坦蕩、公道正派、實事求是、艱苦奮斗、清正廉潔”等共產黨人價值觀。2017年10月,黨的十九大報告將其進一步凝練為“忠誠老實、公道正派、實事求是、清正廉潔”等價值觀?!皩嵤虑笫恰笔冀K是黨所堅持的思想路線和價值理念。今天倡導的“艱苦奮斗”的共產黨人價值觀,我們從“三杰”以及他們那一代共產黨人為革命事業斗爭犧牲的精神中找到了傳承的基因。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個人層面還倡導“友善”,這是中國傳統文化中“仁愛”精神的延續?!叭蕫邸笔侨寮业暮诵乃枷?,也是傳統知識分子修身的目標。古人愛國是為“忠”,愛親是為“孝”,愛人是為“仁”,而“仁”是政治哲學之根本?!叭收邜廴恕?,既包含人人愛他人,也包含為政者愛人民?!叭省睘榇蟮?,仁德之人,慈悲為懷?!叭堋倍际亲晕倚奚淼目?。他們既重傳統的人格修養,亦重時代的黨性修煉。因此,他們無論是對家國人民之愛,還是對親友之愛,抑或深沉的愛情,都有超越常人之炙熱。從今天的政治話語來看,黨性與人格、黨性與人民性都是統一的,官方話語對人民性和黨員干部的人格、官德都是特別強調的。今天,我們黨特別強調“人民至上”的價值觀[34],要求黨員干部牢固確立并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不僅彰顯了馬克思主義的人本情懷、共產黨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而且彰顯了中華傳統“仁學”的魅力,詮釋了中華傳統仁愛的精神[35]。將“常州三杰”精神之一概括為“待人熱忱的尚德仁愛精神”是極具現實意義的。其中,“待人熱忱”是對“尚德仁愛”精神的強調,而“人”則可理解為家人、友人、他人和人民。這或可稱之為馬克思主義的“人學”或共產黨人的“仁學”。馬克思主義“人學”與孔子“仁學”具有高度契合性,在起點、路徑、歸宿方面都是殊途同歸的[36]?!叭收邜廴恕币彩枪伯a黨人的初心使命之所系,“立黨為公、執政為民”之源頭。

猜你喜歡
三杰革命家求真
《感詠吳孟超院士》等科技組詩
湘籍無產階級革命家群體的黨性風范
三天兩夜
張錦繡
閻生德
《詩人革命家:抗戰時期的郭沫若》出版
培養“硅谷三杰” 她是美國最酷、最美的母親
唐三杰
大醫求真 惠民求實
走出教材窠臼,走向求真求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