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電動汽車助力綠色交通碳中和目標實現

2021-07-07 00:50袁曉華華小婧
世界環境 2021年3期
關鍵詞:電動汽車補貼新能源

■文 / 袁曉華 華小婧

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期間,中國提出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實現這一目標的必然途徑是走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之路。交通行業作為碳排放重點行業,實現交通領域綠色低碳發展是實現碳中和的重要路徑。近零排放的電動汽車是綠色交通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碳中和背景驅動下,發展電動汽車已是大勢所趨。本文將以電動汽車為切入點,淺析近年來國際國內電動汽車有關支持政策及發展現狀,提出對中國綠色交通領域碳中和目標實現的啟示。

一、國際汽車工業大國電動汽車發展現狀

(一)德國電動汽車發展現狀

德國是汽車工業發源地,汽車工業實力雄厚,始終位于全球汽車強國的第一陣營。在歐盟碳排放法規不斷加嚴的環保壓力下,車企、各國政府加快研發和推廣新能源汽車特別是電動汽車。2007年,為響應歐盟《2020年氣候和能源一攬子計劃》,德國發布《綜合能源與氣候規劃》,確定通過使用電動汽車來減少交通領域碳排放的目標,2009年德國《國家電動汽車發展規劃》 明確了電動汽車的國家戰略性地位。

自2009年以來,德國已累計提供超過22億歐元的研發資金,支持氫能及燃料電池汽車、電池及儲能、整車技術、智能電網等核心技術的開發及應用。在電池研發及生產方面,為縮小與亞洲的差距,達成2030年歐洲電池供給占全球30%份額的目標,德國將在2022年前提供10億歐元支持歐洲電池研發及生產。在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德國政府2017-2020年分別投資2億歐元和1億歐元用于5000臺快充電站和10000個充電站建設。

德國機動車稅為保有稅,根據德國“傳統化石燃料汽車基于溫室氣體排放和發動機排放繳納年度保有稅”相關規定,2011年5月-2020年12月注冊的純電動汽車免征10年機動車稅。充電樁補貼方式按照充電功率及投資額設置最高補貼金額0.3萬-3萬歐元;2020-2025年價格低于4萬歐元的純電車型電動汽車可以獲得9000歐元的補貼,其中3000歐元將由制造商支付?;趦灮荻愂照?,2019年德國電動車銷量約為10.8萬輛,比上一年增長61%(圖1),位列歐洲第一。

圖1 2016-2019年德國電動車年度銷量情況統計

圖2 2016-2019年英國電動車年度銷量情況統計

(二)英國電動汽車發展現狀

作為老牌汽車工業強國,英國一直走在汽車領域科技創新的前沿,同樣英國政府也十分重視電動汽車發展。據英國《金融時報》消息,英國政府近日宣布,2030年開始在全英國范圍內禁止銷售新的汽油車與柴油車,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這比此前提出的2040年又提前了10年。據德勤發布的報告稱,預計到2030年,英國電動汽車數量將增至700萬輛,屆時需要配套2.8萬座公共充電樁,而目前英國大約只有1.35萬座公共充電樁。因此無論從保障能源安全,還是應對氣候變化減少污染物排放考慮,都促使英國政府大力發展電動汽車及相關配套產業。

英國對電動汽車的支持政策從1995年起,共分為三個階段實施,從2017年起已進入了第三階段,先后發布了《英國道路近旁氮氧化物減排計劃》和 《零排放之路》,其中,《零排放之路》是一套較為完善的政策體系,此階段英國將通過激勵政策建立覆蓋主要使用場景的充電基礎設施,并進一步嚴格可享受購置補貼、稅收優惠、超低排放區豁免政策車輛的CO2排放標準。

在英國汽車需要繳納購置稅、保有環節稅等,2017年以來針對零排放的汽車,上述兩項稅均可以免征,同時,電動汽車還可享受免征交通擁堵費。此外,英國政府還對電動車經銷商進行補貼。各種政策激勵下,2019年,英國電動車(含混合動力)銷量約7.4萬輛,比上年增長25%,其中純電動車銷量約3.8萬輛(圖2)。

(三)日本電動汽車發展現狀

日本是汽車制造大國也是世界上最注重節能的國家之一,20世紀70年代石油危機的爆發導致日本經濟增速放緩,迫使日本轉向節能減排的產業發展方式,汽車產業方面日本也較早開展了節能減排和電動汽車研發。

1998年日本通過《應對全球變暖法》,明確全社會均應履行CO2減排義務。2010年日本發布《下一代汽車戰略(2010)》,從電池、基礎設施等方面制定了發展戰略、目標和行動計劃,在此基礎上2014年又發布了《汽車產業戰略(2014)》 ,繼續通過購置補貼、加速建設公共充電設施等措施以推進實現2010年汽車戰略目標。2018年日本組織成立“汽車新時代戰略委員會”,并提出“xEV”概念,強化了對“電動化”的支持,力爭到2050年實現“Well-to-Wheel Zero Emission”(油井到車輪零排放)。2020年11月,日本經濟產業省確定高性能電池開發的戰略方針,將以補助金的形式給予支持來推動新興企業的技術開發。

圖3 2016-2019年中國純電動汽車產銷量

雖然日本純電動汽車未能占到市場主流地位,但日本政府仍通過各種稅收優惠措施,提高純電汽車的占比。目前日本純電動的乘用車和微型車免征購置稅,保有方面至2023年3月31日前純電的上述車型減稅75%。充電基礎設施則根據購買和安裝成本提供不同金額的補貼。根據日本汽車工業協會的統計,在減稅和補貼政策下,日本新能源汽車的年銷售比例從2008年的2.6%持續增加到2018年的約38%。2018年日本國內銷售新能源汽車約166萬輛,其中電動汽車銷量為26533輛,約占總銷量的1.6%。

二、中國電動汽車產業發展現狀

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自2001年國家正式啟動“863”計劃電動汽車重大專項以來,經歷了戰略規劃期(2001-2008年)、導入期(2009-2015年)、成長期(2016年至今)近20年的發展。當前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已從導入期邁入成長期,整體發展良好,以電池、電機、電控“三電”技術為代表的關鍵技術不斷取得突破,全產業鏈發展逐步貫通,國際化發展正逐步推進,未來發展空間巨大。

(一)中國電動汽車產業政策

在國家戰略布局方面,2012年6月國務院發布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中明確指出:到2020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生產能力達200萬輛、累計產銷量超過500萬輛。2020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要求深入實施發展新能源汽車國家戰略,推動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加快建設汽車強國。

在財稅政策方面,從2013年至今,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其他部委先后發布多份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通知文件,并多次調整財政補貼標準引導市場走向。根據2020年4月,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科學技術部、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聯合發布《關于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綜合技術進步、規模效應等因素,將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實施期限延長至2022年年底。平緩補貼退坡力度和節奏,2020年補貼標準不退坡,2021-2022年補貼標準分別在上一年基礎上退坡10%、20%。原則上每年補貼規模上限約200萬輛。

在充電設施建設方面,2015年10月工信部聯合其他部委發布《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指南(2015-2020)》指出,到2020年中國將新增集中式充換電站超過1.2萬座,分散式充電樁超過480萬個,以滿足全國500萬輛電動汽車的充電需求。2018年11月國家能源局等四部委聯合發布了“關于《提升新能源汽車充電保障能力行動計劃》的通知”,要求引導地方財政補貼從補購置轉向補運營,逐漸將地方財政購置補貼轉向支持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等環節。充電基礎設施產業在經歷從競爭到合作的發展歷程后,進入強強聯合、多產業融合的發展階段。

(二)中國電動汽車產業的發展現狀

在全國綠色發展的主題下,中國電動汽車產業也迎來了跨越式的發展,已逐步從培育期進入發展期,成為引領全球汽車產業綠色低碳轉型的重要力量。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2019年中國純電動汽車生產完成102萬輛,同比增長3.4%,銷售完成97.2萬輛,同比下降1.2%(圖3)。據統計,截至2019年年底,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381萬輛,占汽車總量的1.46%,與2018年底相比,增加120萬輛,增長46.05%,其中,純電動汽車保有量310萬輛,占新能源汽車總量的81.19%,繼續處于全球領先地位。

圖4 中國公共充電樁保有量統計

近年來,隨著國內電動汽車市場規模的不斷發展,中國公共充電基礎設施保有量也在持續增長。在國家和地方相關鼓勵政策的大力扶持下,中國公共充電樁保有量從2016年的57792臺增加至2019年的516396臺(圖4)。與此同時,車樁比水平也迅速提升,由2015年的7.84:1提高到3.5:1。

在技術方面,中國已實現電動汽車的“三電”自主,整車技術也取得較大進步。近年來,中國動力電池產業保持高速發展,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逐漸縮小。動力電池正極材料從磷酸鐵鋰轉向三元材料,普通三元材料轉向高鎳方向,共同促進動力電池系統能量密度的提升。電機基本完成國產替代,向集成化、高效化方向發展。電控核心器件已經陸續突破了溝槽柵場終止型IGBT芯片設計和制造、模塊封裝設計和制造、大功率器件測試應用等關鍵技術與工藝,在產品性能和封裝水平方面與國外同類產品相當,中國車規級IGBT已經開始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大規模應用。

三、政策建議

中國電動汽車產業持續保持健康發展,已連續多年產銷量位居世界前列,從長遠來看國內電動汽車產業的發展未來仍存在挑戰,仍需各領域合力推動相關產業合理有序發展。為落實2060年前中國碳中和目標實現,電動汽車將在綠色交通領域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繼續強化頂層設計和戰略規劃

當前政策力度正持續降低,建議進一步優化財稅支持體系,充分發揮中央財政資金的撬動作用,保持電動汽車的財稅支持政策體系總體穩定和可預期,引導和鼓勵地方政府和企業加大車輛電動化推廣應用力度。同時,積極發揮綠色金融的杠桿作用,鼓勵金融機構通過綠色信貸、綠色基金等方式引導社會資本擴大參與支持補貼弱化后電動汽車的產業發展。

(二)加快新技術研發與革新

突破電動汽車及動力電池關鍵核心技術,提高創新資源的利用效率,建議借鑒國外發展經驗,加大研發投入力度,重點加強動力電池材料、電池管理系統設計、生產工藝和設備、安全等方面的研發,推動鋰離子電池升級換代和新型電池產業化,盡早突破制約電動汽車產業發展的技術瓶頸,提升國際競爭力。

(三)完善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及規劃,推動電動汽車與電網能量高效互動,降低電動汽車用電成本

建議加強用地保障,將配建要求納入土地供應條件,在已有各類建筑物包括停車場、公交場站、社會公共停車場、高速公路服務區等場所配建充電基礎設施;加大對充電基礎設施的補貼力度,在產業發展初期給予適度支持;盡早出臺充電服務費分類指導價格,并在總結各地經驗基礎上,逐步規范充電服務價格機制。

猜你喜歡
電動汽車補貼新能源
新增200億元列入耕地地力保護補貼支出
純電動汽車學習入門(二)——純電動汽車概述(下)
電動汽車
“三清一改”農民能得到哪些補貼?
“二孩補貼”難抵養娃成本
現在可以入手的電動汽車
買不買新能源汽車
晏平要補貼有多難
江淮同悅純電動汽車無倒檔故障診斷與排除
綠色新能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