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類招生背景下新生黨建工作的挑戰與應對辦法

2021-07-07 14:53劉楠項曉慧凌晨
教育教學論壇 2021年19期
關鍵詞:大類招生黨建工作

劉楠 項曉慧 凌晨

[摘 要] 近些年來,通識教育的培養理念在綜合性高校中逐漸推廣。清華大學從2017年開始全面采取泛學科大類招生、培養和管理模式。大類招生使得學生潛在流動性增加,給傳統班團集體建設方式帶來挑戰。尤其是黨建工作方面,在缺少新生黨員的條件下,如何在大類招生背景下擴大黨建在新生團體中的影響力,成為高校學生工作中亟須解決的問題。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開展新生系列黨建活動、外聘馬克思主義學院理論講師、抽調優秀高年級黨員支援新生黨支部等,新生黨建工作不僅沒有受到新挑戰的影響,各方面數據仍取得了明顯進步。

[關鍵詞] 大類招生;新生培養;黨建工作

[基金項目] 2018年度清華大學學生工作研究項目“探析大類培養模式下積極分子的培養與創新工作”(THXSGZ2018-ZC-07)

[作者簡介] 劉 楠(1992—),男,河南永城人,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2015級博士研究生,輔導員,研究方向為結構生物學;項曉慧(1985—),女,浙江瑞安人,碩士,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黨委學生組組長,主要從事高等教育研究;凌 晨(1992—),男,湖北黃岡人,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2014級博士研究生,輔導員,研究方向為合成生物學。

[中圖分類號] G641?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674-9324(2021)19-0013-04? ? [收稿日期] 2020-08-10

抓好黨建工作是高校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保證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要求,也是學校政治建設的核心、學生教育工作的龍頭。清華大學一直將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在全面深化綜合改革的歷史節點上,制訂了一系列基層黨建工作改革舉措[1],要求和鼓勵院系根據自身情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創新學生黨建工作思路,優化基層黨組織建設架構。從2015年秋季學期開始,由于入黨年齡嚴格限制,新生黨員數量大幅度下降,給新生黨支部構建、入黨積極分子聯系培養等工作帶來挑戰。

另一方面,在“雙一流”高校建設背景下,為進一步貫徹價值塑造、能力培養、知識傳授“三位一體”的培養模式[2],清華大學從2017年基于學科關系、培養方案等將全校本科招生院系整合成16個大類,施行大類招生,開展通識教育。在具體操作中,大類培養模式將新生按照泛學科大類進行編班組建集體,開展大類內統一的基礎課程培養方案。學生經過一年的學習之后,再進行專業選擇,分流至心儀專業。大類招生能夠極大地緩解高考填報志愿的盲目性,提供給學生自主選擇權。這種招生模式還能夠促進學科交叉,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寬通識視野,完善健全人格培養。然而,由于學生潛在的流動性大大增加,大類招生培養模式為傳統的班集體和團支部建設帶來挑戰,同時也對推優入黨和積極分子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

基于以上背景,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摸索創新工作辦法,應對大類招生給新生黨建工作帶來的挑戰。經過三年來持續的覆蓋所有相關年級學生的數據收集,我們發現這些工作改革措施在新生申請入黨熱情和自我黨性培養等方面起到了明顯的促進作用。本文將詳細介紹新形勢下新生黨建工作所面臨的問題和應對辦法,以及對同學們所產生的具體影響。

一、新時期本科生黨建工作面臨的問題

(一)大類招生使學生流動性增加,對集體建設帶來挑戰

清華大學從2017年開始全面施行大類招生政策,將生命學院、化學系、生物醫學工程系、化學工程系、藥學院及醫學實驗班等院系統一劃歸化生大類進行招生。我們面向化生大類招生的學生進行了問卷訪談(覆蓋學生人數超過總數的 70%),調查同學們關于大類招生對集體建設的影響的感受(圖1)。我們發現,一半以上的同學明確表示大類招生培養方案對集體建設帶來了一定的影響。這其中68%的同學認為,大類招生使得班級同學流動性增大,班集體改組頻繁,使得班集體和黨團支部活動、同學們情感建設等變得難以組織;28%的同學表示,和以往按照專業招生相比,大類招生模式中的專業背景更加復雜,同學們的學習興趣也較為多樣,這使得集體建設的工作變得難以統一,學院思想政治工作細化任務繁重??梢钥闯?,大類招生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學生對自我發展的自主要求,但是對傳統的集體建設方式提出了新的工作改革要求。在學生工作中,黨的建設和集體建設密不可分。如何在大類招生環境下創新學生黨建工作方式,成為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中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

(二)新生黨員缺失,黨建工作面臨雙重挑戰

中共中央辦公廳2014年印發的《中國共產黨發展黨員工作細則》第五條規定:“年滿十八歲的中國工人、農民、軍人、知識分子和其他社會階層的先進分子,……,可以申請加入中國共產黨?!钡谑龡l規定:“對經過一年以上培養教育和考察、基本具備黨員條件的入黨積極分子,……,可列為發展對象?!秉h員發展的年齡要求使得在高中階段黨員發展和正式黨員的吸收變得稀少,直接導致全國高校本科生新生黨員數量大幅下降。從2016年至今,清華大學生命學院連續三年沒有新生黨員。新生黨員數量的減少,直接導致新生集體建設工作在黨建、團建、班建的聯結上缺少有效載體,缺乏工作骨干,難以有效開展入黨積極分子聯系和培養工作,也降低了黨組織的影響力和覆蓋面[3]。這會導致無法細致地落實培養工作,挫傷部分入黨積極分子向黨組織靠攏的熱情。

二、大類招生背景下新生黨建工作若干舉措

面對大類招生學生流動性加大和新生黨員減少帶來的雙重挑戰,生命學院充分準備,積極應對,采取了如下措施:(1)開展新生系列黨建活動,增加黨組織在新生中的影響力和覆蓋面,以此來彌補班團集體松散和學生流動性增加的缺憾;(2)通過學院黨委進行協調,安排優秀的研究生黨員和高年級本科生黨員進入新生黨支部,來彌補新生黨員減少的不足;(3)與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生講師團合作,通過學院黨委聘用的模式,為所有新生黨支部和黨課小組配備理論與時政講師,提高積極分子和黨課小組成員的理論水平;(4)強化學院學生馬克思主義研究學習協會(TMS)的功能,提升黨建工作的驅動力。

猜你喜歡
大類招生黨建工作
涉農專業大類招生的探索
淺析新形勢下加強高速公路企業黨建工作的實踐與思考
淺論企業文化建設中加強黨建工作的措施及其創新
淺析基層黨建工作對供電企業發展的影響
關于新時期黨建工作若干問題的思考
試論高校黨建工作中的黨史教育
大類招生模式下大學生專業分流的影響因素分析
對“大類招生,分類培養”模式下學生管理工作的一些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