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車底盤控制技術的現狀和發展趨勢探究

2021-07-09 12:58肖坤張國棟
電子樂園·中旬刊 2021年8期
關鍵詞:實施現狀發展趨勢

肖坤 張國棟

摘要:底盤控制技術在保障汽車安全行駛的過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汽車駕駛人員對于汽車底盤的關鍵組成部件通過進行必要的調節操控,應當能夠嚴格確保汽車行駛安全。在目前的現狀下,汽車底盤的自動化控制模式已經得到了普及運用,充分體現了汽車底盤控制的必要性。本文探討了汽車底盤的控制技術手段實施狀況,合理預測技術發展趨勢。

關鍵詞:汽車底盤控制技術;實施現狀;發展趨勢

對于汽車底盤進行全面操作控制,旨在確保汽車平穩與安全行駛,并且達到了靈活節約汽車行駛過程能耗的目標。近些年以來,汽車底盤的控制操作系統組成結構日益趨向于完善,從而更加方便汽車駕駛人員對其實施必要的操控管理。車輛駕駛技術人員在正確操作汽車底盤裝置設備的前提下,確保達到實時調整車輪附著力的效果,避免了汽車行駛中的安全風險因素產生。

一、汽車底盤控制技術的基本含義

汽車底盤控制的技術基本含義就是車輛駕駛技術人員針對底盤相應部位進行必要的操作處理,確保達到車輛行駛速度改變、剎車、車輪偏倚角度以及車輛制動力矩調整控制等目標。車輛駕駛人員對于車輛底盤的自動控制指令應當進行準確的發送操作,通過實施科學的優化設計方法來調整車輛現有的偏倚角度、車輪滑動速度、路面附著強度等關鍵性能參數[1]。因此從總體角度來講,對于汽車底盤實施控制調節的實踐技術思路應當體現在保障汽車行駛過程的平穩安全,合理提升汽車系統裝置的各項參數性能。

二、汽車底盤控制技術的目前實施現狀

(一)牽引力控制技術

車輛底盤的牽引作用力參數應當得到科學的合理設置,有效確保底盤牽引力達到適中程度。牽引力控制的技術實現要點就是實時監測車輛驅動輪的滑動頻率速度,避免車輛驅動輪表現為過快的滑動現象[2]。車輛牽引力應當被控制在最佳的系統參數設計范圍,否則如果超出了底盤牽引力的設置參數范圍,那么整車穩定性就會受到明顯的不利影響。對于車輛進行牽引力的自動調節控制,上述過程不能缺少車輛防抱死的內置系統模塊作為輔助,確保實時性的傳感檢測信號數據能得到準確的傳遞。

(二)防抱死制動技術

防抱死的車輛制動系統應當配備電子控制模塊、壓力調節模塊、輪速傳感器,防抱死制動的車輛控制核心技術就是實時監測車輪的轉動速度,確保針對于車輛輪胎的滑動率與側向力進行合理的調整優化。為了防止車輛表現為脫離操作控制的狀態,那么車輛駕駛人員必須要善于運用防抱死的車輛傳感制動系統,避免車輛輪胎出現過大的滑動率參數。近些年以來,汽車底盤裝置的防抱死制動系統已經得到了顯著的完善,體現了車輛穩定性參數與防抱死制動系統的內在聯系。

防抱死制動的車輛底盤自動控制裝置必須要配備輪速傳感軟件,以便于實時監測現有的車輛輪速變化。電子控制單元如果接收到車輪轉速過高的數據信息,那么立即需要針對現有的車輛行駛速度實施必要控制。電磁式的車輛底盤制動傳感器設有自動化的感應檢測裝置,能夠確保在任何時間段進行檢測數據的傳輸處理操作?,F階段的霍爾式自動檢測傳感設備已經普遍適用于測試車輛輪胎的運行速度,對于感應檢測數據的精準程度進行了明顯的優化提高。

(三)懸架控制技術

阻尼電子控制的自動化技術目前主要用來控制汽車懸架設備,保證將汽車懸架的振動頻率限定于最佳范圍[3]。對于汽車懸架進行自動化控制的技術手段能夠確保車輛駕駛中的整體舒適程度提升,杜絕了車輛頻繁顛簸的不良現象。目前現有的車輛懸架自動控制系統應當配備橫向調節器,確保優化設計車輛現有的初始角度參數以及橫向穩定桿參數,運用自動調節控制的技術方法來改變汽車動力參數。

在電子傳感的智能化控制技術領域中,汽車轉向的系統控制技術占據非常關鍵地位。具體針對于車輛前輪在進行全方位的轉向控制過程中,關鍵應當體現在準確判斷車輛方向盤的當前角度位置。動力疊加系統主要作用于車輛前輪,能夠實現針對系統齒輪、電動機與渦輪動力系統的實時調整控制目標。電子傳感的自動化控制技術手段不僅可以提供車輛前輪的充足運行動力,同時還有益于車輛整體結構的穩定性能得到優化。

三、汽車底盤控制技術的未來發展趨勢

在目前的技術轉型趨勢影響下,汽車底盤控制的技術方法手段已經表現為明顯改進。車輛駕駛操作人員在執行與發送底盤控制指令的基礎上,應當能夠有效確保汽車底盤以及汽車整體的行駛穩定性。但是實際上,汽車底盤控制的現有技術手段并未達到最佳的自動控制效果,進而導致了汽車底盤的制動控制成本較高。未來在技術發展的具體實踐中,技術人員還需深入探索汽車底盤的智能控制以及線性控制技術,通過增設汽車底盤的自動感知控制裝置來實現智能控制目標。

例如,汽車底盤的全方位GCC智能控制設備系統配置了自動傳感器、底盤控制單元、網絡數據的傳輸處理平臺等。在此前提下,汽車底盤可以直接連接于網絡控制單元,確保達到了實時傳遞底盤控制系統指令數據的目標。此外,經過改造更新后的全新ESP車輛底盤自動控制系統可以確保更加平穩的車輛轉向效果,在自動控制的網絡單元設備輔助下,技術人員對于各個層次的底盤控制指令能夠進行全面的傳遞操作處理。在技術發展的過程中,車輛底盤的自動化以及智能化控制技術手段將會成為總體發展趨勢。

結束語:

經過分析可見,目前現有的汽車底盤控制技術手段包含底盤牽引力控制、車輛防抱死的制動控制技術、懸架與轉向控制技術等。汽車底盤控制的操作實施過程直接關系到車輛行駛的穩定性,同時也關系到汽車各項性能參數的改變。未來在技術轉型與發展中,汽車底盤控制的智能化技術手段還會得到更大范圍普及,進而實現了車輛安全性能優化以及車輛控制管理成本節約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周洲,陳宇軒,程鑫.BP+RNN變速積分PID算法的汽車底盤測功機控制系統[J].機械設計與制造,2021(02):148-152.

[2]鄭暉.電動汽車底盤一體化控制技術的發展趨勢研究[J].南方農機,2020,51(06):168.

[3]童俊煒,蔡祥鵬.基于Agent技術的電動汽車底盤智能控制系統研究[J].韶關學院學報,2019,40(12):36-42.

猜你喜歡
實施現狀發展趨勢
試論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工程在吉林省的實施現狀
助學金使用情況現狀及對策研究
參與式教學在高中政治課堂中的實施現狀及提高策略
小學數學教師新課程實施現狀調查與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