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振興戰略下農村公共文化服務建設路徑研究

2021-07-12 07:25
大眾文藝 2021年2期
關鍵詞:鄉賢農村服務

(云南省昭通市永善縣溪洛渡鎮鄉村文化服務中心,云南永善縣 657300)

公共文化服務簡單地說就是為了滿足社會的公共文化需求,由公共組織機構應用公共權力和公共資源,來為公眾提供公共文化產品的一種服務行為和相關制度系統的綜合。在《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中,專門就“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健全”“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提供”“群眾文化活動廣泛開展”這幾方面提出了針對性的對策,并設置了相應的反饋機制。由此可見,農村公共文化服務建設對于鄉村振興是十分重要的。本文特因此來分析研究鄉村振興戰略下農村公共文化服務建設路徑。

一、農村公共文化服務對鄉村振興戰略的推動作用

(一)推動鄉村產業發展

我國對鄉村發展一直保持著十二分的高度關注,各基層政府也出臺了相應規章,著重拉近城鄉之間的距離,推進農村產業結構變革,優化農村建設成果。而農村建設的穩步發展,也伴隨著相關文化產業的興起,農村有許多原生態的自然資源,可以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利用起來,作為鄉村發展邁進的一種天然優勢,其競爭力也比較強。良好的公共文化服務能夠盡可能挖掘農村文化資源,打響農村產業品牌知名度,促進鄉村文化和經濟產業同步發展,從而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

(二)保持鄉村生態宜居

鄉村生態宜居取決于人們的生態環境保護觀念,是人和自然和諧相處的表現,農村的發展不能破壞其原本的自然環境,而要保持原有特色,在此基礎上強化基礎建設,發展特色產業,建設更適合居住和工作的農村環境。在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建設要保持農民群眾的生態意識,可以通過宣傳影片、主題活動、書籍傳播等公共文化服務,來讓農民意識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樣能有效減少過去隨意濫砍濫伐、亂丟垃圾、排放污水的現象,大家攜手保持鄉村生態宜居。

二、鄉村振興戰略下農村公共文化服務建設遇到的問題

(一)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管理機制不健全

就農村公共文化服務建設來說,需要有完善的管理機制來實現資源的高效整合。并且,在建設中,各個政府部門需要互相合作,來完成公共文化服務產品的有效供給。但是,在實際工作中,一些部門的職能交叉,導致重復建設、資源利用效率低問題屢見不鮮,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農村公共文化事業的發展邁進。另外,為了建設農村公共文化服務,政府花了大筆資金修建文化活動場地、農家書屋、書畫創作室等,但在具體利用方面,因為農村民眾文化較低,只有室外場地利用較多,室內場地成了擺設,成了形式工程。

(二)農村公共文化服務投入資金較少

資金對于文化服務建設的重要不言而喻,都也是資金不足卻是現實阻礙。因為我國城鄉發展差距較大,令農村公共文化服務建設面對著產品供給數量不多、社保醫療缺乏、農田水利技術開發慢等困境。就我國統計局數據來看,近年,全國鄉鎮區劃有39000多個,每個鄉文化站平均支出卻只有42萬左右。我國城鄉經濟發展的不協議,使得農村偏遠地區的服務建設資金投入少,會影響其發展邁進,因而要切實解決這一問題。

(三)農村公共文化服務建設人才匱乏

人才是發展的重要支持,但農村地區由于薪資、未來發展、環境狀況等因素的影響,使得建設人員明顯不足,人才斷層和老齡化現象也十分普遍。并且,為了城市的高薪資和健全的公共服務,許多青年勞動力選擇外出務工,這也是人才流失的原因之一。雖然有一些義務支教和退休干部來到農村參與文化服務建設,但是觀念創新不足,力有不逮。所以說,人才匱乏也是農村公共文化服務建設的一大問題。

三、鄉村振興戰略下農村公共文化服務建設的有效路徑

(一)完善管理機制,引導農民需求表達

想要完善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管理機制,首先要從領導干部的理念著手,以理念為行動的先導。通過增加領導干部教育培訓中的文化建設課程,來端正各級領導干部對農村文化建設的認知,使其清醒地認識到農村文化發展水平和經濟社會發展常態、人民群眾增長的文化需求尚不匹配,從而切實強化其抓文化、干文化、育文化的思想、行動自覺。只要把農村公共文化服務建設當作重要民生工程,放在重要位置來牢抓,并增大公共文化建設工作在縣鄉考評中的權重,便有助于倒逼縣鄉兩級政府積極完善管理機制,帶動各部門相互合作推進建設,明確各自的職能負責范圍,減少越位、越權管理的現象。

另外,想要提高資源利用率,減少形式工程,應當賦予農民群眾以“發言權”。為提升廣大農民群眾參與到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的意識,基層干部可通過逐戶調研、面對面訪談等方式來明確掌握農民群眾的文化需求,如果條件較好的農村地區,也可以依靠微信、平臺問卷調查等方式,來引導農民群眾表達自己的文化需求。當然,為提高精確度,基層政府還可和各類調查結構進行合作,依靠第三方開展更客觀的調研,確實掌握地區民眾的真實文化需求,提升工作匹配度,避免工作中不必要的資源浪費。

(二)增加投入資金,健全服務投資機制

在鄉村振興戰略下農村公共文化服務建設想要取得更顯著的成效,增加資金的投入是十分重要的。為此,首先要對財政轉移支付制度進行健全。中央至地方,要對其本身的職責權利進行確實,把握收支情況,確保地方政府能夠給予合理資金來支持建設。轉移支付方面,傾向基層,某些地區公共文化服務亟待建設,需設置專項資金。依靠專項資金來保證公共文化的廣泛輻射,為文化服務建設提供可靠資金支持。

開拓依托市場籌集公共文化服務資金供給的資金渠道。公共文化服務供給范圍是比較廣的,且和人民的生活聯系密切,對一些企業來說,融資有著強吸引力。對這,政府部門可依靠發行服務債券的方式,來引入市場資本,讓其加入服務建設資金籌集工作中。建設公共文化服務,外部投資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可以持續提高文化服務潛在生產力。同時,農村發展也需要產業支撐,保證可持續生產。當公共文化潛在生產力提升了,和資源創新聯合,便能讓農民群眾獲得更多的利益。例如,憑借招標、外包等競爭機制,來專業化運作公共文化建設,保證文化供應效率。并且,暢通社會市場融資渠道,還能吸引更多鄉賢、能人回鄉建設,鼓勵更多的社會人士貢獻自己的力量,捐款或投資,從而解決地方政府資金投入不足的問題。

(三)吸引新鄉賢回鄉,提供服務建設人才資源

新鄉賢簡單地說就是在鄉村振興這一背景下出現的,有著高道德認知素養,能熟練應用新知識、技能來推動農村發展的新群體,譬如當地退休的優秀教師、領導干部、文化能人、企業家等,他們可以在鄉村振興、文化建設中充分發揮其功能。鄉賢作為社會力量的一種,可以成為彌補農村公共文化服務建設人才不足的重要資源。

首先,新鄉賢對自己的家鄉懷有濃濃的熱愛之情,也有深厚的鄉土情懷,其有足夠的熱情和積極性去建設自己的家鄉,全身心投入到農村公共文化服務建設中去。同時,他們還可以號召其他在外發展有所成就的鄉賢們一起回鄉為農村公共文化服務建設貢獻一份力量,進一步擴大新鄉賢隊伍。在新鄉賢的帶領下,當地農民群眾也能對公共文化服務建設多出一份認同感與重視感,從而化被動參與為主動參與,積極提供文化需求反饋,配合完善公共文化服務建設。

其次,在鄉村振興的推動下,優惠政策會一定程度向農村傾斜,一些地區會采取“鄉賢回鄉”“金鳳回巢”等政策,吸引更多有實力和名望的鄉賢們回鄉來參與農村公共文化服務建設。如此既能彌補地區政府資金投入不足的困境,又能暢通多元資金來源渠道,并提供更多人才資源,來推動農村公共文化服務建設更快向前。

再次,新鄉賢中有一些是退休教師和當地的手藝人、文化能人等,這些人都具備一定的文化素質、技能技術和專業素養,能夠引導協助農村民眾開展高質量的文化活動,盡可能將書畫創作室、圖書閱覽室、電子閱覽室、文化活動廣場等用起來,使其不會淪為形式工程。一些農村民眾之所以對一些文化工程設施興趣不足,是受限于其文化水平較低。而新鄉賢們能充分發揮其文化才能,舉辦迎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文化活動,以當地文化資源為主題來進行宣傳,將農民們的日常生活和民俗節日、文化資源、國家政策結合起來,接地氣的文化活動,更易為農民群眾所接受,文化活動落到實處,確實發揮其作用。

四、結語

總的來說,農村公共文化服務建設能作為鄉村振興實現的內在動力,提高農村治理水平,推動農村產業結構調整?;鶎诱M織應當充分認識到農村公共文化服務建設的重要性和作用,正視問題,積極通過完善管理機制,引導農民需求表達;增加投入資金,健全服務投資機制;吸引新鄉賢回鄉,提供服務建設人才資源,來探索出農村公共文化服務建設最優路徑,促進農村可持續更好發展。

猜你喜歡
鄉賢農村服務
農村積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蜀”潤鄉賢,“陶”享美好
聚焦“五個一” 打通為僑服務渠道
“支部+”鄉賢護航鄉村治理
鄉賢文化叢書(套裝,共10冊)
“人大代表+鄉賢”助力鄉村振興
《新農村》鄉村文藝家聯盟
采掘服務個股表現
新農村 新一輩
讀者反饋 訂閱服務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