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紅色“1+1”活動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思路探析

2021-07-19 23:42王蕊肖桂友
理論與創新 2021年6期
關鍵詞:學生黨員本科生支部

王蕊 肖桂友

【摘? 要】本文結合實際案例,對高校紅色“1+1”活動開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剖析,發現存在學生服務群眾的實踐減少、共建的支部資源缺乏、共建后專業能力不足等問題。對此,本文提出加強學生黨員的思想建設、多方拓寬共建支部資源路徑、本研支部聯合加強專業技能等舉措以促進高校學生黨建工作。

【關鍵詞】高校;紅色“1+1”;解決思路

引言

紅色“1+1”活動起源于中國農業大學, 該校的博士生黨支部與密云農村基層黨支部進行對接,通過科技載體開展活動的模式受到廣泛認可。2006年5月,北京市教工委和北京市教委會共同下發《關于實施大學生“村官”配套工程,開展紅色“1+1”活動的通知》(京教工〔2006〕28 號),開啟了北京各大高校紛紛與農村基層黨組織結對子的新篇章。

“1+1”顧名思義,即高校學生黨支部與街道、鄉鎮等基層黨支部結對子。立足于服務“三農”( 農業、農村、農民)的理念,通過黨支部共建(協作共建、決策咨詢、結對幫扶、外力引進等)的形式讓學生黨員走入基層、走進農村、走進社區,幫助學生黨員深入了解國情、了解民情、了解實情,從而達到服務民眾、互惠共贏、共同進步的目的。

截至2019年底,全國共有黨員9191多萬,其中30歲及以下黨員共有1231萬名,占比13.4%,是60歲及以下年齡結構中最大的群體;另外,2017-2019年發展學生黨員分別為69.9萬人、70.4萬人和84.4萬人,呈現學生黨員發展數量逐年增長的趨勢。青年黨員多數集中在高?;蛟诟咝V斜话l展為黨員,因此高校學生黨建,不僅是基層黨建問題,更是青年問題。本文旨在通過分析紅色“1+1”活動存在的問題,探析解決思路以促進高校學生黨建工作。

1.紅色“1+1”活動存在的問題

1.1學生服務群眾的實踐減少

高校是新時代意識形態建設的前沿陣地,肩負著傳播研究馬克思主義、貫徹落實黨的重要精神、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務,在此形勢下,高校學生黨建工作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各高校在大學生入黨前,會嚴格遵循黨員發展的規章制度,通過加強黨的基本理論知識的學習,吸納信仰明確、目標確定的高校大學生加入到黨組織中來。此時學生往往對自己要求十分嚴格,服務群眾的決心和行動也得到了較好的體現。然而入黨以后,很多大學生失去了服務群眾的目標,比起入黨之前工作有所懈怠。

1.2共建的支部資源缺乏

在校大學生由于涉世較淺,普遍存在著人脈與資源均缺乏的現狀,因此在學生黨支部尋找對接支部時,往往表現為尋找對接黨支部困難、對接黨支部精準度欠缺等問題。由此產生的結果是部分學生黨支部在共建后更為注重滿足對接黨支部的需求,未能形成雙贏的模式。比如,某高校氣象黨支部將附近一所小學作為對接黨支部進行共建,通過發揮專業優勢與特色,為對接學校的同學們科普有關天氣科學、氣象氣候等方面的知識,受到學校老師和同學的一致好評。然而,由于對選擇互進互促、雙向提升的平臺考慮不足,對“參加活動過后留下什么”的引導思考不足,因此在總結自身收獲時,學生黨員無從下筆。

1.3共建后專業能力不足

我國高等教育體系中,本科教育是一種寬口徑專業教育,以通識教育為基礎,主要培養學生的素質和能力。研究生教育則是導師負責制,專業學位的培養學生職業能力,學術學位的由導師帶領展開科研任務,提高理論素養和實踐能力,因此整體來看,研究生教育的本質就是培養某個專業的高級人才。這種差異,決定了本科生黨支部在支部共建時顯現出的專業能力不足的缺點。比如,某高校資源與環境類本科生黨支部與昌平草莓產業供給的典型村結合,共建黨支部提出需要草莓的養分管理、草莓栽培環境調控、草莓立體基質栽培、病蟲害防治等技術支持,而本科生的專業能力不足導致最終并未解決共建支部的實際需求。

2.解決思路探析

2.1加強學生黨員的思想建設

在學校黨委的領導下,各組織部門應加強黨的理論知識學習的宣傳,以支部為單位,依托相關政策文件、書籍材料、學習強國、紅色觀影等文字視頻載體,安排和指導支部黨員進行學習。不同年級黨員的理論學習形式可根據實際情況有所不同,如低年級黨員側重于集中教育為主,高年級和畢業生黨員則側重于自主學習為主,真正做到學習教育以人為本。通過理論知識的學習,使學生黨員能夠自覺端正入黨動機,堅定理想信念,加強黨性修養,牢記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思想建設的加強能夠從根本上調動學生黨員參與支部活動的積極性,為開展紅色“1+1”活動奠定堅實的基礎。

2.2多方拓寬共建支部資源路徑

高校學生黨支部在尋找共建支部時,不僅要考慮共建單位的實際需要,還要關注學生黨員本身成長成才的需要,只有同時滿足兩方面的需求,才能調動雙方積極性,實現互利共贏。因此,必須多方拓寬共建支部資源路徑,全力保障學生黨支部與共建支部的精準對接。一方面,學院要善于挖掘教師資源,做科研項目的教師一般都擁有豐富的資源,且與專業相關度較高,能夠充分發揮學生黨員的專業優勢;另一方面,可以聯動整合學校企業、學校實驗基地等資源,為其提供科研助力的同時反過來也能為學生黨員提供優質的實習機會,最終達到黨建工作與人才培養、社會服務有機融合的目標。

2.3本研支部聯合加強專業技能

高校研究生黨支部由碩士生和博士生構成,他們具有較強的專業背景,且均為導師負責制,與學校教授、副教授等具有十分密切的聯系,更增強了其專業能力。本科生黨支部和研究生黨支部聯合,一方面研究生黨員能夠為紅色“1+1”活動過程中共建支部提出的技術難題提供助力,彌補了本科生專業能力不足的缺陷;另一方面,本科生黨員時間較充裕,研究生黨員因科研任務繁重而時間緊缺,雙方聯合開展活動能夠取長補短,互幫互助,達到“1+1>2”的效果。

3.結語

紅色“1+1”活動不僅是高校落實立德樹人任務的重要平臺,也是提升基層組織力建設的重要抓手。盡管該活動目前已取得較為可喜的成績,但仍存在著諸多問題。如何將紅色“1+1”真正打造成思政教育的第二課堂,還需進一步思考。

參考文獻

[1]姜濤.加強和改進紅色“1+1”活動的幾點思考[J].赤子:上中旬,2015,(22).

[2]徐剛,陳勇.淺析研究生與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聯動互補”[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5):58-61.

[3]朱萍,夏歡,陳嘯,等.“一帶一路”引領下的研究生教育發展探析—基于南京理工大學的案例分析[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7(7).

[4]徐寶義.高校紅色“1+1”黨支部共建活動問題分析與對策建議[J].智庫時代,2020(09):261-262.

猜你喜歡
學生黨員本科生支部
能為與應為:從本科生成績單看績點制的功能
支部聯建潤“甘泉”
瑤山黨支部
民進吉林省直聯合四支部的“支部經”
“Without Contraries is No Progression”: Contraries in William Blake’s “The Sick Rose”
An Analysis of the Absence of Maternal Care in The Bluest Eye
新形式下加強高校學生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的路徑探析
眾人拾柴火焰高
本科生論文流于形式
全面從嚴治黨視角下的高校學生黨員管理路徑芻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