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兒生活理能力培養的重要性

2021-07-19 00:45陳瀾
理論與創新 2021年6期
關鍵詞:獨立性幼兒園家長

陳瀾

【摘? 要】在現代社會中,幼兒的身心發展關系著祖國未來的發展。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的有利于幼兒在身心健康、德、意、志等方面更好的發展??梢砸鸶嗟娜岁P注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的重要性。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將得到所有人的重視。

【關鍵詞】幼兒生活自理能力

引言

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有利于培養幼兒的責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處理問題的能力等等,對幼兒今后的生活也會產生深遠的影響。但現在的大部分孩子,依賴性強,生活自理能力差,以至于不能很好地適應新的環境。所以,培養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至關重要。

美國教育家愛雷·馬洛尼也曾提出,培養幼兒的要決之一,就是能夠及早讓他們自立。他說:“過分的保護只會防礙幼兒從生活中通過自身實踐去獲得有效經驗教訓,從而影響其盡快成長”。

1.幼兒生活自理能力培養的現狀

1.1基本概念

幼兒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生活的自我服務性勞動的能力,讓幼兒從小就學會自已的事情自己做,不依賴他人,這就是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

1.2幼兒生活自理能力培養的現狀

6歲以前幼兒大腦迅速發育,是培養生活自理能力的關鍵時刻,而大部分家長都會將孩子留給爺爺奶奶照顧,當爺爺奶奶照看時往往會替孩子完成所有的事情。而當家長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時,除了休息時間可以幫孩子進行矯正,其他時間孩子又回到了自理能力差、依賴性強的時刻,這種矯正的力度往往是不夠的。

2.幼兒生活自理能力培養所面臨的問題

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目前面臨很多的問題,主要取決于三個大的方面,簡單來說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取決于父母、幼兒園及幼兒三個關鍵性人物,下面就通過這三個方面來進行詳細的說明。

2.1幼兒的父母方面

幼兒的親屬對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至關重要。關于幼兒親屬方面有以下幾個方面是導致幼兒生活自理能力較差的主要原因。

(1)溺愛

由于當前家庭中的幼兒多是獨生子女,很少需要孩子為自己動手做些什么,特別是一些爺爺奶奶對孩子極度溺愛,久而久之,使孩子形成了依賴心理,導致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特別差。

(2)剝奪幼兒訓練的機會

認為孩子小能力差,什么都不能獨立去做,剝奪孩子動手的機會。家長包辦代替的做法,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妨礙了能力和獨立性的發展。孩子剛學穿衣服時興致很高,且常得到父母的鼓勵表揚,但學會后孩子便失去興趣而不愿再做,父母就代替去做,使得孩子失去了一次次練習的機會。

(3)教育方法不當

當孩子做錯或做不好時,采取的是一種怪罪批評的態度,有的甚至會采取打罵的方法,嚴重傷害了孩子的自信心,從而阻礙了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發展。還有家長是順其自然的以自(4)忽視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

現在的大多數家長只重視孩子的學習成績,讓孩子在幼兒園多學文化知識,認為孩子學習好就可以了,生活自理能力以后自然就會了,沒能認識到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在人一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忽視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

2.2幼兒園方面

在幼兒生活自理能力培養的過程中,難以避免磕磕碰碰,當做父母的看到難免會夸大式的猜忌,從而引起家長與幼兒園之間的誤會,甚至是造成幼兒園不必要的損失,所以就造成了幼兒園更多的是照顧幼兒,導致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無法得到系統性培養。

2.6幼兒自身

0到6歲的幼兒大腦發育極快,學習能力極強,幼兒雖然在這個階段學習能力極強,但整體的學習能力是比較弱的,譬如小腦未發育完時走路總是不穩,容易磕磕碰碰,身體整體的配合與協調困難就不會那么容易的完成一個被成年人看似很簡單的動作,這都是情理之中在所難免的。有時當幼兒學會一個簡單的動作時,很容易就喪失興趣,這些都是幼兒自身導致生活自理能力很難得到培養的原因之一。

3.對于幼兒生活自理能力培養的對策建議

教師是一個特殊的職業,需要有自己的一套教學模式,并在教學實踐中逐步加以完善,從而使最初想達到的效果更讓人滿意。在幼兒生活自理能力培養的過程中,作為除了幼兒生活自理能力培養的參與者、支持者和幫助者的角色外,同樣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教師,而且這要比日常教學復雜的多。針對幼兒生活自理能力培養過程中體現出來的問題提出如下幾點對策建議。

3.1培養幼兒的生活自理意識

我們要通過各種形式讓幼兒知道自己已經長大了,要不怕苦不怕累,自己的事自己做。意識到自己有能力做好,體會自己會做事情的成就感,獲得成功的愉快感是推動幼兒生活自理的動力。

隨著對幼兒生活自理意識的培養及加強,幼兒就會出現獨立性發展的一個關鍵階段。漸漸出現了最初的自我概念,其主動性明顯增強。開始出現“我能”“給我”“我自己來”等自我獨立性的意向",喜歡自己去嘗試體驗。而自我服務能力的培養是提高幼兒獨立性能力的主要途徑。因此應該抓住幼兒獨立性形成和發展的敏感期,掌握必要的教育策略與要點。讓幼兒的獨立要求得到滿足。正確的面對幼兒自我獨立性意向的出現,學會尊重幼兒,容忍幼兒嘗試自己做事時候帶來的混亂;其次要明辨正誤,對幼兒耐心施以幫助,激發其興趣。在日?;顒又袆t需要為幼兒提供獨立活動的機會和場所,促使幼兒生活自理意識的完全形成。

3.2為幼兒提供足夠的訓練機會

家長為幼兒提供更多學習的機會。若想幼兒生活自理能力得到培養,父母或者長輩首先需要統一觀念把鍛煉的機會給幼兒,待幼兒失去興趣而不愿意再做時,依舊要幼兒自己去完成,不要代替去做使幼兒失去更多的鍛煉機會。只要是沒有危險的就多讓幼兒去實踐,放手讓幼兒去嘗試體驗。面對失敗要對幼兒提供鼓勵,以免挫傷幼兒的自尊心和學習的積極性。

為幼兒提供豐富的操作材料和工具,吸引幼兒主動地參與生活技能的學習。讓幼兒在活動中主動地學習生活技能,從而實現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

3.3施以正確的培養方法

陳鶴琴先生指出:“積極的鼓勵勝于消極的制裁”。在與幼兒共同生活的過程中,我們更多的是需要給予鼓勵的話語。特別對于正在成長中的孩子,經常鼓勵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對于做得好的事情及時給予表揚,對于做得不夠好的事情也要給予適當的鼓勵,讓他知道下次通過努力是可以做得更好的,這樣不僅不會讓孩子感到難過,反而會增強他們的自信心,使孩子在生活中能信心十足地做好每一件事。

3.4家園齊心協力共育幼兒

陳鶴琴先生說過“良好教育之養成否,家庭教育負重要的責任”孩子的自理能力不是光光在學校里養成的,如果教師在學校里重點培養的自理能力回到家中全部打亂的話就會出現家園不一致的問題。因此家長和教師應該密切配合,遵循一致性的原則,教育步調一致,與家長多溝通,讓家長理解支持教師達成共識。

幼兒是社會發展的主體,是自我發展的主人,生活自理能力是幼兒身心發展的需要。

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不可能一蹴而就,這是一個漫長而艱難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只要孩子自己能做,就要給他鍛煉的機會,同時對孩子多鼓勵少批評。在此基礎之上,施以言傳身教,輔以耐心細致,結合家園同心??吹胶⒆右稽c一滴的進步,便更加堅定了我們要繼續走下去的信念,只有這樣持之以恒,培養幼兒較強的生活自理能力才能更快的成為現實。

參考文獻

[1]《教師與兒童發展》龐麗娟著,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2]《全國幼兒教師培訓用書:幼兒園生活活動指導》廖莉、吳舒瑩著,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年2月1日

猜你喜歡
獨立性幼兒園家長
獨立品格培養
家長錯了
愛“上”幼兒園
做最好的自己
家長請吃藥Ⅱ
犯錯誤找家長
想念幼兒園
幼兒園私家菜
關于事件獨立性的兩種判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