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北地區異育銀鯽“中科5 號”苗種培育試驗

2021-07-21 12:01白海鋒高麗萍李紅娟李引娣
科學養魚 2021年6期
關鍵詞:中科魚苗苗種

白海鋒,高麗萍,李紅娟,李引娣,陸 斌

(1.陜西省水產研究與工作總站,陜西 西安710086;2.寶雞市渭濱區畜牧獸醫技術推廣站,陜西寶雞 721000)

鯽魚是我國重要的大宗淡水養殖魚類之一,其適應性強、成活率高、肉質細嫩,深受養殖戶和消費者的青睞。近年來,隨著養殖品種優化及市場消費需求的不斷升級,中國科學研究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因勢培育出鯽魚新品種——異育銀鯽“中科5號”,其具有養殖成本低、抗病力強、易于垂釣等優點,現已成為大宗淡水魚產業技術體系推廣的新品種之一。2019-2020年,陜西省連續兩年引進異育銀鯽“中科5號”進行試驗示范,推廣效果顯著。2020年通過引進育銀鯽“中科5號”烏仔,在眉縣渭河苗木花卉園魚場進行培育試驗,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將試驗總結如下。

一、材料與方法

1.池塘條件

試驗池塘位于渭河眉縣段南岸,池塘南北長、東西短,日照時間長,面積2畝,池塘為水泥護坡,水深1.5~1.8米,池塘底部平坦,底泥厚度15~20厘米。池塘進排水及增氧系統完善,水質符合漁業用水標準,配備自動投餌機和智能水質監測儀。

2.池塘消毒

放苗前5~10天試驗池塘進行徹底消毒殺菌,生石灰用量為85~105千克/畝,生石灰溶漿后全池潑灑。池塘消毒7天后注水,注水水位45~55厘米,同時施肥培育池塘生物餌料,基肥采用發酵過的牲畜糞肥,用量為650千克/畝,8天后待池塘水色逐漸變成淡綠色,浮游動物中的輪蟲達到高峰期,此時選擇魚苗下塘。

3.魚苗采購

4月25日,從四川德陽采購異育銀鯽“中科5號”烏仔30萬尾,魚苗平均體長為1.05厘米,平均個體重為9.80毫克,通過加水充氧保溫箱低溫運輸到試驗魚場,運輸時間10小時以內,成活率在96%以上。

4.苗種放養

鯽魚烏仔頭運到魚塘后,按照每畝15萬尾的密度進行投放。魚苗放入池塘時,首先要緩苗10~15分鐘,具體做法為:將裝有魚苗的塑料包裝袋放入培育池塘中,待塑料袋中的水體溫度與池塘水溫保持一致時,選擇池塘背風處進行多點投放。此外,魚苗放養全過程要做到輕拿輕放,避免魚苗受到機械損傷,產生生理應激反應。

5.投喂餌料及水質調節

培育前期(魚苗放養2~3天)投喂豆漿,黃豆要現磨現用,磨制前要充分浸泡,每畝用量控制在1.5~2.5千克,每天投喂兩次(上午8-9點和下午3-4點)。培育中后期,根據魚苗生長情況及時進行餌料馴化,逐漸添加鯽魚專用配合飼料的細粉料。此外,根據池塘水質情況進行追肥,追肥方式為池塘四角堆肥,具體追肥量視池塘水色及水體透明度合理調整,以維持水中浮游生物正常生長,保持水體呈褐綠色。每5天加水10~20厘米,保持水質清新,避免氣泡病發生。為確保池水“肥、活、嫩、爽”,全池潑灑微生態制劑(EM菌)進行調水,每10~15天潑灑1次,使用量控制在5~10千克/畝。

6.日常管理

培育期間池塘管理工作務必做到位,每天堅持早晚巡塘,除了觀察水色變化、魚苗活動、攝食情況外,應及時撈取水面漂浮物及蛙卵。定期抽樣測量鯽魚生長情況(體長、體重等),檢查池塘進排水口的過濾網及防護網有無破損,防止敵害生物進入池塘影響魚苗生長。定期使用智能水質檢測儀檢測培育池水溫、pH、溶氧、透明度、氨氮及亞硝酸鹽含量等常規水質指標。

7.病害防控

魚苗培育期病害以防為主,預防采用內外兼施:外用生石灰消毒和微生態制劑調水相結合,每10~12天生石灰溶漿潑灑1次,用量控制在20~30千克/畝,生石灰使用6~7天后潑灑微生態制劑進行藻相調控。內服防病采用投喂藥餌,在飼料中添加大蒜素,添加量控制在0.2~0.5克/千克。

二、試驗結果

1.水質監測情況

從4月25日魚苗下塘到5月14日拉網分塘銷售,共進行3次水質檢測,結果見表1。

表1 異育銀鯽“中科5號”培育池塘水質指標

2.苗種培育效果

經過20天的集中培育,異育銀鯽“中科5號”烏仔發育到了夏花,魚苗體重、體長變化見表2。特定生長率大于16.4%/天,培育成活率高于78.2%。

表2 異育銀鯽“中科5號”苗種培育結果

培育期間生產投入與產出、效益見表3,畝投入成本2 770元,畝出產效益3 760元,每畝純收入990元,投入與產出比1∶1.36。

表3 異育銀鯽“中科5號”苗種培育投入與產出情況

三、討論與小結

1.密度控制

研究顯示,鯽魚的生長與其放養密度存在一定的關系,隨著培育密度的增大,其生長率、存活率等生長指標均出現下降趨勢。本試驗中,因選擇了合理的投放密度(15萬尾/畝),從而避免了密度過大加劇魚苗對餌料和空間的競爭、增加魚體運動耗能及影響魚的生長。

2.餌料投喂

餌料的精準投喂是苗種培育中重要的技術環節之一,投喂不合理,不僅影響魚的生長,而且還會造成飼料浪費,使培育成本增加,池塘水體遭到污染。本試驗的中后期,通過轉化投餌方式,改變餌料品種,用鯽魚粉料代替豆漿,一方面有利于鯽魚的食性快速轉變,降低餌料系數,另一方面能夠促進苗種獲取較全面的營養需求,提高了苗種的生長率。此外,用粉料代替豆漿進行投喂,減少了磨豆漿的水電費和人工費支出,綜合生產成本降低10.5%,提高了培育效益。

3.水質調控

培育期間通過定期使用EM菌,穩定了培育池水質,增加了水體透明度,提高了溶氧,降低了水體中氨氮和亞硝酸鹽濃度,提高了苗種培育成活率。此外,向池塘潑灑EM菌,魚苗通過呼吸和攝食將其帶入體內,調節了魚腸道菌群,平衡了微生物群落,促進了魚體消化吸收,降低了餌料系數。

4.苗種投放

目前,本地區還沒有繁育異育銀鯽“中科5號”魚苗的魚場,主要通過從外省引進水花進行培育養殖,一直以來,由于大部分養殖戶專業水平不高,水花的培育池塘準備得不夠精細,魚苗下塘時機把握得不到位,導致水花的培育成活率低,甚至出現全部死亡,對一年的養殖生產造成嚴重影響。因此,通過引進烏仔進行培育,培育時間短、成活率高,可有效提高苗種培育效果,而且見效比較快。此次試驗,烏仔成活率達到了78%以上,20天實現利潤近2 000元,取得了較好的培育效果。

猜你喜歡
中科魚苗苗種
關于溧陽市青蝦“太湖2號”苗種擴繁體系生產情況的公示
春季苗種放養與管理“五六七”
簡析稻田養殖小龍蝦的苗種選購與放養技術
點評中科曙光中報
控流優選魚苗檢疫器
中科招商之退場
高原地區青海湖裸鯉魚苗運輸注意事項
寧夏銀川市成為西北最大水產苗種集散中心 等
黑魚苗價格將繼續高位運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