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可視化麻醉在全麻手術中的臨床效果

2021-07-21 13:15李新春郭新科
數理醫藥學雜志 2021年7期
關鍵詞:檢測儀全麻可視化

李新春 郭新科

(沁陽市人民醫院麻醉科 焦作 454550)

全麻手術是臨床常見的一種手術類型,以往手術過程中多采用傳統全身麻醉方法,即經靜脈或肌肉注射、呼吸道吸入麻醉藥物,起到全身痛覺消失、中樞神經系統短暫抑制的效果,但麻醉效果具有一定的差異性,且術中極易發生清醒事件,增加手術風險[1]。而可視化麻醉是近幾年全麻手術常用的一種麻醉方式,即通過NI監測判斷患者腦電反應、麻醉狀態、清醒狀態,幫助控制麻醉深度,有助于減少術中意外清醒、麻醉過深等事件[2]。該實驗選取106例全麻手術患者,研究可視化麻醉在全麻手術中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于本院進行全麻手術的患者106例,根據隨機雙盲法將其分為常規組與干預組各53例。常規組男31例,女22例;年齡24~47歲,平均年齡(32.51±1.29)歲。干預組男33例,女20例;年齡25~50歲,平均年齡(33.42±1.40)歲。所有患者年齡、性別等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3 方法

兩組患者均進行全身麻醉,即用0.1mg/kg維庫溴銨(成都天臺山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3411,規格:4mg)、4μg/kg芬太尼(宜昌人福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42022076,規格2ml∶0.1mg)、2mg/kg丙泊酚(四川國瑞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040079,規格:10ml*5支)、0.05mg/kg 咪唑安定(江蘇恩華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31037,規格2ml∶10mg)進行麻醉誘導,然后氣管插管,并機械通氣,再間斷給予鎮痛藥物與肌松藥物,手術完成且意識清醒后拔除氣管導管。常規組基于此采取傳統麻醉監測,具體內容:術中采用傳統檢測方式確定患者麻醉深度,根據患者體重控制麻醉藥量,并將患者兩手腕、兩腳腕與雙路心電圖檢測儀連接,左手肱動脈與外圍血壓檢測儀連接,左手中指與脈搏檢測儀連接,為患者連接自主呼吸壓力檢測儀,結合上述儀器確定患者麻醉級別,一旦機體處于應急狀態,需及時給予對癥處理。干預組基于此采取NI監測可視化麻醉,具體內容:將患者兩手腕、兩腳腕與雙路心電圖檢測儀連接,左手肱動脈與外圍血壓檢測儀連接,左手中指與脈搏檢測儀連接,為患者連接自主呼吸壓力檢測儀,于患者頭頂粘貼腦電NI檢測儀電極并用尼龍網箍固定,然后根據NI檢測儀讀數以及其他儀器檢測結果判斷患者麻醉機械。NI評定標準[3]:若64≥NI讀數≥37時,則判斷為常規麻醉狀態;若NI讀數<37時,則判斷為深度麻醉狀態,需要減少麻醉藥物使用量;若NI讀數<12時,則可能出現嚴重麻醉爆發抑制風險;若NI讀數>64時,則綜合判斷為術中可能存在清醒情況;若NI讀數>79時,則判斷為可能感受到手術疼痛。

1.4 評估指標

評估、記錄兩組患者術中清醒率、術中疼痛發生率、術中疼痛程度(應用視覺模擬評分量表VAS評價患者術中疼痛程度[4],最低0分,即無痛,最高10分,疼痛難以忍受,評分越高,表示患者疼痛感越劇烈)、術后麻醉不良反應(記憶力降低、惡心嘔吐、嗜睡等)發生率、術后麻醉清醒時間。兩組患者對麻醉手術滿意度采用問卷調查方式進行評價,問卷滿分100分,由術后清醒患者填寫,共發放106份,有效收回106份,問卷得分越高,說明患者對全麻手術滿意度越高。

1.5 統計學方法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手術麻醉效果對比

干預組患者術中清醒率為0.00%、術中疼痛發生率為1.89%,均明顯低于常規組的7.55%、13.21%,而術中VAS評分也明顯低于常規組;術后麻醉清醒時間明顯短于常規組,患者對全麻手術滿意度明顯高于常規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手術麻醉效果對比(χ2/t)

2.2 兩組患者術后麻醉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

干預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3.77%,常規組為15.09%(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術后麻醉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n(%)]

3 討論

全麻手術指的是經靜脈或肌肉注射、呼吸道吸入麻醉藥物,起到全身痛覺消失、中樞神經系統短暫抑制的一種手術類型,術中中樞神經系統抑制程度與血液內全麻藥物濃度有關,為了及時避免術中清醒、減輕術中疼痛,有效麻醉,需要采取科學的手段監測麻醉深度,保證全麻手術順利完成[5]??梢暬樽硎钱斍芭R床全麻手術常用的一種方法,在該麻醉過程中,可通過NI監測患者腦電反應、麻醉狀態、清醒狀態,以此綜合判斷患者術中麻醉深度,以便于及時給予麻醉藥物,控制全麻藥物使用量,合理調節麻醉深度,促使麻醉深度始終處于正常范圍,能盡量減輕麻醉藥物對患者中樞神經系統的損傷。

經實驗結果得出,干預組患者術中清醒率為0.00%、術中疼痛發生率為1.89%、術后麻醉不良反應發生率為3.77%,均明顯低于常規組的7.55%、13.21%、15.09%,而術中VAS評分也明顯低于常規組;術后麻醉清醒時間明顯短于常規組,患者對全麻手術滿意度明顯高于常規組,兩組患者手術麻醉效果與安全性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從中可見,NI監測可視化麻醉有助于實時維持術中麻醉深度,能有效減輕術中疼痛,促使全麻手術順利進行,且術后清醒較快,麻醉不良反應較少,可減少麻醉藥物使用量,減輕患者經濟負擔。

總而言之,可視化麻醉在全麻手術臨床效果較顯著,不僅能維持正常麻醉深度,降低手術疼痛感,減少術中清醒事件發生,還可保證全麻手術順利完成,有助于減輕機體應激反應,且麻醉安全性較高,在全麻手術患者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猜你喜歡
檢測儀全麻可視化
基于CiteSpace的足三里穴研究可視化分析
自然資源可視化決策系統
腹部神經阻滯聯合靜吸復合全麻在中老年腹腔鏡手術中的應用
小劑量右美托咪定復合瑞芬太尼對全麻拔管期嗆咳的影響
視頻宣教對全麻患者麻醉術前焦慮及配合程度的影響研究
思維可視化
自然資源可視化決策系統
一種防雷接地裝置的便攜式檢測儀電路
基于555振蕩器的地溝油頻率檢測儀
多功能空氣質量遠程檢測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