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象,何以為家

2021-07-23 02:46吳雪
新民周刊 2021年24期
關鍵詞:野象亞洲象西雙版納

吳雪

最近,“野象旅行團”幾乎“住”在了熱搜上。

兩群野象從老家——云南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勐養子保護區出發,開啟了漫無目的的“遷徙之路”。一群北上500多公里,大搖大擺一度逛到了昆明境內;一群南下滯留在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威脅著科學家60余年來收集的1300多種珍稀瀕危植物。

村民們不吝于一遍遍向來訪者講述大象進村的故事,網絡上也形成了一片“云吸象”的熱潮,大家談論最多的話題是:亞洲象是“出逃”還是“浪漫旅行”。在經歷過400多公里的遷徙后,也許這兩個都不是野象內心真實的意愿。

網絡上的聲音漸漸從驚奇、調侃變得趨于理性。前段時間還笑言“昆明歡迎你”的網友們,轉眼就開始擔憂起野象們的沖突、安危與歸宿,“它們為什么來到這里?”“野象還能回家嗎?”“野象的家又在何處?”

大眾視角,看到的都是熱鬧一片,但熱搜之下,各方專家站出來從亞洲象行為學、棲息地適宜性、生態環境系統等方面進行討論,試圖基于事實、科學的態度,從人與野生動物和諧相處的角度思考,為全球野生動物提供“中國樣本”。

“這是一次人與野生動物的友好對話,但作為中國樣本還應理性看待,在解決這一突發事件時,我們的工作強度是驚人的,付出的努力是巨大的,目前還遠沒有到總結經驗的時候?!?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員王放在接受《新民周刊》記者采訪時表示。

王放說,作為一個野生動物研究者,他有一個強烈的愿望,即公眾在關注亞洲象這一事件時,不能僅僅停留在十幾只野象身上,應該非常努力地從事件背后,看到動物生存的普遍規律,看到需要面對的挑戰和解決的困難。更應該看到,“象丁”漸旺背后的何以為家,絕不是亞洲象一種動物面臨的煩惱。

遷徙的理由 在保護區之外

事件熱議的關口,關于象群遷徙的原因,眾說紛紜。有些描述很有趣,比如,生態環境太好了;有些描述很神秘,比如磁暴說,聲稱“烙印在其基因中的遷徙本能偶然間被激發,而這可能與太陽活動有關”。公眾猜測野象好像有遠大的目標,要一路向北。但或許象群自己也沒搞明白,人類就更無法獲得肯定的答案。

在王放看來,公眾首先要正確認識到的一個問題是,野象絕不是“出逃”,保護區也不是把動物關起來的地方,劃定了保護區,不代表動物必須一直待在那里。從某種程度上講,遷徙或者遷移,是動物最基本的需求,也是與生俱來的本領。

亞洲象的遷徙一點都不偶然,也不新鮮。上世紀90年代末期,曾經有象群被監測到往北遷徙,最遠曾經到達普洱市景東縣。1995年,有5頭象遷移到普洱市思茅區,這是這里第一次有野生亞洲象出現。后來,又有更多的象群北移至普洱。但它們在普洱和西雙版納兩地間往返,始終沒有走遠。

動物遷徙在書本中的定義,是指在越冬地和繁殖地規定的路線。美洲灰狼一年內移動超過1000公里,放在美洲獅身上,這個數據是2000公里。青藏高原的藏羚羊則是700多公里,甚至一些食草動物,比如駝鹿、麋鹿,一年內移動也可超過500公里甚至更長。

“即便是懶洋洋的大熊貓,遷移距離也在二三十公里,它們會跑到高山裸巖和流石灘,而更長距離的遷徙在動物世界里,不足為奇?!蓖醴鸥嬖V《新民周刊》,動物遷徙的原因多種多樣,可能為了食物、水源、繁殖,尋找新的棲息地,逃避捕食者或回避過于強烈的競爭、降低近親繁殖風險等等。

一旦動物失去遷移能力,種群生存力會快速下降,嚴重時甚至可能局部滅絕。但遷徙本身是艱苦且危險的,這次“斷鼻家族”途經的地方,海拔超過2000米,遠超過亞洲象適宜的海拔1000—1300米以下的生存環境,如果不是有什么必須走的原因,它們不會貿然離開傳統棲息地。

這是一次人與野生動物的友好對話,但作為中國樣本還應理性看待,目前還遠沒有到總結經驗的時候。

王放認為,野象不斷遷徙最深層的原因不外乎三點:棲息地在減少,棲息地的破碎化,野象種群的增加。這一觀點在與北京師范大學生態學教授、國家瀕危物種科學委員會委員張立的溝通中得到了印證,“不管你分析野象遷移有哪些原因,都不能忽略棲息地這個最殘酷的事實”。

張立在接受《新民周刊》采訪時,特別強調了一個數據:近20年間,西雙版納地區亞洲象的適宜棲息地減少了40.68%。他認為,象群出走更大的問題,出在保護區之外的土地上,這些土地上的農田,都轉換成了高利潤的橡膠林和茶園。

而橡膠、茶葉等產業,是野象棲息地消失的最主要原因。從數據上看,雖然西雙版納棲息地的森林覆蓋率在提高,去年一度達到81.34%,但多出來的土地,只能生長橡膠樹等單一植物,適宜亞洲象的灌木、竹闊混交林覆蓋的平整山谷及海拔1000米以下的山腳等棲息地面積,已不足1975年的1/3,因此它們有個外號叫“綠色沙漠”。

但也有西雙版納當地人并不認同這種觀點。他們舉出佐證:1949年前,大量野象遷往只有2.7萬多平方千里的西雙版納,也沒有阻礙亞洲象從幾十頭繁衍到300多頭;20世紀50年代初,當地農民種橡膠致富,幾十年間來,野象也從未北遷過。

有專家把亞洲象北遷或四處遷徙的原因歸結為另一種經濟作物——砂仁,它既是中藥,也可以做香料。種植時需把林下的幼樹清除掉,這造成野象喜愛食物的減少。但目前還沒有砂仁和茶樹種植過多直接導致亞洲象食物減少的研究結果。因此,這也只是一種假說。

唯一沒有異議的是,適合于亞洲象的棲息地碎片化,難以讓它們在舒適區中覓食,才不得不走出保護區。例如,水電站的建設淹沒了亞洲象遷徙通道;保護區的象群分布不均也造成了亞洲象生存空間的相對逼仄。

猜你喜歡
野象亞洲象西雙版納
茶葉科技助推亞洲象保護和可持續發展
西雙版納 一個與冬天背道而馳的地方
一路向北的亞洲象家族(上)
一路向北的亞洲象家族(下)
行為訓練對圈養亞洲象行為的影響
蜜蜂保護農作物免受野象破壞
直升機、挖掘機輪番上陣,救出被困野象
直升機、挖掘機輪番上陣,救出被困野象
野象卷起了稻殼貓
YUNNAN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