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帕金森病睡眠障礙與認知功能損害的臨床分析

2021-07-30 02:50張峪涵羅成宏廖成鉅
醫藥前沿 2021年16期
關鍵詞:帕金森病障礙量表

張峪涵,羅成宏,廖成鉅

(廣東省東莞市松山湖中心醫院神經內科 廣東 東莞 523326)

臨床醫學中,帕金森?。≒arkinson’s disease, PD)屬于一種中樞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多發于老年人。其臨床表現主要為椎體外系癥狀,包括肌張力增高、行動遲緩、姿勢平衡障礙和靜止性震顫等。相關醫學研究表明,該類病癥不僅會損害多巴胺能神經系統,還會對機體其他部位造成損害,如去甲腎上腺素能系統、多巴胺神經系統和5-羥色胺能,從而產生非運動癥狀[1]。PD 的非運動癥狀包括睡眠障礙(sleep disorders, SD)、認知功能障礙及自主神經功能異常等,這些癥狀貫穿PD 的整個病程,嚴重影響了PD 患者的生活質量。對于健康老年人,睡眠障礙是認知功能下降的一個早期表現。而對于PD 患者,很多時候,只針對睡眠障礙進行研究,忽略了患者認知功能的改變,患者及家屬往往認為睡眠障礙與認知功能下降是年老導致,臨床醫師也容易忽略這個問題。因此,本研究著重分析PD 患者病發后睡眠障礙以及認知功能損害兩者之間的關系,為PD 的個體化治療提供依據和幫助,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8 年9 月—2020 年9 月連續就診和住院治療的原發性PD 患者95 例,對患者一般資料進行詳細詢問,包括病史、既往治療等,查體后,對相關輔助檢查進行完善,均確診為PD 患者。納入標準:(1)以英國帕金森病協會(UKPDS)腦庫標準[2]作為診斷依據,臨床表現為姿勢不穩、行動遲緩、靜止性震顫和肌強直不穩,確診為PD;(2)應用多巴制劑,均得到良好的臨床反應;(3)所有患者均未繼發帕金森綜合征;(4)統計患者既往病史,無服用抗精神病藥物、腦血管病、腦炎、頭部外傷和中毒癥狀;排除家族史。排除標準:(1)無明顯帕金森綜合征,或者明顯帕金森疊加綜合征;(2)無嚴重消耗性性疾病、消化系統疾病和代謝內分泌系統疾病。

1.2 方法

1.2.1 收集患者一般臨床資料 自制信息調查表,對患者一般信息進行采集研究。重點調查患者是否用藥、發病時間和既往病史;基本調查內容包括患者年齡、姓名等。本次信息采集均獲得患者本人或家屬同意,自愿參與本次研究。并依據規定,對患者病診信息進行查閱。

1.2.2 分組 根據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PSQI)評分結果對患者進行分組:總分≥7 分為睡眠障礙(SD)組,<7 分為非睡眠障礙(NSD)組。

1.3 評價指標

評估運動功能及臨床癥狀:采用統一帕金森病評分(UPDRS)量表評價患者的運動功能障礙情況;用簡明精神狀態量表(MMSE)、蒙特利爾量表(MoCA)分別評估患者的認知功能。MMSE 量表按照患者受教育的程度,分別劃分不同的界值:文盲<17 分、小學<20,或中學及以上文化程度者<24 分,正常衰老者減少約0.25 分/年,界定為認知功能受損。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 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 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頻數和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入組PD 患者基本情況及睡眠障礙的發生率比較

95 例 患 者,48 例 女 性,47 例 男 性,發 病 年 齡(61.51±7.48)歲,平均病程(6.38±4.38)年,運動功能障礙評分(35.44±17.05)分。其中,有62 例存在SD, SD 發生率為65.3%。SD 組與NSD 組,性別、年齡與病程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2 SD 組與NSD 組運動與認知功能比較

SD 組NSD 組MMSE、及MoCA 評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SD 組與NSD 組運動與認知功能的比較(± s,分)

表1 SD 組與NSD 組運動與認知功能的比較(± s,分)

項目 NSD 組(n=62) SD 組(n=33) t P UPDRS Ⅲ 41.82±17.74 32.04±15.79 2.75 0.007 MMSE 21.39±2.33 19.56±3.57 2.65 0.009 MoCA 18.94±3.06 17.19±3.76 2.29 0.024

3.討論

PD 的臨床表現中,睡眠障礙屬于非運動癥狀,比較常見。這類患者往往合并認知功能損害。近期研究發現,帕金森患者發病后,及時對睡眠障礙進行臨床評估,及時干預,給予神經保護劑進行早期治療,可以抑制患者的病情發展,提高生活質量和臨床治療效果,對患者認知功能減退也具有減緩作用。

有文獻報道,PD 患者中睡眠障礙的發生率可高達98%[3],本項研究入組PD 患者睡眠障礙發生率為65.3%,低于文獻中報道的發病率,這可能與入組的患者病程較短、病情嚴重程度與文獻相比較輕及評估方式不同有關。本研究中,入組的PD 患者通過統一帕金森?。║PDRS)量表第三部分評分顯示,出現睡眠障礙的患者運動功能障礙較嚴重;利用MMSE 及蒙特利爾量表MoCA評估患者的認知功能,結果睡眠障礙組的患者評分較NSD 組低,提示PD 患者中出現睡眠障礙容易合并認知功能損害。

綜合本項研究,考慮PD 患者,睡眠障礙發生后經常伴隨認知損害,在老年人群中尤為突出;同時患者出現認知功能損害臨床癥狀,也可以作為患者出現睡眠障礙的一個檢驗標準,睡眠質量不斷下降后,可能會導致患者認知功能損害加重。PD 的病理分期可先后分為六期,睡眠障礙和疲勞等癥狀是二期病理改變的主要特點,其發病原因是腦干睡眠調節中樞變性;而認知損害、視幻覺等精神癥狀是六期病理改變的主要特點,其發病原因主要與路易體累及新皮質有關[4]。所以PD 患者的臨床表現中,睡眠障礙可能比認知功能損害出現的更早。

睡眠與認知功能相關因素的影響日益受到關注,睡眠是緩解大腦疲勞狀態的主要方式,長時間的睡眠質量欠佳會影響大腦的正常生理機能,損害認知功能。研究發現睡眠障礙如失眠、嗜睡癥、睡眠-覺醒戒律障礙、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不寧腿綜合征、夜驚以及夢魘等均會影響認知功能,導致工作記憶、情景記憶、注意力以及執行功能等多方面的損害,最終發生輕度認知損害或癡呆[5]。

綜上所述,本項研究通過對PD 患者臨床資料的觀察整理,初步分析了睡眠障礙合并認知功能損害的關系。PD 病發后常見睡眠障礙及認知功能損害,屬于非運動癥狀,兩者之間可能存在相互影響的關系[6]。睡眠質量下降可能會加重認知功能的損害,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醫師應對患者睡眠障礙給予早期認識和評估,及時干預,早期進行神經保護劑治療,延緩和改善患者的病情進展[7]。

猜你喜歡
帕金森病障礙量表
手抖一定是帕金森病嗎
睡眠障礙,遠不是失眠那么簡單
帕金森病科普十問
跨越障礙
多導睡眠圖在睡眠障礙診斷中的應用
三種抑郁量表應用于精神分裂癥后抑郁的分析
初中生積極心理品質量表的編制
帕金森病的治療
中學生智能手機依賴量表的初步編制
PM2.5健康風險度評估量表的初步編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