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茶與人生

2021-08-07 06:18王善娜
書香兩岸 2021年6期
關鍵詞:靜心品茶泡茶

王善娜

平常過著三點一線的生活,上班下班,很榮幸這次能參加第四屆海峽兩岸青年共享閱讀季,很喜歡這樣的活動安排。我是在網上看到了這個活動介紹,周末剛好也是休息時間,就跟姐妹一起報名了。收拾好這次的旅行包,安排好了自己的衣物和零食,心已有點迫不及待了。

項目組說早上9點集合,于是我早早地7點多就起來了,9點半坐上大巴車。聚集了30多個彼此都不認識的兩岸青年,大家在大巴車上有說有笑的,以歡快的心情出發了。

難得跟姐妹一起參加這個活動,兩個人一路暢聊,聊了許多關于生活、工作和情感的話題。人忙起來的時候,根本沒有時間去跟好友聊聊天。也許經常生活在快節奏的環境里,難得有這么輕松的狀態,放松心情,就和朋友聊到了生活。想想一路走過來多么不容易,有坎坷也有幸運。人都是偶爾要放松下自己,才會靜下來去思考的??粗宦返娘L景放空自己,仿佛回到了原點,不用想太多,不用在大城市為生活感到焦慮和煩惱??赡芰牡锰M興,不知不覺,兩個小時后就到了終點。

這次行程的終點是安溪山頂的一個茶莊園,安溪也是最有名的茶文化之鄉,抵達之后,有工作人員安排我們入住。

一進茶莊園,我就喜歡上了這里,安靜的小院種著花花草草,布置得特別文藝范。進了房間后,北歐風格的裝修,特別簡約干凈,看起來特別舒適。

這次是跟好姐妹住一間,放下了行李,到餐廳集合。因為到達茶莊園已經是中午了,工作人員給我們安排了可口的安溪特色美食,他們的菜品都是出自大山里自己養的雞鴨和無農藥的有機蔬菜,味道確實比大城市的好吃。

在餐桌上,彼此還不太熟悉的青年們,開始一一自我介紹。大家在餐桌上暢聊后,心滿意足地回到了房間休息,一個多小時后在大堂集合。

下午,夏煒老師給我們介紹了茶文化歷史。老師把茶跟人生融為一體,以茶代表人生。夏老師的分享特別精彩,難得在這個安靜的山頂環境,能聽到夏老師分享著人生與茶的道理。分享結束后,每個人都在抒發感慨、積極討論。

我特別佩服大家的勇氣,能主動站起來分享自己感慨和提問,夏老師很耐心地回答了他們每個人的問題。

討論結束后,老師繼續給我們介紹這里的茶文化。之后,工作人員便給我們每個人發放了手工編織的小竹簍和竹子編織的斗笠,大家就出發前往山里茶園去采摘茶葉。

摘茶是有特別講究的,老師介紹說,早上不能摘,因為有露水,要等10點過后,經過太陽暴曬,露水干了后才能采摘,要不然茶葉濕漉漉的,會影響口感。而且采茶動作要快,技巧要到位,要不然時間一耽誤,也會影響到茶葉的口感。山上的蚊子特別多,沒到幾分鐘很多人就被叮了幾個包。我們還要爬山,突然就感覺采茶是特別辛苦的工作。

采摘過程雖然很累,可大家特別開心,有說有笑的。之后大家滿載而歸,帶著自己采摘的茶葉回到了茶房。

茶房是制作茶葉的地方。大家把茶葉都倒到了大籮筐里,老師開始炒茶,促使水分從葉緣的水孔與葉底的氣孔發散。之后靜置與攪拌交互進行,直到葉子的每一部分細胞都除去了水分。攪拌從輕到重,后半段的攪拌還借葉子的相互摩擦促進發酵的進行。

發酵在制茶上有三大功用:第一是發酵會讓茶青變紅,發酵越重,顏色越紅。其表現在茶干的外觀與泡出的湯色都是不一樣的,所以喝茶時,只要看茶湯的顏色,偏綠,就是發酵輕;偏紅,就是發酵重。

發酵的第二個功用是香氣的改變。不發酵的茶,其香型屬于“菜香”,如一把青茶被熱水燙過的香:輕發酵的茶,會從菜香轉化成“花香”:重發酵的茶再轉化成水果成熟以后的香,俗稱“熟果香”:全發酵的茶則變成“糖香”。

茶湯的顏色與香氣同步變化,菜香的茶接近綠色,花香的茶會變成金黃色,果香的茶則變成橘紅色,糖香的茶就變成紅色了。

發酵的第三個功用是滋味的改變。發酵愈少,制成的茶愈接近自然的風味:發酵愈多,愈接近人工的味道。所以紅茶常被拿去調味,就是這個道理。

茶青發酵到我們需要的程度,要以“殺青”停止發酵。所謂殺青,就是利用高溫,殺死葉細胞,停止發酵的進行。

殺青有三種方法:一是用炒的方式——“炒青”:二是用蒸的方式——“蒸青”:三是用烘的方式——“烘青”。

殺青過后,要經過“揉捻”,把葉細胞揉破,并揉成卷曲的樣子。因為不揉破葉細胞,茶的成分不容易沖泡出來。而且不揉成卷曲的樣子的話,茶葉一片片的,不容易保存。揉捻的輕重也塑造了茶不同的風味,輕輕揉過的茶,茶性顯得比較年輕活潑,重揉的茶,茶性會變得比較老成持重。所謂“重揉”就是揉捻的時間長,而且施以比較重的壓力與較高的溫度。重揉捻的一個方法被稱為“包布揉”,將初揉過的茶青用布包起來再揉,一面揉,一面縮緊袋子,一面揉,一面烘焙,這樣制成的茶就像歷經風霜的長者一樣,茶性一定顯得“老練”。著名的“鐵觀音”茶,就是經過這樣的歷練而誕生的。

參觀完制茶過程之后,老師還給我們展示了茶藝表演。茶藝老師清純甜美,那姿勢柔美優雅,聽著古箏,坐在茶桌旁,情不自禁被她的茶藝所吸引了,感覺女生泡起茶來真的太有魅力了。

表演完一整套流利的泡茶流程,我們開始自由活動,泡茶聊天。泡茶的過程特別講究時間,泡久了就會苦——就像我們人生,有苦有甜。

中國茶葉歷史悠久,種類繁多,其中綠茶是我國產量最多的茶葉,經過殺青、揉捻、干燥等過程后,茶會更加香濃、味醇、耐沖泡。畢竟平時喜歡喝茶的我從來沒見過茶是如何制成的,剛好借這次活動好好了解一下。

熱愛生活的人,懂得在忙碌中尋找契機,盡量讓生活過得從容有趣。愛茶的人,懂得勻出一盞茶的時間,為自己或家人、朋友泡一壺茶,享受與茶相伴的滋味。

沏一杯清香的茶,與茶友談天論地。借一縷茗香,在家中營造一方寧靜,打造一個修身養性、品茗思考的小居室。飲茶,素有隨性之說,求的是一份真實和簡單。

這次的活動是跟不熟悉的人一起品茶,放慢自己的腳步,以茶會友。喝茶的人,經常都會做這樣一件事情——以茶會友。三五好友圍坐在茶桌前,品茗暢聊。越喝,聊得越開心,或說說年少無知,或說說近期趣事。無所不談,隨心所欲。茶,就是有這樣的包容性,可以包容各種各樣的人,也可以承載各種各樣的事情。

古人常說: “道不同不相為謀?!币黄鸷炔杵鋵嵰彩且粋€檢驗彼此是不是志同道合的方法。你可能經常出去應酬,喝了幾場酒,認識了不少人??墒沁@種只能算是“打交道”中的“交”,而算不上交道。所謂交道,就是你們的三觀逐漸一致,這才算是從“交”變成“交道”。

喝茶本身就是一種修行,主人以茶會友,更是把自己的修行展示給朋友們看。從選茶、煮水、泡茶、奉茶、品茶,每一步都體現著主人的個人修行,或者性格特征。主人把這些展示給你看,本身就是一種開誠布公的態度,是一種心誠。再者,茶主人,也會從你的一舉一動中觀察你的品行,雖不全面,但可知一二。

喝茶就像一面鏡子一樣,照出兩個人的不同心境,或穩重、或急躁,或儒雅、或粗鄙,在茶桌上便可見其端倪。

這些是我對茶道的了解和心得,加上這次的活動是喝茶與文藝的結合,更讓我有想參加的欲望。其實說到文藝,我并不太懂。畢竟三點一線的我,生活本就簡單,很少參加文藝活動。但是茶道我卻很喜歡,中國畢竟是禮儀之邦,在茶道上更能顯示出這點。

清代茶人陸次之說: “茶,真者甘香而不洌,啜之淡然,似乎無味,飲過后,覺有一種太和之氣,彌淪于齒頰之間,此無味之味乃至味也。為益于人不淺故能療疾,其貴如珍,不可多得也?!逼焚p清茶,像是觀賞一件藝術品。透過玻璃壺,看著上下沉浮的茶葉莖,看著碧綠的茶水,看著嬌嫩的茶芽,茶仿佛是一曲春天的歌、一幅春天的畫、一首春天的詩。讓人置身在一派濃濃的春色里,生機盎然,心曠神怡。與茶對坐,隨著茶葉的緩升慢降,你生命之舟也緩慢漸行,一切都很安詳。此時,是不適合說話的,只適合閱讀,你的精神飄蕩在偏遠的湖面上,你獨自徜徉,微風拂面,水波不興。與茶對坐,就是在遠舟上與心對坐。

時間在流逝,人在流逝的日子中變得蒼老,但在飲茶時,時光卻慢慢地變成一種情結,濃得化都化不開。于是,我就經常讓自己在這種情結中浸泡,把煩累、憂愁、苦悶、緊張都放在這清晨的一杯茶里,經過水洗、茶浸,變成一種平和與寧靜。

茶禮有緣,古已有之。中國茶文化源遠流長,從神農開始,距今至少有四千多年的歷史了。茶禮是中國重情好客的傳統美德與禮節代表。

品茶也是修身養性的一種方式,它通過沏茶、品茶增進友誼,修德習禮,有助于陶冶情操。一片樹葉,一壺好水,一杯清茶,一縷清香,用一生回昧。

茶可以靜心養性,不是因為茶具有靜心養性的功效。從茶的成分來看,不僅不能靜心,反而能提神,有一定的亢奮作用。我認為茶可以靜心養性,不在于它能,而是因為它需要。喝茶是一種閑適的生活,是一種慢的行為,所以它需要靜心、徐行,毛糙不得。如果你愛茶,你要先去學會養心、修性。這樣,茶愛上了,心也沉下來了。

在這次的活動中,我對茶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和體驗。無論是茶的歷史文化、茶的分類、喝茶的器具及泡茶的方法,都是我之前沒有了解過的?,F在是淺淺地學習了一些入門知識,但濃厚的茶興趣已被激發,我迫不及待想要繼續更深入地學習茶,讓自己融入茶的美妙世界。

在當代社會,能有機會以茶會友,是一件很風雅的事。大家有緣坐在一起學茶、品茶、賞茶、鑒茶,喝茶談笑,很令人享受,十分愜意。

猜你喜歡
靜心品茶泡茶
在最美的四月天跟著老蘇州品茶、賞花、做美食……
天下第二泉
品茶
鯨魚”泡茶器等
英首相泡茶視頻遭網友吐槽
拿出一天時間
雨夜吟
泡茶空間風格即泡茶師做人風格
靜心閱讀,做一名有內涵的教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