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電影《長江圖》的影像語言解讀李屏賓鏡頭里的詩意時空

2021-08-13 02:30彭宇冰張寧
藝術科技 2021年11期
關鍵詞:詩歌

彭宇冰 張寧

摘要:長江“雄渾壯闊七千里,通絡潤滋億萬家”,長江帶著神秘、詩意的色彩,長江在跨越億萬年的滄桑奔騰中承載著文人墨客不滅的情懷,任何文本在長江面前都顯得無比蒼白。電影《長江圖》是一部影像史詩,將鴻篇巨作的蒼涼情懷融入電影的敘述中,李屏賓以濃墨重彩的影像展現罕有嘗試的“大長江”視角,長江內涵的具象表達與電影《長江圖》中安陸這個角色緊密相連,安陸是電影中長江母親的符號化身。而攝影師李屏賓作為電影畫面的直接創作者,為《長江圖》賦予了極具東方特色、蘊含水墨畫神韻的具象畫面。這部電影在中國文藝電影領域煥發著不一樣的光彩,堪稱電影創作的典范。

關鍵詞:李屏賓;影像語言;詩意時空;詩歌;《長江圖》

中圖分類號:J9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1)11-000-02

1 李屏賓影像風格探索

臺灣攝影師李屏賓,是一位骨子里具有中國傳統意識的攝影師,他從小接觸電影,小時候戲院劇場的環境為他以后的攝影藝術風格奠定了一定的基礎,他用鏡頭說話,用光影傳達意境,創作出了許多珍貴的、值得品味的影像[1]。李屏賓與香港導演的合作也很成功,無論是許鞍華導演的《上海假期》《女人四十》,還是敘事和攝影上都呈現出強烈詩性的電影《花樣年華》,都極具個人風格,李屏賓也因此斬獲了許多獎項。近年來,他將眼光投向國際影視圈,與一些國外導演合作并取得了成功[2]。

縱覽李屏賓的影像作品,長鏡頭的運用是無法忽視的存在,其在影像中承載著豐富的時間美學特性,延展了復雜的鏡內調度,加大了空間力度,真實地反映了被攝主體,能讓觀眾在時間的流動中真實體驗到現實生活細膩的美感[3]。例如,李屏賓與導演是枝裕和合作的電影《空氣人偶》,是一部運用運動攝影手法的影片,這種攝影手法必須具備復雜鏡內調度自覺,對攝影師的專業要求極高。影片中有大量的手持長鏡頭,需要大量搖鏡頭和移動鏡頭[4]。連續復雜的鏡頭調度包含著精準的敘事蒙太奇意識,攝影師必須能強有力地把控視覺節奏。再如,李屏賓的獨立電影《長江圖》有一處時空交匯的鏡頭,安陸回到孤島中看到愛人的詩,此時鏡頭推向窗邊,而不是停在詩集上,而后再次將鏡頭推進,遠方行駛過來的船只載著昔日的愛人[5]。全部的動態鏡頭展現出兩人的錯過,在看似平靜的鏡頭延展中展現出了安陸復雜的心情[6]。

電影畫面的色彩基調是電影創作的重要內容,運用得當,可以使整體畫面契合電影意境的表達氛圍,具備強烈的影像風格[7]。李屏賓似乎對畫面中的暗部色彩十分癡迷。在《花樣年華》中,“黑中有黑”燈光微弱照亮的獨特層次,傳達出了20世紀60年代老香港的氣息以及男女主涌動的情感[8]?!堕L江圖》中,充斥著濃厚的東方水墨質感的攝影,李屏賓巧妙利用光影及自然的魅力展示了一個魔幻的詩意時空,那些被捕捉到的美景能引發觀眾的回味。長江作為最合適的時空載體,像時間軸一樣徐徐展開,沉默而詩意地展示著大江兩岸的眾生相[9]。

在電影創作中,李屏賓顯然偏愛使用膠片,在細碎迷離的顆粒感與影像朦朧的曖昧中,他極力彰顯影像暗部的表現力?!堕L江圖》中的膠片畫面讓人著迷,李屏賓對暗部的表現把握得剛剛好[10]。

2 攝影師眼中時空的建構

長江作為電影中的時空關系樞紐,維系著一對昔日戀人的重逢。而對于李屏賓來說,他此前沒有親身游歷過長江,對長江的認識都來自書本[11]。這樣的距離及文化內涵的深邃感使李屏賓對長江很是癡迷,他嘗試從古代作品中尋找古人對長江的表達,而古人們較多描繪冬日殘雪,通過送別、思念等情感表達寂靜蒼涼的千古愁怨,這也是他在電影呈現出具有水墨畫韻味的長江的緣由[12]。

無可估計的光陰倒退是拍攝的一個難點[13]。在《紅氣球》這部影片中,有一個鏡頭是女主角在哭泣,鏡頭移到鋼琴師的手上,而不是拍女主角落淚。李屏賓認為,單一彈奏的琴聲能慢慢加重此時此刻女主角的情緒[14]。這樣的變化并非是事先設計好的,電影拍攝受現場環境、情緒的影響,而攝影師的鏡頭會說話[15]。極強的畫面捕捉能力及情緒感受力,使《長江圖》在李屏賓的手中展現出了獨特的東方韻味。用手中的攝像機重構詩意的時空,構建屬于自己風格的畫面審美,是李屏賓一貫的創作追求[16]。

在電影《長江圖》中,李屏賓為我們呈現了三層史詩級的宏大敘事內涵:瑰麗的大江大河、凄美克制的情愛、悲天憫人的佛法。絕無僅有的空間組成,也是時間構成,使形式與內容有了完美的關聯[17]。長江在影片中有三層內涵:首先,它是一條貫穿廣闊空間的河流,使影片中的兩個人相隔了5600千米的距離,他們在精神上已經無比遙遠,這為其后的相遇預留了伏筆[18];其次,這部情愛史詩不是一個純愛情故事,因為兩人的精神追求有著巨大的鴻溝,在觀眾眼里可能以為他們是宿緣,但最后會發現這是一個人與“佛”之間的反宿緣,兩人追求的目標根本不一樣[19];最后,高淳第一次理解了這個女孩,她是一個以自身的生命體驗進行修行印證的修行者,而不是一個單純追求情愛的人。

3 詩意的內涵與雋永的影像

在《長江圖》中,男主人公在船艙中發現了一本手寫詩集,這本詩集里的詩歌是整部影片的線索,以詩歌作為貫穿電影的主線,使電影顯得脈絡分明。每一首詩都是有象征意義的,與命運有關,與男女主角有關,詩歌文字直白淺顯但意蘊悠長,詩意的內蘊也映射了男女主人公的人生和大江的蒼涼[20]。

禪意十足的詩歌在影像中行走,加上李屏賓在攝影上的深厚造詣,《長江圖》展現出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對長江的深厚情感。而影片中的那本詩集,也并非是男主角隨手撿來,而是男女主人公共同完成的,文字撰寫著屬于他們的記憶,屬于青春和時代的記憶[21]。娓娓道來的詩歌與電影界著名攝影師操控的影像畫面都堪稱完美,影像細膩精致、構圖均衡[22]。

4 《長江圖》對中國文藝片的影響

在如今生活壓力過大的社會,大眾更加青睞娛樂輕松的商業電影,而不是需要動腦用心去領悟的文藝片[23]?!堕L江圖》在這方面作了很好的表率,影片中并沒有過多的煽情畫面,但震撼的視覺效果能抓住觀眾的眼球,電影的表述方式也讓人眼前一亮,由一本詩集串聯起來的愛情故事,能引發觀眾的遐想[24]。

在電影《長江圖》中,講述評釋的東西特別多,這些都來自影片的締造者,像“愛情”“宗教”“生命”“佛妓”等元素都源于導演、編劇楊超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解[25]。他們內心深處對傳統文化的認知與理解是最主要的問題。導演楊超對傳統文化的好感決定了其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和對這種美感的把握,也決定了《長江圖》的畫面節奏與畫面氛圍。在《長江圖》中,導演把這些苦難外化為高淳,這個男孩只不過是想尋根;而女主角要邁向大海,要拋棄這片土地與相關的文化,以及所有的社會成功,就要丟棄大眾神話中的頂級神話——愛情[16]。

這部影片在審美意蘊上也是成功的。長江寬厚、仁慈、博大,與安陸一角相吻合。高淳離開時,安陸在江邊大聲喊道:“這是我的長江!”可見,影片隱喻了安陸就是長江的母親,是以前的長江[26]。男主人公一直認為這個女孩是在渴求有人愛他,就像影片里所說的“我也愛很多人”。這是一種博愛的表現,安陸的愛遠不止男女之間的愛,這契合長江母親的形象,長江哺育著大地、人類以及文明[27]?!堕L江圖》對文藝電影的探索是成功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28]。

5 結語

這部耗時十年完成的影片,在2016年給我們帶來了一場視覺盛宴,通過對生活的平實描繪,展現了一個魔幻的詩意的時空。攝影師李屏賓憑借自然的魅力,通過建構的詩意畫面,將這個故事提升到了不一樣的高度。就像前面提到的,攝影師靠的是現場的創造能力,李屏賓不是一個喜歡設計的人,更多時候選擇不拘一格地創作?!堕L江圖》的時空鏡頭,是通過攝影師的創造實現的。

參考文獻:

[1] 劉澤元.李屏賓攝影藝術風格研究[D].重慶:重慶大學,2017:4-5.

[2] 劉娟.意取尖新,回溯時空的魔幻之作——與李屏賓談《長江圖》創作[J].電影藝術,2016(05):71-75.

[3] 魏輝昱,孫獻華.對倫勃朗《夜巡》分析及光影研究[J].大眾文藝,2019(24):52-53.

[4] 沈詩琪,駱瑋.淺談光影在攝影表現力中的應用[J].美術教育研究(下),2019(4):20-22.

[5] 梁明,李力.電影色彩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45-50.

[6] 尤晶晶.揚州“乾隆下江南”主題視角下的大運河文化創意與衍生設計初探[J].大眾文藝,2019(21):97-98.

[7] 劉永泗,劉莘莘.影視光線創作[M].北京: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00:56-58.

[8] 駱瑋.《影》與國產電影中的東方美學元素[J].電影文學,2018(23):81-82.

[9] 彭俊.邁克爾·度德威特動畫電影詩化敘事研究[J].電影新作,2018(5):17-22.

[10] 彭俊.中國動畫民族歷史資源的現代性改編研究[J].電影文學,2019(07):123-125.

[11] 彭俊,楊曉林.中日動畫電影產業比較研究[J].電影新作,2016(01):19-26.

[12] 駱瑋,彭俊,賈文婷.探索數字媒體背景下綿竹年畫的傳承與創新之路[J].美術教育研究(下),2018(12):21-23.

[13] 鄭國恩.影視攝影藝術[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9:32-34.

[14] 楊永康,湛磊.淺析地域文化對建盞的影響[J].藝術科技,2020(13):44-47.

[15] 黃瑞,楊杰.論光在黑白人像攝影創作中的質感表現[J].美術教育研究,2020(15):34-35.

[16] 蔣幸珈.紫砂藝術與鑒賞[J].藝術科技,2020(21):21-22.

[17] 戴雨萌,駱瑋.傳統攝影的不可替代性——淺析膠片攝影與數碼攝影的區別[J].大眾文藝,2019(14):161.

[18] 劉昱彤,梁晶.詩意空間的創新營造藝術[J].大眾文藝,2019(17):75-76.

[19] 陳思凡.淺談家具設計中的波普藝術[J].美術教育研究,2020(17):72-73.

[20] 許美潔,湯箬梅,陳瑋.穆夏招貼藝術語言女性美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9(16):13-15.

[21] 蘇家正,孫獻華.圖像學分析法對米勒《拾穗者》的解讀[J].美術教育研究,2019(19):32-33.

[22] 趙越,彭俊.跨族群的身份認同之旅——解讀《綠皮書》電影敘事[J].戲劇之家,2019(31):10.

[23] 楊韻蕾,駱瑋.現代女性自拍的特征研究[J].大眾文藝,2019(18):173-174.

[24] 徐恬甜,駱瑋.小品攝影的意境表現——探索攝影創作的角度與觀念[J].美術教育研究,2019(14):28-30.

[25] 劉月輝,蔣暉.文匠合流下的明式家具[J].藝術科技,2020(7):26-29.

[26] 程雨欣.宮崎駿作品主題傾向解析[J].藝術科技,2020,33(23):87-88.

[27] 陳思凡.淺談家具設計中的波普藝術[J].美術教育研究,2020(17):72-73.

[28] 武澤明.淺析揚州剪紙的現代設計[J].藝術科技,2020,33(23):9-10.

作者簡介:彭宇冰(1999—),女,湖南長沙人,本科在讀,研究方向:攝影。

張寧(1968—),男,江蘇淮安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數字媒體藝術。

基金項目:本論文為南京林業大學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計劃項目“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當代攝影中的應用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019NFUSPITP0610

猜你喜歡
詩歌
馬元詩歌10首
詩歌
詩歌是光
跟著詩歌暢游道里
詩歌島·八面來風
詩歌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