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層糧食部門信息化網絡和數據庫建設情況調研報告

2021-08-16 04:07謝嫣琪苑江浩陳鑫周娟
中國糧食經濟 2021年8期
關鍵詞:糧食信息化建設

文/謝嫣琪 苑江浩 陳鑫 周娟

(作者單位: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科學研究院、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財務審計司)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科學研究院和財務審計司“根在基層”調研團,圍繞“基層糧農部門信息化網絡和數據庫建設—提升糧食政策決策信息化水平”這一主題,赴山東省德州、棗莊兩市開展調研活動。山東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以創新融合的方式逐漸探索出一條糧食行業數字化轉型和產業互聯網建設的新路徑,信息化網絡平臺功能不斷實現新落地。在努力發揮試點工作“乘數效應”的過程中,邁出了堅實一步,階段性完成了試點示范工作,同時在配套機制建設、確立縱橫信息網絡、精確追溯體系的建設等方面還面臨著一定的挑戰。

山東省信息化網絡和數據庫建設的基本情況

(一)面粉加工企業信息化建設的試點發展

自2018年12月起,山東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組織建設“專業性、區域性、公益性”的產業互聯網平臺二期數字化轉型項目。該項目以發達面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為試點單位,主要分為三部分推進,包括原糧采購協同系統、在線訂貨系統以及質量追溯系統,具有在行業內推廣的指導意義,助力企業數智化升級。

目前,原糧采購協同系統已經投入使用?!霸Z采購協同系統”包括“原糧采購協同平臺”和“原糧采購管理平臺”兩部分,“原糧采購協同平臺”包括供應商端小程序、送貨司機端小程序、企業PDA 端,并已接入地磅、簽字板、手持機、高拍儀、攝像頭、打印機等硬件設備,可在線完成整個原糧采購環節中的采購需求發布、計劃預約、送貨入場、檢驗稱重、入庫結算,實現送糧前提前預約,送糧中信息實時反饋、送糧后結算記錄?!霸Z采購管理平臺”可通過協同平臺上傳的數據,完成原糧倉儲管理、自調小麥管理、在線排隊、數據沉淀以及統計分析,并根據數據分析結果生成生產計劃,實現智能排產。

原糧采購協同系統的應用,能夠使售糧戶提前預約,方便了售糧戶找車、在線查看質檢信息,減免了排隊、登記等繁瑣手續;企業能夠很清晰地預測出近幾天送糧數量,使工作更具計劃性、條理性,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通過數字化轉型產業互聯網的構建,深度融合創新,真正為高質量發展服務。

(二)市屬倉儲企業信息化管理系統的建設發展

在棗莊,國新糧油儲備庫有限公司的糧庫管理平臺已投入使用,其包括運營管理、購銷經營管理、智能出入庫、智能倉儲、質量管理庫存管理、智能安防等智能平臺。調研組深入交流企業智能糧庫管理平臺的搭建歷程與運行模式,就與省平臺實現互聯互通及全面實現地方儲備糧動態監管等工作,與市局負責人及企業負責人進行了有益探討。

目前,市屬倉儲企業信息化管理系統已基本建成并投入使用,可以基本達到與省局平臺的互聯互通,逐步形成“技術先進、功能實用、運維簡便、安全可靠、規范統一、運行高效”的糧食行業信息化應用體系。棗莊市的9個糧食儲備庫系統和35 個基層收納庫系統,44 個庫點,總投資2244 余萬元(其中省級補助資金1800萬元、企業自籌117萬元),全部實現互聯互通。糧庫智能化建設實現新突破,積極實施糧食儲備庫智能化升級工程,爭取國家補助資金1800萬元,總投資2225萬元,承儲政策性糧食的44個儲備庫和基層收納庫“數字糧食”項目順利與省局互聯互通,實現了糧食收儲全程追溯智能化、儲備監管可視化、收儲管理信息化,全面提高了糧食精準調控和管理水平。

此外,棗莊市地方儲備糧等有關糧食安全的數據信息,年底前將納入全省一體化綜合指揮平臺,全面實現承儲地方儲備糧的糧庫管理信息系統與省平臺互聯互通,以及全面實現地方儲備糧動態監管。為加快構建更高層次、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續的糧食安全保障系統提供有力支撐。

對于山東省信息化網絡和數據庫建設的思考與建議

在山東省推進信息化的進程中,存在著由于標準不統一導致的重復投資、重復建設,依靠地方企業投資推進困難,企業之間的數據不開放,原糧加工企業缺乏精準的追溯系統,系統使用人員業務培訓不足等相關問題。為了解決以上問題,提出以下建議。

(一)加強頂層設計,注重結果導向

加強頂層設計,統一規劃行業信息化建設政策措施,委托信息化、智能化專業隊伍進行技術攻關。以結果為導向,在統一標準、統一指導的過程中,注重功能實現,充分利用已經建立的軟硬件系統資源,實現統一功能標準。

按照責任主體,將信息化平臺建設分為不同版本,例如行政版,供國家、省、市級部門單位監督監管;企業版,按照庫區功能及規模分為儲備庫版和收納庫版;產業版,服務加工企業,便于儲備企業與加工企業的對接。在統一標準,統一接口過程中,應避免不同企業受現狀限制導致的軟硬件不匹配、標準不符合等問題。

(二)加大資金投入,政府投資主導

數字化糧庫推進的快慢在于投資的多寡,且現階段取決于政府資金支持力度。企業以成本、效率、收益為基礎導向進行決策,在信息化技術的應用未見收益前,企業的選擇會謹慎小心,需要政府部門加強引導,通過試點建設示范,讓企業看到確切的成本縮減或效益增加,調動其主動性、積極性。

(三)摒棄信息孤島,打通橫向通道

堅持推動“互聯網+”“大數據”深度融合,以“互聯互通”為路徑,推動數據互聯共享。立足現有、模塊構建、分步推進、整體接入,通過數據接口互聯,縱向實現省、市、縣三級數據的共享共用、互聯互通;橫向打破與各個部門或企業間的“數據壁壘”,摒棄信息孤島,在確保數據安全的前提下實現權責劃分及模塊數據共享,確立縱橫信息網絡,以互通促共享,以共享提效率。

(四)健全追溯體系,促進產業整合

當前加工企業的源頭精準追溯問題,主要是因為全鏈條中的各部分追溯體系不盡完善,缺乏相應的技術支撐。因此,一是借用區塊鏈等先進技術,加強“區塊鏈+糧食”的科學研究,逐步建立糧食全鏈條追溯體系,形成從糧食生產、收購、儲藏、加工、市場流通等全鏈條的行業追溯體系。二是整合現有糧食產業鏈資源,在產業規劃上形成大行業模式,在涉及糧食生產的前中后期(育種、種植、收割、干燥、運輸、倉儲等環節)及加工轉化過程,形成產業聯盟,借助信息化技術,不同環節實現數字轉化,點線成面,縱橫互通,實現糧食產業全鏈條信息渠道暢通。

(五)加強專項培訓,形成培訓體系

地方基層部門老齡化較為嚴重,對信息化相關技術操作等工作的執行存在一定難度。建議從管理、技術雙渠道并行開展。從管理角度,建立合理適用的培訓制度,從行政部門人員到業務部門人員積極參與;從技術角度,結合當前的主流培訓方式和適用于行業的培訓模式。實現硬件條件保障,軟件操作便捷,培訓制度成熟的培訓體系,達成“老帶新”“新推老”“傳幫帶”的正向循環。

猜你喜歡
糧食信息化建設
珍惜糧食
珍惜糧食 從我做起
請珍惜每一粒糧食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2021年3月國有糧食企業糧食購銷量初步統計
月“睹”教育信息化
自貿區建設再出發
“一核三軸”:信息化時代教學管理模式的探索
《人大建設》伴我成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