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譯介學視角下非物質文化遺產對外譯介研究

2021-08-17 03:42陳逸鋒
海外文摘·學術 2021年7期
關鍵詞:花炮譯介瀏陽

摘要: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來源于群眾生活實踐的各種傳統表現形式和文化空間。研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對外譯介,有利于提高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國際影響力,助推其更好地“走出去”。本文將以湖南省瀏陽花炮為例,從譯介學的角度探討瀏陽花炮的對外譯介情況,并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對外譯介提出合理化建議。

關鍵詞:譯介學;非物質文化遺產;對外譯介;瀏陽花炮

中圖分類號:H315.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2177(2021)07-0050-02

0引言[1]

21世紀以來,隨著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的日益提升,我國與世界各國之間的文化聯系也日益緊密。如今,“一帶一路”“走出去”等戰略的提出,中國文化正一步步走向世界。作為中華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歷史積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播與發展是中國文化“走出去”的重要組成部分。瀏陽花炮作為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承載著湖湘文化的精髓,代表著湖湘深厚的文化底蘊。然而,其對外譯介情況卻不容樂觀,阻礙了其對外傳播與發展。本文將從譯介學的角度,以瀏陽花炮為例,從“譯介主體”“譯介內容”“譯介途徑”“譯介受眾”四個方面探討瀏陽花炮的對外譯介情況,并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對外譯介提出合理化建議。

1譯介學視角下瀏陽花炮對外譯介研究

謝天振認為,譯介學最初是從比較文學中媒介學的角度出發、目前則越來越多是從比較文化的角度出發對翻譯(尤其是文學翻譯)和翻譯文學進行的研究。嚴格而言,譯介學不僅僅只是語言層面上出發語與目的語之間的簡單轉換,而是原文通過兩種語言轉換過程中信息的失落、變形、增添、擴伸,實現文化層面的相互交流和融匯貫通,強調翻譯作為人類一種跨文化交流的實踐活動所具有的獨特價值和意義[1]。它主要包括譯介主體、譯介內容、譯介途徑、譯介受眾以及譯介效果五個方面。結合瀏陽花炮對外譯介實際情況,筆者將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分析。

(1)譯介主體。即何人翻譯。瀏陽花炮的譯介主體主要包括個體譯者、政府單位和其他組織單位翻譯人員[2]。譯介主體在翻譯工作中發揮著核心的作用,他們不僅是語言之間轉換的紐帶,更是溝通不同文化的橋梁,其翻譯能力與文化素養直接決定著譯本的質量,影響著瀏陽花炮對外傳播的效果。譯介主體的目標是通過另一種語言表達形式,將瀏陽花炮的相關知識植入到目標語言國家的文化土壤中,從而使目標讀者感受及了解其特有的文化內涵,促使瀏陽花炮文化在新的土壤中生根發芽,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3]。瀏陽花炮傳承歷史悠久,承載著豐富的湖湘文化底蘊,制作工藝中蘊含著諸多古代漢語的表達,這恰恰是瀏陽花炮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內涵和精髓所在,是瀏陽花炮對外譯介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因此,譯者不僅需要對目標語國家的語言特色及表達方式有十足的考究,能讓所翻譯的內容為譯介受眾所接受,還需對瀏陽花炮的文化背景、傳統技藝等有充分的理解,在使外國讀者讀懂的同時也能了解瀏陽花炮背后的文化內涵。

(2)譯介內容。即翻譯什么。瀏陽花炮歷史悠久,內涵豐富。從起源來看,瀏陽花炮始于唐,盛于宋。據文獻記載,當時災害頻發,瘟疫肆虐,唐朝李畋用小竹筒裝硝,導引爆炸,以硝煙驅散山嵐瘴氣,瘟疫逐漸減退。從品種來看,瀏陽花炮是煙花和爆竹的統稱,煙花類分為:噴花、吐珠、線香、禮花彈等,爆竹類分為單響、雙響、鞭炮、排炮等。著名的品種有全家樂、大地花開、萬國傘旗、金盤起月等。從制作工藝來看,瀏陽花炮的生產制作取材于土紙、土硝、硫磺、炭末等,全部采用手工制作,有12道流程、72道工序。傳統的工藝流程有扯筒、背筒、洗筒、腰筒等等,這些均為瀏陽民間的表達,具有濃厚的鄉土氣息。若不對瀏陽花炮的傳統工藝下足夠的功夫,即使是源語讀者都會感到晦澀難懂、一頭霧水,更別提在一個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思維模式、語言習慣中生活的外國讀者。

(3)譯介途徑。即如何譯介。作為文化傳播的載體,瀏陽花炮對外譯介途徑直接影響著其受眾的接受度和對外傳播的效果。不同于其他物質性文化遺產,瀏陽花炮通常以手工實踐的形式呈現在人們面前[4],因此,瀏陽花炮的對外譯介需要運用語言文字與實踐活動相結合的方式,在傳統傳播媒介如報刊、雜志、電視廣播等的基礎上,融合短視頻、數字技術、互聯網等新媒體技術,拓展瀏陽花炮的譯介空間[5]。但筆者通過調查發現,瀏陽花炮的譯本基本呈空白狀態,少有的譯本也僅限于官網上的商品出口信息,且對外譯介的傳播途徑較為單一,多局限于旅游宣傳冊、當地雜志報刊等等,未能充分利用各類新媒體技術,從而限制了瀏陽花炮“走出去”的步伐。

(4)譯介受眾。即為誰翻譯。瀏陽花炮的譯介主體和譯介受眾是瀏陽花炮走出去的關鍵,其中譯介受眾發揮接收和反饋的作用。但由于不同國家之間的語言環境、思維方式、風俗習慣等存在著明顯的差異,外國受眾接受與理解瀏陽花炮信息的能力受到了較大程度的制約。因此,譯者在對外譯介時要以目標語讀者為中心,充分了解受眾文化需求,培養受眾群體的文化認同感,使受眾接受瀏陽花炮文化,并對其進行傳播,以達到對外譯介的目的。

瀏陽花炮的譯介受眾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直接受眾,包括每年前往瀏陽花炮參加瀏陽國際花炮節的外國群體、進行花炮采購的外國商人以及前往瀏陽旅游的外國游客等;另一類是間接受眾,包括對瀏陽花炮感興趣或者對瀏陽花炮有專業研究但未親身前往瀏陽的外國群體。相比較而言,瀏陽花炮的對外譯介工作更偏向于直接受眾,幾近空白的譯本和單一化的傳播方式使間接受眾鮮有機會了解瀏陽花炮。因此,要想更好地傳播瀏陽花炮文化,必須加大其國際推廣力度,為間接受眾提供更多接觸瀏陽花炮的機會[6]。

2瀏陽花炮對外譯介策略

2.1打造專業非遺翻譯隊伍,提高譯者文化使命感

筆者調查發現,盡管隨著國家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不斷重視和非遺文化“走出去”的步伐不斷加快,湖南本地高校涌現出越來越多的研究湖南非物質文化遺產對外譯介的課題以及科研項目,如湖南師范大學國家級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一帶一路背景下長沙窯的對外譯介與傳播研究”、湖南涉外經濟學院國家級項目“新時代下湖南‘文化名片湘繡的海外推廣漢英翻譯策略研究”等等,這些對于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對外傳播與推廣有著極大的推動作用。但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詞匯都比較專業,而諸類項目團隊多由一名導師以及數名高校學生組成,受限于項目基金與學生自身的專業水平,通常研究力度較小,研究成果不夠顯著。因此,政府應加大非物質文化遺產對外譯介投入,建立健全“遴選-培訓-監督”三位一體制度,打造專業的非遺翻譯隊伍,提高譯介主體的語言素養和文化素養,增強對外譯介翻譯人員的文化使命感,為非遺對外譯介的質量增加籌碼。

2.2充分利用新媒體技術,增強外國受眾文化認同感

新媒體技術的飛速發展,給瀏陽花炮的對外傳播提供了更多可能。在繼續利用傳統傳播媒介廣泛宣傳的基礎上,瀏陽花炮可以抓住短視頻等新媒體技術的機遇,以瀏陽花炮的歷史、品種、制作工藝、國際花炮節為切入點,配以雙語字幕,在YouTube以及各大平臺上面宣傳播放,加強與海外媒體的交流,擴大瀏陽花炮的國際影響力。同時,為了拉進外國受眾與瀏陽花炮的距離,可以利用VR虛擬體驗技術,使國外受眾有機會親身體驗瀏陽花炮的傳統制作過程,運用喜聞樂見的方式邀請他們一同感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增強其文化認同感。

3結語

世界煙花看中國,中國煙花看瀏陽。盡管近年來國家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播與發展愈加重視,但瀏陽花炮的對外譯介之路依然任重而道遠。我們應提高譯介主體綜合素質,科學選擇譯介策略翻譯譯介內容,多維度豐富譯介途徑,以譯介受眾為中心,增強瀏陽花炮對外譯介效果,增強瀏陽花炮的國際影響力,助推我國非物質遺產更好地“走出去”。

參考文獻

[1]謝天振.譯介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9.

[2]宋婷.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池州儺文化“走出去”譯介探究[J].重慶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 35(4):11-15.

[3]李向民.貴州地戲文化“走出去”譯介探究[J].安順學院學報,2016,18(4):4-6.

[4]魏紅,單小艷.譯介學視角下非物質文化遺產外宣翻譯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8(32):4-5.

[5]蘇濤,黃焰結.中國故事,國際表達:安徽非物質文化遺產外宣譯介研究[J].蚌埠學院學報,2019,8(3):51-54.

[6]崔璨.中藥文化“走出去”譯介模式研究—以亳州為例[J].江西中醫藥大學學報,2019,31(2):96-99.

(責編:王錦)

基金項目:本文系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一帶一路倡議下非遺對外譯介策略研究—以湖南省瀏陽花炮為例”(S202010542017)。本文在湖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唐燕玲教授指導下完成。

作者簡介:陳逸鋒,男,湖南邵陽人,本科,研究方向:英語教學。

指導老師:唐燕玲(1967—),女,湖南永州人,博士后,博士生導師,教授,研究方向:語言學教學與研究。

猜你喜歡
花炮譯介瀏陽
《三字經》裨治文的兩次譯介行為考察
瀏陽: 用紅色之光照亮奮進之路
耍脾氣
瀏陽花炮我的有聲有色的中國式鄉愁
聽聞瀏陽話才知何為“相識太晚”
“新中國70年百種譯介圖書推薦目錄”發布
傳播學視域下《文心雕龍》的譯介模式與翻譯策略
做禮花炮
桂林恭城舉行搶花炮活動
首個智能制造行業專板瀏陽誕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