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輔導員教育管理工作中立德樹人理念的實踐

2021-08-17 13:23張長江
海外文摘·學術 2021年7期
關鍵詞:立德輔導員管理工作

摘要:高校大學生德育是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輔導員的教育管理工作對其影響也是有目共睹。如何將立德樹人教育理念融入高校大學生的日常生活中,是對高校輔導員管理工作的挑戰。本研究通過對當前高校輔導員在教育管理工作中大學生德育存在的現狀進行分析,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和建議,使管理工作高效推進,為高校輔導員教育管理工作中立德樹人理念的實踐提供了一個思路。

關鍵詞:立德樹人;高校輔導員;教育管理;實踐

中圖分類號:G6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2177(2021)07-0085-02

0引言[1]

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展素質教育,推進教育公平,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而德育在落實立德樹人任務中起著最關鍵的作用。高校大學生德育指的是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的一種方式。輔導員在引導高校大學生形成積極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等方面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簡單來說,也可以被理解為一種對我們自身的道德約束,盡可能不違背我們善良的本性去做出一些不好的事情。其次,德育課程的學習對我們一生的發展也起著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對高校大學生的道德觀、價值觀以及人生觀的形成起著積極的引導與促進作用。在大學期間,多數人處于一種迷茫狀態,而輔導員的教育管理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能夠將立德樹人的理念貫穿其中,此時德育的學習顯得非常重要,尤其對當代高校大學生的身心健康來說,往往德育的教導會在他們以后的生活中表現得更加突出。但目前就高校輔導員教育管理工作中立德樹人理念的實踐研究來看,還存在著許多問題,需要我們找出更加合理的解決措施。

1高校輔導員德育工作所面臨的挑戰

1.1高校大學生德育嚴重失位,造成冷淡和不被重視

當前我國的高等教育依然延續了傳統的中小學教育模式,大學的教育評估基本也是依據學生各科的期末考試成績、學科競賽成績、四六級成績、考研率的高低為標準。在當前的這種教育模式下,智育仍然處于一個重要的位置,而德育出現了嚴重的缺位現象,造成了高校大學生的德育被冷淡和不被重視。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反映了教育的評估還處于重視“知識取向”的價值,導致了學生缺乏素質教育的培養。這就相當于把當前的高校大學生也看成了一個機器,看它的生產數量的多少來評價它的好壞,而徹底忽略了它的全面性,道德教育在學校課程中嚴重失衡。誠如魯潔教授所言:在社會泛起唯經濟主義、唯科學主義等浪潮中,當社會道德從根本上被挖空時,學校教育已經完全喪失了它應有的批判和反思功能,反而在相互交流、推波助瀾中,與社會其他方面共同釀成了空前的道德危機[1]。

1.2德育的目標過于空和大,而忽略了學生的主體需要

不管是從理論來看還是從實踐來看,學生的個性品質都具有多樣性和獨特性。然而當前高校的德育培養目標卻是一個統一的標準,并沒有考慮到每個高校大學生實際的主體需要,很少真正從學生的內心去考慮,基本忽略了道德教育的個體功能。從2011年開始,我們的中小學的課程標準中就提倡要注重培養每個學生的個性,讓他們成為一個獨特的個體。然而在當前的高校教育中仍然存在著用統一的標準去完成一些德育目標。

1.3德育教學形式單一、教學內容過舊

德育的教學仍然是單一的滿堂灌的教學方式,教學的內容過于陳舊。長期以來,這種填鴨式的教學方式仍然無法使學生真正理解什么是德育。盡管當前所提倡的德育教學方式有許多種,但總體來看使用效果都不太好。德育教育所倡導的是要充分發揮每個人的主動性,但是每個人的個性、思維、判斷能力都不同。因此,在當前中國高校的大學生課堂中,一個教授面對許多學生,講授教學法是必不可少的,但是采取這種填鴨式的德育教學方式就會忽略學生的個體性,無法讓學生真正從內心上接受德育內容。因此,通過向學生灌輸這種抽象的理論知識和內容,不顧學生的個體需求和身心發展特點,很難達到我們預期的那種教學效果。同時德育內容的陳舊主要是源于上課內容形式的單一以及缺少很多張揚學生個性的課程,這不僅造成了德育教學內容的反復、重復,還會讓學生對德育的理論知識產生厭倦心理。同時我國對德育課程的評價也還是采取的一種閉卷式作答的方式,這種評價方式無法真正的對學生的德育作出評價,考試評價的這種方式不適用于德育,因為考試時學生顧慮到一些情況,會故意隱瞞一些東西,所以常常會出現語言和行動不一致的情況,老師無法真正把握學生的真實德育情況。同時這種德育的教學還會給學生的外顯行為和內隱行為產生一定的影響。

1.4德育生活過于枯燥,制度過于拘束

高校大學生德育的養成不僅要靠良好的行為習慣,還要輔以相應的行為約束和德育生活在其中,把德育融入到當今高校大學生的生活中,逐漸來培養他們的道德習慣和意志力。其次,高校大學生的身心發展不平衡,自我約束能力較差,因此必須要通過嚴格的教育才能實現道德的進步。但是,目前高校大學生都比較反感枯燥空洞的德育生活,除了熱衷于評先進個人、優秀標兵、優秀學生干部等各種稱號,德育在當代高校大學生生活中只是流于一種形式,使得許多學生處于一種流放的自然狀態,造成了當代高校大學生德育生活嚴重缺乏。張偉強也認為在當前的高校德育生活實踐中,德育目標成“倒金字塔狀”形式,形成了“對小學生進行共產主義理想教育,對中學生進行革命傳統和法制教育,對高校大學生只進行文明行為規范教育的格局”,這進一步加劇德育生活的枯燥無味[2]。所有這些都違背了德育的本質,偏離了德育生活對學生的需求,不但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反而給學生增加了理論學習的負擔,使學生無法真正從內心上接受德育。

2高校開展大學生德育工作的發展策略

2.1強化立德樹人的任務,努力營造“大道德”氛圍

當今高校的首要任務就是培養全面發展具有核心素養的高層次人才,其中思想品德的健康也是判斷高層次人才的首要標準。因此,高校需要把德育放在教學中的重要位置,把它當作學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它融入到學校的各項活動當中,讓輔導員的教育管理工作發揮應有的作用。這就需要我們一方面加強改進德育的教育模式,讓德育切實發揮作用;另一方面需要把德育融入到學校教育的各項活動中,營造一種“大道德”的氛圍。比如,把德育融入到當前高校大學生的課堂教學活動、生活服務、以及學校的學生會管理、社團管理等活動中。特別是前段時期網上一直在報道當前高校大學生的學生會工作官僚氣息濃厚,在筆者看來,就是高校沒有真正把德育教育做到極致。如果高??梢园训掠谌氲礁咝4髮W生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高校有一種“大道德”的氛圍,學校的這種官僚氣息自然而然就會被避免。因此,高校需要把德育教育融入到教學、科研、生活服務中,真正能夠形成一種“大道德”氛圍。同時高校也需要呼吁全校上下共同形成一種力量,切實把立德樹人的任務放在首要位置,共同培養全面發展具有核心素養的高層次人才。

2.2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德育觀念

傳統的德育教學方式一直延續的是“以老師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的教學方式,忽視了學生的主體需求。這本身就是一種不合理的教學方式,在學校中學生首先是一個有靈魂、有血肉、有個性的人,他是一個獨立存在的個體,而非一種機器,需要別人去操控它。恰恰傳統的教育方式就把學生當成學習機器,違背了人的本性,所以缺乏合理性。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德育觀念,就需要我們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個體需求,把他們每個人都看成世界上獨立存在的個體,我們不要去強迫他們最后形成統一的道德品格,而是引導他們去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

2.3以道德知識的理論為基礎,加強德育的實踐活動

道德知識的理論學習是德育學習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也不是德育學習的全部內容,單單只憑道德知識理論的學習而不去實踐,這就相當于是紙上談兵,所學到的知識就比較空洞,無法使學生真正去理解道德知識。其次,在德育的學習中,道德實踐比道德知識的學習更加重要,因為只有通過道德的實踐才能把我們所學到的道德知識真正內化為自己的東西。同時,離開了道德實踐的知識學習,德育學習的效果也無法判斷,德育學習的價值也無從落實。因此,高校需要建立開放式的德育模式,讓學生大膽嘗試新的領域,著力加強學生的道德實踐,引導學生走出校園,多參加一些校外的實踐活動,同時還需要把我們的道德實踐落實到各項活動中,這樣有利于形成校內外德育模式相結合,同時也可以在校外的實踐中內化道德知識、鞏固道德信念,真正達到德育的要求。

3結語

當代大學生群體的思想活躍,這也給輔導員的教育管理工作增加難度。要將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融入學習生活中,需要對當代大學生在德育方面存在的問題深入剖析,了解其問題,實施相應措施,才能夠更好地詮釋輔導員在教育管理工作中立德樹人的實踐意義,能夠增加高校輔導員的工作動力。

參考文獻

[1]魯潔.道德危機:一個現代化的悖論[J].中國教育學刊,2001(4):9-15.

[2]吳芮凌,代勇智.大學生德育現狀分析與創新發展[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2(36):29-30.

(責編:楊梅)

作者簡介:張長江(1976—),男,吉林蛟河人,本科,講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就業創業教育。

猜你喜歡
立德輔導員管理工作
Stories about labor education家校勞動,立德樹人
FMEA法應用于現代醫療機構藥事管理工作中的體會
談初中化學教育的立德樹人
城市路燈精細化管理工作探討
巧化課堂意外 踐行立德樹人
例談高中生物學教學中的立德教育
高校輔導員綜合素質與能力提升探究
高校學習型輔導員隊伍建設的時代訴求與角色定位
“有為”也應“有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