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力:耕耘數十載筑牢根基

2021-08-19 20:55王際娣高睿
小康 2021年23期
關鍵詞:南繁種業種質

王際娣 高睿

自上世紀50年代開始,海南就成為了眾多科研人員青睞的繁育圣地。近年來,借著海南自貿港建設的東風,“南繁硅谷”加速建設,南繁肩負起我國種子“芯片”的研究,可謂是南繁實力擔當。其中,位于三亞的南繁科技城作為“南繁硅谷”的主要載體,不僅承載著“深度服務南繁科研”的國家戰略保障重任,還承載著“引領民族種業創新開放發展”與“帶動區域產業和城市雙升級”的重要使命。

“南繁硅谷”的建設,讓種業繁育由單純育制種向種業全產業鏈轉變,由分散科研向集群協同轉變,由南繁事業向南繁事業與產業并舉轉變。南繁憑何實現以上蛻變,又如何真正擔起國家種業安全的使命?

日前,《小康》記者一行走進南繁科研育種基地的田間地頭以及南繁科技城,親身感受了南繁科研實力。

自貿港建設為“南繁硅谷”建設加分

2018年4月13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大會上鄭重宣布,黨中央決定支持海南全島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穩步推進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分步驟、分階段建立自由貿易港政策和制度體系。

自此,三亞市在旅游轉型升級、招商引資引智、改善營商環境、培育高新技術產業等方面獲得長足發展,而“南繁硅谷”的建設是海南建設自由貿易區中的組成部分,也乘著自貿港建設的東風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陳凡在接受《小康》記者采訪時表示,近年來中國種業的發展很快,南繁育種區內雖然氣候條件好,但是整體配套設施亟待完善,導致數十年來,南繁科研人員如同“候鳥”般,只在冬春兩季來到海南開展科研活動,科研成果帶回內地,形成了“兩頭在外、中間在瓊”的模式。

隨著南繁科技城大學城的建設推進,學校、醫院、公寓等硬件跟上來了,自然破解了“候鳥”式科研人員“不斷遷徙”的問題。通過機制體制的創新,加強種業的繁育成果轉化,同時加速建設國際種業交易中心,南繁硅谷的種子“芯片”將從這里走向世界。

海南省三亞市南繁科學技術研究院副院長楊小峰在三亞市吉陽區新村田洋設施農業科技示范園查看水稻長勢。圖/王際娣

人才匯聚為種業繁育提供智力支撐

7月12日,海南省委常委、三亞市委書記周紅波赴崖州灣科技城調研,強調要舉全市之力加快推進“一城一基地”(即南繁科技城、全球動植物種質資源引進中轉基地)建設,為打好種業翻身仗、維護國家糧食安全作出三亞貢獻。

記者了解到,“一城一基地”是南繁種業發展的重要載體。其中,總面積約4.02平方公里的南繁科技城,以南繁科技產業為核心,圍繞動植物育種科技、國際種業交易、種質資源產權交易、種業知識產權交易、熱帶特色農科等方面,打造產業化、市場化、專業化、集約化的國家南繁科研基地與國家熱帶農業科學中心。而全球動植物種質資源引進中轉基地規劃面積約0.5平方公里,將引入全球動物、植物、微生物種質資源,具備檢驗隔離、戰略儲備、產業應用、國際貿易交易等功能。

海南省三亞市南繁科學技術研究院副院長楊小峰介紹,以前的科研人員到了這里比較艱苦,科研設備動輒幾十萬上百萬,但是利用率非常低,如今科技城有了實驗室,大大提升科研器械使用率的同時也增加了科研團隊間的交流,降低了同質化競爭。另外,科技城建成后,在醫療、教育、居住等基本生活配套方面條件好了很多,這對留住人才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就人才引進方面,借著自貿港建設的紅利,三亞市出臺了《三亞市落實“百萬人才進海南行動計劃”實施方案(2018-2025年)》,實施《三亞市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和《關于發揮候鳥型人才作用的意見》以及一系列管理、服務等方面的政策,為南繁種業繁育提供了不少便利,再加上科技城內一系列優惠政策和創造的良好環境,雙重籌碼下,不少高校及科研隊伍的科研人員已經扎根于此。

中國農業大學博士、隆平生物技術(海南)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隆平高科”)總經理呂玉平便是眾多人才中的一位。他于2019年被海南省認定為高層次人才“杰出人才”。呂玉平說:“(崖州灣科技城)這邊規劃建設了人才公寓以及教育、醫療等基礎生活設施,解決了很多科研人員的后顧之憂,我們可以直接入住,省去了不少麻煩,對于我們科研人員來說是非常好的?!?/p>

截至目前,南繁科技城已明確進駐實驗室的國內頂尖科研團隊54個、科研人員726人。其中,中科院、農科院、浙江大學、江漢大學、中國檢科院等單位的科研團隊已經進駐并啟動實驗前期準備工作。同時,該地規劃高標準育種用地約6000畝、生物育種專區3200畝、轉化示范用地500畝、新品種測試用地520畝,共計約1.04萬畝。

日前,《小康》記者在南繁科技城中科院種子創新研究院大樓一號樓內看到,“南繁硅谷”四個大字赫然眼前,進門左手邊類似電梯井空間大小的玻璃罩內,無土無菌栽培的蔬菜長勢喜人,再往里走便可以看到約一個足球場大小的稻田,已經種下水稻,這些都是中科院的科研人員種下的。據中科院相關負責人介紹,這里不久后將迎來常駐此地的科研團隊。

要讓人才在海南扎根,還是要以科研項目為支撐。南繁科技城多措并舉加強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尋求科技及智力支撐。據介紹,該園區著眼熱帶特色高效農業,先后對接洽談國立科研機構、龍頭企業和雙一流高校百余家。今年年初,中央編辦正式批復成立“中國農業科學院南繁育種研究中心”,成為在崖州灣設立的首個國家科研機構,園區還引入中種集團、中國農科院、中國熱科院、德國科沃施、先正達等龍頭企業和國字號科研院所。此外,中科院海南種子創新研究院科研樓嚴格按照施工計劃推進建設、裝修工作,24小時不間斷施工,全力保障2022年4月前投入使用。國家作物表型研究設施建設項目正加快基礎施工,全力推動國家耐鹽堿水稻技術創新中心三亞總部建設,已完成一期科研基地項目立項,二期總部大樓25畝用地已落實。

猜你喜歡
南繁種業種質
華南地區最大農作物種質資源保護庫建成
南繁基地管理體制改革的對策建議①
亞麻抗白粉病種質資源的鑒定與篩選
種業名企展示
種業名企展示
貴州玉米種質資源遺傳多樣性及核心種質庫構建
種業名企展示
紅錐種質早期生長表現
作物南繁檢疫中的技術問題及改善
種業名企展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