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國如何實施勞動教育

2021-08-23 02:09樂書思陳波涌
職教通訊 2021年7期
關鍵詞:勞動教育英國

樂書思 陳波涌

摘 要:英國在長期的探索過程中形成了較為科學的勞動教育課程框架和實施路徑。勞動教育課程由日常生活性勞動課程、生產勞動課程和服務性勞動課程組成,課程內容的連續性與實踐性以及課程設計的時代性是其主要特征。在實施方式上,個性化勞動教育課程項目、創造力課程培養項目和社會化服務方式保障了英國勞動教育的實施效果?;谟鴦趧咏逃涷?,我國應從凸顯勞動教育課程的時代性、強化勞動教育課程一體化設計以及拓展勞動教育課程實施方式與路徑等方面來不斷提高勞動教育的實施水平。

關鍵詞:英國;勞動教育;勞動教育課程;國家課程

基金項目:2018年度湖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重點項目“產教融合背景下職業教育與區域發展協同創新研究”(項目編號:18A039)

作者簡介:樂書思,女,湖南師范大學2020級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職業教育課程與教學;陳波涌,女,湖南省教育科學研究院副研究員,碩士,主要研究方向為教育人力資源開發。

中圖分類號:G719?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1674-7747(2021)07-0039-07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提出:“整體優化學校課程設置,將勞動教育納入中小學國家課程方案和職業院校、普通高等學校人才培養方案,形成具有綜合性、實踐性、開放性、針對性的勞動教育課程體系?!盵1]如何優化課程設置,將勞動教育納入中小學國家課程方案,形成具有綜合性、實踐性、開放性、針對性的勞動教育課程體系?如何在系統的文化知識學習之外,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參加日常生活勞動、生產勞動和服務性勞動,讓學生動手實踐、出力流汗,引導學生崇尚勞動、尊重勞動,進而能夠創造性地勞動?這是新時代推進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急需解決的現實問題。英國國家課程中的勞動教育課程包括日常生活性勞動課程、生產勞動課程和服務性勞動課程,具有連續性、實踐性,體現了時代特征。因此,本文以英國國家課程中的勞動教育課程為對象,探討英國國家課程的勞動教育課程結構、內容與實施,總結其經驗,為我國勞動教育課程的優化提供一些啟示。

一、英國勞動教育課程的結構與內容特征

英國是西方較早提出勞動教育理念的國家[2]。學校是英國開展勞動教育的主體,且英國學校實現勞動教育教學目標的主要載體是國家課程[3]。國家課程(the National Curriculum)是英國公立學校5至15歲學生必須學習的全國統一課程,共有四個“關鍵階段”(Key Stages):“關鍵階段1”(5至6歲)、“關鍵階段2”(7至10歲)、“關鍵階段3”(11至13歲)、“關鍵階段4”(14至15歲)[4]。21世紀,隨著互聯網技術高速發展、信息技術日新月異、人工智能迅速興起,社會對人們勞動技能的要求越來越高[3],為造就一支符合國際競爭需要的勞動大軍,英國國家課程更加注重從日常生活性勞動、生產勞動和服務性勞動三個方面來發展學生的勞動技能。

(一)英國勞動教育課程的結構

1. 日常生活性勞動課程。英國國家課程從關鍵階段1開始就要求學生必修有關日常生活性勞動課程,并設有烹飪課和紡織課等。這些課程強調學生腦、心、手的協調合一,通過富有教育性與趣味性的生活勞動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態度,樹立正確的勞動觀與創新性勞動理念。

現以烹飪課程為例。在關鍵階段1和關鍵階段2,學生通過了解各種食材種植、飼養、捕獲與加工的地點和方式[3],認識到一塊奶酪、一盆水果沙拉的來之不易,并懂得珍惜勞動成果和尊重勞動。同時,在烹飪過程中,教師會指導學生按照健康飲食原則準備和烹飪多種符合青少年口味的、更符合健康要求的美味佳肴,培養學生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樹立熱愛勞動、崇尚勞動的觀念。如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從搭配水果、去水果皮到切水果等制作水果沙拉的過程中,體驗到制作美食的樂趣、勞動的魅力,從而愛上勞動。在關鍵階段3,課程注重對學生的調味工藝以及創作自己的健康食譜的指導,以引導學生樹立創新性勞動理念;同時,要求學生做一個能夠為他人提供多樣化飲食的烹飪小能手,以培養學生的勞動責任感。除開設烹飪課和開展家庭學習實踐外,學校會參與英國衛生部專門撥款設立的“英國食品兩星期活動”[5]。例如,2011年9月的“如何制作2012年倫敦奧運會運動員的健康食物”主題活動,促使學生在了解不同文化飲食習慣的基礎上學會尊重不同民族的飲食習慣,培養了學生的跨文化意識與關愛服務精神。

2. 生產勞動課程。生產勞動課程強調學生在生產勞動中習得勞動技能。英國國家課程中的生產勞動課程有設計與技術課程和計算機課程。

設計與技術課程旨在培養學生在工程、制造、建筑、食品、能源、農業、園藝和時尚等行業的工廠與企業中[6],參與產品的設計與制作,使其掌握設計技能與制作技能。例如,學生在設計動物之家的過程中,通過對不同種類動物的習性和環境要求的研究,設計出了一個尺寸適合動物的、有食物與飲水以及可以供動物休憩與活動鍛煉的良好家園。

英國數字技術行業發展迅速,但是,英國數字技術領域的勞動力隊伍卻無法趕上行業的發展步伐[7]。為應對具備計算機和科技技能員工缺乏的巨大挑戰,英國國家課程為學生提供了一種基于計算機專業與技術的專業化和技術性的生產勞動課程——計算機課程。計算機課程旨在確保學生具有應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的能力,具體表現為:在關鍵階段1,學生應了解算法的概念和描述以及認識到信息技術的常見用途;在關鍵階段2,學生應掌握設計、編寫和調試實現特定目標的程序并在一系列數字設備上選擇、使用和組合各種軟件(包括互聯網服務),以設計和創建一系列實現特定目標的程序、系統和內容;在關鍵階段3,學生應該能夠使用2種或2種以上編程語言,其中至少1種是文本語言,以解決各種計算問題;在關鍵階段4,所有學生都必須深入學習信息技術和計算機科學的各個方面,培養應用計算機科學、數字媒體、信息技術和通信技術方面的知識來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3.服務性勞動課程。英國國家課程從關鍵階段3開始就要求學生必修有關服務性勞動課程——公民課程。公民課程旨在使學生在與學校課程內容緊密聯系的形式豐富多樣的公益活動中培養友愛互助精神與主動服務他人的意識。具體課程目標為:在關鍵階段3,學生應了解公共機構和志愿團體在社會中發揮的作用,以及公民如何共同努力改善社區的機會與渠道;在關鍵階段4,學生通過不同方式為改善社區作出貢獻。

(二)英國勞動教育課程的內容特征

1.課程內容具有連續性。從關鍵階段1到關鍵階段4,英國國家課程都開設了日常生活性勞動課程與生產勞動課程??v觀四個關鍵階段,各個階段的課程內容與目標并非孤立,而是前后連續,并按學生發展規律循序漸進。即關鍵階段1和關鍵階段2,學生從接觸、了解、認識到掌握勞動知識;關鍵階段3和關鍵階段4,學生在實踐中培養自己運用勞動知識來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逐步形成勞動技能。這前后連貫、循序漸進的課程內容和目標無疑為學生未來從事勞動奠定了堅實的勞動知識與勞動技能基礎。

2. 課程內容強調實踐性。從英國勞動教育課程的內容與目標可以看出,無論是日常生活性勞動課程,還是生產勞動課程,亦或是服務性勞動課程,都注重培養學生的勞動技能,為學生提供形式多樣的富有教育性、趣味性與個性化的實踐活動和勞動項目,讓學生在勞動實踐中體驗勞動最美麗、勞動最光榮,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掌握勞動技能,樹立創新性勞動理念。在日常生活性勞動課程中,學校不僅提供校內烹飪實踐課,而且還設置了家庭烹飪實踐,參與英國衛生部專門撥款設立的“英國食品兩星期活動”等;在生產勞動課程中,除校內實踐課以外,學校還提供了一系列課外活動供學生參加,如“編程年”活動設置乒乓球比賽游戲、機器人活動、與創意專業人士合作的創造力項目等,確保學生在課內外活動中不斷提高編程能力和創造力;在服務性勞動課程中,學校提供了與學校課程內容緊密聯系的形式豐富多樣的公益活動,如擔任“小區長”、老年人項目、慈善商店項目等,培養學生的友愛互助精神與主動為他人服務的情懷。

3.課程設計體現時代特征。時代性在英國生產勞動課程的發展中體現得最為突出。英國生產勞動課程中的設計與技術課程從過去訓練學生掌握初級的木工、縫紉技能發展到培養學生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工藝設計與制作的能力;計算機課程由偏向培養學生使用辦公軟件的能力發展到確保學生具有應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些順應時代的變革確保學生具備面向未來的勞動知識與技能,提高了學生的適應力和競爭力。

二、英國勞動教育課程的主要實施方式

英國勞動教育課程實施以勞動項目為主要載體,確保學生成長為有自信心、有能力、有創造力、有責任、熱愛勞動與尊重勞動的勞動者。因此,在勞動教育項目的實施上,英國既面向每個學生,強調針對學生特點的個性化實施,又強調學校與相關領域專業人士、社區的合作,奠定學校勞動教育的社會基礎,為勞動教育提供有力支持,改進勞動教育實施效果與水平。

(一)個性化勞動教育課程項目促使學生樹立自信、科學的勞動觀念

為使學生在勞動中樹立自信心,英國學校提倡開發適應每位學生需要的勞動教育課程項目,對每一位學生進行個性化輔導,讓學生在個性化勞動項目中堅定自己的自信心,讓學生享受勞動的樂趣與魅力,進而激發勞動愿望。學生只有在勞動中建立了足夠的自信心,才有可能愛上勞動,進而進行創造性的實踐活動,體會到用勞動收獲幸福的生活、用智慧創造美好明天的魅力[8]。為此,在勞動教育課程具體實施過程中,英國強調關注學生的興趣與需求,為學生提供相應的勞動教育課程服務。

具體來說,英國學校根據學生的要求與特點設計了相應的勞動課程實施內容。如在勞動教育的社會參與性學習中,教師通過開發社會生活領域的學習內容,讓學生接觸實際生活,在地方歷史文化和社會生活方式的體驗中增強勞動意識,進而提高問題解決能力和思維品質。為了讓學生真正體驗到藝術勞動及其對自身的影響,教師按照學生的興趣和長處進行分組,將能夠熟練使用數字媒體的學生組成以圖形方式呈現的小組,將喜歡實驗和動手制作的學生組成以制作樣品方式展示的小組,將活潑開朗、積極發言的學生安排在撰寫背景資料組,最后為一名對繪畫有信心的學生安排了繪制兩幅表現藝術家性格的肖像素描的任務[9]。在整個藝術感恩活動中,每一名學生都發揮了他們的特長,感受到了用自己的勞動能力收獲到成果的喜悅與成功,提升了自信心。

此外,中小學營會也是英國開展勞動教育的重要方式。營會期間有適合學生特點的勞動體驗類活動,如制作手工藝品、糕點烘焙等。學生在營會期間需要獨立生活,而且大部分的營會都會涉及一些體力勞動活動內容。這一過程可以讓學生學習技能、得到成長,熱愛、尊重勞動以及學會創造性地勞動[3]。英國學校還會定期組織學生到農場參觀,讓學生親自體驗挖土豆、喂羊等活動,幫助農場主準備中飯,在這個過程中體驗勞動的美好與快樂[10]。尤其值得關注的是,英國特別重視有特殊需要或有殘疾的學生的勞動教育指導。教師給有身體殘疾或有學習困難的學生提供其所需要的相應的勞動教育資源,在尊重他們獨立性的基礎上,在勞動和教育過程中,鼓勵他們積極創造,并利用資源來克服自身參與勞動實踐活動的障礙。例如,在教師提供的CAM軟件和專門的設計工具輔助下,一名連控制自己手臂都有困難的患有腦癱的學生能很好地融入學習團隊的火把制作活動中,并最終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11]。不難看出,面向學生個體需求、激發學生興趣的勞動教育項目,為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接受勞動并樂于勞動奠定了基礎。

(二)通過創造力課程項目培養學生的勞動創新意識與創造能力

在數字時代,勞動更多地指向創造性內涵,這一新趨勢亦揭示了勞動教育的新起點,即關注年輕人的勞動創造意識與創造力的培養[12]。如何通過適當的勞動教育項目培養學生數字時代的勞動素養,有針對性地提升學生的勞動能力,這是英國勞動教育實施過程中的另一個要點,也是在三類勞動教育課程中均有所強調的。從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培養的主要方式看,英國學校強調與創意領域專業人士的長期合作,并基于核心載體推動勞動教育的實施。

在實施創造力培養項目階段,學校通過與相關企業形成長期合作關系,并借助企業專業人士的參與,用工作經驗來影響學生,鼓勵學生參與勞動實踐活動,并在創造性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例如,英格蘭中部黑區的迪恩斯菲爾德中學完成的伍爾弗漢普頓亞特蘭蒂斯夜總會項目,給年輕人提供了發揮想象力的機會,培養了他們的社區意識和合作精神。針對夜總會是年輕人展示各種創新才能的好地方,學校工作人員通過頭腦風暴和實地考察的方式確定了相關課程;通過長達6個月的擬定運作方案、學習光的特性、學習運用編程營造照明效果以及如何制作酒水銷售記錄等準備,900個年輕人(包括專業人士在內)于2003年5月接手了夜總會。在夜總會,年輕人舉辦音樂時裝秀,自主管理音響和燈光系統,同時積極地向俱樂部管理者學習管理技能,創造性地推出了一份夜總會安全指南,以增強社區居民對健康、安全、藥物等的認識[13]。此外,還有學校和企業合作推出柳樹編織、鉤針墊制作和金屬加工等勞動教育項目。在從全尺寸的柳木觀鳥屋制作到復雜的金屬打磨項目中,學生不僅獲得了將當地幾代人聯系在一起的文化遺產知識,而且在與文化遺產傳承者一起工作的過程中,學生愿意嘗試平時未曾使用的更耐腐蝕的材料,并由此具備了使用更廣泛材料的信心和大膽去創作的勇氣[14]。雖然這是一個相對傳統的勞動項目,但其中顯示了非常清晰、明確的創新導向。通過不同行業視角、思維模式構建的多樣化的創造力培養項目,激發了學生的勞動創作意識與創造力。

(三)拓展勞動教育課程實施的社會基礎,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與服務精神

英國學校服務性勞動課程通常以學生參與校園和社區志愿活動的方式實施,同時也通過引入社區服務計劃,在勞動教育中培養學生的參與精神和社會責任意識。在具體實施方式上,一方面,英國學校讓學生直接參與班級事務管理和校園勞動,以提高學生的勞動素養與責任意識。例如,新學期開始,學生通過參與學校和班級規章制度的制定,校服管理,校園環境的治理,設計主題活動周,組織募捐活動,開展健康、運動和藝術日活動,郊游和訪問,進行模擬選舉日等,樹立了責任意識與為班級和學校作貢獻的服務意識。另一方面,英國政府在2008年開始實施“未成年人強制性服務計劃”,要求中小學生志愿者服務時長達到50個小時,并且有明確的認證和考核制度[15]。

為了進一步改進勞動教育的社會基礎,提高勞動教育的實施水平,英國學校依托豐富多彩的社區活動,促進學生了解自己的社區,樹立為改善本地自然的、人工的環境服務的意識。例如,學生在當地區長的培訓下擔任“小區長”,這些“小區長”會拜訪當地家庭和孤寡老人,并且組織一些活動以增進鄰里關系及勸阻不文明和反社會的行為等[16]。又如伊頓公學要求學生平均每周參加1至2次志愿活動[3]。這些志愿活動具體包括三種。第一,當地學校項目。學生到當地學校和各個年齡段的孩子們一起相處,幫助當地學校有學習障礙的兒童一起參加課堂和體育活動。第二,老年人項目。學生拜訪社區老年人,和老人們一起喝茶、聊天,或者幫忙打理花園。第三,慈善商店項目。星期一、星期三和星期五,學生們會去慈善商店幫助其他志愿者做一些“幕后”工作,如將捐贈物進行分類和擺放等。此外,還有“星期一跑步”活動,學生將食物、衣物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送給無家可歸者。正是在這些身體力行的活動中,學生們感受到勞動的辛苦,磨煉了意志品質,也體驗到勞動給自己和他人帶來的幸福,從而形成服務意識與正確的勞動觀[3]。在學校與社區的互動過程中,學校勞動教育得到了有力的支持,同時也改進了勞動教育的實施效果,避免了學校勞動教育的“盆景化”。

三、英國勞動教育經驗對我國勞動教育課程建設的啟示

英國勞動教育的實踐性等特征為學生未來的生存發展奠定了勞動知識與勞動技能基礎,這與我國新時代推進大中小學勞動教育要把握時代性、遵循規律性、激發創造性的三重維度,培養青少年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價值觀、激發勞動熱情、增強勞動技能的需要相對應[17]。因此,借鑒英國的具體經驗可以為我國學校勞動教育課程的開發與實施提供一些新的視角。

(一)凸顯勞動教育課程的時代性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強調,勞動教育要體現時代特征[1]。勞動教育體現時代特征的載體是具有時代性的勞動教育課程。所謂具有時代性的勞動教育課程是指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與課程實施要與時代發展對人才的需求緊密相連。新時代,勞動教育課程的時代性具體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課程目標不僅要強調學生對勞動知識與技能的學習,更要強調結合勞動實踐培養學生的勞動創造力、服務精神、掌握新知識與新技術的能力。第二,課程內容要結合產業變革和科技發展,將新興技術的學習和應用融入日常生活性勞動課程內容、生產勞動課程內容與服務性勞動課程內容。第三,課程實施要針對不同類型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方式,結合新型多樣的教育技術與方法,提高學生參與勞動的積極性與成就感。

(二)強化勞動教育課程內容的一體化設計

勞動教育課程內容前后連貫有助于學生從勞動知識的學習過渡到勞動技能的學習,逐漸提升自身的勞動技能水平。然而,我國勞動教育課程在中小學教育階段存在內容不銜接、甚至脫節的問題。例如,高中階段的課程內容“通用技術的設計和實施”,與小學階段、初中階段的相關教材內容,無論是在知識邏輯、技術邏輯還是價值認知邏輯上都缺乏對應銜接[18]。因此,改變我國勞動教育課程內容各階段割裂的狀況顯得尤為重要。

為尊重學生學習的連續性和確保勞動教育的有效性,教育行政部門、學校和教師應合力確保中小學勞動教育課程內容的前后連貫,推動勞動教育課程一體化設計。首先,教育行政部門應為中小學構建一體化勞動教育課程提供制度保障。其次,學校應結合本校特點開發課程目標與課程內容前后有效銜接的勞動教育課程。最后,教師應整合教學資源,進行連貫性教學內容的教學設計,系統實施勞動教育。

(三)積極拓展勞動教育課程實施形式

英國學校勞動教育課程的實施主要以個性化勞動項目、創造力培養項目和社區志愿活動等勞動項目為主要載體,積極調動學生的興趣與積極性,使其在參與中掌握勞動知識與技能。相比而言,由于受到師資、設備與場所的限制,我國勞動教育課程實施多采用傳統課堂講授方式,偏重于知識觀、勞動觀、職業觀的理論教育。雖然新課改后綜合實踐課程得到了廣泛推廣,但是課程實施的方式仍較為單一,以教師安排的小活動為主要形式[19]。因此,為豐富我國勞動教育課程的實施形式與突出勞動教育的實踐性特征,我國可以嘗試在中小學引入勞動項目。勞動項目的實施可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項目確定階段。教師向學生介紹勞動項目,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選定適合自己的勞動項目。第二,制定方案階段。通過資料搜索、實地調查與技術咨詢等方式,學生制定出完成勞動項目的方案。第三,項目實施階段。在教師或者專業人士的指導下,學生進行勞動實踐,完成項目。第四,評價階段。該階段教師要組織學生對自己的勞動項目進行總結與評價,引導學生通過總結與評價認識到自身的勞動知識與技能水平,深化對勞動項目實施意義的理解。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EB/OL].(2020-03-26)[2021-03-20].http://www.gov.cn/zhengce/2020-03/26/content_5495977.htm.

[2]董曉波,張培.英國勞動教育重視生活技能培養[EB/OL].(2020-08-06)[2021-03-20].http://www.ict.edu.cn/world/w3/n20200806_69977.shtml.

[3]石佩.英國勞動教育為未來工作生活做準備[J].上海教育,2020(8):13-16.

[4]謝銀迪.英國:國家課程改革進行時[N].中國教師報,2017-01-11(3).

[5]張田勘.健康要用中小學的必修課培養[EB/OL]. (2014-06-28)[2021-03-20].http://opinion.china.com.cn/opinion_34_102634.html.

[6] Department for Education.The National Curriculum in England Framework Document[Z].London:Department for Education,2014:234-240.

[7]王宏燕,田玉賀.英國:編程教育進入國家課程[J].上海教育,2016(2):20-23.

[8]龔春燕,魏文鋒.通過勞動教育樹立“勞動創造”自信[EB/OL].(2020-08-06)[2021-03-20].http://ex.cssn.cn/jyx/jyx_xzljy/202004/t20200416_5114849.shtml.

[9]萬竹青,韓麗.創意文化政策導向下的英國國家課程“美術與設計”研究[J].教育參考,2018(1):68-73,112.

[10]陳波涌,黃鑫楠.中小學勞動教育的國際經驗及啟示[J].當代教育論壇,2021(4):35-42.

[11]Ofsted.Meeting Technological Challenges?[DB/OL]. (2011-03-25)[2021-03-20].https://www.gov.uk/government/publications/meeting-technological-challenges-school-design-and-technology-provision.

[12]許書敏,楊廣立.數字勞動主導下的勞動教育簡說[J]. 中國德育,2019(2):40-43.

[13]楊梅,趙巍.國家課程束縛下的英國創造力教育——英國“創新型伙伴關系計劃”述評[J].教師教育學報,2018,5(5):90-98.

[14] Ofsted.Making a Mark:Art,Eraft and Design Education 2008—2011[DB/OL].(2012-03-30)[2021-03-20].https://www.gov.uk/government/publications/art-craft-and-design-education-making-a-mark.

[15]彭麗婷.英國中小學公民素養教育及實施方法[J].現代教育論叢,2018(5):20-25.

[16]錢曉堅.英國中小學公民教育課程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16:1-65.

[17]劉嘉圣.新時代推進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三重維度[J]. 北方民族大學學報,2021(2):157-163.

[18]徐長發.新時代勞動教育再發展的邏輯[J].教育研究,2018,39(11):12-17.

[19]班建武.“新”勞動教育的內涵特征與實踐路徑[J].教育研究,2019,40(1):21-26.

[責任編輯? ?賀文瑾]

How to Implement Labor Education in the UK

——Taking National Curriculum in England as an Example

LE Shusi, CHEN Boyong

Abstract: In the long-term exploration process, the United Kingdom had formed a more scientific labor education curriculum framework and implementation path. The labor education curriculum is composed of daily life labor courses, productive labor courses and service-type labor courses. The continuity and practicality of the course content and the epochal character of the course design are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In terms of implementation methods, personalized labor education curriculum projects, creativity curriculum training projects, and socialized service methods ensure the implementation effect of labor education in the UK. Based on the British labor education experience, my country should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implementation level of labor education by highlighting the epochal character of labor education courses, strengthening the integrated design of labor education courses, and expanding the implementation methods and paths of labor education courses.

Key words: Britain; labor education; labor education curriculum; the National Curriculum

猜你喜歡
勞動教育英國
Fancy a curry?Millions do!
When is the festival?
Myths and legends-Polynesia
鄧穎超的婦女勞動教育思想
探討農村小學學生的管理工作
馬卡連柯勞動教育思想對兒童勞動教育的啟示
蘇霍姆林斯基的勞動教育思想的原則
英國“脫歐”的經濟賬
英國立法向酗酒“宣戰”
拔牙有“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