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物質文化遺產下的文創產品設計研究

2021-08-25 16:43楊輝
參花(下) 2021年8期
關鍵詞:文創產品設計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摘要:我國經過五千年的發展,保留了非常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近年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保護及創新得到政府及社會的高度重視,盡管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良好的保護與整理,但是因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導致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面臨著消失的狀態。而文創產品能夠對非物質文化遺產起到保護與傳承作用,這就需要在非遺背景下加大對文創產品的設計力度,讓非物質文化遺產下的文創產品得到開發。

關鍵詞:文創產品設計 非物質文化遺產 傳承 保護

文化藝術的進步與發展,可以直觀呈現出社會文明的形態。非物質文化遺產是社會進步與發展的代表性產物,從多方面科學合理地創新文化藝術產品,可以為文化產業提供新的發展路徑。所以,設計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創產品,可以為社會文化產業的設計與研發提供借鑒。

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價值

(一)文化價值

非物質文化遺產可以充分體現歷史發展的形態,物質發展水平是直接影響文化發展水平的大環境。每個歷史發展階段都存在很大的差異,非物質文化遺產可以從根本上體現出當時歷史的環境特點,陳述著不同時代的生活與文化特征,反射出自身蘊藏的文化內容。比如剪紙這項傳統手工藝,其體現出時空環境與民俗功能,這些均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的文化價值。

(二)藝術價值

非物質文化遺產可以呈現出非常高的技巧與審美價值。精巧的技藝具有較高的藝術觀賞價值與美學特點,聚集了我國民間的智慧精華,充分體現出人們對美的追求,對生活的熱愛。非物質文化遺產當中有很多是通過某種藝術形態展現在人們眼前的,人們首先會感覺到它具有的藝術美。比如北京非常古老的工藝品“景泰藍”,因為自身典雅厚重的造型、清麗莊重的色彩及繁雜的紋樣被稱為工藝品,使人們產生一種雍容典雅、圓潤結實及細膩工整的藝術感受。該工藝品在創作過程中使用了雕刻、美術、鑲嵌等多種工藝技術,體現出非常明顯的民族風格。在各種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包括許多和人們生活存在直接關系的藝術形式,其在各個階段均體現出不同的審美觀念和藝術價值。其可以傳承到現在,充分表明其藝術表現力與審美得到各個時期人們的認同。非物質文化遺產對研究不同時代的審美特點、審美規律具備重要意義。

(三)科學價值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歷史經過不斷發展的必然產物,可以充分體現出各個時期生產力的發展情況、科學技術的發展程度、認識水平和人類的創造力。比如,《本草綱目》為中國藥物學的發展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李時珍在撰寫《本草綱目》的過程中,從植物學方面創造出的人為分類方法,實際上是根據實用和形態等類似的植物,把其進行歸類,采用層次逐級分類的科學方法,同時對世界醫藥學、化學、植物學及動物學的發展產生深刻影響。由此可以看出,古人認識與積累了大量的醫藥學知識。

(四)創意價值

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的獨特技藝、文化內涵及人文精神等設計成當代文化創意產品后,能為品牌、企業等產生額外的價值。泥人張彩塑是京津地區非常有名的手工藝非物質文化遺產,深受人們的喜歡。泥人張是中國文化的老字號,當前算是全球非常有名的“品牌”,吸引了國內外眾多消費者,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手工藝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的經濟價值。

二、基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文創產品設計

(一)文創產品的形態層面

非物質文化遺產能夠為當代文創產品的研發創新提供借鑒思路。然而外觀特征是產品設計過程中最直觀的展現。這樣一來,在新時代背景下,設計文創產品時,要對文創產品的形態方面進行進一步探究。首先,文創產品可以通過客觀物質進行呈現。比如通過服裝、圖書、手機殼等進行呈現。其次,文創產品可以通過虛擬文化傳播作品的形態加以呈現。

比如,某些地區在基于非物質文化遺產設計文創產品時,就總結與歸納了這些地區文創產品的設計要點:一是在文創產品中融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因素,這可以通過具體的實物形態進行展現,在這些元素中既包括陶瓷杯子、泥塑玩偶等,還包含裝飾畫、家具裝飾壁紙圖案等;二是把非遺文化元素用于文創產品設計開發的非物質形態,如戲劇、東北秧歌等,這些都能夠作為視頻創作、文創音樂等的主要元素;三是將文創產品設計過程中的非遺文化發揚光大,可以將其應用在城市標識中,促使文創產品設計形態與時代保持更緊密的聯系。

通過上述內容可以看出,既能夠多樣性地定位文創產品的形態,又可以充分呈現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的研發特征,其屬于一種直接、多方面設計調整文創產品的方法。

(二)文創產品的顏色層面

文創產品自身具有非常高的欣賞價值,屬于藝術品中的一種,文創產品設計者要直觀地從產品角度定位文創產品的高度。在文創產品設計時,既需要了解其具有的各種形態,又需要精準確定文創產品的色彩。一方面,利用亮色可以直觀呈現非遺文創產品蘊藏的傳統優點。顏色在我國文化歷史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由于文化的不同,其在文化中代表的含義同樣存在較大的差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呈現出文創產品具備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價值。另一方面,顏色還可以體現出傳統文化具有的含義。我國傳統文化在使用顏色的過程中,對色彩結構搭配的藝術性較為重視。

比如,某個地區設計文創產品的過程中,需要定位文化藝術產品的色彩搭配:一是設計文創產品過程中,可以在扇面、服裝等方面應用黃色、紅色等顏色,同時融入鏤空、祥云及旗袍排扣等特點,從而可以裝飾文創產品設計內容;二是設計杯子、客廳擺件等物品時,在修飾過程中可以使用水墨畫,采用空中山雨圖等手段,對室內物品樣式形態進行設計;三是將文化用品等應用非物質文化遺產元素加以修飾。

總而言之,基于非物質文化遺產設計文創產品過程中,需要充分了解顏色,根據以往文創產品的顏色,摸索與積累文創產品的設計。另外,文創產品設計期間還需要確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包括的元素,充分了解文創產品中應用色彩的深層含義。

(三)文創產品的意蘊層面

在文創產品設計過程中融入非物質文化遺產,還可以直觀體現出文創產品中包含的文化內涵。首先,經過對文創產品中非遺文化內涵進行深入探究,可以科學合理地呈現文化產品的意蘊;其次,文創產品可以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內涵進行充分發揮。舉例來說,某個地區在探索文創產品的過程中,直接體現出文創產品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融合:一是通過研究非物質文化遺產結構,充分掌握文創產品的藝術特征;二是文創產品設計過程中從非物質文化遺產入手,把類似八卦圖式的旋轉相框等作為文創產品中顯示非物質文化遺產底蘊的平臺。這些同樣是基于非物質文化遺產設計文創產品的要點。

(四)文創產品的實用層面

文創產品主要是在日常生活與傳統文化研究方面進行拓展,其不僅包括文化的藝術底蘊,還要符合大眾日常的生活需求。這樣一來,基于非物質文化遺產設計文創產品時,要重視產品的實用性設計。一是將日常生活中經常見到的東西實現文藝化,將非遺元素運用于人們平時使用的物件中,這是經常見到的一種轉變方法;二是將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某一類轉為生活化,就是在文化藝術層面尋找生活化的切入點。這是在非物質遺產影響下文創產品實用化改變的手段。比如化妝品領域專門定制的故宮版口紅、粉底等,這些都是直觀地把文創產品中具有的非遺底蘊呈現在人們平時生活所需的物品中。另外,北京故宮博物院還蘊藏著“龍”文化,借助“龍”文化設計書簽、筷子及服裝圖案。

在非物質文化遺產背景下要充分呈現出文創產品設計中具有的實用性,核心內容是體現文創產品設計中具有的實用性特點,同時還需要掌握其設計要點,可以有機整合文創產品中的藝術內涵,這是實現文化產品藝術底蘊的設計方法。

三、結語

基于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文創產品的設計,實際上是在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發展過程中轉化創意設計的過程。文創產品是非物質文化遺產融入現代生活的介質,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和現代生活的結合點。當前,市場上提高了對文創產品的要求,將非物質文化遺產當作創意來源的文創產品在設計過程中還面臨著很多問題,研究非物質文化遺產元素和文創設計融合的可行性,在加快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索笑雯.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創產品開發及知識產權保護策略研究[J].廣州城市職業學院學報,2020,14(03):97-100.

[2]涂偉,鄭潔.非物質文化遺產長樂故事會的文創產品開發策略[J].包裝工程,2019,40(10):119-124.

[3]吳詩雨,貢子夜.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創產品設計研究[J].亞太教育,2019(02):5.

[4]王棟臣.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創產品開發與營銷模式策略探索[J].藝術科技,2018,31(07):100-101.

[5]段東,段穎.融入柳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文創產品設計研究[J].工業設計,2018(03):28-29.

(作者簡介:楊輝,男,本科,成都藝術職業大學設計與傳媒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文創產品設計、動漫周邊產品設計)

(責任編輯 劉冬楊)

猜你喜歡
文創產品設計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哈尼族圖形元素在文創產品設計中的應用研究
淺談手繪插畫在文創產品設計中的應用
圖書館文化創意產品的設計及營銷探究
景德鎮創意陶瓷產業發展與“一帶一路”旅游業文創產品開發
芻議增強林業生態環境保護的有效途
淺談遺址公園的保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