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上海的藝術教育

2021-08-26 03:21
科教新報 2021年27期
關鍵詞:滬劇京劇戲曲

上海的藝術教育始于晚清。19世紀40年代,上海的城市經濟文化不斷發展,國內外各類藝術匯集滬上,藝術教育也應運而生,涌現了一批以培養美術、戲曲人才為宗旨的社團、科班。

京劇鼓師趙嵩綬為天仙茶園培養武戲演員,于光緒二十六年開辦小金臺科班,這種科班采用邊教戲、邊演出的方式,童伶成長較快,影響頗大,學員中樊春樓、武慶秀后來都成了劇團的臺柱子和京劇的革新力量,對南方京劇的形成和發展起了重要作用。

1939年,許曉初、林康侯和陳承蔭以提倡與整理中國傳統戲曲,培養京劇人才,摒棄封建弊俗,吸收科班長處,遵循新型學校制度為號召,創辦上海戲劇學校;1940年,徐慕云等開辦了中華國劇學校,戲曲人才的培養也逐漸走向正規,向前大大邁進了一步。1945年,由顧仲彝等倡議開辦的上海市立實驗戲劇學校,學校政治傾向進步,注意課堂教學和舞臺演出實踐的密切結合,在很短時間內就培養了一批適應社會需要又熟悉舞臺的話劇人才。

這一時期,越劇、滬劇、淮劇、揚劇、錫劇等地方戲曲在上海蓬勃興起,各演出團體為培養、充實演員,也紛紛開辦科班,如越劇的聯升舞臺、四季班,滬劇的婉社、兒童申曲班等,基本沿用舊制,拜師學藝,簽訂關書,邊學邊演,團班合一,也為藝術人才的成長發揮了一定作用。

但是,長期以來上海藝術教育面對社會動亂、物價飛漲,經濟困難更成了上海藝術教育生死攸關的問題。中華歌舞專門學校、曉邦舞蹈學校都因經費拮據,開辦不到一年就先后倒閉;上海戲劇學校也終因入不敷出,難以為繼,在尚有不少學生未到畢業年限的情況下,于1945年解散;就連公辦的上海市立實驗戲劇學校,教育經費也常被任意削減,需靠實習公演的微薄收入,維持學校的生存。當時已有20多年歷史的國立上海音樂??茖W校也岌岌可危。至新中國成立前夕,上海藝術教育面臨基礎薄弱、門類殘缺、師資散失的重重困難。

由于廣大辦學人員的辛勤教育、嚴格訓練,以及中西文化交融藝術競爭氛圍的熏陶和激勵,多年來上海還是為許多獻身藝術的有志之士提供了發展的機遇,培養出一大批各類藝術人才,既有就讀于正規學校學有所成的徐悲鴻、劉海粟、張聿光、張充仁、冼星海、呂驥、賀綠汀、丁善德、黃貽鈞等各個藝術領域的棟梁之材,也有求藝于科班和私人教學脫穎而出的俞振飛、丁是娥、汪秀英、楊飛飛、戚雅仙等卓有成就的藝術家,為上海乃至全國文化藝術事業的發展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摘編自《上海文化藝術志》)

猜你喜歡
滬劇京劇戲曲
中外大學生體驗非遺戲曲文化
戲曲從哪里來
為什么京劇被譽為“國劇”
傳統戲曲
《京劇人設》
河南省將戲曲納入大中小學課程
新時代,滬劇該往哪兒走?
“上海的聲音”滬劇如何與時代同頻
滬劇《雷雨》海報
滬劇《魂斷藍橋》海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