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閱讀把夢想變成生活

2021-08-26 16:30略薩
閱讀時代 2021年8期
關鍵詞:虛構文學生活

略薩

家人和大師們教會我的那些事

我五歲學會閱讀。那是在玻利維亞科恰班巴的薩耶學校、胡斯蒂尼亞諾修士的課堂上。這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而今,近七十年時光不再,可我還清楚記得那個魔法如何豐富了我的生活:將書中的文字轉化為形象。

打破時空屏障,讓我同尼莫船長(《海底兩萬里》人物)一起遨游海底兩萬里,同達達尼昂、阿托斯、波爾多斯以及阿來米斯(《三個火槍手》人物)并肩作戰,粉碎詭計多端的紅衣主教黎塞留旨在推翻王后的陰謀,讓我化身冉阿讓扛著馬呂斯(《悲慘世界》人物)那奄奄一息的軀體在巴黎的內臟中跼蹐前行。

閱讀把夢想變成生活,又將生活變成夢想,讓孩童如我亦能觸及文學的廣袤天地。我母親曾經對我說,我最初的習作其實就是我所讀故事的延續,因為我總是為故事的終結而傷心,或是想要改變故事的結局?;蛟S我一生都在做一件事,盡管我自己全然不知,那就是:從成長到成熟,再到終老,我都在延續著那些令我的童年充滿冒險和激動的故事。

我真希望母親此刻也在這里,她讀到阿瑪多·內爾沃和巴勃羅·聶魯達的詩歌時總是動情至流淚。我也希望佩德羅姥爺在這里,他長著一個大鼻子,頭頂禿得錚亮。他總是對我的詩句贊賞有加。還有盧喬舅舅,他鼓勵我全身心投入到寫作之中,盡管彼時彼地從事文學創作甚至都無法填飽肚子。

一生中,我身邊滿是像他們一樣的人,愛護我,鼓勵我,在我彷徨的時候,將他們的信念傳遞給我。正是由于他們,當然,也憑著我的執著和一點點運氣,我得以將自己的大部分時間投入到這項集激情、嗜好和奇跡于一身的事業中來。這事業就是寫作。

寫作讓我們開啟另一段平行的人生,讓我們得以逃避生活的不如意;寫作是化習常為神奇,又化神奇為習常;它驅散混沌,點石成金,使瞬間永存,視死亡如過眼云煙。

寫故事并不容易。故事變成文字的那一刻,一切的計劃都枯萎在紙上,思想和形象也都失去了活力。怎樣才能重新將它們激活呢?我們很幸運,大師們就在那里,我們可以向他們學習,以他們為榜樣。

福樓拜告訴我,天賦即持之以恒和鐵的紀律。??思{告訴我,形式,即文字和結構,可以加強也可以弱化主題。

馬托雷爾、塞萬提斯、狄更斯、巴爾扎克、康拉德、托馬斯·曼告訴我,在小說中,視野和雄心同文體技巧和敘述策略一樣重要。

薩特告訴我,話語即行動,一部介入當下、尋求更好選擇的小說、戲劇或散文可以改變歷史的進程。

加繆和奧威爾告訴我,缺乏道德的文學是不人道的。馬爾羅告訴我,英雄主義與史詩,適用于阿爾戈英雄、《奧德賽》和《伊利亞特》的時代,同樣也適用于當今時代。

倘使列舉所有令我或多或少受益的作家,他們的影子一定會將在場的所有人都籠罩在黯然之中。因為有惠于我的作家實在太多了,可以說是數不勝數。他們向我揭示講故事的秘訣,更促使我探究人性的奧秘,讓我敬仰人的豐功偉績,也讓我驚恐于人的野蠻惡行。

這些作家是我最誠摯的良師益友,他們激發了我的使命感。我在他們的書中發現,即使在最惡劣的環境下,希望始終存在;即便只為能閱讀故事、能在故事中任幻想馳騁,此生不枉也。

虛構讓我們意識到自由的重要性

我有時也捫心自問,在我們那樣的國度里,寫作是不是一種唯我獨尊的奢侈。畢竟那里讀者稀缺,窮人和文盲充斥,不公正所在皆是,文化則是少數人的特權。但這種遲疑從未令我的熱情窒息,相反,我一直筆耕不輟,即便是在為溫飽而奔波幾乎占據全部時間的那些歲月里亦是如此。

我相信我做對了,因為如果文學之花只能綻放在文化高度發達且自由、昌盛、公正的社會里,那么它斷不會出現。而事實恰恰相反,正是由于文學的存在,由于它所形成的良知,由于它帶給人們的希望和憧憬,也由于我們在進行一次美麗的幻想之旅后回到現實時的失落,正是由于這一切,比起過去的時代,比起當初那些講故事的先輩們試圖通過寓言使生活多一些人道的時代,如今的文明才得以少一些殘忍。

如果沒有我們讀過的那些佳作,我們一定會大不如現在;我們會多一些妥協,少一些躁動和倔強,甚至喪失批判精神,而后者才是進步的動力。一如寫作,閱讀也是對生活之匱乏的一種抗議。在虛構中尋找彌補闕如的人一定會說,其實何須言之?何須意識到這一點?此等生活對我們來說是不夠的,遠不足以滿足我們對終極理想、人類生存之根本的渴望,生活本該更加美好才對。

我們之所以創造了虛構,正是為了在某種意義上體會到我們渴望擁有的那許多別樣的生活,因為往往我們甚至連其中之一種也無法完整擁有。

如果沒有虛構,我們將很難意識到能夠讓生活得以維持的自由的重要性;我們也很難意識到,生活被暴君、被意識形態、被宗教踐踏而變成了地獄。如果有誰不相信文學除了能夠讓我們置身美麗和幸福的夢想,還能警告我們反抗一切形式的壓迫,那么就請他問問自己,為何所有企圖從襁褓到墳墓完全控制住公民的政權都如此懼怕文學,為何他們都要采取監督和壓制的手段?

他們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他們知道任由想象在書中自由馳騁的危險,因為他們知道,一旦讀者將使虛構成為可能的自由、在虛構中實踐著的自由,與現實世界中潛在的蒙昧與懼怕作一比較,虛構就會激發人的反叛情緒。不管其本意如何,也不管他們自己是否意識到這一點,作家在編織故事的同時也宣揚了不滿。

他們告訴大家世界是糟糕的,幻想中的生活遠比日常的生活更為多姿多彩。倘若這種思想扎根于民眾的意識,民眾就會變得難以操縱,難以讓他們再相信生活在棍棒、檢察官和獄卒中間更安全、更舒適的謊言。

好的文學為人與人之間搭建橋梁。它讓我們享受,讓我們痛苦,也讓我們驚詫;它跨越語言、信仰、風俗、習慣和偏見的障礙,將我們緊緊相連。

當白鯨將亞哈船長葬身大海時,無論是東京、利馬還是廷巴克圖的讀者無不會為之動容,當包法利夫人吞下砒霜,安娜·卡列寧娜撲向呼嘯的火車,于連·索萊爾走上斷頭臺,《南方》中城市通胡安·達爾曼(博爾赫斯短篇小說《南方》中人物)走出潘帕斯草原上那間小酒館去坦然面對挑釁者手中的匕首,當發覺住在佩德羅·巴拉莫(胡安·魯爾福小說《佩德羅·巴拉莫》)的故鄉科馬拉的居民全都是死人的時候,每個讀者都會感到同樣的戰栗,無論他信奉的是佛陀、孔子、基督還是安拉,或是個不可知論者,無論他穿的是麻衫、西裝、長袍、和服還是燈籠褲。

文學在不同的種族之間建立手足之情,消除無知、意識形態、宗教、語言和愚蠢在男人和女人之間樹起的分界。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恐懼,我們這個時代的恐懼則來自那些狂熱分子,那些制造自殺性襲擊的恐怖主義者。他們抱著陳腐的觀點,認為殺戮可以換來天堂,無辜人的鮮血可以洗清集體的恥辱,可以匡扶正義,將真理強加到錯誤的信仰之上。

責編:何建嬌

猜你喜歡
虛構文學生活
街頭“詛咒”文學是如何出現的
虛構
虛構的鑰匙
虛構
漫生活?閱快樂
生活感悟
文學小說
無厘頭生活
瘋狂讓你的生活更出彩
文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