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極集團:靠營銷驅動業績

2021-08-27 10:41詩與星空
證券市場周刊 2021年32期
關鍵詞:銷售費用藥店連鎖

詩與星空

作為傳統的抱團股,在貴州茅臺(600519.SH)、恒瑞醫藥(600276.SH)的拖累下,“吃酒喝藥”的行情一下子跌入低谷。兩個行業都遇到了成長困境,究竟發生了什么?

白酒暫且不表,醫藥的表現主要和集采有關。

對于醫藥企業來說,生產的藥品進了集采名單,價格會被壓到極低,損失巨額利潤;但如果該藥物在集采體系之內,而公司的藥品進不了集采名單,那么等同于幾乎就無人問津了,更沒有利潤。

也就是說,納入集采的品種,對于藥企來說,無論進不進集采都會導致損失利潤(似乎進了集采算運氣好一點)。隨著醫保覆蓋面的越來越廣泛,對于投資者來說,與其賭哪家公司的哪款藥物進集采,還不如放棄整個行業。

在時代的浪潮中,無人能獨善其身。

8月19日,太極集團(600129.SH)發布了2021年半年報,報告期內實現銷售收入 64.43 億元,比上年同期的57.54億元增長 11.9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 7687.87 萬元,比上年同期的1021.76萬元增長652.41%。

是太極集團與其他同行業不一樣,成功逆襲?

連續三年扣非凈利潤虧損

雖然太極集團的業績增幅看起來非常浮夸,但由于上年扣非凈利潤虧損,公司的業績增速不具備可比性。筆者查了一下公司歷年的財報,發現不僅僅是上年扣非凈利潤虧損,而是連續三年扣非凈利潤虧損。

公司2018年以來歸母凈利潤分別為7026萬元、-7083萬元和6606萬元,而同期扣非凈利潤分別為-8363萬元、-1.57億元和-5.55億元。

是什么原因讓公司扣非凈利潤逐年增虧的呢?

以虧損嚴重的2020年年報為例,全年營收規模112億元,銷售費用達到了37億元。從比例上看,銷售費用占銷售收入33%左右,這個比例和恒瑞醫藥基本持平,并不算太離譜,但是這個數據有著巨大的水分。

銷售費用的真相

財報顯示,太極集團核心業務有兩大部分,一是制藥,二是醫藥商業。所謂醫藥商業,其實就是連鎖藥店。

從營收構成來說,除了一部分銷售人員工資、倉儲類開支,連鎖藥店用到的銷售費用非常低。而公司的銷售費用,主要是由制藥板塊發生的市場推廣費而構成。

剔除掉連鎖藥店的營收,公司銷售費用占營收的比例超過50%。

從成本構成來看,公司制藥業務營收59億元,成本24億元左右。這也就意味著,和37億元的銷售費用相比,公司制藥的成本,甚至遠遠低于推銷帶來的成本。

一塊錢的營銷費都賣不了一塊錢的藥,這樣的產品能有多少競爭力?也難免會虧損。

2021年半年報顯示,公司的銷售費用占營收比例過高的情況并沒有好轉,反而變本加厲,公司制藥板塊的成本只有17.77億元,同期銷售費用超過20億元。

既然連年扣非凈利潤虧損,公司又靠什么實現歸母凈利潤的逆轉?

一是“恰到好處”的政府補助,公司每年都有不菲的政府補助,2020年超過1億元;二是公司持有的股票浮盈超過1億元;三是出售子公司的股權。2020年,公司將旗下的房地產公司和門診醫院進行出售,僅投資收益就超過4億元。

可憐的研發費用

和銷售費用相比,公司的研發支出就卑微到塵土了。

2021年半年報顯示,研發費用只有4100多萬元。如此低的研發開支,是不太可能維持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從銷量比較大的產品線來看,公司的核心藥物是以藿香正氣口服液為首的中成藥。由于這類藥品為歷代成方,創新性很小,投入的研發也就非常少。

與此同時,作為公開配方,市場上的同質化競品也非常多。所以太極集團需要投入巨額的營銷費用讓醫院、藥店推薦自己這個品牌的藿香正氣口服液,而不推薦另外一個品牌的。

中成藥企業研發投入較低是通病。不過曾經的中成藥龍頭云南白藥(000538.SZ)抓住機遇進行了義無反顧的轉型,如今已經成為中國第一大牙膏企業,并在面膜等護膚產品方面擁有不俗的實力。云南白藥可能是中成藥企業轉型最成功的一個,但大部分企業并沒有如此好的運氣。

而研發投入匱乏的最終結果,是在未來的創新藥競爭過程中不斷敗下陣來。

其他應付款里的故事

從會計核算的角度看,公司計入銷售費用的同時,并沒有將所有市場推廣費支付,而是臨時計入了其他應付款科目。

很多藥企的其他應付款里,都有大量的欠給經銷商、醫院等渠道的推廣費。太極集團的其他應付款中,尚未支付出去的銷售費用達到了5.49億元。

除此之外,其他應付款顯示,公司的連鎖藥店板塊,通過收取其他醫藥廠家的押金和保證金,圈了5億多元,也被納入公司的流動資金統籌使用。

需要留意的是,公司其他應付款中有5.69億元的往來款。

公司未在財報中對這部分款項做更多的披露,但對比其他應收款中列示的往來款,大致可以推測,均為關聯方或合作方的資金往來。

從公司在財報中披露的擔保情況看,為其他醫藥連鎖企業的擔保非常多,總擔保金額高達37億元。醫藥連鎖之間互相擔保非常常見,形成一個龐大的資金互助聯盟。這種抱團取暖的行為,和房地產企業有點類似。

其中一部分企業通過擔保獲取貸款后,資金狀況稍好的,不那么急用錢的,會將部分資金以“往來款”的形式借給其他企業周轉。

可見太極集團的資金狀況不算樂觀,現金流情況比較差。

零售業態帶來資金鏈過度緊張

按照營收比例,太極集團有大半業務是醫藥連鎖,這個行業有個共同的特點:特別占壓資金。

圖:太極集團歷年的銷售費用

公司賬面存貨超過24.7億元,存貨周轉天數高達120天。粗算的話,剔除掉制藥業務,公司連鎖藥店的存貨周轉天數大約半年以上。

基于我們對藥店的常規理解,很多藥品很難短時間賣掉,存貨對資金的占壓比較大,公司不得不靠借錢維持正常的經營和周轉。

各種長短期借款超過40億元,半年利息支出更是達到了8100萬元。按照這個進度推算,全年利息費用很可能突破2億元,遠出公司的凈利潤,在資金鏈的重負下,淪為銀行的“打工仔”。

在公司缺錢的同時,大股東似乎也并不太好過。iFind顯示,公司的第一大股東太極集團有限公司在2020年底質押了約50%的股份。企查查顯示,該大股東有多起正在進行的官司。

一般來說,股權質押比例超過30%,就要對大股東的資金狀況保持警惕。如果股權質押比例超過60%,要么是大股東對上市公司失去了信心,要么很可能是資金鏈快轉不動了。

50%左右是一個較為危險的臨界點,大股東和上市公司關于資金層面的運作都需要留意。

太極集團是一家非常特殊的醫藥企業,同時占據兩個細分領域,一是中藥,二是醫藥連鎖。中藥方面,研發投入比較少,主要依賴巨額的營銷費,傳統幾款中成藥打天下。醫藥連鎖方面,公司的資金鏈非常緊張,而這個領域的毛利率只有10%左右,真正賺的錢還不如利息支出高,屬于“賠錢賺吆喝”的業務。

公司為什么要去做不賺錢的業務呢?恐怕是要做大銷售額,繼而做大公司市值,通過資本市場來牟利(如股權質押、減持等操作)才是真正的目的。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作者聲明:本人不持有文中所提及的股票

猜你喜歡
銷售費用藥店連鎖
連鎖效應
藥店保衛戰
重銷售輕研發 警惕畸形發展的藥企
藥店里的磅秤
連鎖餐飲企業區位選擇
連鎖餐飲企業區位選擇
法國:就醫難,買藥易
淺談快消品行業的銷售費用管理
房地產營銷費用管控
探究經濟連鎖酒店品牌建設問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