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承紅色經典 唱響時代旋律

2021-08-30 02:32伊文博
藝術評鑒 2021年14期
關鍵詞:曲式和聲音調

伊文博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迅速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在大環境的趨勢下,我國的音樂界作品產量碩果累累。在合唱作品體裁中,《在希望的田野上》《春天的故事》《走進新時代》《在燦爛的陽光下》這四首作品最為代表,本文對這四首作品進行分析,從和聲、曲式、音調等角度來探討分析四首作品。

關鍵詞:改革開放? 合唱? 曲式? 和聲? 音調

中圖分類號:J605?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8-3359(2021)14-0018-03

20世紀初期從國外傳入的“學堂樂歌”這種群眾合唱的音樂形式,進入我國衍變更新從而開始了我國合唱音樂體裁的創作發展,并且在中國當代音樂創作中被廣泛運用。本文主要對《在希望的田野上》《春天的故事》《走進新時代》《在燦爛的陽光下》這四首作品展開探討。

一、創作背景

《在希望的田野上》由陳曉光于1978年在民間采風時感受到人民群眾的喜悅之情,體會到祖國大地的日新月異,特寫下此曲。在作品中作者用明媚的曲調,抒情的唱詞歌頌了祖國的大好江山,抒發了對祖國的熱愛之情。歌詞“我們世世代代在這田野上生活,為她富裕、為她希望”用擬人的手法表達了我們對這片熱土寄予的厚望。這首作品有歌曲體裁也有合唱體裁,合唱體裁作詞陳曉光、作曲施光南,這首作品在人民大眾中廣為傳唱成為合唱團體的熱門選曲之一。

《春天的故事》由蔣開儒作于1994年,最初,蔣開儒得知廣東省將舉辦青春歌曲創作大賽的消息后,找到王佑貴為其譜曲,但遺憾落選。后又與葉旭全一起改進,創作出最終版本。本文以王世光改編的合唱曲為研究對象,側重合唱版本分析。作品唱詞方面采用了敘事手法,把1979年鄧小平在沿海建立經濟特區與1992年南方談話兩次事件融入到作品中,贊揚了改革開放的精神與中國發展的美好明天。

《走進新時代》由蔣開儒詞、印青曲,作于1997年8月,后又改編成合唱曲目,本文著重探討陳巔編合唱、李延配伴奏的合唱版本。歌曲歌頌了中國人民以優秀的品德和良好的精神面貌步入新時代,在歌詞中用了排比的手法,將詞中敘述的以三代國家領導人為核心的黨中央的精神精準概括,將帶領著人民向新時代進發、開創未來。體現了黨和國家第三代領導集體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決心和信念,鼓舞了人民的信心與斗志向著美好的時代前進!

《在燦爛的陽光下》由印青曲,集體編詞、賀慈航執筆,作于2000年,本文選用曹丁配合唱,劉聰配伴奏的版本。這首作品表達了對黨的贊美以及對人民的號召,在黨的光輝帶領下我們向前奮進。激勵著中國人民通過艱苦奮斗,民族才會有希望!

二、作品分析

《在希望的田野上》這首合唱曲本文選用的譜面是女高音領唱與混聲合唱版本,選用楊淑琴領唱、中國廣播合唱團混聲合唱。這首作品是從宏觀上看是帶再現的單二部曲式,判斷的依據是全曲的旋律、節奏、和聲以及音響材料等方面。調式在A、B部分選用降B大調,在第二次間奏時向屬調降E轉變后又回到降B調,實現調性回歸。以下為曲式結構:

這首作品是2/4拍,在前奏中選擇了moderato=112的速度,在唱詞方面用“哦咿!”這樣的語氣詞通過混聲合唱的效果用寬廣的音色以及配器描繪了似面對著在廣闊的田野的情景,使人心胸開闊。后進入到了主題前的引子6小節中改變音樂速度到120進入主題,整部音樂作品朝氣蓬勃明朗有活力的音樂氛圍。引子部分雖未直接交代主題音調,但也使用了主題材料,使之與后面的主題A部相統一。

A部分主要以8個小節為一句來進行分句,樂句的長度受節拍與速度的影響,在這首曲子中一個樂句表現為8小節,由兩個樂匯組成。這個樂句中韻律感很強,在第一小節中在旋律上五度音來做滿足唱詞中的“我們”這兩個字的音調,在節奏上運用了揚抑格音型的形式。同樣在第4-5小節的旋律中,第4小節的弱拍與第五小節的強拍形成上行8度的關系,巧妙的運用了跳進突出“希望”的“?!弊?。雖然第二個樂匯在弱拍上開始,但是強拍中才是整個樂句的核心所在。在這部分的抑揚格的音型為這里的旋律增添不穩定性使其色彩豐富朗朗上口。在節奏中以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進行為主,少量點綴二分音符,構成了旋律悠長的特點。

在和聲上,曲作者不僅選用T、D這樣的穩定音級,在7小節加入了DTⅢ級的運用,D- DTⅢ-T的進行,都在屬功能中轉換到了主功能上完滿終止。在合唱部分混聲合唱為領唱部分做和聲,同樣的歌詞,在領唱后面形成和聲的效果。

39~46小節也是采用了這種弱起的手法,36~54小節領唱主要描寫了各種景色,在合唱部分都用“啊”做襯詞,在這部分的合唱不搶領唱的風頭,還能突出領唱歌詞描繪景色的優美。

63小節中混聲合唱擔任了主要成分,歌詞使用了語氣詞雖沒有表現具體的形象,使歌者像是站在了遼闊的田野上盡情抒發心里所想,不需華麗的詞匯但情真意切。這樣的寫作手法也似民歌中襯詞一樣,也是與民歌與當代作品相結合的一種形式體現。合唱聲部多采用緊湊的十六分音符進行,形成緊張密集的音響為領唱聲部做襯托,兩個聲部配合使樂句抒情悠長但不至于松散。在和聲中運用到了DTⅢ、TSⅥ 、DⅦ的和聲進行,使旋律增添婉轉的效果也類似于小調色彩,在B段的第一句出現也是處于高潮的位置,恰恰凸顯了整首作品的風格表現了對祖國美好河山的喜愛贊美之情,此處為點睛之筆。

這部作品最突出的特點在于混聲合唱部一直在為領唱聲部做和聲的效果,基本上都在每個樂句結尾處出現,第一次出現的B段整體都在合唱聲部完成,擴大聲響烘托情緒。在伴奏聲部中國廣播合唱團版本是以管弦樂隊為伴奏,龐大的音樂團隊豐富的音樂色彩為合唱錦上添花。為突出音樂是在描寫的田野景色在前奏中加入了鈴鼓的樂器,音色更為輕巧活潑。第二次重復中在第三次重復前的間奏中加入了銅管樂器的音色,使弦樂聲部組相呼應,并使幾次間奏雖都用同一音樂材料但音響效果豐富且不單調。第二第三次重復時變成了A段為合唱聲部為主,領唱聲部為其做和聲效果,B段中變回領唱為主、合唱為輔在音調上有小部分變化但也是在主題材料中的變化發展。最后尾聲重復B段的f句音樂材料,短小精致將所有的音響都加入以結尾造就成強力的收束感。

《春天的故事》的曲式結構為單二部曲式,調式為降A調并貫穿始終。本文選用的是王世光改編版,混聲合唱的版本。音響選用的是國家大劇院合唱團版本,鋼琴伴奏。曲式結構如下:

在作品以降A調的調式貫穿始終,在合唱曲開始部分,用春天做引子,做了3次的重復,以便于突出主題。相較于《希望的田野上》,這首作品的旋律起伏較大,在旋律中跳進出現的比較多。在節奏音型方面前8后16里的空16分休止符用的十分的巧妙,短暫的停頓后繼續發展音樂材料,給人一種似斷非斷的狀態。節奏中多用16分音符增加了音符的密度。在第12小節和第16小節都采用了這樣的手法。

在這首作品的A部分a句女高音聲部擔任了主要旋律聲部,女低音在樂句結尾處配以和聲似的樂節,使用的還是主題部分材料。在B段c句處加入男高與男低聲部,加強音響的厚重感使其與A段形成對比。在26小節到32小節處,先由女高聲部單獨唱兩小節的樂匯,而后再加入所有聲部合唱,這樣音色的效果為了強調這部分的內容并且在此基礎上發展。在B段中男高與男低聲部的旋律線起伏不大,也是為了充分融合在主旋律部中起襯托作用,使聲音更加飽滿。

在尾聲部分的內容更加偏向頌歌的形式,音調偏高大部分音符的走向呈上行趨勢,四個聲部同時齊唱聲音激昂,在歌詞方面沒有過多的辭藻,單純的用“中國”“春天”,但是緊扣主題。這段音樂的設計是整個作品的一個音樂以及思想上的升華,使其不單單是一個優美婉轉的近似于通俗的歌曲也使這首作品受眾面更廣,這也是改編后合唱曲的一個特點吧。

《走進新時代》這首作品選用的陳巔編合唱、李延配伴奏的合唱版本。音響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樂團,該曲的曲式結構為帶反復的單二部曲式:

合唱曲調式采用C自然大調,在前奏部分選用了“啊”字開始引入,配上銅管樂器獨有的號角式音色的音響,首先將人們的情緒振奮起來,以激情洋溢的狀態邁向新時代。在主題中A段旋律整個音域不高,主要集中在小字1組上,歌詞以簡潔、質樸、訴說式的話語循序漸進,也足以看出詞曲相符。在前奏與A段這樣兩種情緒的表達使音樂色彩更加豐富。

這首作品節拍為4/4拍,在音樂上A段a句用了典型的4小節為一句的歌曲寫作形式。在和聲部署上沒有使用太多復雜的進行,只加入了TSⅥ─DD7─D解決,豐富了和聲效果。在曲譜中伴奏聲部主要以左手柱式和弦,右手和弦內音為伴奏織體。A部分只運用了女聲演唱。

在B段中旋律音域較A段比偏高,也剛好符合歌詞中所表達的內容。e、f、g這三句雖然音調不同,但都是從sol、la、do、la這四個音開始發展的,采用了同頭異尾的創作手法,也是這三處在歌詞的設置上用了新中國三個重大事件“東方紅”“春天的故事”“繼往開來領路人,走進新時代”。歌詞、詞句的高低起伏也是旋律走向的依據,達到了詞曲一體的境界。

B段男聲部與女聲部有時齊唱有時男聲作為女聲部的和聲烘托情緒氣氛,最后結束句齊唱表達開創未來的信心與決心,高舉旗幟、昂首闊步、自信自強!

《在燦爛的陽光下》本文選用樂譜的是混聲合唱版本,音響選擇中國人民大學合唱團,鋼琴伴奏。這首作品曲式結構為帶再現的單三部曲式:

在這部作品中,A段的分句并不是規整的分句,在中國當代歌曲音樂中,這并不是罕見的。作曲家會根據歌詞的長短處理處不同的樂曲結構,A段的a 、b 句為4+6的結構。在A段主要以敘述的方式為多,所以在伴奏聲部中也采用了左手分解和弦、右手柱式和弦為主,使伴奏聲部音色柔美以便于抒發感情。A段主要由a、b句構成,用不同歌詞唱了3遍,在合唱的表演形式中,第一段由女高音聲部演唱,第二段加入了女低音聲部,在a2句時由男生聲部擔任主旋律,女生聲部作為和聲,通過不同聲部的變化增加音樂的對比。

在B段中,音樂材料的改變以及調式的變化使全曲進入激昂的情緒里,在B段主題上,c句以男聲為主要聲部,女生做和聲,d句為齊唱,c1句以女生聲部為主要,男生則是在句尾配以簡單的呼應作為和聲。d1、e、e1句采用新的合唱手法,男生部在女生部后面幾個音出現,雖然不比齊唱的聲音鏗鏘有力,但是也穩重不亂,尤其自身的特點與優勢。在最后補充位置采用男女聲部齊唱的方式,將音樂推向了高潮,歌詞分配上也非常的恰當,“希望,希望”!在伴奏部分變成雙手都是以七和弦為主,三和弦為輔來增強音樂表現力。

經過2個小節的間奏,是將情緒穩定下來步入抒情的樂段,給歌唱者與聽眾一個緩沖的階段,隨之進入到A段的主題材料,逐漸發展4句至結尾,最后用“建設大中國”!作為尾聲,號召著人們跟著共產黨建設大中國,為實現人民的理想與信念堅定不移而奮斗!

三、結語

筆者通過選取改革開放后中國當代音樂中較為經典的四首合唱作品做了一些有關創作方面的分析研究,著重在曲式、和聲、音調、伴奏、合唱手法等做了初步的探索,從不同側面進一步理解這幾部紅色經典作品。

參考文獻:

[1]羅珺.合唱作品中“紅色歌曲”的分析與研究[J].文藝薈萃,2014(02).

[2]黎莉.印青歌曲的創作特征及演唱分析[D].金華:浙江師范大學,2010年.

[3]彭涓. 深意綿綿、情誼相間—評歌曲《春天的故事》[J].音樂世界,1997(08).

[4]倪俊杰.對合唱作品《在燦爛陽光下》的幾點認識[J].教研札譚,2012(09).

[5]居其宏.共和國音樂史(1949-2008)[M].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2010.

猜你喜歡
曲式和聲音調
該丘斯曲式學之樂句式研究
聽力障礙幼兒音調異常矯治的實施建議
音調語言讓人更有樂感
威尼斯水鄉詩畫——肖邦《升F大調船歌》的音樂語言分析
《風之谷》配樂作品中和聲與畫面的融合分析
淺析電子制作MIDI音樂
解析歌曲《大江之歌》的管弦樂配器
門德爾松《春之歌》分析
“共性寫作”時期的非典型曲式中的典型現象
有只小狗會說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