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千觸鈴技術的分析與研究

2021-09-04 13:09田孟杰
文體用品與科技 2021年17期
關鍵詞:收腹單人秋千

田孟杰

(云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云南 昆明 650500)

“秋千”俗稱蕩秋千,是我國傳統的民間體育活動。歷史悠久,深受人們喜愛,是一項只有女性參與的運動項目,它是一項具有較強技巧性、競技性和觀賞性的高空運動項目。秋千架是用兩根柱子豎立在地上,木柱頂端架一圓木并固定起來。圓木上系有兩條繩索,繩端用木板相連接。蕩秋千時,人站在板上用力蹬板,或是坐在板上,發力使秋千繩擺動,越蕩越高。朝鮮族在他們喜慶節日常常舉行秋千比賽。比賽時,在秋千架前的一定距離處豎立兩根長竹,長竹頂端連以長繩,繩子中間處系上一串鈴鐺,比賽者把秋千蕩高,以身體觸碰到鈴鐺次數多者為優勝。

自1986年起,在第三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上,秋千運動被正式列為的正式比賽項目。設有個人賽和團體賽,項目有高度比賽和定時觸鈴比賽。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每四年舉辦一次,2019年舉辦了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運動會。全國各地(除港澳臺)也都定期或不定期地舉辦各級民族運動會,其中26個省區(市)根據本地域情況形成每四年一屆的賽制,目前云南省已成功舉辦了十一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

單人高度比賽中運動員要在沒有外力的作用下并在規定的預擺次數內運用自身的動作變換使秋千達到一定高度且觸響鈴鐺。運動員靠自身技術觸到的最高高度為最好成績,觸鈴技術的好壞直接影響到運動員的比賽成績。因此,對秋千的觸鈴技術進行分析與研究,合理的運用規律指導秋千單人高度項目運動員的訓練,使其掌握的理想觸鈴技術,對獲取好成績有很大的幫助。

1、研究對象與方法

本研究主要是對秋千觸鈴技術的分析與研究,理論聯系實際,解決秋千運動單人高度項目觸鈴動作的關鍵技術,為指導運動員訓練提出建議和對策。

1.1、研究對象

本文選取2010年云南省第九屆、2014年云南省第十屆、2018年云南省第十一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運會秋千項目數名運動員和教練員作為研究對象,理論聯系實際對秋千觸鈴技術進行分析與研究。

1.2、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以研究內容為主,通過玉溪師范學院圖書館、云南師范大學圖書館、中國知網等查閱了與“蕩秋千”、“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秋千項目”、“秋千運動競賽”、“秋千運動競賽成績”及“秋千運動的相關因素”等相關文獻資料,并查閱秋千比賽資料、錄像等了解了秋千項目不同的技術特點,為本次研究提供了詳實的理論依據。

(2)訪談法。

根據研究的需要,采用訪談的方式對云南省2010年第九屆、2014年第十屆、2018年第十一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秋千項目數名運動員、教練員虛心請教與學習,聽取其意見和建議并歸納總結。通過總結與以往三屆運動會的數名運動員和教練員的談話得知,單人高度觸鈴方法有用頭觸鈴、身體前沖觸鈴和收腹舉腿觸鈴,各有優缺點,但是最為實用的是收腹舉腿觸鈴。

(3)邏輯分析法。

秋千在上升下降過程中都處于能量守恒狀態,機械能在這兩個過程中都不可能增加。秋千從后擺的最高點擺到最低點時,運動員由蹲式變成站式,遵循能量守恒定律,在最低點時運動員在整個運動過程中動能最大勢能最小,使秋千越蕩越高的機械能在秋千蕩到最低點的位置時增加,運動員由蹲式變成站式,在這個短暫過程中重力做負功。秋千從最低點前擺上升到最高點時,運動員處于站立狀態,在最高點運動員和秋千的速度為零,動能最小勢能最大,此時是完成觸鈴的最佳時機。使用收腹舉腿觸鈴的方法,抓住時機,手臂、腰腹、腿等同時用力,加上慣性,使收腹舉腿做的更有力。

(4)實地調查法。

跟隨玉溪市秋千隊備戰云南省第十一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親自體驗多種觸鈴方法,并與秋千隊運動員、教練員及時溝通與討論。

2、秋千觸鈴技術的重要性

在競技比賽中,決定運動成績的因素有運動員在比賽中的表現、對手在比賽中的表現以及比賽結果的評定行為。運動員在比賽中所表現出來的競技水平是影響運動成績最根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因素。

秋千比賽規則規定,只要比賽者的腳不離開秋板,身體的任何部位觸鈴都可有效,且在同一個高度上預擺次數少則名次前列。秋千單人高度項目的動作分有預擺技術和觸鈴技術。比賽競爭越來越激烈,在技術上對運動員要求越來越高,想要取得一個好的成績,不僅僅需要一個好的預擺技術,也需要一個好的觸鈴技術。觸鈴技術的好壞直接影響著比賽成績,它的改善和提高能夠有效的促進比賽成績的提高。

3、秋千觸鈴技術的力學分析

秋千在上升和下降過程中都處于能量守恒狀態,秋千的機械能在這兩個過程中都不可能增加。

如圖1,秋千從D點擺到A點時,運動員由蹲式變成站式,運動員重心從A點上升到B點。秋千和運動員在D點動能最大勢能最小,使秋千越蕩越高的機械能在秋千蕩到A點時增加,運動員由蹲式變成站式的短暫過程中,重力做負功。秋千從A點上升到M點時,運動員處于站立狀態,M點運動員和秋千的速度為零,動能最小勢能最大。運動員在M點完成觸鈴時機最佳。

圖1

4、秋千單人高度項目觸鈴技術的分析與研究

《秋千運動教學與訓練》的單人秋千技術教學中,學習和掌握單人秋千碰鈴技術的要求是上挺快、推手迅速、重心上提沖出觸鈴。預擺過程中秋千上升到一定高度,運動員在心中要有搶蕩的念頭,在高度還未能充分使身體部分自然觸鈴之前就要集中注意力。最后一次預擺時加快蹬、伸、挺的速度,全身用力,注意力高度集中,髖部充分向前挺時兩臂向身體方向收拉秋千繩,上體向前貼,兩臂保持屈肘貼繩姿勢,此時不把秋千繩分開。當身體重心全部都落在踏板的一瞬間,踝、膝、髖迅速向上伸展,身體重心迅速上提。身體猛然向前方騰出,整個身體像被壓縮著的彈簧猛地向前上方彈出,此時腳不離開秋板。運動員身體向前傾,沖出觸碰鈴鐺,運動員有一種順著慣性起跳的感覺。在教學與訓練中,蕩秋千者在碰鈴時經常會等待身體自然碰鈴,缺乏果斷、勇敢碰鈴的意識。針對這些問題,應該培養蕩秋千者快速上挺、拉繩、向前沖出碰鈴的意識,原地多做向前沖出碰鈴動作的模仿練習。

觀看了以往秋千比賽的錄像,以及通過對云南省第九屆、云南省第十屆、云南省第十一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秋千比賽的參賽隊曲靖隊、麗江隊、西雙版納隊、普洱隊、玉溪隊等數名運動員和教練員進行訪談,對秋千單人高度觸鈴比賽的觸鈴技術進行討論和分析,了解到運動員們都普遍認為當前較好的高度比賽觸鈴技術是收腹舉腿觸鈴。如圖1,蕩秋千時理論上應該是在點M完成觸鈴,但為了獲得更好的成績,運動員們常常在高度還未充分就采取提前觸鈴的方式來減少預擺次數。提前觸鈴的辦法可以減少預擺次數,但是對運動員自身條件的要求很高。根據訪談,單人高度比賽目前常用的觸鈴技術有用頭觸鈴、身體向前沖出觸鈴和收腹舉腿觸鈴。若運動員采取用頭觸鈴和身體向前沖出觸鈴,提前一次觸鈴的辦法則不太理想。若運動員采用收腹舉腿觸鈴,可以在高度還未充分能使身體或頭沖出向前觸鈴時完成觸鈴動作,減少預擺次數。如果觸鈴未成功,在下一次預擺就要加大蹬板的力量,使秋千上升更高再完成收腹舉腿,達到觸鈴的目的。采用收腹舉腿的辦法對運動員的手臂、腰腹肌、腿部、踝關節等的力量以及對運動員的心理素質和判斷時機的能力要求很高。

在比賽中收腹舉腿觸鈴是較為理想的觸鈴技術,那么如何做好收腹舉腿的觸鈴動作這個問題值得思考。運動員預擺到理想的高度完成最后一次預擺。如圖1,運動員在D點時變站立式為蹲式,此時運動員重心落在D點,臀部下墜,雙腳用力蹬秋板,雙手拽住秋繩起到保護作用;當身體重心到達A點前的一定距離時(依運動員自身情況而定,若速度快則到與秋千架夾角較大的距離轉蹲式為站立式,若速度較慢則夾角較小,以免使力相互抵消),雙腳用力蹬秋板,使身體迅速轉蹲式為站立式;當身體未到達M點時(依運動員自身情況而定,若身高高腿長者距離可以更遠些,若身材矮小者則更靠近M點;或者核心力量較好者可以稍遠,減少預擺次數),運動員拉繩收腹舉腿。運動員在做觸鈴動作時雙腳用力蹬且不離板,雙手拉繩,在依賴慣性的同時,腹部肌肉做向心收縮舉起雙腿,靠腳踝到膝蓋的小腿的部位觸鈴。

這對運動員的手臂、手指、腰腹肌、腿部和踝關節等部位力量要求很高,高難度動作對運動員的心理要求也極高。由于收腹舉腿觸鈴是身體倒轉頭部向下的動作,技術水平、心理素質較低的運動員存在恐懼心理,高度達到可觸鈴的高度時不敢拉繩收腹舉腿。針對這些問題,應該做好保護措施,先在較低高度完成收腹舉腿觸鈴,逐漸提升高度,同時對運動員進行手臂、手指、核心、腿部、踝關節等部位力量進行科學訓練。

5、對策與建議

5.1、培養秋千運動員的觸鈴意識

秋千是一項高空運動,對運動員的心理要求極高。在高空中完成收腹舉腿動作,運動員要克服很大的心理恐懼。這就要求在訓練中加強對運動員果斷、勇敢的觸鈴意識的培養,培養運動員敢觸鈴、多觸鈴。在訓練過程中,可以先讓運動員在較低的觸鈴高度完成觸鈴,加強保護措施給運動員足夠的安全感,待運動員敢做收腹舉腿去觸鈴時,逐漸升高觸鈴高度。

5.2、對秋千運動員進行力量訓練

單人高度項目對運動員力量要求很高,把秋千蕩高需要力量,在高空中收腹舉腿更需要力量,運用科學的訓練手段對運動員進行力量訓練。如采用臥推杠鈴、直臂卷放懸掛的磚頭等手段發展運動員的手臂力量;采用握力器、指臥撐等手段發展運動員的手指力量;采用仰臥起坐肘觸膝、雙膝跪撐下拉體前屈、持啞鈴體側屈、側臥抬體等方法來發展運動員的核心力量;采用負重前擺腿、杠鈴負重深蹲和半蹲、拉橡皮高抬腿等方法發展運動員腿部力量;采用站立提踵、坐姿提踵等方法發展運動員踝關節的力量等。使運動員的力量得到有效的提高,合理的運用到完成觸鈴的動作中,提高秋千的比賽成績。

6、結論

秋千比賽的競爭越激烈對運動員的技術要求越高,不僅要求有很好的預擺技術,觸鈴技術在秋千技術中同樣重要。對秋千單人高度的觸鈴技術進行分析與研究,得出了采用收腹舉腿的觸鈴技術較為理想的結論??梢酝ㄟ^對運動員的觸鈴意識進行培養,以及對運動員進行力量訓練,提高運動員觸鈴時收腹舉腿的質量,提高運動員的運動成績。

猜你喜歡
收腹單人秋千
“蕩秋千”的由來
與外隔絕
瘦肚子的走路法
瘦肚子的走路法
為什么秋千能越蕩越高
迷你秋千
蕩起秋千
剖腹產后多久可以使用收腹帶
第三十八周:每個人的艙位都是單人艙
郭川:單人不間斷帆船環球航行第一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