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析中醫針灸治療周圍性面癱急性期的臨床療效

2021-09-10 07:22景偉霞
臨床醫學前沿 2021年4期
關鍵詞:周圍性面癱中醫針灸急性期

景偉霞

摘要:目的:探討分析對處于急性期的周圍性面癱患者采用中醫針灸治療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本院2019年3月到2021年3月期間收治的96例患者進行此次研究,按照數字表法對全部患者進行平均分組,其中接受西醫治療的48例作為參照組,實施中醫針灸治療的48例作為研究組,觀察對兩組的治療情況。結果:比較兩組的治療效果,研究組優于參照組(P<0.05);比較兩組的病情痊愈時間,研究組少于參照組(P<0.05);比較兩組的治療后的面癱評分,研究組高于參照組(P<0.05)。結論:根據本次研究的結果可以確認,對處于急性期的周圍性面癱患者采用中醫針灸治療的效果更加確切,不僅可以很好的改善患者的面部功能,還可以促使患者更快的痊愈,值得在臨床上大力推廣。

關鍵詞:周圍性面癱;急性期;中醫針灸;治療效果;對比分析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 in the acute stage. Methods: 96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9 to March 2021 were selected for this study, and all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number table method, 48 cases receive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as the reference group and 48 cases received acupuncture treatment as the study group.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the study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e reference group (P < 0.05); The recovery time of the two groups was shor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The facial paralysis scor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reference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it can be confirmed that the effect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acute 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 is more accurate, which can not only improve the facial function of patients, but also promote the faster recovery of patients,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Keywords: 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 Acute stage;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Treatment effect; Comparative analysis

一、前言

周圍性面癱作為一種臨床上的高發病和常見病,患者在發病后將會出現面部一側功能部分喪失或者是完全喪失,并會伴有口角歪斜、嘴角下垂等癥狀,不僅會給患者的日常生活帶來極大的不便,還會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1]。該病在任何年齡段都有可能發病,發病人群缺乏特異性。而導致患者發病的主要原因為特發性面神經麻痹,患者在發病后,將會無法作出正常的鼓嘴、抬眉以及閉眼等面部動作[2]。所以,在患者發病后,需要盡快對患者進行治療,才可以防止患者出現后遺癥,從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本文旨在探討分析對處于急性期的周圍性面癱患者采用中醫針灸治療的臨床療效。.

二、資料和方法

(一)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9年3月到2021年3月期間收治的96例患者進行此次研究,按照數字表法對全部患者進行平均分組,其中接受西醫治療的48例作為參照組,實施中醫針灸治療的48例作為研究組。參照組的男女比例為28∶20,年齡為21到63歲,均齡為43.5(s = 1.6)歲;19例患者左側發病,29例右側發病;其中,20例患者為輕度面癱,13例患者中度面癱,15例患者重度面癱。研究組的男女比例為26∶22,年齡為23到65歲,均齡為44.1(s = 1.8)歲;20例患者左側發病,28例右側發病;其中,21例患者為輕度面癱,14例患者中度面癱,13例患者重度面癱。比較兩組患者的常規資料不存在明顯差異(P>0.05)?;颊叩募{入標準為:第一,對本次研究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的患者;第二,具有正常語言交流能力的患者;第三,對治療不存在抵觸情緒的患者?;颊叩呐懦龢藴蕿椋旱谝?,存在血液系統疾病的患者;第二,存在意識障礙的患者;第三,無法有效配合治療的患者。

(二)方法

兩組入院后,均接受西醫治療,主要是給予患者口服醋酸潑尼松片,每天給藥2~6次,每次給藥量為5 mg到10 mg。對研究組實施中醫針灸治療,針灸取穴為患側的承漿穴、牽正穴、地倉穴、太陽穴、攢竹穴、下關穴、陽白穴、晴明穴以及迎香穴。在對患者針灸時,需要對患者的針灸部位進行常規消毒,并幫助患者調整為仰臥位,通過指切式進針對患者針灸,每次留針時間為30 min,中途需要對患者進行一次行針,然后對患者的下關穴與牽正穴之間通過艾條進行溫和灸,時間為30 min,治療間隔為1天,需要對患者針灸10次。

(三)觀察指標

在兩組接受治療前、后,根據改良面癱評分表評估患者的面部功能改善情況,滿分為20分,分數越高表明患者的面部功能恢復越好。同時,統計患者的病情痊愈時間。并且,統計患者的病情痊愈時間。同時,根據患者的癥狀改善情況,評價對患者的治療效果,分為顯效(患者的口歪眼斜等臨床癥狀徹底消失,恢復正常的面部表情)、有效(患者的臨床癥狀以及面部表情顯著改善,但是在語言交流以及做面部表情的過程中,存在口角歪斜的問題)、無效(患者的臨床癥狀以及面部表情均未見顯著改善)[3]。

(四)統計學分析

通過SPSS22.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用百分比表示計數資料,行卡方檢驗;對計量資料行t檢驗,用均數±標準差進行表示。P<0.05時,表明對比有差異。

三、結果

(一)比較兩組的治療效果

比較兩組的治療效果,研究組優于參照組(P<0.05)。詳情如表1所示。

(二)比較兩組的治療前、后的面癱評分

比較兩組的治療前的面癱評分無差異(P >0.05);兩組經過治療后,其面癱評分均有明顯提高。比較兩組的治療后的面癱評分,研究組高于參照組(P<0.05)。詳情如表2所示。

(三)比較兩組的病情痊愈時間

研究組的痊愈時間為(12.2±2.8)天,參照組的痊愈時間為(17.5±3.7)天。比較兩組的病情痊愈時間,研究組少于參照組(t = 7.914,P = 0.000)。.

四、討論.

周圍性面癱也被稱之為“周圍性神經麻痹”,造成患者發病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嚴重風寒、病毒感染以及外傷等?;颊咴诎l病后,最為明顯的癥狀就是口眼歪斜,這不僅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還會影響患者的面部功能[4]。如果沒有對患者采取及時、有效的治療,將致使患者出現永久性的面部神經損傷,嚴重情況下還會導致患者出現神經功能障礙,造成患者的生活質量嚴重下降。在對患者治療時,不僅需要有效控制患者的水腫,還需要改善患者的炎癥問題,從而使患者受損的神經恢復正常[5]。通常對患者都是采用西醫西藥治療,常用的藥物為腎上腺皮質激素藥物,為患者補充B族維生素。其中,最為常用的一種藥物就是醋酸潑尼松片,該藥物雖然可以起到一定的治療效果,但是治療效果與患者的年齡有關,針對年輕患者治療的效果更加理想,然而在對老年患者使用時,很容易引發患者出現高血壓問題,特別是對更年期女性使用時,會提高其出現骨質疏松的概率[6]。并且,患者如果服藥量過大,還極易引發患者出現糖尿病等多種并發癥。所以,就需要找到其他更為有效的治療方法,才可以幫助患者更好的恢復健康。有研究資料顯示[7],通過中醫針灸對患者進行治療,可以有效減輕患者的炎性水腫以及滲出等問題,并改善患者面部的血液循環,從而使患者的局部炎癥得到控制。同時,還可以改善患者的毛細血管炎性水腫問題,通過對患者的多個穴位進行針灸,可以為患者通經達絡、調和陰陽以及通常氣血,這樣就可以促進患者的病情恢復。

在中醫理論中,認為患者的發病主要與“外邪”“風寒”“正氣虧耗”以及“風熱”等多種因素有關,針對周圍性腦癱急性期患者,由于患者發病時間較短,采用針灸對患者進行治療,將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病邪,并為患者舒經活絡,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避免患者出現并發癥問題[8]。在本次研究中,對患者針灸的主要穴位為承漿穴、牽正穴、地倉穴、太陽穴、攢竹穴、下關穴、陽白穴、晴明穴以及迎香穴。這種取穴方法科學合理,不會給患者的造成過大的刺激,利用平補平瀉法對患者進行針灸,能夠對患者進行適當的刺激,使病邪可以更好地引出,避免患者的病情加重[9]。通過中醫針灸的方式對患者進行治療,不僅治療費用較少,還可以取得令人滿意的治療效果,防止患者出現藥物不良反應,可以更好地為患者所接受。并且,中醫針灸能夠避免對患者的毛細血管通透性造成影響,這樣就可以使患者毛細血管恢復正常的功能,從而提高患者的新陳代謝。需要注意的是,在對患者治療的過程中,聯合推拿、電針以及康復功能鍛煉等干預方法,可以幫助患者更好的接受治療,并促進患者臉部功能的恢復,起到進一步增強對患者治療效果的作用[10]。本次研究結果顯示:比較兩組的治療效果,研究組優于參照組(P<0.05)。這說明采用中醫針灸治療對患者治療,可以取得更加理想的治療效果;比較兩組的病情痊愈時間,研究組少于參照組(P<0.05)。這說明采用中醫針灸治療對患者治療,能夠加快患者的病情痊愈速度;比較兩組的治療后的面癱評分,研究組高于參照組(P<0.05)。這說明采用中醫針灸治療對患者治療,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

五、結語

綜上所述,對處于急性期的周圍性面癱患者采用中醫針灸治療的效果更加確切,不僅可以很好地改善患者的面部功能,還可以促使患者更快的痊愈,值得在臨床上大力推廣。

參考文獻:

[1]趙樹群,白薇,李秋月,等.康復治療技術配合針灸治療周圍性面癱的療效觀察[J].世界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9,v.14(6):88-91.

[2]于瑩,張功,韓濤,黃海量.針灸治療周圍性面癱有效性的系統評價及網狀Meta分析[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 2020,v.26;No.288(8):100-104+141.

[3]賀佳妮,杜筱筱,馮衛星.點刺眼瞼,內頰車結合眼針治療急性期周圍性面癱23例[J].中國針灸, 2020,v.40;No.380(5):118-118.

[4]王靜華,崔耀輝,李瑛,等.針刺患側"反映點"治療急性期周圍性面癱療效對照觀察[J].中國針灸, 2019,39(6):588-592.

[5]葉一林,楊原芳,朱俐娜,等.隔牽正散灸聯合掛針法治療急性期周圍性面癱(風寒證)的臨床研究[J].中國中醫急癥, 2020,29(2):305-308.

[6]李明,王玉娟,朱珊珊,萬錢容,阮建國,汪洋,徐天舒.翳風穴溫針灸輔助治療耳周疼痛型面神經炎的多中心隨機對照試驗[J].中醫雜志, 2020,v.61(24):68-72.

[7]周英,宋豐軍,李靈浙,等.不同針灸方法早期介入周圍性面癱的臨床研究[J].上海中醫藥雜志, 2020,v.54;No.600(1):62-65.

[8]章海鳳,宣逸塵,黃建華,等.熱敏灸治療周圍性面癱(急性期)不同灸量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華中醫藥雜志, 2019,v.34(12):472-474.

[9]唐南淋,史佳,馮琦釩,等.巨刺法治療急性周圍性面癱的臨床研究[J].中國中醫急癥, 2019,28(8):1324-1326.

[10]劉海永,張瑾,白如玉,等.針灸聯合中藥熏蒸治療風熱型周圍性面癱的臨床研究[J].河北中醫藥學報, 2019,34(5):45-47.

猜你喜歡
周圍性面癱中醫針灸急性期
中醫體質在腦卒中急性期患者干預中療效的影響分析
急診腦卒中急性期患者的干預化護理方式分析
壯醫藥線治療急性期帶狀皰疹的療效觀察
臭氧治療對急性期腦梗塞血清谷氨酸濃度的影響研究
85例針灸分期治療周圍性面癱的臨床效果
中醫特色護理方法在急性期周圍性面癱患者中的應用
西藥加電針治療急性期周圍性面癱的臨床效果觀察
針藥結合辨證治療68例周圍性面癱的臨床研究
探討中醫針灸配合康復手法治療小兒腦癱的作用
中醫針灸結合西藥治療神經痛的臨床效果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