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癥醫學科經皮擴張(牛角擴張)氣管切開術應用體會

2021-09-10 07:22涂朗陳培銘
醫學前沿 2021年3期
關鍵詞:危重癥患者并發癥臨床療效

涂朗 陳培銘

摘要:目的:探討臨床在治療重癥醫學科患者時采取經皮擴張(牛角擴張)氣管切開術的有效性與安全性。方法:本研究納入對象是2018.06-2020.12來院重癥醫學科治療的危重癥患者82例,患者均行氣管切開術展開治療,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均分成2組。常規組中34例患者行常規氣管切開術,實驗組中48例患者行經皮擴張(牛角擴張)氣管切開術,統計并分析2組干預效果。結果:經實施不同手術方案治療后,相較于常規組,實驗組各項手術指標情況均較優,t=12.334、13.859、19.549、11.060(P<0.05);實驗組術后并發癥總發生率顯著低于常規組,x2=6.968(P<0.05)。結論:通過實施經皮擴張(牛角擴張)氣管切開術治療,可有效降低重癥醫學科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的同時,還能夠縮短其治療時間,促進患者盡快恢復健康,建議在臨床上深入展開研究及應用。

關鍵詞:ICU病房;危重癥患者;經皮擴張氣管切開術;臨床療效;并發癥

重癥醫學科(即ICU)內大多數患者病情都較為嚴重,為了確?;颊吆粑捞幱谕〞碃顟B,有時需實施氣管切開術來開放患者氣道,故而在ICU患者治療中,切管切開術是重要的一種治療手段[1-2]。經皮擴張氣管切開術屬于新型的一種治療技術,可于患者旁邊實施操作,具有并發癥少、創傷小、操作便捷等特點[3]。鑒于此,本次研究目的主要是為了探討以經皮擴張氣管切開術治療危重癥患者的療效,現匯總本研究結果:

1.資料與方法

1.1病例資料

本研究入選對象是82例行氣管切開術的危重癥患者,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作2組。常規組34例患者中,患者年齡在(27-78)歲區間值內,均齡值是(52.1±13.2)歲,男性與女性患者各15例、19例;在實驗組中的48例患者,其年齡值在(24-80)歲范圍內,年齡是(51.9±13.5)歲,男女患者占比為20:28。以統計學軟件對2組基礎病例資料展開分析與比較,差異較?。≒>0.05),符合研究要求。

1.2病例納入與排除標準

1.2.1納入標準

(1)患者和(或)患者家屬在經過醫師講解,同意加入到研究中,且在知情書上簽字;(2)需應用呼吸機輔助呼吸或長期留置氣管插管者,符合手術要求;(3)昏迷且吞咽困難者;(4)呼吸衰竭者。

1.2.2排除標準

(1)凝血功能存在障礙者;(2)氣管切開區存在感染者;(3)既往有過器官切開術或者頸部手術史者;(4)甲狀腺腫大者;(5)無完整臨床病史資料者。

1.3方法

在2組患手術前,經靜脈應用鎮痛、鎮靜類藥物,密切監測患者各項生命體征變化情況,對呼吸機參數進行合理調整。將患者體位調整成仰臥位,讓患者頭部處于正中后仰狀態,充分將其頸部部位暴露出來;在完成常規的消毒與鋪巾工作后,以利多卡因(2%)在患者切口處實施局麻處理。

1.3.1常規組

以傳統氣管切開術實施治療,待觸摸到環狀軟骨后,在下方1cm位置取直切口,長度為4cm-5cm左右,下到胸骨上窩的上緣位置,將皮下組織切開,以血管鉗將頸前組織切除,充分暴露出手術視野;操作者以手對氣管與軟骨環進行探查,將氣管切開后放置氣管套管,借助吸引器吸盡氣管內的分泌物后,查看切口部位是否有出血、滲血現象出現,若無則實施縫合固定處理,在無菌敷料上剪出“Y”字進行切口包扎。

1.3.2實驗組

以經皮擴張氣管切開術治療,選擇一次性使用氣管切開插管包,以單極擴張器(牛角)型實施手術,(若患者已經插入了普通的口鼻型氣管插管,需將其球囊放氣,并拔出3cm-4cm,促使插管的尖端處在聲門下,將氣囊充起后,繼續向患者供氧,指導切開氣管成功置管后,才能將普通的氣管插管全部拔出),在q前正中線的2-3氣管環狀軟骨間皮下實施局麻,將少量的麻醉試劑注入至正中位子后,于局麻部位取1個橫切口,長度為1-2cm;以鈍性手術將切口處的肌肉組織分離至氣管前壁,以帶鞘管穿刺針實施垂直穿刺,待存在突破感后進行回抽,當看見有氣泡涌出時,即表示穿刺成功可將穿刺針管芯退出;將注射器與鞘管連接并回抽,待見有氣泡涌出后,即表示鞘管的深度適宜。順著鞘管將導絲推入后將鞘管退出,先使用14Fr的硬質短擴張管沿著導絲將穿刺口擴張,并將退擴張管退出;之后再沿著導絲將細長白色導引導管至標識位置,順著導引導管將牛角型的單極擴張器置入,以擴張器擴張氣管切口至標記位置,將單極擴張器退出后,將引導管套管切開,沿著導引導管將氣管插管退出,以此來確定患者呼吸系統是否自主呼吸,然后再使用吸引器將管腔內的分泌物吸盡,查看切口處是否有出血、滲血情況,若無則實施固定。

1.4指標觀察及判定標準

(1)觀察并統計2組各項手術指標,主要包括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切口大小及傷口愈合時間;(2)觀察并統計2組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主要包括氣胸、切口感染、切口出血、低氧合及心律失常等。

1.5數據處理

數據應用SPSS18.0展開分析與處理,對于計數資料(并發癥)使用%百分數來表示,檢驗應用卡方值x2;計量資料(手術指標)則使用t值來表示,檢驗應用(x±s),P<0.05提示有顯著差異。

2結果

2.1觀察并統計2組各項手術指標

表1得出,相較于常規組,實驗組各項手術指標情況均較優(P<0.05)。

2.2觀察并統計2組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

表2得出,術后2組均有患者出現并發癥,但與常規組相比,實驗組總發生例數較少(P<0.05)。

3討論

大多數ICU患者病情都較為危重,在需要接受氣管切開治療的患者,其氣道大多都存在著保護性反射較差的問題,或者需長期以機械通氣,故而如何確?;颊咴谑中g過程中,氣道處于通暢狀態,且具備良好氧合則尤為重要[4-5]。經皮擴張氣管切開術屬于新型的一種氣管切開術,是基于經皮穿刺靜脈置管基礎上所得,可在患者床旁進行氣道開放操作,具有安全、快速、高效等臨床特點,再加上該治療手段具有易于掌握,在操作期間不需要特殊光源與縫合,且穿刺成功率比較高,故而在臨床上得到廣泛應用[6]。本次研究中,通過分析傳統氣管切開術與經皮擴張氣管切開術在危重癥患者中的實施效果,結果發現實驗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切口大小及切口愈合時間分別為(10.43±2.95)min、(6.05±3.54)mL、(1.69±0.35)cm、(3.11±1.02)d,顯著優于常規組(20.04±4.11)min、(18.57±4.64)mL、(4.28±0.82)cm、(6.04±1.38)d,并且術后實驗組并發癥總發生例數比常規組低,分別為4.2%、23.5%,可見以經皮擴張氣管切開術治療,療效更顯著。這主要是由于經皮擴張氣管切開術具有以下特點:①操作簡易,不需要多人操作、特殊光源及手術器械的輔助;②該手術方式所取切口相對較小,并不會對患者機體帶來較大損傷的同時,還不需要展開縫合,屬于微創手術;③手術操作時間相對較短,對于操作熟練者而言,在實施手術時,可在3min內完成切開皮膚到將氣管導管置入的過程,可為危重癥患者爭取搶救時間的同時,還能在短時間內之內改善其低氧血癥;④因分離的軟組織比較少,因此在拔管后患者切口愈合速度較快,不易發生并發癥;⑤氣囊中的高容低壓能夠減少患者氣管壁受到壓迫,進而降低其氣道黏膜受損情況。

綜上所述,經皮擴張氣管切開術有著安全性高、操作視野小、治療費用低、機體損傷小、簡單便捷等特點,將其應用在ICU危重癥患者治療中,可將其作為替代傳統氣管切開術的有效治療手段,值得被廣泛應用在臨床治療中。

參考文獻:

[1]梁峻. 經皮擴張氣管切開術在危重癥病房中的臨床應用[J]. 基層醫學論壇, 2019, 023(011):1622-1623.

[2]江勇, 鄭奇峰, 黃冠宇,等. 經皮擴張氣管切開術在ICU重癥腦出血患者搶救中應用價值分析[J]. 黑龍江中醫藥, 2019, 308(06):35-36.

[3]陳紅梅, 趙靜. ICU危重癥患者經皮擴張氣管切開術的臨床應用及護理探討[J]. 飲食保健, 2019, 006(022):237.

[4]宋崇明, 董曉紅, 孫曉兵,等. 經皮擴張氣管切開術在ICU重癥腦卒中患者中的應用價值探討[J]. 中國實用醫藥, 2020, 15(06):39-41.

[5]梁利民. 經皮擴張氣管切開術在ICU急危重癥患者中的價值[J]. 中國誤診學雜志, 2019, 14(10):12-13.

[6]朱曉霞. ICU危重癥患者經皮擴張氣管切開術的臨床護理措施[J]. 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 2020, 5(16):166+168.

(四川省射洪市人民醫院?四川射洪?629200)

猜你喜歡
危重癥患者并發癥臨床療效
ICU危重癥患者為防止腸內營養制劑錯位輸入靜脈的防范措施及護理
護理風險管理在呼吸科危重癥患者護理中的應用觀察
腹內壓監測對開放危重癥患者胃腸內營養的影響
肥胖的流行病學現狀及相關并發癥的綜述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后舒適護理模式對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枸櫞酸咖啡因治療早產兒原發性呼吸暫停臨床分析
微創手術治療胃潰瘍42例臨床分析
膝關節鏡聯合透明質酸鈉治療老年性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療效觀察
研究腹腔鏡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術中的臨床應用
早期應用前列地爾治療急性腦梗死臨床療效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