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略論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人文素養培育

2021-09-10 16:12黃頌
小作家報·教研博覽 2021年23期
關鍵詞:課本人文法治

黃頌

摘要:人文素養是學生科學、客觀認識世界的基礎認識能力,將人文素養教育與學科教育結合能夠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全面理解和認識課本所學知識并了解其實際含義。由此可見人文素養是學生必須具備的可貴的素質,教師必須重視對學生的人文素養培養。因此本文通過實際教學案例分析了如何將人文素養培養融于道德與法治教學中,豐富初中道德與法治教育的學科開展意義與作用

關鍵詞:道德與法治;人文素養;課本素材;教師再教育;結合實踐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23-209

人文素養的含義非常廣泛,簡而言之,人文素養是人通過學習各種文化知識進而錘煉自身道德品質,提高對世界、對社會的認知能力的思維形式。人文素養是一種以人為本探索和理解世界萬物意義的精神。從道德與法治教育的角度而言,人文素養包含人類對傳統道德和法律法規的認知與思考。在道德與法治學科教育中加入對人文素養的培養能讓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對世界發展規律的認知能力得到發展,能夠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程度,能夠提升學科教育的意義。因此教師應當嘗試將人文素養教育融入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課堂,積極提升學科教育的教學效果,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

一、深挖課本素材,滲透人文素養教育

課本素材是學科教育開展的基石,在教學改革中不可能脫離課本進行,因此人文素養教育的滲透也應當以課本為基礎進行。在道德與法治課本中存在許多有關對世界的認知方法和對周圍事物的思考的內容,教師在對這些內容進行講解的同時可以引入人文素養理念的灌輸,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養并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運用能力。

例如,在《樹立總體國家安全觀》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課本素材為學生傳授對國家和對民族安全的認識方法。首先,教師可以向學生闡述軍人的高尚和榮耀,并讓學生思考為什么軍人是特殊的,由此引出國家安全的重要性。教師可以通過案例為學生分析國家安全對于國家和社會的作用和意義。其次教師可以為學生闡述國家安全包含的內容,讓學生了解國家安全的范圍。最后教師可以通過案例分析為學生講解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該如何維護國家安全,國家有哪些政策和行動是用于保護國家安全的。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能夠了解國家安全對于國家發展的意義,培養自己分析國家時事和政策的基礎能力。

二、加強教師再教育,提高教師教學水平

人文素養的教育是對學生思維、理念和精神的教育,少不了教師的引導和以身作則,教師必須強化自身的能力才能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引導和教育。因此教師應當積極參加學科知識和教學培訓,提高自己教學能力的同時提高自己的人文素養,才能勝任教學育人工作。此外,提高教師的人文素養也是在培養學生對教學工作的認知和理解能力,能夠讓教師在教學工作中不斷思考所教科目的學習意義和學習方法,優化自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思維,尋找適合學生的教學形式。

例如,在《保障憲法實施》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時刻關注我國憲法的發展,了解憲法的含義,才能在為學生進行講解時準確抓住憲法實施的重要性。教師首先要通過各個渠道關注我國憲法的修訂內容,要學習憲法相關知識,加深對憲法的了解。然后要不斷學習其他教師對本課的講解方式和思路,取長補短,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能力。最后要深度解析本課知識重點和要點,不斷挖掘課本知識的內涵,為學生提供高質量的課堂講解。通過自身能力的提升,教師才能做到在授課過程中為學生傳達正確的理解思路與認知方法,提高教師對學生的行為和思維的正面影響。

三、課堂與實踐結合,挖掘人文素養教育的意義

道德與法治課程開展是通過實踐案例引導學生對實際生活形成多樣認知并構建自己的思維體系和認知標準的過程。但是學生的認知體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型的,也不是僅通過對案例的分析就能清晰明確的。因此道德與法治教育應當將課堂教學與實踐結合起來,讓學生通過多重渠道認知生活中的各種事物,掌握知識重點,深化人文思考。人文素養教育的主體是人,因此教師也要以人為教學的中心,為學生安排多樣化的課堂和課外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加深對課堂知識的理解,提高對社會的認知程度,強化自己的人文素養。

例如,在《維護公平正義》一課的學習中,教師可以通過結合實踐讓學生了解公平正義對于社會發展和國家穩定的意義。首先教師需要先通過課堂教學為學生講授課本知識,讓學生對公平正義形成初步認識。然后教師可以通過組織學生進行實踐活動讓學生主動制止和改變生活中的不公平現象,并在實踐之后進行總結和心得分享。最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在實際生活情境下公平正義有什么意義,通過思考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主觀意識和客觀現象分析課堂知識的價值與意義。

具備人文素養能夠讓學生加強對周圍環境和事物的認知,引導學生形成對自我的認知和對世界的認識能力。通過人文素養的培養,學生能夠深入了解道德法治的意義和現實作用,讓學生了解道德法治規范對人類生存和對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并由此加強對自身思想和行為的反思,自覺規范自己的行為習慣與思想認知??梢?,人文素養是學生提高自己思想道德品質,提高自我批評和自我完善能力、完善對世界認識能力的精神導向。加強對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能夠提高學校教育的水平,拓展學校教育的實踐意義。

參考文獻

[1]袁娟青.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滲透人文素養教育的策略探討[J].考試周刊,2021(17):116-117.

[2]林愛玉.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滲透人文素養教育的策略[J].讀寫算,2021(07):115-116.

猜你喜歡
課本人文法治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樸素的人文
走實“1+6法治同行”黨建之路
法治護航杭州亞運會、亞殘運會
新時代道德與法治教師法治素養的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識
精選課本題改編練習
精選課本題改編練習
人文社科
精選課本題改編練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