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劇洛鎮藝術派芻議

2021-09-10 07:13姜升華
小作家報·教研博覽 2021年20期
關鍵詞:藝術特色

姜升華

摘要:漢劇是我國古老的四大戲曲聲腔之一,也是流傳在陜西的第二大劇種。在長期實踐過程中,形成了多種流派,而流傳于商洛鎮安、山陽一帶的漢劇被稱這“洛鎮派”。本文從流派形成發展及其藝術特色兩個方面加以論述。

關鍵詞:漢劇、洛鎮派、形成、藝術特色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20-

一、洛鎮派的形成

漢劇,是陜西省第二大地方劇種,因其起源于戲曲梨園,創始人為黃幡綽,黃又以演唱黃冠體聞名于世,加之流傳于漢水流域,故又稱漢調二黃,是我國古老的四大戲曲聲腔之一,為京劇的母體劇種之首,在中國戲曲史上久負盛名。流傳于商洛鎮安、山陽等地的漢劇自成風格,即“洛鎮派”,大約形成于明末清初。漢劇是怎么傳入商洛的?一說由關中逾秦嶺進入商洛,以鎮安、山陽為主要基地;一說由荊襄流民溯漢水而上,定居鎮安、山陽而得以傳播。據《山陽縣志》載:乾隆五十七年(1792),重修城隍廟建樂樓,“上懸鐘以復古,下演劇以燕祥”,說明彼時已經有漢劇班社活動。咸豐十年(1860),安康屈來壽、賀鴻生來商洛傳藝,班社應運而生。以山陽縣為例,在清嘉慶(1820)以后,山陽成立有三合社、同合社、同順社、德勝班、洪卿社、發華社、劇樂社、新民社、大同社。這些班、社,在不同時期,先后推出了不少頗有成就的藝人,如吳寶卿、賴金榜、武振發、呂耕山、趙大慶、邢大倫、高子海、段子凱、陳勝志、金耀星、李大壯、武大器、馮大允、王大金、楊大均、侯增壽,鼓師徐建幫,琴師朱廉橋、孫亞文等。其中吳寶卿(又名少泉,工旦)曾紅極陜甘數省。光緒二十五年(1899)被慈禧詔傳進宮唱堂戲,賜金牌、賞極豐。另有陳勝志,以扮演《出五關》《空城計》而被人稱“活關公”“活孔明”。這些班社和名藝人,對洛鎮派漢劇的發展和延續起了重要作用。

二、洛鎮派的藝術特色

縱觀陜西漢劇,有唱腔多帶“川味”,音調幽雅的漢中派;有擅演文戲,音調清麗柔婉的“安康派”;有以及唱、做、表演細膩,高亢豪放的“關中派”;而“洛鎮派”則是以善演武戲、功架優美見長?!奥彐偱伞睗h劇的藝術特色,一是角色分行全面細致。行當劃分三類九門:老生、須生、小生為一類;大花臉、二花臉(丑)為一類;老旦、正旦(青衣)、花旦、(貼)為一類。初期,角色門類有四大行:生、旦、凈、丑;清末發展為十門角(十大行)一末、二凈、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小、八貼、九老、十雜。二是十大行的唱、做、念、打表演程式各有不同。唱:四旦、八貼用小嗓(假聲);一末、九老用膛音、二凈、六外用虎音(喉音)和邊夾音(上腭音,俗稱二音);五丑、七小用尖音(細聲);三生、十雜多用本音。道白多樣;韻白(中州白)、陜白(當地語)兼之。又以人物籍貫、行當有別,四川、湖北、山西、北京話可納一劇運用,使劇中人性格鮮明、地方化。如《四進士》宋士杰道韻白,領讀說陜白,下書人說河南白;《打龍朋》鄭子明說山西話;《張松獻圖》張松說四川話;《漁舟配》周漁婆說下河話;大凡宮人、太監、番邦人均說北京話。如《法門寺》劉瑾,《四郎探母》公主,《大登殿》江海等都道京白。三是表演講究“四功五法”程式運用。四功:唱、做、念、打四項基本功夫。五法:手、眼、身、法、步五種表現技巧。手有招、揮、攤、張、云手等;眼有聽、送、語、挑等;身有起霸、督馬(趟馬)、走邊、搶背、虎跳、小翻等?!胺ā睘闄n子、把子等套路規程。步有蹉步、跪步、催步、云步等。以山陽為代表的“洛鎮派”,表演及唱腔較之柔婉纏綿的“漢江派”,而顯高昂激越。以武戲見長,如《九龍峪》鏢釵,真器相見,令觀眾瞠目結舌。唱腔清雅、凝練。西皮高亢明快,唱法要求過牙子唱(眼起板落)。二黃沉穩低徊,唱法要求頂牙子(板起板落)開口。反二黃優雅、肅穆。反西皮流暢、灑脫。西皮、二黃、反西皮、反二黃,在一劇中交替運用,比單一調式要為優越?;瘖y:講究濃淡相宜,明暗適中,以多種色調,顯示人物性格及特征。藝人中有“紅忠、黑直、白奸、金神、雜奇”之說。紅色表現忠義耿直、武藝超群的人物;用黑色表示剛直不阿、堅持正義的人物;白色表現狡猾奸詐、陰險毒辣的人物;金色表現神仙精靈神奇人物;黃、藍、綠雜色表現鬼怪恐怖人物。臉譜有一定規范,1959年,楊大均、邢大倫在安康繪制的不同風貌面譜,有300多種。造型奇特,種類繁多,筆調細膩,設色考究。有黑花、紅花、麥子、三塊瓦等類別。又如包公、關公的臉譜,可根據劇情、人物心境變化而著色,線條亦有變化。從整體上講,山陽漢劇繼承、發展了“洛鎮派”固有高昂激越之風韻,又吸收了關中派的樸直和鄂、豫的柔綿,形成現今渾厚、質樸、悠雅、清圓的新風格。

參考文獻

[1] 當前漢劇傳承的現狀、問題及對策[J]. 余冬林,梁月紅. ?老區建設. 2019(02)

[2] 20世紀漢劇唱片資料整理與探析[J]. 馬曉澄. ?黃鐘(武漢音樂學院學報). 2020(01)

猜你喜歡
藝術特色
論蘇轍碑誄文的藝術成就
少年小說的突破與期待
論林兆華戲劇的先鋒觀念及創作風格
論長陽南曲的藝術特色
指下云山意無窮 信手寫來入化境
對《水滸傳》中梁山好漢綽號藝術特色分析
基于女性主義批評視域看《啼笑姻緣》的藝術特色
江西安義糕點印模的藝術特色
淺談《舌尖上的中國》系列紀錄片
《瑯琊榜》淺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