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G語境下傳統媒體視頻化布局與轉型路徑探討

2021-09-10 07:22周淑儀
新聞研究導刊 2021年13期
關鍵詞:傳統媒體時代用戶

摘要:5G通信技術被視作萬維網發明以來最重要的技術突破,是對信息網絡所連接關系的總體性重構,其不是建立在4G基礎上的改良型技術,而是對信息傳播邊界、要素與結構的全面變革。5G技術的蓬勃發展給傳統媒體轉型提供了新的契機,5G時代的到來必將引發新一輪的行業洗牌。抓住以高速率、低時延為典型特征的5G變革所賦予的機遇,提早開啟全面視頻化布局,并嫁接其他高新媒介技術,突破思維局限,發掘自身優勢,打造“5G+短視頻”“5G+直播”“5G+VR”的新型視頻生態,是傳統媒體在新媒體環境中站穩腳跟、謀求轉型、擴大影響的重要途徑。本文分析5G技術的內涵及其對傳媒領域的影響,探討5G時代傳統媒體轉型創新的理念要素,闡述主流媒體的視頻化布局與融媒體轉型路徑。

關鍵詞:5G技術;傳統媒體;視頻化;融媒轉型;布局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1)13-0017-03

一、5G的技術分析及其對傳媒領域的影響

如果說4G改變了人們的日常生活,那么5G則革新了人類的社會文明。5G技術不同于一般的改良型技術,它的出現是一種具有革命意義的變革,是對整個通信領域基本發展邏輯的一次重建[1]。在過去的十多年中,移動通信技術已經經歷了三次變革:從1G到2G的飛躍使我們步入音頻數字時代,從2G到3G的變化則將我們引入數據時代,而4G時代的到來實現了數據IP化,移動通信的傳播速度進一步提升,我們迎來視頻時代[2]。5G大帶寬、低功耗、低時延的特性將使整個傳媒領域徹底發生變革,帶來一個高度場景化、智能化、視頻化的時代。具體來說,5G對傳媒領域的革命性變革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5G將實現萬物互聯、永久在線

根據相關數據研究,對比之前的傳輸方式,5G的信息傳輸速度提升超過100倍,能在容納更多終端的同時,使功耗保持在一個比較低的水平。這一量變最終會引發質變:在5G時代,網絡不再是有選擇的(其將連接所有我們日常使用到的設備)、分離的(各個局域網之間彼此隔絕的現象不會再出現)、粗線條的(從基礎性的連接到深度的交融),最終造就萬物互聯、永久在線的信息傳播新時代[3]。

(二)5G將帶來不受容量限制的全新體驗

5G的基礎接入速率將達到G比特級,這意味著手持5G終端設備的用戶邁入了“無限網絡容量”時代,也使終端設備帶給我們的體驗邁入新的紀元。在此背景下,VR(虛擬現實)、AR(增強現實)等技術將迎來真正的春天,成為新聞傳播領域的又一爆品。MBB(Mobile Broad Band,移動寬帶)將成為移動運營商的核心業務,決定一家運營商的未來[4]。

(三)5G將延伸出新的生產與生活場景,創造人們不曾想象過的新技術體驗

5G時代“場景”將成為下一個創造風口與新機會的主導關鍵詞,無人駕駛、遠程醫療等領域將迅速崛起,傳輸的零延遲可以給用戶帶來幾乎身臨其境的真實體驗,網絡連接的高覆蓋使信息的收集和生產無時無刻不在進行,最終使4G時代人與人之間的通信連接,變化為5G時代人與物、物與物無處不在的通信,對我們的日常生產與生活方式造成深遠影響。

5G引發的傳播方式與傳播邏輯的變革,具體到傳媒領域將會產生哪些影響呢?從傳播媒介的角度看,5G時代各種形式的視頻將會取代文字、聲音與圖片,成為傳播領域的最終霸主。大帶寬、高速率的優勢使4K及以上的超高清直播成為可能;傳播高容量、低時延、低能耗的特性,能使VR、AR等設備的體驗感受大大提升,進而奠定了大規模使用的基礎;隨身攜帶的小屏智能終端設備與網絡容量限制的降低,進一步放大了閱讀碎片化的特性,短視頻成為人們獲取信息最主要的形式。

文字到視頻的變化不僅僅是簡單的媒介升級,更是基礎話語方式與表達問題形式的變革。文字內容以邏輯為基本要素,表達較為精準簡潔,表達過程中不附帶太多雜音,而視頻在內容承載力上則較為有限,包含著大量非邏輯與非理性的成分[5]。視頻的話語方式與表達邏輯的在未來幾年將會成為最重要的傳媒形式與表達配置方式,如何把握其機制和規律,如何實現主流價值觀的傳播,如何實現輿論的有效引導與社會共識的形成,都將成為傳媒行業從業者不得不面對的難題。

從傳播者的角度看,在以微博為代表的網絡社交媒介出現之后,“人人都是內容生產者”的口號已經深入人心,但是文字依然是一種抽象的表達形式,書寫背后其實是有著一定的精英要素的,對內容編輯者的邏輯思維、教育水平等有著較高的要求。根據相關研究數據,社交媒介平臺上的95%的內容是由不到5%的人編輯發布的[6]。換言之,在微博時代,絕大多數的用戶依然沒有擺脫傳統意義上“沉默羔羊”的形象,他們是精英提供內容的閱讀者、轉發者、點贊者,但依然不是內容生產的主體。5G時代和短視頻時代的到來將會改變這一切,在人類歷史上,傳媒的門檻從未如此之低:不需要遣詞造句,不需要精心編排,只需按下手機上的拍攝鍵就可以向全世界的人發布自己的生活狀態,實現內容的創作與分享。從此,以往“打醬油”的、位于傳播鏈條底層的普通受眾成為最主要的信息傳播者,傳播領域也因這一現象迎來新的變革。

二、5G時代傳統媒體轉型創新的理念要素分析

5G是重要的技術變革,視頻化的興起又給傳媒領域帶來了深遠的影響。在此背景下,傳統媒體想要在5G時代突出重圍,應當對傳媒環境的變化產生清醒的認識,透過細枝末節對環境進行整體觀照,立足優勢,革新理念,在5G時代人工智能、VR等新事物“亂花漸欲迷人眼”時,依然做到“亂云飛渡仍從容”。

(一)平臺化

5G時代,得平臺者得天下。在5G時代,傳統媒體不再是信息傳播的載體,而是信息平臺上實現內容聚集與分發的中轉站。從微博、頭條、公眾號到近些年興起的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這些流量大戶均不是原創媒體,而是信息收集與傳播平臺。在此背景下,傳統媒體需要具備平臺思維,以平臺為新聞運營的主要載體,明確新媒體平臺上每個主體都是相互合作、資源共享、平等溝通伙伴的身份定位,構建聚合化的平臺生產方式。

(二)技術化

媒體產業歷來都是新技術的最新應用者,5G時代信息傳播領域的變革使信息技術與其他新興技術(無人機、AR、人工智能設備等)的結合能力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將會引發傳媒領域的新一次變革。傳統媒體的融合之路要從“融科技”的環節入手,借助技術手段優化與傳播和表達方式革新,來傳遞主流的話語與聲音,實現對社會輿論的有效引導。

(三)產品化

5G時代,媒體的競爭是高度市場化的競爭,而市場化競爭必將導致內容生產的產品化,產品是為市場提供的、被市場所定義的,用以服務、消費,以滿足欲望或需求的任何東西。產品化的5G時代,媒體需要學會創造需求,結合各種新技術,對新聞內容的質量、呈現方式、傳播技術、營銷手段、用戶體驗等進行全新的升級,在堅持導向正確的基礎上,以服務用戶為中心,從內容提供者轉變為產品生產者,為平臺用戶提供更多可以滿足需求的內容產品,這是增強用戶黏性的必由之路,也是新時期對主流媒體的時代要求。

(四)社交化

社交媒體是一種集參與、公開、對話、社區化于一體的綜合性在線媒體平臺,其是未來新聞分發的主要渠道,新聞報道的社交化已成為5G背景下行業發展不可逆轉的重要趨勢。在社交化的背景下,傳統意義上位于傳播鏈條底端的受眾搖身一變成了“體驗至上”的用戶,如何轉變新聞生產、采編與分發的邏輯,使之滿足新媒體平臺用戶的體驗與需求,是5G時代所有在新媒體平臺耕作的傳統媒體不得不面對的關鍵問題。

(五)資本化

互聯網平臺的競爭需要燒錢來搶占市場,在新媒體傳播領域也遵循相同的邏輯。在激烈競爭的市場背景下,僅僅依靠媒體集團的自身投入顯得有些杯水車薪,利用資本的力量助推5G視頻化融媒轉型,已成為越來越多傳媒集團的共識。以上海報業集團為例,其聯合上海實業集團、上海國際集團成立上海瑞力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共撬動社會資本超過100億元人民幣,對其5G時代的轉型升級發揮了重要幫助。全球頂尖技術企業英特爾所發布的《5G娛樂經濟報告》顯示,5G將革新整個通信行業的發展趨勢,未來十年媒體與娛樂行業將瓜分3萬億美元的市場利潤,與5G相關聯的內容就占1.3萬億美元,占比接近50%。5G將創造巨大的商機,其必然會吸引資本界的大量注意,傳統媒體應當立足自身內容優勢,積極與資本力量結合,實現強強聯手,在5G時代的布局上先人一步。

三、5G?風口下主流媒體的視頻化布局與融媒轉型路徑探討

5G帶給人們無窮的想象,未來的移動端景象與傳媒業態將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在帶來巨大經濟效益的同時,改變媒體行業發展的規則與路徑。因此,傳統媒體必須提前做好布局,把握技術發展所創設的風口,搶占行業制高點。

(一)“5G+直播”,隨時隨地享受極致高清新聞體驗

5G時代直播行業的第一個突破來源于視覺體驗,網絡延遲低至1毫秒的5G傳輸信號,能保證4K甚至8K級別的超高清新聞畫面的流暢播放。5G時代,4K將成為新聞視頻直播的起始門檻。近年來,我國的“5G+4K”視頻化內容生產水平飛速提升。2018年,央視建立了我國第一個超高清新聞頻道——CCTV4K頻道;2019年,春晚首次提供5G網絡環境下的4K傳輸;2020年,上海國際電影節使用“5G+4K”多路信號集成提供現場直播。4K技術在新聞領域的應用給觀眾提供了更多的現場細節,可以使用戶在高仿真超清畫面的幫助下,獲得更真實的新聞體驗。

5G時代直播行業的變化還體現在直播樣態的不斷豐富,這從根本上改變了以往視頻直播的底層邏輯。慢直播在近些年愈發流行,不同于以往的新聞直播形式,慢直播通常依靠網絡進行,主打無修飾、固定視角與陪伴心態[7]。2020年疫情期間,央視頻APP以慢直播的形式報道武漢火神山監工醫院的建設情況,不僅數次登上熱搜,帶火了“云監工”等詞匯,更成為一次億萬網友參與的熱點事件,起到了很好的輿論疏導與情緒陪伴的功能,之后,慢直播新聞報道形態走入主流視野。直播帶貨的興起則帶來了新的變現方式:借助直播實時互動的方式激活用戶的感性消費,在線種草,提升用戶購買轉化的比例與消費的體驗。

5G的大規模商用將進一步解構傳統的媒體發展格局,促進傳統媒體的融合轉型升級。2017年浙江報業率先破冰重組,成立了浙視頻團隊,堅持“直播優先”的理念,如今已經與20多家新媒體機構建立起了炒股的合作關系,在線上平臺構建出了全方位、立體化的視頻傳播矩陣。其他傳統媒體集團也應當看到5G時代視頻發展的重要趨勢,對內部的業務版圖進行調整,借5G東風實現視頻化、全能化的轉型升級。

(二)“5G+短視頻”,全面革新新聞傳播的形式

短視頻將成為5G時代最重要的新聞生產與傳播方式?!?020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的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6月,我國短視頻用戶規模已達8.18億,74.1%的互聯網用戶會使用短視頻應用來獲取信息。對比傳統的新聞樣式,短視頻具有快速、直觀、播放便捷的特點,其時長一般不超過5分鐘,最短的只有十幾秒的時間,有助于用戶在豐富的互聯網資訊中迅速找到自己感興趣的內容、獲取有價值的信息,非常符合當前的碎片化閱讀場景。隨著5G時代的到來,短視頻的潛能將進一步得到釋放,在新的傳輸技術的加持下,短視頻的觀看將不再受到網絡自身的影響,用戶可以使用各種智能移動終端設備在各種社會生活場景中自由地瀏覽短視頻資訊,進一步提升短視頻在新聞傳播領域的影響力。

5G背景下,隨著短視頻平臺的日益發展完善,其運營邏輯將日益底層化,實現從消費互聯網向產業互聯網的拓展升級,短視頻將以“短視頻+”的形式與多元應用場景相結合,構建起以短視頻為中心的生態產業鏈。5G所造就的“全時在線、萬物互聯”模態,促使人們的生活轉型,線上生活逐漸取締線下體驗,短視頻作為線上連接的核心,將成為新的服務入口與產業賦能者,構建起“泛視頻化”的全新業態。在此背景下,傳統新聞媒體5G時代的線上視頻布局,需要轉變自身新聞運作邏輯與商業模式,向綜合性內容、價值、消費、服務供應商轉變,以優質視頻化新聞內容為核心,為用戶提供完全不同的優質、個性化的服務體驗,創造超越流量的新型產業形態。

(三)“5G+VR”,帶來全新的視覺新聞在場體驗

“VR+新聞”的報道模式,重塑了受眾與新聞現場之間的聯系,使其以一種“不在場”的方式抵達現場,以自主認知的方式、獨立的視角獲取對于新聞事件的理解。5G時代來臨之前,VR等新技術終端已被廣泛應用于新聞報道的各個領域,但是受限于設備的完善程度與傳輸速度,用戶體驗并不能讓人滿意。早在2016年全國兩會的報道之中,央視、人民日報等旗艦媒體就嘗試發布了一系列VR類新聞,2019年央視客戶端更是推出了專門的VR頻道,但是因制作、傳輸、顯示、傳感等技術的不完善以及信息傳播速率與容量的限制,選題單一,只能集中在特定的場景進行展示,展示意義大于交互效果。隨著5G時代的到來,VR類新聞信息傳輸過程中所面臨的帶寬問題迎刃而解,隨著硬件的進一步發展成熟,VR類新聞將進一步發展完善,成為普通百姓生活中喜聞樂見的新聞體驗形式,各種全新的視覺化新聞場景也將被創造出來,使用戶全方位感知新聞事件的現場,最大限度地還原真實的新聞體驗。VR新聞有著很高的技術入圍門檻,需要傳統媒體提前做好布局,挖掘培育技術性人才,與相關企業、研究院、大學等開展務實合作,只有這樣才能在VR新聞品類引爆時,沖在行業發展的最前列,享受技術發展帶來的紅利。

四、結語

過去20年,技術變革對媒體行業產生的影響不斷加大,已日趨成為推動媒體和娛樂行業發展的核心動力,對新聞領域的發展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新媒體語境中,傳統媒體尤其是地方傳統媒體集體失聲,主流話語的傳播面臨著極大的挑戰。5G的蓬勃發展給傳統媒體的轉型帶來了新的契機,對于推動媒介融合縱深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在此時刻,媒體集團應當在立足自身優勢的基礎上,以視頻化為突破口,積極構建5G時代集團發展的新格局,秉持平臺化、技術化、社交化、資本化、產品化的原則,借新技術的東風實現自身的轉型與升級。

參考文獻:

[1] 喻國明,曲慧.邊界、要素與結構:論5G時代新聞傳播學科的系統重構[J].新聞與傳播研究,2019,26(08):62-70,127.

[2] 董愛先,王學軍.第5代移動通信技術及發展趨勢[J].通信技術,2014,47(03):235-240.

[3] 張勁松.探究5G技術對新聞傳播領域的影響[J].中國報業,2020(16):14-15.

[4] 段姍伶.移動運營商第五代通信網絡技術優化策略及行業應用[D].南京:南京郵電大學,2019.

[5] 呂永峰,何志武.邏輯、困境及其消解:移動短視頻生產的空間實踐[J].編輯之友,2019(02):86-90.

[6] 廖佩伊. UGC、PGC的社交媒體內容生產方式比較[J].新聞研究導刊,2018,9(16):98.

[7] 宋成.“慢直播”與“飯圈文化”:“云監工”的傳播學解讀[J].新聞與寫作,2020(03):56-61.

作者簡介:周淑儀(1994—),女,海南??谌?,本科,研究方向:傳媒經濟。

猜你喜歡
傳統媒體時代用戶
您撥打的用戶已戀愛,請稍后再哭
短視頻對傳統媒體主流價值表達的推動
基于用戶和電路的攻擊識別方法
信用卡資深用戶
e時代
e時代
e時代
新媒體與傳統媒體如何實現融合與發展
培養多面能手 提高綜合技能
建立內容權威 運用網絡思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